中书省位于太极殿之西。
姜沃穿过延明门,就见中书省宏丽阔朗的署衙。
中书省佐天子掌天下大政诏令,一道道诏书制文在这里拟成,传于天下。只走到这里,看到巍峨高台,看到来往匆忙的朝臣,就觉肃穆。
姜沃来到大堂,将长孙太尉交代的公务交给大堂内专门负责传信的小吏,然后候在大堂一侧。
偶尔有相熟的礼部或是太常寺官员走过,彼此见礼寒暄两句。
长孙无忌仍是在跟褚遂良相谈。
这是事发后第三日,两人在谈的是,此事估计难一笔勾销小事化无。顶多是大事化小,请陛下从轻发落。
既然总得发落一一,那就要算好发落去哪里,才能将损失降到最小。
正谈着,见有小吏叩门,送上太史局的公文。
长孙无忌示意小吏将两份公文搁在桌上,等他有空再用印各衙署间的公文,多是一式两份。
譬如太史局算过的吉期要送往礼部,都是一出两份,由接手此公文的官员押字留章,一份留在礼部,一份再送回太史局以免万一将来出了差错,彼此来回推诿,要各自留档。
长孙无忌每日要押字用印的公文太多,他摆手让那小吏下去,那小吏一犹豫“太尉,这公文是太史令亲自送来的。”
长孙无忌一顿,思虑了下后才点头道“那让她进来吧。”
与以往给太史局的明确公务不同,这次他给太史局的只有一封语焉不详的手书,让太史令为一个女子的生辰八字写个命格相宜的批命。
这样含糊的吩咐,想来太史局有些不安,生恐将来担责受过,所以特来面送公文。
褚遂良也自以为明白太史局的顾虑,还在旁道“袁李一人后,这位太史令虽年轻,倒也是个谨慎人。”
果然,只见这位年轻太史令进门,无可挑剔行过礼,然后沉静道“恐有不妥当处,若等人传话,不如下官亲来聆太尉教诲。”
长孙无忌拿起那份批命公文,随意扫了两眼,见都是些花团锦簇的吉利话,就颔首,当面取过印在公文上盖了,又亲笔押字。
这才对姜沃道“不必多虑,就如此罢。”言下之意,不该你问的别多问,别打听也别声张,直接拿去归档就是了。
姜沃上前双手接过公文,恭敬道“是。下官明白了。”然后果然一句话不多说,直接告退。
长孙无忌对她的态度颇为满意。
说来,这位太史令,算是朝中年轻官员里,他比较欣赏的一类人了
虽说长孙无忌自身性傲爱揽权专断,但他却不喜同样性子的同僚,更喜沉稳谦和的朝臣。
长孙无忌眼里,姜沃便是如此。
她是两位仙师坚持要收的徒弟,这些年也确实有机缘,由她而起的诸如火药、棉花、矿灯等物,长孙无忌都见过,甚至棉布现在身上就用着。
有此等机缘,却不见骄矜,最难得的是不见抢功揽功,而是将机缘所得,俱上禀朝廷,各归有司。
尤其是火药事后,听说她跟师父李淳风是冒着被炸的风险,才将最后的方子配成,高句丽一战火药也大有奇效。
可此后也从不见这位太史令提起此功,以此邀名邀赏。
甚至有年元宵灯会,李勣见到烟火,主动提起当日九成宫山林内研制火药的辛苦,这位太史令还笑谦了两句,道不觉辛劳,只要有助于大唐与陛下便足矣。
长孙无忌当时便在心中评定不错,是个难得的赤心为国的朝臣。
长孙无忌甚至想过,这若是个儿郎,背后无家族却有两位仙师,他说不定真愿意培养一下收做己用。可惜,是个小娘子,那今生在太史局做些测算吉凶天象事,便到头了。
于是今日见她进退有度,不该问的一点也不多问,长孙无忌还似可惜似赞叹道了一句“年轻一辈里,倒是个难得稳重本分的。”
褚遂良在旁随口接话道“她是个女官,不本分安静些怎么行”
长孙无忌的火又被褚遂良给拱起来了“是,你不是女官,所以闹出这不本分丢人的事儿”
褚遂良噎死。
与此同时,本分安静的姜沃,欢欢喜喜捧着长孙无忌背过书的公文,回去好好收了起来。
多谢太尉的鼎力支持
长孙无忌噎过褚遂良后,还得去给他善后,颇为心累。
立政殿偏殿。
皇帝手里拿了一卷汉书在看,等着
小山进来通传,太尉到了。
李治照旧上前托住舅舅的胳膊,使他不必行礼,还未开口,就听长孙无忌严肃道“陛下也太胡闹了,宫外的事还要继续瞒着臣吗”
那一瞬间,李治忽然觉得很欣慰果然还是跟舅舅这种能够猜到套路的人说话,才安心,才对路啊
