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过几日,曹操又让典韦过来,请杨凌去府上商议。



    当杨凌来到魏王府时,曹操与荀彧、郭嘉等人,已经等候多时。



    “见过魏王。”



    杨凌拱手行礼。



    “子逸来了。”



    曹操笑着打声招呼,跟着问道,



    “这几日大军已经准备妥当,不知子逸你准备得如何了?”



    “回禀魏王,属下也已经准备妥当,只待魏王吩咐,属下便可动身前往南阳郡。”



    杨凌答道。



    “既然这样,那你明日便动身南下吧,此行你想带谁去,只需跟朝廷打声招呼即可。”



    曹操满意地点点头,接着像想起什么,问道,



    “前几日孤跟你说的启蒙读物一事,你可有法子?”



    “魏王吩咐,属下又岂敢怠慢?”



    杨凌将怀中的三篇启蒙读物拿出来,递到曹操面前,



    “属下这几日殚精竭虑,编写出三篇作品,作为公学的启蒙教材,最合适不过。”



    听到这话,曹操不由得动容。



    就一旁的荀彧、郭嘉等人,也是忍不住凑上前来,跟曹操一同看起来。



    “人之初,性本善……”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



    当看完以后,在场的众人,皆是面露震惊之色。



    跟当世所用的启蒙教材比起来,杨凌的三篇作品读起来朗朗上口,更适合用作孩童启蒙。



    最重要的是,这三篇作品言简意赅,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足以流传千年,为世人所传唱!



    “子逸之才华,不在孤之下!”



    看到堪称王炸的三篇作品,曹操不由得赞道。



    一旁的荀彧、郭嘉等人嘴角一抽。



    这叫不在你之下吗?明明在你之上!



    待又翻阅几遍,曹操这才恋恋不舍地放下三篇作品,对荀彧道,



    “荀令君,速将这些文章复印,发往各所公学,作为孩童的启蒙教材。”



    “下官遵令。”



    荀彧拱手。



    “子逸今日可谓是又立下一桩功劳,待到你自南阳归来,届时孤再重重赏赐你。”



    曹操笑道。



    “那属下就提前谢过魏王了。”



    杨凌行了一礼。



    ……



    在回到府上后,杨凌收拾好行礼,与一众妻妾告别,便于次日踏上前往南阳郡的旅程。



    如今曹操年事已高,身体也是大不如从前。



    他能够重用的,也唯有杨凌一人。



    为了能够顺利拿下荆州,曹操对杨凌也是极为慷慨。



    不仅任凭他挑选所需的武将谋臣,南阳郡一带的军政事务皆由他决断,更是什么要求都满足。



    此番杨凌南下,自然少不了赵云、甘宁、马超、周仓、裴元绍。



    除此之外,姜维、高柔、高顺、庞德、张绣、胡车儿、马休、马岱等人,也是随军同行。



    杨凌本想将张辽、黄忠也调过来,但转念一想,一旦他这边对荆州动手,江东的孙权自然坐不住。



    还是让张辽、黄忠他们坐镇合肥,最为合适。



    一行人轻骑快马,不过几日的功夫,便抵达了堵阳。



    听闻杨凌到来的消息,城中最高长官曹仁带着一众手下,亲自出来迎接。



    双方客套一番后,曹仁迎着杨凌来到城中县衙。



    “子孝将军驻扎堵阳这么久,倒也是辛苦了。”



    杨凌笑道。



    “都是为大汉,为陛下,为魏王效力,谈不上什么辛苦。”



    曹仁不以为意地笑了笑。



    “对了,不知这段时间,荆州方面可曾来犯过?”



    “倒是来过几次,不过都是以骚扰为主。”



    杨凌闻言,点了点头。



    看来蔡玉的枕头风,还是蛮有用的。



    在刘表死之前,荆州应该是不可能再像上次那样,那么大张旗鼓地用兵了。



    “既然大将军奉魏王军令前来,末将自当将军务都交由大将军负责。”



    曹仁笑着站起身,



    “还请大将军随末将前去视察一番。”



    曹仁在堵阳经营这么久,若是换做他人空降过来,他心中多少会有点不乐意。



    但杨凌可是不同,自曹操起兵时,曹仁就跟杨凌结识了。



    况且这么多年,杨凌可谓战功赫赫,曹仁是打心底佩服他!



    “那就麻烦子孝将军了。”



    杨凌也是站起身。



    于是在曹仁的带领下,杨凌一行人开始巡视起堵阳城。



    驻扎在堵阳的这段时间,曹仁不敢大意。



    他在对城墙修缮加固的同时,操练士兵,修缮铠甲武器,更是派出斥候,加强战备。



    杨凌巡视一圈后,不由得微微颔首。



    不愧是以防守出名的曹仁,能力果然非同一般,怪不得曹操会让他驻扎在堵阳!



    “堵阳一带共驻扎了十万兵马,其中五万为精卒,平日里只需日常操练。”



    曹仁一边向杨凌讲述,一边带着他们朝城外走去,



    “另外五万则为屯军,负责屯田的同时,也要定期接受训练。”



    虽说在杨凌的建议下,曹操实施新政,朝廷仓库充盈。



    但行军打仗的消耗,对朝廷的负担还是蛮大的。



    更别说这十万大军驻扎在堵阳,每日光消耗的粮草,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因此曹仁分出一半军队,去进行屯田,以此来减轻朝廷的负担。



    看着面前一望无际,连绵不绝的农田,杨凌忍不住赞道,



    “有将军镇守堵阳,实乃大汉之幸!”



    “大将军过誉了,跟大将军比起来,末将这点贡献又算得了什么?”



    曹仁自谦几句,对一旁的长子曹泰道,



    “去将负责此地的典农校尉叫来,把更详细的情况,向大将军汇报一番。”



    “喏!”



    曹泰领命而去。



    没一会儿的功夫,他又折返回来,身后带着负责屯田区事务的典农都尉,以及其麾下的一众官吏。



    “吾等见过大将军!”



    众人皆是恭敬地向杨凌行了一礼。



    “蔡坤,今日大将军前来视察,你速将屯田的具体情况,汇报给大将军。”



    曹泰吩咐道。



    “那个……这个……屯田的具体情况……其实很好……”



    典农都尉蔡坤支支吾吾,却是说不出个一二三。



    见他答不上来,刚被杨凌称赞过的曹仁,顿时觉得颜面无光,厉声喝道,



    “此地屯田事务都由你负责,难道你还不清楚?”



    正在蔡坤面色涨红,不知道该如何是好时,他身后一位面色稚嫩的少年站了出来。

章节目录

三国:开局献计曹操,成立摸金校尉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闪闪繁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394章 视察堵阳,三国:开局献计曹操,成立摸金校尉,笔趣阁并收藏三国:开局献计曹操,成立摸金校尉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