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史那支斤的话一讲完,大帐内立刻响起了一阵轻轻的议论之声。
他抬手止住众人的窃窃私语,继续朗声道:“每当圣唐迎来政局稳定、皇权集中的时代,只需很短时间,他们便能积蓄起强大的力量,并开始寻找各种看似正义、实则荒唐的理由借口,对自己周边的民族和国家虎视眈眈、伸出利爪。尤其是那些有能力威胁到他们的人,圣唐从来都不会心软,更不会手软!诸位,你们西疆的历代祖先,恐怕对此更是深有同感吧?你们说,我可有半句虚言?”
精绝国的老国王连咳嗽带喘,愤愤然应道:“大可汗言之有理!圣唐第八代帝君、第十一代帝君、第二十三代帝君,三次发兵西疆,杀得鬼漠尸积如山、血聚成海。我们精绝国前后五位先王,全是死在圣唐的军刀之下!这些账,精绝的史书里面,一桩桩、一笔笔都记得清清楚楚!往近了说,就在二十多年前,圣唐上一任帝君李成文,集结四十多万虎狼大军,执行‘屠国’谕令,在西疆犯下累累暴行,我永远都忘不了!忘不了!”
突厥方面的重臣大将闻言纷纷起立,齐声喝道:“国仇家恨,世代不忘!”
他们那副义愤填膺的样子,就好像圣唐大军当初杀得不是西疆三十六国,而是突厥人。
面对略微有些目瞪口呆的西疆国王们,阿史那支斤轻轻的摆了摆手,笑道:“现在各位应该明白了吧?我们之所以兴师动众,讨伐圣唐,为的并不是掠夺土地财富,更不是创立我个人的丰功伟业,青史留名。我希望的,是能够彻底征服那个邪恶的民族,让他们再也没有能力、没有机会,去奴役和压迫弱小的国家;希望这世间苍生,从此可以自由自在的生活,不会因为圣唐的野心而整日提心吊胆。这其中,当然也包括西疆。”
这一番慷慨陈词,虽然没有多么强烈的煽动性,但却因为那些似是而非的诡辩例证,成功引起了西疆国王们的共鸣。对于他们而言,圣唐最严重的问题,恐怕就在于“征服”二字的诠释。
在西疆鬼漠的历史上,并非没有别的外来入侵者,眼前的突厥人,也是其中之一。圣唐之前,早期的突厥汗国曾统治这片大地长达百年时光。
面对强大的武力征服,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应对之道。他们要么是奋起反抗、永不屈服;要么是妥协退让、暗中博弈;要么是逆来顺受、甘心为奴。
无论怎样,都有道理。
而真正的智慧,是祖先不断告诫后人的那句话:时间,就是最好的武器。
历史长河、沧海一粟。只要时间到了,所有那些骑在他们头上的统治者,都会变得烟消云散。区别只在于究竟是两年,还是两百年。
可不论时间有多长,只要你肯坚持下去,就等于胜利了。因为,你终究还是原来的那个你,世世代代,未曾改变。
然而,圣唐的“征服”,却打破了这个真理——时间过的久了,你不一定还是原来的那个你。
圣唐人的确很和善,甚至有时候显得很柔软,但是在内心深处,他们却拥有着一种对于文明的韧性和刚性。
不论他们站在你的身旁,还是骑在你的头上,随着时间的推移,外柔内刚、灿烂辉煌的中原文明,会逐渐同化其他民族的精神内核,让你不知不觉的融入他们,变成他们。
尽管容貌语言上还有差异,但最终也就只剩下容貌和语言的差异了。
这种令人惊叹的文明同化,再配合上强大的国力和彪悍的军队,对于各民族、各藩国而言,实质性的影响,恐怕比纯粹的武力征服,更高明、更可怕。
仔细想想,从一个小小的金河部族,发展成为一个疆域辽阔的庞然帝国,不仅几百上千年来始终屹立不倒,并且还越来越强、傲睨天下,这真不是侥幸就可以实现的呀。
正因为如此,突厥大可汗阿史那支斤深切忌惮着圣唐,并决意彻底征服它,绝非无的放矢。
人们可以从自己习惯的角度,去理解他发动战争的原因。征服,也确实意味着无尽的土地、财富和荣耀。但同时大家都不能否认,圣唐皇朝所代表的强大文明,始终是一个令外族感到恐惧的存在。
用武力征服圣唐,把东方文明的手脚完完全全的捆绑起来,或许是所有畏惧他的人最安心、也最希望看到的结果。
关键的问题是,圣唐真的能被武力征服吗?