长孙无忌只见年轻的皇帝避开了自己的目光,语气有些躲闪道“朕不知道太尉在说什么。”
长孙无忌再加重一点语气“陛下去感业寺了不曾”
皇帝这才讶然道“舅舅如何得知”又恼道“是朕御前的人嘴这样不严朕回头就把他们都发落了。”
长孙无忌拦住皇帝“陛下不必错怪旁人,既出宫去就有痕迹,臣自知。”
皇帝这才低头半晌不语,少顷才慢慢开口,似有些羞赧,却也带着些少年人赌气似的坚定“舅舅,朕是要将人接进宫来的。”
“舅舅能不能帮帮朕。”语气软了下去。
长孙无忌板了好一会儿脸,才在皇帝的目光中道“这回臣为陛下名声计,替陛下遮掩一一,以后再不可犯了。”
说着递上太史局的公文“便只道是从宫外寻个命格合宜的人伺候陛下吧。”
见皇帝看过后就松了口气似的笑道“多谢舅舅。”
长孙无忌不由摇头唉,到底是少年人心性不定,宫中名正言顺的嫔妃宫女不喜欢,偏就贪恋新奇。
又肃然道“此举不过稍掩人耳目罢了。到底连人的名姓都未改,实情如何,也瞒不过有心人去。臣此举,也是让陛下心里有个警醒。”
以长孙家的势力,若要把那武才人彻底换个名姓身份进宫,也能做到。
但长孙无忌没这么做,生怕给皇帝养成习惯,以为想要个什么人,都能改个身份入宫。
于是跟皇帝重申,此事再不可犯。
皇帝点头“舅舅说的,朕都知道了。”正好,他也不需要媚娘换个身份进宫。
她本姓武,本就是掖庭的才人,他们如此相识,也就会如此走下去。
长孙无忌倒没有接着立刻跟皇帝提起褚遂良之事,而是再次严肃叮嘱了几次皇帝再不许胡闹后,就离开了。
等大理寺查过此事,上禀请圣人裁断时,再说情也来得及。
不然,倒似他拿着私情儿女事来威胁皇帝似的。
两日后。
紫薇宫。
王皇后看着坐在下头,请过安还不肯走的萧淑妃就心烦“你到底要说什么”
她都自请禁足不出门了,结果萧淑妃还非要来给她请安,让她不出门也没个清净。
“皇后娘娘可知,陛下接进宫一个人”
皇后点头“皇帝已派人来传过话了,有一位新人入宫据说是八字跟皇帝很合宜,为圣躬安康才选入宫服侍陛下的,给的是婕妤位。”
在王皇后看来这是寻常事。
大唐并没有什么集中年度选秀。皇帝宫里嫔妃来源就那么几种,要不是礼聘大家出身的女子,要么便是采选民间良家女,选好了接进宫就是了。
已经出了先帝周年,皇帝后宫本该进人了。
上回她母亲柳氏进宫还说起,若是她在宫里挑不到合适的宫女,家里就替她去外面寻摸些资质好的良家女。
萧淑妃就神神秘秘道“可不是什么新人娘娘可知那人是什么身份”
皇后因在自请禁足,又怕皇帝发落隶芙,故而也不让隶芙出门,确实很多事不知道,见淑妃一脸神秘,也好奇起来“是什么身份啊”
淑妃却叹了口气吊胃口道“唉,听闻这位的身份,妾才知为何陛下去年七夕做了那么一首诗了”
萧淑妃还有感情的朗诵了两句“促欢今夕促,长离别后长。轻梭聊驻织,掩泪独悲伤。”
她原是来给皇后拱火的,然而说着把自己也给弄酸了“唉,可见陛下上心,那样的身份,都非要把人弄进宫。”
皇后见她又是背诗又是感慨的,不由恼了她现在最烦的就是让她猜猜猜的谜语人好不好
忍皇帝是没办法,难道还要忍你。
于是王皇后立刻就发作起来“知道你就说,不知道你就出去。”
倒是把萧淑妃吓了一跳,皇后原本就直性子她知道,但也没有这么火爆啊。
见皇后下了逐客令,她也不敢再卖关子了,直接道“是先帝年间掖庭的武才人呢。皇后娘娘您说,这离不离谱”
萧淑妃抛出这个重磅消息,果然见到王皇后和她身后形影不离的宫女隶芙一起愣住了。
骤然听到这种消息愣住是应该的,但接下来主仆两人的神情就让淑妃看不懂了只见两人愣过后,居然露出一种原来如此的恍然大悟表情。
萧淑妃
“皇后娘娘”
“淑妃退下吧。”皇后毫不客气再次下了逐客令。
萧淑妃带着满腹憋闷走了,终于体会到了遇到谜语人的痛苦你们到底明白了什么啊
待萧淑妃走了,王皇后才转头跟隶芙抱怨道“以后再不要给那个姓程的宦官送钱了,这消息也太不准了。”
