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百姓身上的担子从未减轻过
明朝自开国以来,一直施行的便是两税法,每年夏、秋两季征税。
洪武年间规定,官田每亩征收粮食五升三合二勺,民田的话,则减去两升,每亩只征收三升的粮食,明太祖朱元璋死后,这条规定被长期执行着。
后来,随着朝廷吏治愈发败坏,这条规定也逐渐被淡忘,百姓身上的赋税也越来越重,辛辛苦苦一年的收成,除去要交的赋税,剩余的只能够勉强填饱肚子。
风调雨顺的年头倒还能够勉强度日,一旦遇到灾年,地里种不出来粮食,这些百姓就得忍饥挨饿!
而这个时候,那些地主豪绅则压低田价,大量买入田地,为了活命,百姓不得已将自家的田卖给那些地主,从自耕农沦为佃户,一辈子再无翻身的希望。
夜晚,王家村。
白天发生的一切让王家村的村民颇为愤懑,为此,村民中德高望重的老人,将村中有能力的人都召集起来,共同商讨策略。
房间内,一位中年人猛地叹了一口气,无奈道。
“接下来可怎么办啊?那些家伙少交的田税要平摊到咱们身上,这天底下哪有这种事啊!”
“是啊,要我说,那些家伙还真是无耻!为了一点蝇头小利,就出卖了大家,换算下来,咱们每亩田地要交六升的粮食!”
“偏偏那些人还得到了官府的庇护,咱们拿他们也没有什么办法啊!”
见在场的所有人都没有再讨论下去的兴致了,先前那位身着粗布麻衣的年轻人如此说道。
“明天去一趟县衙。”
海瑞猛地回过神来,暂时将先前的猜想放到一旁,继续道。
房间内,众人你一言我一语,讨论着接下来的应对之策,可是到最后也没有商讨出一个可行的办法。
郑泌昌似乎对此处的环境颇为熟悉,刚进入其中,就对掌柜如此吩咐道。
郑泌昌说着,将海瑞强行拉住,并往酒楼的方向拖去。
老人在听完海瑞的分析后,也顿时慌了神,连忙向海瑞询问应对之策。
那位下属听出了海瑞话中的讥讽,脸上显露出一丝尴尬在他看来,这些百姓压根就没有资格喝县衙里的茶。
“还是老样子!”
很快,海瑞和郑泌昌两人,便来到了杭州城最为奢华的酒楼。
老人说罢,示意搀扶着他的年轻人将手松开,而后径直跪伏于地。
“嗯,让他进来吧。”
“老人家,找本官有何事啊?”
“哼,这茶你留着自己喝吧!”
“嗯,大家都散了吧,咱们明天就去县衙那边。”
人群之中,不知是谁说出了这么一句话。
“走,本官请你去吃饭,到时候你有什么问题,尽管向本官打听便是。”
“对啊,知县大人爱民如子,嫉恶如仇,他肯定会帮咱们的!再说,上次要不是他的话,咱们村可就遭殃了。”
“咱们要不去找知县大人?他一定会为咱们做主的!”
“唉,这日子还怎么过啊。”
海瑞瞥了来人一眼,冷冷道。
“是的,布政使大人,下官确实有问题想要找总督大人核实。”
在酒楼的门口,海瑞停下了脚步,犹豫道。
“唉,罢了罢了,明天大伙厚着脸皮,再去求知县大人一次吧!”
而就在这时,先前被海瑞吩咐去泡茶的那位下属也端着几杯热茶走了进来,见海瑞一副即将要出门的样子,开口道:“大人,茶来了。”
老人的话,让在场的所有人都不禁陷入沉默之中,难道他们还要再去麻烦一次知县大人吗?
“既然来都来了,就先别急着走了,本官之前可还欠你一个人请!”
片刻后,海瑞看见一位颤颤巍巍的老人在两名身着粗布麻衣的年轻人的搀扶下,走进了县衙。
据老人所言,他们此次将要上交的田税换算下来,每亩田地要上交六升的粮食!
而在这之前,朝廷已经下发了相应的通知,减免了百姓一部分的赋税,眼前这些百姓需要上交的粮食,不仅没减少,反而比减免之前更多了!
“难道说,一直以来朝廷减免百姓赋税的政策,都没有落到实处不成?如果是这样的话……”
“可是因为这件事情把知县大人扯进来,会不会不太好?上次知县大人为了咱们,可把杭州知府都给得罪了!”