坐在帐中的西疆国王们,其实并不怎么在意这个问题。突厥征服圣唐也好,圣唐击败突厥也罢,这是神仙在打架,作为小鬼的他们,根本决定不了什么。
当然,他们也都听过这样一句谚语:神仙打架,小鬼遭殃。
选边站队,往往意味着极高的风险和巨大的代价。西疆赶走圣唐在这里的势力、恢复自由和西疆跟随突厥一起征讨圣唐皇朝,这完全是两个不同性质的问题。
何去何从,还须深思。
宴会结束的第二天,圣殿亲王罗尼亚将西疆各国的国王们召集在一起,正式商议讨伐圣唐的事情。作为盟友,对付共同的敌人,谁也别想置身事外。
阿立克江他们都是老奸巨猾的角色,所以谁也没有急于表达意见,只是静静的坐在那里,听罗尼亚传达突厥可汗旨意,分派任务。
首先一项,就是军费和粮草。
突厥此次总共出动了十七个军团,整整五十五万大军。人吃马嚼,是一个巨大的包袱。而这个包袱,要直接压在西疆联盟的身上。
之前在爆发西疆叛乱时,双方就已经达成了秘密协议:作为支援,前来参战的突厥军队,一切所需均由西疆国家共同承担。
当时阿立克江、塔吉克和格尔翰等人都觉得,人家突厥不远万里、拼死拼活的跑来帮咱们打圣唐,之后又像神兽一样看守西疆门户,抵挡圣唐反扑,管吃管住是理所应当的。
因此,南北大营三个军团,外加多伦的铁鸽子军,十四万兵力的吃喝饷银,西疆联盟连想都没想,就拍着胸脯痛痛快快答应了。
然而,眼下的情况却大不相同。因为要东征圣唐,罗尼亚一下子将这笔军费开销翻了六倍以上,原先只需要供应十四万军队的压力,如今却直接变成了五十五万人,这立刻就令整个西疆联盟都感觉有点喘不过气来。
要知道,眼前这帮国王们,在外面都还欠着一屁股债呢!
面对天文数字般的摊派费用,西疆国王一个个都感觉嘴巴发苦、心里发酸。不过,无论如何纠结,却始终没有谁敢站出来表示反对。
哪怕是轻轻的哼一声,都没有。
原因嘛,倒也很简单。五十五万突厥雄师就在外面站着,凭这份力量,足以让世间一切生物都乖乖闭嘴,任由罗尼亚殿下搓圆捏扁。
“很好。既然诸位殿下如此深明大义,全都愿意鼎力支持东征大业,那我代表可汗和突厥的将士们,先在这里谢谢大家啦。”圣殿亲王罗尼亚嘴上说着感谢,可是语气中却没有半分感激的意味。他的那副神态,就跟招呼自家仆人似的,平静淡然且朴实无华。
格尔翰眉头轻蹙,正打算跟旁边的塔吉克耳语几句,交流一下心中的不满,没想到疏勒老国王轻轻咳嗽两下,压低声音道:“不想死就别乱说话!”
格尔翰微微一惊,连忙挺直身子,以最恭敬的眼神,重新望向居中而坐的圣殿亲王。
只听罗尼亚接着道:“军费和粮草的问题,咱们就先这么定下来,回头请阿立克江殿下与大家仔细商议商议,看看该如何落实,拿出一个具体的方案,呈送可汗御览。这样,我们继续谈第二件事情。”
要完了钱财和粮草,紧跟着就要人了。
突厥方面提的第二项要求,是让西疆诸国提供东征所需的人力支持。
罗尼亚指出,圣唐皇朝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在全面动员的情况下,随随便便就能征召百万兵甲,想要将其彻底征服,免不了连番大战、伤亡无数。为了保障东征军团的作战需要,数量庞大的民夫劳役是非常必要的,他们将担负起运输物资、建造器械、构筑工事等等战争辅助任务,确保突厥军队可以集中精神、发挥出最大战力。
至于说这个“数量庞大”的概念,究竟是指多少呢?
罗尼亚给出了一个初步估算的答案:八十万人。
包括阿立克江在内,所有国王听得当场傻眼。八十万西疆诸国的青壮年劳力,离开家乡,跟随突厥人远征圣唐?这他妈是在逗我们吧?