隶芙心有戚戚点头她不信程望山不知感业寺事,只怕当时是故意要分几次才肯说透,好多要几次钱结果把她们可是坑惨了。
又想起萧淑妃说的此事离谱,王皇后和隶芙比较了一下她们猜出来的答案,发现是两种南辕北辙的离谱。
顿时,皇帝在王皇后心里的形象,就越发飘渺难测了。
王皇后不由嘟囔道“陛下真乃奇人也。”不管哪种离谱,反正是离谱。
隶芙慌忙道“皇后娘娘”
王皇后摆手“我又不会当着陛下说。”
隶芙在旁道“既然人已入宫,娘娘万勿因此事与陛下争执。方才萧淑妃便是在拱火呢。盼着皇后去顶撞陛下,最好再为难下新婕妤。”
又道“她越是这样,咱们越该跟她反着来才是奴婢记得空着的宫室有很多,这便去整理一份出来送到立政殿供陛下选”也算是皇后娘娘为陛下分忧之意,希望陛下就上次乌龙事,早点消气。
皇后无可无不可的点点头。
皇帝并没有选任何一间宫室。
他带着媚娘来到立政殿的后殿东面的几间屋宇“我少时就住在这里。以后,媚娘就在这里吧。”
因从前是皇子的居所,殿内就没有丝毫闺阁气息。尤其是书房,累累的都是李治曾经读过的书。
虽说他大婚后,就从这后殿搬走了,但年少时许多器物和书本都还搁在这里,他有时还会回到这里来坐一会儿。
皇帝看着身边人,心道如今,他再回来的时候,就不必只独坐了。夜里在前殿看奏疏的时候,也不会就自己一人对着灯了。
次日晨起。
媚娘依旧醒的很早。在宫里倒是不必她走出去看滴漏水刻了,到了时辰宫人就会叩门进来。
殿内灯烛彻夜未熄。
媚娘自坐到镜前去梳发。
挽发时,能听到背后悉悉索索的声音,显然是皇帝起身在穿寝衣。
接着,媚娘就听到一声轻微的嘶声。
媚娘只对着镜子中的自己一笑,并不回头。
就听身后发出一声更明显的嘶显然不回头是不行了。
媚娘这才起身,走过去坐到皇帝身边,见他穿了一半的衣裳,正好露出肩膀上几道红色的划痕,虽未像昨夜般渗血丝,但还是有些破皮红肿,想来衣服摩擦过伤痕,会有些刺痛感。
皇帝望着媚娘。
媚娘就低头望着自己的手“这回寇丹染的颜色正,就养得指甲长了一点但陛下也太娇贵了,简直碰不得。”又不禁笑道“诗经卫风中说,肤如凝脂,便是陛下吧。”
皇帝笑恼道“哦,原来怪朕。”
媚娘轻轻替他合上衣襟,特意提起肩膀上的一角,免得碰到伤口。
然后才道“怎么能怪陛下。”她起身去拿了一把小银剪“既然伤了陛下,那我就剪了去吧。”
皇帝看着她的手,水红色的寇丹,并不很浓艳,倒是像胭脂水化在十指纤纤处,也像是春色绽在指尖确实很好看,剪断甚可惜。
他伸手拿过了银剪“算了。朕忍一忍吧。”
媚娘莞尔。
见她已为自己挽好了发髻,只是还未插簪环,皇帝也起身坐到镜前“不等宫人了,媚娘替朕束发戴冠吧。”
媚娘边梳发,皇帝便道“今日你去见皇后并其余嫔妃,可要候朕下朝回来陪你同去”
媚娘对着镜中皇帝摇头道“如此后宫微末小事,何劳陛下。”
“朕是担心有人会拿身份事为难你。”
媚娘手中没有停,很流畅的将发束成道“我进宫来是陪着陛下,为陛下分忧的。若是反过来还要陛下事事为我操心,那还不如在感业寺中呢。”她自己说起感业寺便很自然,全无忌讳一般。
又将皇帝常朝所戴翼善冠为皇帝戴上,对着镜子正好。
这才对皇帝说完后半句话“只要陛下信我,将来勿以后宫谮诉相疑便好。”
皇帝道“朕向来信自身之断,而非旁人之言。”
武婕妤令人如沐春风。
媚娘入宫后三日,后宫嫔妃俱有此感。
跟武婕妤相处,总是那么恰到好处的爽落松弛后妃之间原无需什么深交,只是同在后宫,每日得见面、年节宴上要共同出席的同僚罢了。
因此只要没有利益上的冲突,绝大部分嫔妃,是不管武婕妤到底是什么来历的,横竖圣人都给人弄进宫封了婕妤了,那便按圣意来就是。
她们原担心的只是武婕妤显然得宠,若是个飞扬跋扈的她们要受委屈,如今见性情这样好,都是意外之喜。
唯一的例外,就是萧淑妃。
媚娘就算是一阵春风,那也是吹得她过敏的春风
尤其是媚娘就住在立政殿后殿,险些没让萧淑妃怄死她早看中那一处了。先帝亲自抚养皇帝,所以父子情深,若是她的儿子也能住在立政殿,由皇帝亲自抚养就好了。