“老朽见过知县大人,知县大人请为我等做主啊!”
“都散了吧,都散了吧。”
“知县大人,事情是这样的,老朽来自于王家村,昨天……”
“若是继续这样下去,改稻为桑固然能够顺利推行,但是百姓可就遭了殃!特别是那些仍然执意种植秧苗的人,十有八九,肯定会因此而破产。”
海瑞见状,拱了拱手,恭敬道。
紧赶慢赶之下,海瑞总算是在天黑前赶到了总督府,正当他犹豫着,想要让门口的侍卫进去通报一声时,偶然间瞥见了郑泌昌的轿子。
“布政使大人,这……这里是不是有点太奢侈了?”
“这有什么奢侈的?不就是一个破酒楼吗?今日本官请客!”
听完海瑞的话后,郑泌昌摇了摇头,如此道。
第二天一大早,当海瑞起床时,便听到下属的通报,说外面有百姓要见他。
此时的海瑞也想明白了其中的关节所在,沉声道。
海瑞被脑海中突然冒出来的这个想法所震惊,一时间竟然不敢再继续顺着这条思路往下想!直到老人的呼唤声才将他拉回现实。
紧接着,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颤巍巍地站起身来,犹豫道。
“可……可是,除了知县大人,没人会帮咱们了!”
……
“布政使大人找下官有什么事吗?”
“你是说,只要在官府那边按过手印的,便能够少交甚至不交田税!不仅如此,还免除一年的徭役,孩子还能够优先上由官府资助的义学?”
“啊,知县大人,这下可怎么办啊!”
……
海瑞无奈地叹了一口气,随即便想要踏上归途。
“哦,是海瑞啊!怎么,找总督大人有什么事吗?”
“老人家,你有什么冤屈,向本官言明便是,本官定会为伱们讨回一个公道!”
从不远处的黑暗中,传来这么一道声音。
“多谢知县大人了,您真是难得为咱们百姓着想的好官啊!”
海瑞见状,连忙让下属前去泡茶,紧接着询问道。
听闻郑泌昌的呼唤,海瑞随即停下了脚步,疑惑道。
房间内的村民们见状,逐渐离去,而窗外一道黑影闪过,不见踪影。
老人被海瑞扶到座椅上后,紧紧握住海瑞的手,激动道。
在这位年轻人提出建议后,很快便有人出声附和。
郑泌昌说完,便将海瑞拉了进去。
“无妨,老人家,你先回去吧!本官去一趟总督府那边,打探一下消息。”
见海瑞想要直接离开,郑泌昌连忙开口将其叫住。
老人开始将事情的经过娓娓道来,而海瑞在听完这一切后,眉头愈发紧皱。
“得咧,您稍等。”
郑泌昌从轿子上下来,询问道。
“老人家,你这是干什么?快快请起!有什么冤屈尽管向本官言明便是。”
一夜的时间眨眼便过。
“诶诶诶,别走啊!”
老人默然许久后,缓缓道。
“大人?大人?”
“布政使大人!”
“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将改稻为桑推行下去,还能够顺带着将田税也一并收上来,真乃一石二鸟的计谋啊!可是,制订这个策略的人,完全没有考虑你们的实际情况。”
海瑞说完,又回想起了自己先前的猜想,当即便决定从县衙出发,前往总督府那边。
就在这时,一位身着粗布麻衣的年轻人在环视一圈后,开口道。
老人见海瑞脸上的表情十分难看,疑惑道。
海瑞点了点头,对下属如此吩咐道。
“海瑞吗?”
“这分明是借着收取田税来推行改稻为桑!愿意改稻为桑的,官府就少收、甚至不收田税,而他们少交的这一部分,则全部转嫁到你们身上。”
“唉,这可怎么办啊!”
面对郑泌昌的询问,海瑞没有丝毫隐瞒的意思,而是如此说道。
“是的,知县大人,有什么问题吗?”