谁知,圣殿亲王罗尼亚的话还没有说完。
除了海量的民夫之外,突厥方面认为,西疆还有必要再派遣二十至二十五万军队,作为友军,配合东征主力一起协同作战。
这一下,大帐内立刻炸开了锅。
他抬手止住众人的窃窃私语,继续朗声道:“每当圣唐迎来政局稳定、皇权集中的时代,只需很短时间,他们便能积蓄起强大的力量,并开始寻找各种看似正义、实则荒唐的理由借口,对自己周边的民族和国家虎视眈眈、伸出利爪。尤其是那些有能力威胁到他们的人,圣唐从来都不会心软,更不会手软!诸位,你们西疆的历代祖先,恐怕对此更是深有同感吧?你们说,我可有半句虚言?”
精绝国的老国王连咳嗽带喘,愤愤然应道:“大可汗言之有理!圣唐第八代帝君、第十一代帝君、第二十三代帝君,三次发兵西疆,杀得鬼漠尸积如山、血聚成海。我们精绝国前后五位先王,全是死在圣唐的军刀之下!这些账,精绝的史书里面,一桩桩、一笔笔都记得清清楚楚!往近了说,就在二十多年前,圣唐上一任帝君李成文,集结四十多万虎狼大军,执行‘屠国’谕令,在西疆犯下累累暴行,我永远都忘不了!忘不了!”
突厥方面的重臣大将闻言纷纷起立,齐声喝道:“国仇家恨,世代不忘!”
他们那副义愤填膺的样子,就好像圣唐大军当初杀得不是西疆三十六国,而是突厥人。
面对略微有些目瞪口呆的西疆国王们,阿史那支斤轻轻的摆了摆手,笑道:“现在各位应该明白了吧?我们之所以兴师动众,讨伐圣唐,为的并不是掠夺土地财富,更不是创立我个人的丰功伟业,青史留名。我希望的,是能够彻底征服那个邪恶的民族,让他们再也没有能力、没有机会,去奴役和压迫弱小的国家;希望这世间苍生,从此可以自由自在的生活,不会因为圣唐的野心而整日提心吊胆。这其中,当然也包括西疆。”
这一番慷慨陈词,虽然没有多么强烈的煽动性,但却因为那些似是而非的诡辩例证,成功引起了西疆国王们的共鸣。对于他们而言,圣唐最严重的问题,恐怕就在于“征服”二字的诠释。
在西疆鬼漠的历史上,并非没有别的外来入侵者,眼前的突厥人,也是其中之一。圣唐之前,早期的突厥汗国曾统治这片大地长达百年时光。
面对强大的武力征服,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应对之道。他们要么是奋起反抗、永不屈服;要么是妥协退让、暗中博弈;要么是逆来顺受、甘心为奴。
无论怎样,都有道理。
而真正的智慧,是祖先不断告诫后人的那句话:时间,就是最好的武器。
历史长河、沧海一粟。只要时间到了,所有那些骑在他们头上的统治者,都会变得烟消云散。区别只在于究竟是两年,还是两百年。
可不论时间有多长,只要你肯坚持下去,就等于胜利了。因为,你终究还是原来的那个你,世世代代,未曾改变。
然而,圣唐的“征服”,却打破了这个真理——时间过的久了,你不一定还是原来的那个你。
圣唐人的确很和善,甚至有时候显得很柔软,但是在内心深处,他们却拥有着一种对于文明的韧性和刚性。
不论他们站在你的身旁,还是骑在你的头上,随着时间的推移,外柔内刚、灿烂辉煌的中原文明,会逐渐同化其他民族的精神内核,让你不知不觉的融入他们,变成他们。
尽管容貌语言上还有差异,但最终也就只剩下容貌和语言的差异了。
这种令人惊叹的文明同化,再配合上强大的国力和彪悍的军队,对于各民族、各藩国而言,实质性的影响,恐怕比纯粹的武力征服,更高明、更可怕。
仔细想想,从一个小小的金河部族,发展成为一个疆域辽阔的庞然帝国,不仅几百上千年来始终屹立不倒,并且还越来越强、傲睨天下,这真不是侥幸就可以实现的呀。
正因为如此,突厥大可汗阿史那支斤深切忌惮着圣唐,并决意彻底征服它,绝非无的放矢。
人们可以从自己习惯的角度,去理解他发动战争的原因。征服,也确实意味着无尽的土地、财富和荣耀。但同时大家都不能否认,圣唐皇朝所代表的强大文明,始终是一个令外族感到恐惧的存在。
用武力征服圣唐,把东方文明的手脚完完全全的捆绑起来,或许是所有畏惧他的人最安心、也最希望看到的结果。
关键的问题是,圣唐真的能被武力征服吗?