只是一皇子李素节此时才不过四岁,淑妃想等明年儿子开始正式延师读书时就提此事的。
没想到还没开口,就叫旁人住了进去
萧淑妃自是不能这么算了。
只是当她开始刁难媚娘,才发现,原本对她客气周到的武婕妤,忽然就从春风变成了滑不溜手的抓不住话柄的滑鱼,变成了浑身是刺让她一碰必要疼一下的刺猬,变成了一面南墙。
淑妃一时竟无从下手,只好先不动,看看能不能将来抓到武婕妤什么弱点。
而对媚娘来说,对合适的人,拿出合适的态度来,实在是太基本的操作,都不怎么需要经过思考,几乎是天然的本能。
故而她只放了很少的心思在应对后宫人上。
在媚娘眼里,如今皇帝的后宫,跟当年那个住了七八位才人的北漪园也无甚区别。
有爱拔尖刺头的,有明哲保身的,有暗藏心思的无非与过去一样,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罢了。
她所在意的另有其事。
从紫薇宫回来,媚娘如前几日一般,来到后殿西侧的几间屋子原本这里住着公主们,先帝故去后,公主都封了长公主各自开府出宫。
这也是李治征求了还未出嫁的两位妹妹的意见,如果妹妹们愿意留在宫里,他当然更愿意一直看着妹妹们,也好放心些。
尤其是晋阳让他头疼,父皇生前挑来拣去,把京城所有儿郎恨不得都抓过来捋一遍,却也一直未给晋阳定下婚事一来那几年城阳和高阳的婚事都出了岔子,一来,每次跟晋阳提起这事,她便求着父皇不肯嫁人。
直到如今。
于是李治原本是想让晋阳在宫里待到亲事定了的,还是晋阳公主直言道“九哥千万别直接给我定亲,若是我不能心甘情愿点头的,实难过下去。”
越发给李治愁的要命,晋阳从小看起来脾气最好最像母后,但同为脾性好的李治,怎么不明白,越是这种看似柔和的脾气,一旦定下的事儿才难更改回转。
于是索性就依着晋阳的意思,让她出宫开府去了如她所说,在宫外公主府上,她来去更自在可以常出门,说不定能撞出自己肯点头的姻缘呢。
因此这立政殿后殿西侧的几间屋子,就改成了藏书阁,存放些珍本书籍。
媚娘进宫的第一日,就来到了这里,找到了她最想看的书。
先帝去前一年,做帝范十一篇传于太子,道此生治乱阐政之道,已尽在其中。彼时媚娘只从姜沃写给她的信里,看到了诸如君体、建亲、求贤、审官等题录,心向往之。
如今,她终于伸出手,珍重而小心地抽出了帝范。
开篇第一卷。
君体。
“夫人者国之先,国者君之本”
媚娘一点点记诵下去。
若说进宫以后,媚娘有什么不适应的,那便是与姜沃见面不便起来。她既然住在立政殿后殿,再不能似从前一般,两人彼此想见就可以见到。
这日,她与皇帝说起此事。
李治便笑道“无妨,太史令虽是前朝臣,可又是女官,与你往来又无可避讳处。”
又想起来“你既想着太史令,正好,朕有一事交给她做,媚娘可以一起去看看。”
“武姐姐。”姜沃第一次来立政殿见媚娘时,就似以往一般,只是笑眯眯约她同行“咱们走吧。”
并没有问媚娘过的如何。
与皇帝不同,姜沃是完全没担心过,媚娘会适应不了这个后宫的。
以媚娘待人接物的纯熟,善体人心的本事,若是先帝后宫韦贵妃杨妃等老辣人,媚娘还需要多费点精神。
可当今后宫诸人,都只是才做了一年嫔妃的新鲜人,媚娘这属实是高玩再回新手村了。
比起担心媚娘,姜沃倒是还担心了下淑妃的精神状态以往的对手是王皇后的水准,如今骤然换了媚娘,只怕落差太大,给淑妃闪个好歹。
两人在宫门北门处上了马车,穿过皇家西内苑,来到
贞观年间只修了一半的大明宫。
姜沃跳下马车,看着如今还只是宫殿亭台稀疏的高地,看不出这将来会是大唐最宏丽,占地面积最大的宫殿群。
“陛下让我来看一看此处风水。”
笑意中无不感慨“陛下想要重修大明宫了。”
她将要亲眼见到大明宫了。,,
请收藏本站:http://xn--vhq3mx5ihyek0khm6c62n.com
姜沃穿过延明门,就见中书省宏丽阔朗的署衙。