海瑞见状,连忙将老人扶到一旁的座椅上,沉声道。
“总督大人最近忙于公务,恐怕抽不出时间来见你。”
这酒楼的掌柜见郑泌昌到来,连忙恭敬道。
海瑞对眼前陌生的一切感到难以适从,直到郑泌昌的声音再次传来,他才回过神来。
“走吧。”
“嗯。”
请收藏本站:http://xn--vhq3mx5ihyek0khm6c62n.com
明朝自开国以来,一直施行的便是两税法,每年夏、秋两季征税。
洪武年间规定,官田每亩征收粮食五升三合二勺,民田的话,则减去两升,每亩只征收三升的粮食,明太祖朱元璋死后,这条规定被长期执行着。
后来,随着朝廷吏治愈发败坏,这条规定也逐渐被淡忘,百姓身上的赋税也越来越重,辛辛苦苦一年的收成,除去要交的赋税,剩余的只能够勉强填饱肚子。
风调雨顺的年头倒还能够勉强度日,一旦遇到灾年,地里种不出来粮食,这些百姓就得忍饥挨饿!
而这个时候,那些地主豪绅则压低田价,大量买入田地,为了活命,百姓不得已将自家的田卖给那些地主,从自耕农沦为佃户,一辈子再无翻身的希望。
夜晚,王家村。
白天发生的一切让王家村的村民颇为愤懑,为此,村民中德高望重的老人,将村中有能力的人都召集起来,共同商讨策略。
房间内,一位中年人猛地叹了一口气,无奈道。
“接下来可怎么办啊?那些家伙少交的田税要平摊到咱们身上,这天底下哪有这种事啊!”
“是啊,要我说,那些家伙还真是无耻!为了一点蝇头小利,就出卖了大家,换算下来,咱们每亩田地要交六升的粮食!”
“偏偏那些人还得到了官府的庇护,咱们拿他们也没有什么办法啊!”
见在场的所有人都没有再讨论下去的兴致了,先前那位身着粗布麻衣的年轻人如此说道。
“明天去一趟县衙。”
海瑞猛地回过神来,暂时将先前的猜想放到一旁,继续道。
房间内,众人你一言我一语,讨论着接下来的应对之策,可是到最后也没有商讨出一个可行的办法。
郑泌昌似乎对此处的环境颇为熟悉,刚进入其中,就对掌柜如此吩咐道。
郑泌昌说着,将海瑞强行拉住,并往酒楼的方向拖去。
老人在听完海瑞的分析后,也顿时慌了神,连忙向海瑞询问应对之策。
那位下属听出了海瑞话中的讥讽,脸上显露出一丝尴尬在他看来,这些百姓压根就没有资格喝县衙里的茶。
“还是老样子!”
很快,海瑞和郑泌昌两人,便来到了杭州城最为奢华的酒楼。
老人说罢,示意搀扶着他的年轻人将手松开,而后径直跪伏于地。
“嗯,让他进来吧。”
“老人家,找本官有何事啊?”
“哼,这茶你留着自己喝吧!”
“嗯,大家都散了吧,咱们明天就去县衙那边。”
人群之中,不知是谁说出了这么一句话。
“走,本官请你去吃饭,到时候你有什么问题,尽管向本官打听便是。”
“对啊,知县大人爱民如子,嫉恶如仇,他肯定会帮咱们的!再说,上次要不是他的话,咱们村可就遭殃了。”
“咱们要不去找知县大人?他一定会为咱们做主的!”
“唉,这日子还怎么过啊。”
海瑞瞥了来人一眼,冷冷道。
“是的,布政使大人,下官确实有问题想要找总督大人核实。”
在酒楼的门口,海瑞停下了脚步,犹豫道。
“唉,罢了罢了,明天大伙厚着脸皮,再去求知县大人一次吧!”
而就在这时,先前被海瑞吩咐去泡茶的那位下属也端着几杯热茶走了进来,见海瑞一副即将要出门的样子,开口道:“大人,茶来了。”
老人的话,让在场的所有人都不禁陷入沉默之中,难道他们还要再去麻烦一次知县大人吗?
“既然来都来了,就先别急着走了,本官之前可还欠你一个人请!”
片刻后,海瑞看见一位颤颤巍巍的老人在两名身着粗布麻衣的年轻人的搀扶下,走进了县衙。
据老人所言,他们此次将要上交的田税换算下来,每亩田地要上交六升的粮食!
而在这之前,朝廷已经下发了相应的通知,减免了百姓一部分的赋税,眼前这些百姓需要上交的粮食,不仅没减少,反而比减免之前更多了!
“难道说,一直以来朝廷减免百姓赋税的政策,都没有落到实处不成?如果是这样的话……”
“可是因为这件事情把知县大人扯进来,会不会不太好?上次知县大人为了咱们,可把杭州知府都给得罪了!”