坐在帐中的西疆国王们,其实并不怎么在意这个问题。突厥征服圣唐也好,圣唐击败突厥也罢,这是神仙在打架,作为小鬼的他们,根本决定不了什么。
当然,他们也都听过这样一句谚语:神仙打架,小鬼遭殃。
选边站队,往往意味着极高的风险和巨大的代价。西疆赶走圣唐在这里的势力、恢复自由和西疆跟随突厥一起征讨圣唐皇朝,这完全是两个不同性质的问题。
何去何从,还须深思。
宴会结束的第二天,圣殿亲王罗尼亚将西疆各国的国王们召集在一起,正式商议讨伐圣唐的事情。作为盟友,对付共同的敌人,谁也别想置身事外。
阿立克江他们都是老奸巨猾的角色,所以谁也没有急于表达意见,只是静静的坐在那里,听罗尼亚传达突厥可汗旨意,分派任务。
首先一项,就是军费和粮草。
突厥此次总共出动了十七个军团,整整五十五万大军。人吃马嚼,是一个巨大的包袱。而这个包袱,要直接压在西疆联盟的身上。
之前在爆发西疆叛乱时,双方就已经达成了秘密协议:作为支援,前来参战的突厥军队,一切所需均由西疆国家共同承担。
当时阿立克江、塔吉克和格尔翰等人都觉得,人家突厥不远万里、拼死拼活的跑来帮咱们打圣唐,之后又像神兽一样看守西疆门户,抵挡圣唐反扑,管吃管住是理所应当的。
因此,南北大营三个军团,外加多伦的铁鸽子军,十四万兵力的吃喝饷银,西疆联盟连想都没想,就拍着胸脯痛痛快快答应了。
然而,眼下的情况却大不相同。因为要东征圣唐,罗尼亚一下子将这笔军费开销翻了六倍以上,原先只需要供应十四万军队的压力,如今却直接变成了五十五万人,这立刻就令整个西疆联盟都感觉有点喘不过气来。
要知道,眼前这帮国王们,在外面都还欠着一屁股债呢!
面对天文数字般的摊派费用,西疆国王一个个都感觉嘴巴发苦、心里发酸。不过,无论如何纠结,却始终没有谁敢站出来表示反对。
哪怕是轻轻的哼一声,都没有。
原因嘛,倒也很简单。五十五万突厥雄师就在外面站着,凭这份力量,足以让世间一切生物都乖乖闭嘴,任由罗尼亚殿下搓圆捏扁。
“很好。既然诸位殿下如此深明大义,全都愿意鼎力支持东征大业,那我代表可汗和突厥的将士们,先在这里谢谢大家啦。”圣殿亲王罗尼亚嘴上说着感谢,可是语气中却没有半分感激的意味。他的那副神态,就跟招呼自家仆人似的,平静淡然且朴实无华。
格尔翰眉头轻蹙,正打算跟旁边的塔吉克耳语几句,交流一下心中的不满,没想到疏勒老国王轻轻咳嗽两下,压低声音道:“不想死就别乱说话!”
格尔翰微微一惊,连忙挺直身子,以最恭敬的眼神,重新望向居中而坐的圣殿亲王。
只听罗尼亚接着道:“军费和粮草的问题,咱们就先这么定下来,回头请阿立克江殿下与大家仔细商议商议,看看该如何落实,拿出一个具体的方案,呈送可汗御览。这样,我们继续谈第二件事情。”
要完了钱财和粮草,紧跟着就要人了。
突厥方面提的第二项要求,是让西疆诸国提供东征所需的人力支持。
罗尼亚指出,圣唐皇朝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在全面动员的情况下,随随便便就能征召百万兵甲,想要将其彻底征服,免不了连番大战、伤亡无数。为了保障东征军团的作战需要,数量庞大的民夫劳役是非常必要的,他们将担负起运输物资、建造器械、构筑工事等等战争辅助任务,确保突厥军队可以集中精神、发挥出最大战力。
至于说这个“数量庞大”的概念,究竟是指多少呢?
罗尼亚给出了一个初步估算的答案:八十万人。
包括阿立克江在内,所有国王听得当场傻眼。八十万西疆诸国的青壮年劳力,离开家乡,跟随突厥人远征圣唐?这他妈是在逗我们吧?
谁知,圣殿亲王罗尼亚的话还没有说完。
除了海量的民夫之外,突厥方面认为,西疆还有必要再派遣二十至二十五万军队,作为友军,配合东征主力一起协同作战。
这一下,大帐内立刻炸开了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