中书省佐天子掌天下大政诏令,一道道诏书制文在这里拟成,传于天下。只走到这里,看到巍峨高台,看到来往匆忙的朝臣,就觉肃穆。
姜沃来到大堂,将长孙太尉交代的公务交给大堂内专门负责传信的小吏,然后候在大堂一侧。
偶尔有相熟的礼部或是太常寺官员走过,彼此见礼寒暄两句。
长孙无忌仍是在跟褚遂良相谈。
这是事发后第三日,两人在谈的是,此事估计难一笔勾销小事化无。顶多是大事化小,请陛下从轻发落。
既然总得发落一一,那就要算好发落去哪里,才能将损失降到最小。
正谈着,见有小吏叩门,送上太史局的公文。
长孙无忌示意小吏将两份公文搁在桌上,等他有空再用印各衙署间的公文,多是一式两份。
譬如太史局算过的吉期要送往礼部,都是一出两份,由接手此公文的官员押字留章,一份留在礼部,一份再送回太史局以免万一将来出了差错,彼此来回推诿,要各自留档。
长孙无忌每日要押字用印的公文太多,他摆手让那小吏下去,那小吏一犹豫“太尉,这公文是太史令亲自送来的。”
长孙无忌一顿,思虑了下后才点头道“那让她进来吧。”
与以往给太史局的明确公务不同,这次他给太史局的只有一封语焉不详的手书,让太史令为一个女子的生辰八字写个命格相宜的批命。
这样含糊的吩咐,想来太史局有些不安,生恐将来担责受过,所以特来面送公文。
褚遂良也自以为明白太史局的顾虑,还在旁道“袁李一人后,这位太史令虽年轻,倒也是个谨慎人。”
果然,只见这位年轻太史令进门,无可挑剔行过礼,然后沉静道“恐有不妥当处,若等人传话,不如下官亲来聆太尉教诲。”
长孙无忌拿起那份批命公文,随意扫了两眼,见都是些花团锦簇的吉利话,就颔首,当面取过印在公文上盖了,又亲笔押字。
这才对姜沃道“不必多虑,就如此罢。”言下之意,不该你问的别多问,别打听也别声张,直接拿去归档就是了。
姜沃上前双手接过公文,恭敬道“是。下官明白了。”然后果然一句话不多说,直接告退。
长孙无忌对她的态度颇为满意。
说来,这位太史令,算是朝中年轻官员里,他比较欣赏的一类人了
虽说长孙无忌自身性傲爱揽权专断,但他却不喜同样性子的同僚,更喜沉稳谦和的朝臣。
长孙无忌眼里,姜沃便是如此。
她是两位仙师坚持要收的徒弟,这些年也确实有机缘,由她而起的诸如火药、棉花、矿灯等物,长孙无忌都见过,甚至棉布现在身上就用着。
有此等机缘,却不见骄矜,最难得的是不见抢功揽功,而是将机缘所得,俱上禀朝廷,各归有司。
尤其是火药事后,听说她跟师父李淳风是冒着被炸的风险,才将最后的方子配成,高句丽一战火药也大有奇效。
可此后也从不见这位太史令提起此功,以此邀名邀赏。
甚至有年元宵灯会,李勣见到烟火,主动提起当日九成宫山林内研制火药的辛苦,这位太史令还笑谦了两句,道不觉辛劳,只要有助于大唐与陛下便足矣。
长孙无忌当时便在心中评定不错,是个难得的赤心为国的朝臣。
长孙无忌甚至想过,这若是个儿郎,背后无家族却有两位仙师,他说不定真愿意培养一下收做己用。可惜,是个小娘子,那今生在太史局做些测算吉凶天象事,便到头了。
于是今日见她进退有度,不该问的一点也不多问,长孙无忌还似可惜似赞叹道了一句“年轻一辈里,倒是个难得稳重本分的。”
褚遂良在旁随口接话道“她是个女官,不本分安静些怎么行”
长孙无忌的火又被褚遂良给拱起来了“是,你不是女官,所以闹出这不本分丢人的事儿”
褚遂良噎死。
与此同时,本分安静的姜沃,欢欢喜喜捧着长孙无忌背过书的公文,回去好好收了起来。
多谢太尉的鼎力支持
长孙无忌噎过褚遂良后,还得去给他善后,颇为心累。
立政殿偏殿。
皇帝手里拿了一卷汉书在看,等着
小山进来通传,太尉到了。
李治照旧上前托住舅舅的胳膊,使他不必行礼,还未开口,就听长孙无忌严肃道“陛下也太胡闹了,宫外的事还要继续瞒着臣吗”
那一瞬间,李治忽然觉得很欣慰果然还是跟舅舅这种能够猜到套路的人说话,才安心,才对路啊