“老朽见过知县大人,知县大人请为我等做主啊!”
“都散了吧,都散了吧。”
“知县大人,事情是这样的,老朽来自于王家村,昨天……”
“若是继续这样下去,改稻为桑固然能够顺利推行,但是百姓可就遭了殃!特别是那些仍然执意种植秧苗的人,十有八九,肯定会因此而破产。”
海瑞见状,拱了拱手,恭敬道。
紧赶慢赶之下,海瑞总算是在天黑前赶到了总督府,正当他犹豫着,想要让门口的侍卫进去通报一声时,偶然间瞥见了郑泌昌的轿子。
“布政使大人,这……这里是不是有点太奢侈了?”
“这有什么奢侈的?不就是一个破酒楼吗?今日本官请客!”
听完海瑞的话后,郑泌昌摇了摇头,如此道。
第二天一大早,当海瑞起床时,便听到下属的通报,说外面有百姓要见他。
此时的海瑞也想明白了其中的关节所在,沉声道。
海瑞被脑海中突然冒出来的这个想法所震惊,一时间竟然不敢再继续顺着这条思路往下想!直到老人的呼唤声才将他拉回现实。
紧接着,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颤巍巍地站起身来,犹豫道。
“可……可是,除了知县大人,没人会帮咱们了!”
……
“布政使大人找下官有什么事吗?”
“你是说,只要在官府那边按过手印的,便能够少交甚至不交田税!不仅如此,还免除一年的徭役,孩子还能够优先上由官府资助的义学?”
“啊,知县大人,这下可怎么办啊!”
……
海瑞无奈地叹了一口气,随即便想要踏上归途。
“哦,是海瑞啊!怎么,找总督大人有什么事吗?”
“老人家,你有什么冤屈,向本官言明便是,本官定会为伱们讨回一个公道!”
从不远处的黑暗中,传来这么一道声音。
“多谢知县大人了,您真是难得为咱们百姓着想的好官啊!”
海瑞见状,连忙让下属前去泡茶,紧接着询问道。
听闻郑泌昌的呼唤,海瑞随即停下了脚步,疑惑道。
房间内的村民们见状,逐渐离去,而窗外一道黑影闪过,不见踪影。
老人被海瑞扶到座椅上后,紧紧握住海瑞的手,激动道。
在这位年轻人提出建议后,很快便有人出声附和。
郑泌昌说完,便将海瑞拉了进去。
“无妨,老人家,你先回去吧!本官去一趟总督府那边,打探一下消息。”
见海瑞想要直接离开,郑泌昌连忙开口将其叫住。
老人开始将事情的经过娓娓道来,而海瑞在听完这一切后,眉头愈发紧皱。
“得咧,您稍等。”
郑泌昌从轿子上下来,询问道。
“老人家,你这是干什么?快快请起!有什么冤屈尽管向本官言明便是。”
一夜的时间眨眼便过。
“诶诶诶,别走啊!”
老人默然许久后,缓缓道。
“大人?大人?”
“布政使大人!”
“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将改稻为桑推行下去,还能够顺带着将田税也一并收上来,真乃一石二鸟的计谋啊!可是,制订这个策略的人,完全没有考虑你们的实际情况。”
海瑞说完,又回想起了自己先前的猜想,当即便决定从县衙出发,前往总督府那边。
就在这时,一位身着粗布麻衣的年轻人在环视一圈后,开口道。
老人见海瑞脸上的表情十分难看,疑惑道。
海瑞点了点头,对下属如此吩咐道。
“海瑞吗?”
“这分明是借着收取田税来推行改稻为桑!愿意改稻为桑的,官府就少收、甚至不收田税,而他们少交的这一部分,则全部转嫁到你们身上。”
“唉,这可怎么办啊!”
面对郑泌昌的询问,海瑞没有丝毫隐瞒的意思,而是如此说道。
“是的,知县大人,有什么问题吗?”
海瑞见状,连忙将老人扶到一旁的座椅上,沉声道。
“总督大人最近忙于公务,恐怕抽不出时间来见你。”
这酒楼的掌柜见郑泌昌到来,连忙恭敬道。
海瑞对眼前陌生的一切感到难以适从,直到郑泌昌的声音再次传来,他才回过神来。
“走吧。”
“嗯。”
请收藏本站:http://xn--vhq3mx5ihyek0khm6c62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