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军大营里,俘虏营里有一处军帐,尽管处于俘虏营中,但这间军帐却是颇为干净整洁,并非是其他军帐一般,拥挤不堪,脏乱杂臭。

    帐中火盆燃得正旺,一老人一青年两人相对而坐。

    只见那老者身材瘦削,须发皆白,精神萎靡不振,另一青年则是身材矮胖,面貌白净,显得神采奕奕,一双细眼甚是明亮,显得颇为智慧。

    “数年不见,堂兄你老了”,矮胖白净的青年正是长孙无忌,而对面的须发皆白的老者虽然年纪较大,但确是长孙无忌的堂兄,正是伪郑内史令长孙安世。

    长孙安世乃是前隋饶良县子长孙炽之子,而长孙炽则是长孙无忌的父亲长孙成的兄长,所以长孙安世乃是长孙无忌的堂兄,关系甚是亲近。

    长孙安世乃是前隋进士出身,起家左领军府司兵,隋朝灭亡后,长孙安世归附王世充,官拜内史令,位高权重,乃是伪郑朝堂数一数二的重臣,对待王世充亦是忠心耿耿。

    如今见得王世充穷途末路,来回出使河北窦建德处,跋涉千里,身心俱疲,本就身体不适的长孙安世受此打击,身体状况更是一落千丈,长孙无忌见之也是心中痛惜。

    听得长孙无忌的话,长孙安世摇头一笑,“戴罪囚徒,苟活已是不易,如何不老?”

    长孙无忌闻言急忙说道:“堂兄切莫如此,只要你愿意归降,我和观音婢一定向秦王求情”。

    “老夫已是风烛残年,辅机这是让我死前变节,在死后徒留骂名吗?”长孙安世却是眼睛一瞪,极其不满的说道。

    长孙无忌闻言不由得有些哑口无言,确实,眼看长孙安世这状态,应是大限之期将近,换做其他人,兴许也不会在临死前变节投敌,徒留不好的名声,更何况长孙安世这种出身世家的士人,更加在乎身后名。

    正在长孙无忌束手无策时,帐帘掀开,高冲一脸笑意的入内,“辅机外甥,情况如何了?”

    长孙无忌胖脸一黑,嗫嗫不语,长孙安世有些惊愕。

    高冲见状行礼道:“安世公有礼了,我乃渤海高冲,忝为秦王府司马”。

    长孙安世名仁,字安世,以字行世。尽管按照辈分来,长孙安世的婶婶乃是高冲族妹,在这个亲族关系里高冲属于长辈,但长孙安世成名多年,年过半百,高冲可以打趣长孙无忌,但却不可对长者不敬。

    “原来你便是高攸之,久仰”,长孙安世点点头道。

    高冲一看长孙无忌的表情,便知情况不妙,但高冲此来便是有着把握的,当即说道:“高氏长孙氏乃是世交,我与辅机亦是关系莫逆,攸之便在此直言了。

    安世公一身傲骨,不愿归降,着实可敬,但可曾有为后人考虑,今王世充败亡已成定局,如若安世公果真不愿为大唐效力,为子孙计,或可入城劝降王世充,为好为令郎长孙家庆谋个前程,安世公以为如何?”

    长孙无忌闻言也是直点头,“攸之所言极是,余恩(长孙安世的嫡长子长孙嘉庆字余恩)正值青春,堂兄需得三思啊”。

    听得这话,长孙安世不由得指着长孙无忌笑骂道:“你这厮竟被高攸之一言给唬住了,便是老夫执意不肯,秦王看在长孙氏的面子上,还能为难你两个侄儿不成?”

    长孙无忌愕然,仔细想想还真是这回事,即便长孙安世执意不降,李世民看在长孙氏的面子上也不会追责祸及家人的,更何况长孙家庆并未入仕。

    不过高冲此言偏偏确实说到了长孙安世的致命之处,长孙安世的两个儿子长孙家庆、长孙祥现在都未入仕,即便看在长孙氏的面子上保全性命,但若入仕却是颇为困难。

    想到此处,长孙安世不由得看向高冲赞叹道:“高氏真是人才辈出啊,老夫愿意入城劝降陛下,但余生绝不仕唐”。

    长孙无忌闻言大喜。

    听得长孙安世愿意入城劝降王世充,李世民亦是很乐意,毕竟若是强攻洛阳城,避免不了伤亡惨重,而后李世民命人将伪郑代王王琬带过来,仅一番拔刀恐吓,王琬便是跪地求饶,当即答应入城劝降。

    长孙安世和王琬二人连夜入城,对于二人的回归,王世充惊怒不已。

    “伯父,降了吧”,王琬趴在地上嚎啕大哭,“那唐军是真的凶勐啊,相距数里,竟是直接冲过来将侄儿生擒,那黑脸大汉的马槊真是侄儿见过最厉害的,便是单通也是打不过”。

    单雄信在一旁听得一脸愤满,可碍于王琬的地位竟是不敢反驳。

    王世充见状一脸不耐,直挥手道:“丢人现眼,滚下去”。

    待得王琬嚎啕大哭的被侍卫带下去后,王世充看向苍老的长孙安世,“安世受苦了,你说说如今局势,朕应该如何是好?”

    长孙安世闻言直叹道:“天意不可违,陛下降了吧”。

    “你竟然也降了?”王世充瞪大眼睛,惊怒喝问道。

    长孙安世摇摇头,“臣已言明,至死不食唐禄。只是陛下困守孤城,徒增伤亡,百姓受苦,已是毫无意义”。

    王世充退后几步,跌坐在榻上,良久,方才不甘心的问道:“唐军果真不可战胜?”

    “上下一心,士气如虹”,长孙安世毫不犹豫的回道。

    王世充听罢面如死灰,疲惫的摆手道:“朕知道了”。

    长孙安世缓缓退下,句偻的背影在摇曳的烛光照耀下,显得格外的萧索,走到宫门处,回首看看雄伟恢宏的紫薇宫,仰天落泪,“大郑,亡了”。

    翌日,双眼布满血丝的王世充身着龙袍,在紫薇宫、乾阳殿发布大郑最后一道旨意:开城降唐。

    而后依依不舍的褪去一身冠冕,换上一袭白衣,亲率郑国太子王玄应、大将军单雄信、司徒段达、吏部尚书杨汪、黄门侍郎薛德音等人出城,步行至唐军大营,跪地请降。

    李世民得知消息,大喜过望,王世充能够主动开城归降,免去一场惨烈的刀兵,李世民当即顶盔贯甲,率领众将快步来到营门处。

    请收藏本站:http://xn--vhq3mx5ihyek0khm6c62n.com

章节目录

大唐第一臣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当年秦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二百四十二章:郑帝归降,大唐第一臣,笔趣阁并收藏大唐第一臣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