长孙无忌只见年轻的皇帝避开了自己的目光,语气有些躲闪道“朕不知道太尉在说什么。”
长孙无忌再加重一点语气“陛下去感业寺了不曾”
皇帝这才讶然道“舅舅如何得知”又恼道“是朕御前的人嘴这样不严朕回头就把他们都发落了。”
长孙无忌拦住皇帝“陛下不必错怪旁人,既出宫去就有痕迹,臣自知。”
皇帝这才低头半晌不语,少顷才慢慢开口,似有些羞赧,却也带着些少年人赌气似的坚定“舅舅,朕是要将人接进宫来的。”
“舅舅能不能帮帮朕。”语气软了下去。
长孙无忌板了好一会儿脸,才在皇帝的目光中道“这回臣为陛下名声计,替陛下遮掩一一,以后再不可犯了。”
说着递上太史局的公文“便只道是从宫外寻个命格合宜的人伺候陛下吧。”
见皇帝看过后就松了口气似的笑道“多谢舅舅。”
长孙无忌不由摇头唉,到底是少年人心性不定,宫中名正言顺的嫔妃宫女不喜欢,偏就贪恋新奇。
又肃然道“此举不过稍掩人耳目罢了。到底连人的名姓都未改,实情如何,也瞒不过有心人去。臣此举,也是让陛下心里有个警醒。”
以长孙家的势力,若要把那武才人彻底换个名姓身份进宫,也能做到。
但长孙无忌没这么做,生怕给皇帝养成习惯,以为想要个什么人,都能改个身份入宫。
于是跟皇帝重申,此事再不可犯。
皇帝点头“舅舅说的,朕都知道了。”正好,他也不需要媚娘换个身份进宫。
她本姓武,本就是掖庭的才人,他们如此相识,也就会如此走下去。
长孙无忌倒没有接着立刻跟皇帝提起褚遂良之事,而是再次严肃叮嘱了几次皇帝再不许胡闹后,就离开了。
等大理寺查过此事,上禀请圣人裁断时,再说情也来得及。
不然,倒似他拿着私情儿女事来威胁皇帝似的。
两日后。
紫薇宫。
王皇后看着坐在下头,请过安还不肯走的萧淑妃就心烦“你到底要说什么”
她都自请禁足不出门了,结果萧淑妃还非要来给她请安,让她不出门也没个清净。
“皇后娘娘可知,陛下接进宫一个人”
皇后点头“皇帝已派人来传过话了,有一位新人入宫据说是八字跟皇帝很合宜,为圣躬安康才选入宫服侍陛下的,给的是婕妤位。”
在王皇后看来这是寻常事。
大唐并没有什么集中年度选秀。皇帝宫里嫔妃来源就那么几种,要不是礼聘大家出身的女子,要么便是采选民间良家女,选好了接进宫就是了。
已经出了先帝周年,皇帝后宫本该进人了。
上回她母亲柳氏进宫还说起,若是她在宫里挑不到合适的宫女,家里就替她去外面寻摸些资质好的良家女。
萧淑妃就神神秘秘道“可不是什么新人娘娘可知那人是什么身份”
皇后因在自请禁足,又怕皇帝发落隶芙,故而也不让隶芙出门,确实很多事不知道,见淑妃一脸神秘,也好奇起来“是什么身份啊”
淑妃却叹了口气吊胃口道“唉,听闻这位的身份,妾才知为何陛下去年七夕做了那么一首诗了”
萧淑妃还有感情的朗诵了两句“促欢今夕促,长离别后长。轻梭聊驻织,掩泪独悲伤。”
她原是来给皇后拱火的,然而说着把自己也给弄酸了“唉,可见陛下上心,那样的身份,都非要把人弄进宫。”
皇后见她又是背诗又是感慨的,不由恼了她现在最烦的就是让她猜猜猜的谜语人好不好
忍皇帝是没办法,难道还要忍你。
于是王皇后立刻就发作起来“知道你就说,不知道你就出去。”
倒是把萧淑妃吓了一跳,皇后原本就直性子她知道,但也没有这么火爆啊。
见皇后下了逐客令,她也不敢再卖关子了,直接道“是先帝年间掖庭的武才人呢。皇后娘娘您说,这离不离谱”
萧淑妃抛出这个重磅消息,果然见到王皇后和她身后形影不离的宫女隶芙一起愣住了。
骤然听到这种消息愣住是应该的,但接下来主仆两人的神情就让淑妃看不懂了只见两人愣过后,居然露出一种原来如此的恍然大悟表情。
萧淑妃
“皇后娘娘”
“淑妃退下吧。”皇后毫不客气再次下了逐客令。
萧淑妃带着满腹憋闷走了,终于体会到了遇到谜语人的痛苦你们到底明白了什么啊
待萧淑妃走了,王皇后才转头跟隶芙抱怨道“以后再不要给那个姓程的宦官送钱了,这消息也太不准了。”
隶芙心有戚戚点头她不信程望山不知感业寺事,只怕当时是故意要分几次才肯说透,好多要几次钱结果把她们可是坑惨了。
又想起萧淑妃说的此事离谱,王皇后和隶芙比较了一下她们猜出来的答案,发现是两种南辕北辙的离谱。
顿时,皇帝在王皇后心里的形象,就越发飘渺难测了。
王皇后不由嘟囔道“陛下真乃奇人也。”不管哪种离谱,反正是离谱。
隶芙慌忙道“皇后娘娘”
王皇后摆手“我又不会当着陛下说。”
隶芙在旁道“既然人已入宫,娘娘万勿因此事与陛下争执。方才萧淑妃便是在拱火呢。盼着皇后去顶撞陛下,最好再为难下新婕妤。”
又道“她越是这样,咱们越该跟她反着来才是奴婢记得空着的宫室有很多,这便去整理一份出来送到立政殿供陛下选”也算是皇后娘娘为陛下分忧之意,希望陛下就上次乌龙事,早点消气。
皇后无可无不可的点点头。
皇帝并没有选任何一间宫室。
他带着媚娘来到立政殿的后殿东面的几间屋宇“我少时就住在这里。以后,媚娘就在这里吧。”
因从前是皇子的居所,殿内就没有丝毫闺阁气息。尤其是书房,累累的都是李治曾经读过的书。
虽说他大婚后,就从这后殿搬走了,但年少时许多器物和书本都还搁在这里,他有时还会回到这里来坐一会儿。
皇帝看着身边人,心道如今,他再回来的时候,就不必只独坐了。夜里在前殿看奏疏的时候,也不会就自己一人对着灯了。
次日晨起。
媚娘依旧醒的很早。在宫里倒是不必她走出去看滴漏水刻了,到了时辰宫人就会叩门进来。
殿内灯烛彻夜未熄。
媚娘自坐到镜前去梳发。
挽发时,能听到背后悉悉索索的声音,显然是皇帝起身在穿寝衣。
接着,媚娘就听到一声轻微的嘶声。
媚娘只对着镜子中的自己一笑,并不回头。
就听身后发出一声更明显的嘶显然不回头是不行了。
媚娘这才起身,走过去坐到皇帝身边,见他穿了一半的衣裳,正好露出肩膀上几道红色的划痕,虽未像昨夜般渗血丝,但还是有些破皮红肿,想来衣服摩擦过伤痕,会有些刺痛感。
皇帝望着媚娘。
媚娘就低头望着自己的手“这回寇丹染的颜色正,就养得指甲长了一点但陛下也太娇贵了,简直碰不得。”又不禁笑道“诗经卫风中说,肤如凝脂,便是陛下吧。”
皇帝笑恼道“哦,原来怪朕。”
媚娘轻轻替他合上衣襟,特意提起肩膀上的一角,免得碰到伤口。
然后才道“怎么能怪陛下。”她起身去拿了一把小银剪“既然伤了陛下,那我就剪了去吧。”
皇帝看着她的手,水红色的寇丹,并不很浓艳,倒是像胭脂水化在十指纤纤处,也像是春色绽在指尖确实很好看,剪断甚可惜。
他伸手拿过了银剪“算了。朕忍一忍吧。”
媚娘莞尔。
见她已为自己挽好了发髻,只是还未插簪环,皇帝也起身坐到镜前“不等宫人了,媚娘替朕束发戴冠吧。”
媚娘边梳发,皇帝便道“今日你去见皇后并其余嫔妃,可要候朕下朝回来陪你同去”
媚娘对着镜中皇帝摇头道“如此后宫微末小事,何劳陛下。”
“朕是担心有人会拿身份事为难你。”
媚娘手中没有停,很流畅的将发束成道“我进宫来是陪着陛下,为陛下分忧的。若是反过来还要陛下事事为我操心,那还不如在感业寺中呢。”她自己说起感业寺便很自然,全无忌讳一般。
又将皇帝常朝所戴翼善冠为皇帝戴上,对着镜子正好。
这才对皇帝说完后半句话“只要陛下信我,将来勿以后宫谮诉相疑便好。”
皇帝道“朕向来信自身之断,而非旁人之言。”
武婕妤令人如沐春风。
媚娘入宫后三日,后宫嫔妃俱有此感。
跟武婕妤相处,总是那么恰到好处的爽落松弛后妃之间原无需什么深交,只是同在后宫,每日得见面、年节宴上要共同出席的同僚罢了。
因此只要没有利益上的冲突,绝大部分嫔妃,是不管武婕妤到底是什么来历的,横竖圣人都给人弄进宫封了婕妤了,那便按圣意来就是。
她们原担心的只是武婕妤显然得宠,若是个飞扬跋扈的她们要受委屈,如今见性情这样好,都是意外之喜。
唯一的例外,就是萧淑妃。
媚娘就算是一阵春风,那也是吹得她过敏的春风
尤其是媚娘就住在立政殿后殿,险些没让萧淑妃怄死她早看中那一处了。先帝亲自抚养皇帝,所以父子情深,若是她的儿子也能住在立政殿,由皇帝亲自抚养就好了。
只是一皇子李素节此时才不过四岁,淑妃想等明年儿子开始正式延师读书时就提此事的。
没想到还没开口,就叫旁人住了进去
萧淑妃自是不能这么算了。
只是当她开始刁难媚娘,才发现,原本对她客气周到的武婕妤,忽然就从春风变成了滑不溜手的抓不住话柄的滑鱼,变成了浑身是刺让她一碰必要疼一下的刺猬,变成了一面南墙。
淑妃一时竟无从下手,只好先不动,看看能不能将来抓到武婕妤什么弱点。
而对媚娘来说,对合适的人,拿出合适的态度来,实在是太基本的操作,都不怎么需要经过思考,几乎是天然的本能。
故而她只放了很少的心思在应对后宫人上。
在媚娘眼里,如今皇帝的后宫,跟当年那个住了七八位才人的北漪园也无甚区别。
有爱拔尖刺头的,有明哲保身的,有暗藏心思的无非与过去一样,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罢了。
她所在意的另有其事。
从紫薇宫回来,媚娘如前几日一般,来到后殿西侧的几间屋子原本这里住着公主们,先帝故去后,公主都封了长公主各自开府出宫。
这也是李治征求了还未出嫁的两位妹妹的意见,如果妹妹们愿意留在宫里,他当然更愿意一直看着妹妹们,也好放心些。
尤其是晋阳让他头疼,父皇生前挑来拣去,把京城所有儿郎恨不得都抓过来捋一遍,却也一直未给晋阳定下婚事一来那几年城阳和高阳的婚事都出了岔子,一来,每次跟晋阳提起这事,她便求着父皇不肯嫁人。
直到如今。
于是李治原本是想让晋阳在宫里待到亲事定了的,还是晋阳公主直言道“九哥千万别直接给我定亲,若是我不能心甘情愿点头的,实难过下去。”
越发给李治愁的要命,晋阳从小看起来脾气最好最像母后,但同为脾性好的李治,怎么不明白,越是这种看似柔和的脾气,一旦定下的事儿才难更改回转。
于是索性就依着晋阳的意思,让她出宫开府去了如她所说,在宫外公主府上,她来去更自在可以常出门,说不定能撞出自己肯点头的姻缘呢。
因此这立政殿后殿西侧的几间屋子,就改成了藏书阁,存放些珍本书籍。
媚娘进宫的第一日,就来到了这里,找到了她最想看的书。
先帝去前一年,做帝范十一篇传于太子,道此生治乱阐政之道,已尽在其中。彼时媚娘只从姜沃写给她的信里,看到了诸如君体、建亲、求贤、审官等题录,心向往之。
如今,她终于伸出手,珍重而小心地抽出了帝范。
开篇第一卷。
君体。
“夫人者国之先,国者君之本”
媚娘一点点记诵下去。
若说进宫以后,媚娘有什么不适应的,那便是与姜沃见面不便起来。她既然住在立政殿后殿,再不能似从前一般,两人彼此想见就可以见到。
这日,她与皇帝说起此事。
李治便笑道“无妨,太史令虽是前朝臣,可又是女官,与你往来又无可避讳处。”
又想起来“你既想着太史令,正好,朕有一事交给她做,媚娘可以一起去看看。”
“武姐姐。”姜沃第一次来立政殿见媚娘时,就似以往一般,只是笑眯眯约她同行“咱们走吧。”
并没有问媚娘过的如何。
与皇帝不同,姜沃是完全没担心过,媚娘会适应不了这个后宫的。
以媚娘待人接物的纯熟,善体人心的本事,若是先帝后宫韦贵妃杨妃等老辣人,媚娘还需要多费点精神。
可当今后宫诸人,都只是才做了一年嫔妃的新鲜人,媚娘这属实是高玩再回新手村了。
比起担心媚娘,姜沃倒是还担心了下淑妃的精神状态以往的对手是王皇后的水准,如今骤然换了媚娘,只怕落差太大,给淑妃闪个好歹。
两人在宫门北门处上了马车,穿过皇家西内苑,来到
贞观年间只修了一半的大明宫。
姜沃跳下马车,看着如今还只是宫殿亭台稀疏的高地,看不出这将来会是大唐最宏丽,占地面积最大的宫殿群。
“陛下让我来看一看此处风水。”
笑意中无不感慨“陛下想要重修大明宫了。”
她将要亲眼见到大明宫了。,,
请收藏本站:http://xn--vhq3mx5ihyek0khm6c62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