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房子建的实在是有些大,花费甚菲,总共花了三十五两,完全超过了原来的预算,要不是现在王家家底甚丰,哪里拿得出这笔钱呢!而且,这三十五两,还是因为最近除了米粮这些吃食类的价格有所上涨,剩下的全部都下调,才能只花这些银子,不然,要是依着市价的话,怎么也要四十多两。【小说文学网】
搬了新家,不说别人,王丫就都觉得很高兴,道:“娘,太好了,哈哈,我们总算是住上新房子了!”
搬了新家,也不是就没有事了,老房子要拆,还是要建一座新房子,照样是青砖红瓦房,这让王家村的人不禁纷纷猜测王家到底是挣了什么大钱了,竟然这么发达,钱说砸下去就砸下去。
不过,因着这段时间王家的建房,村里人大部分都有来帮忙,每人或多或少的都得了相应的工钱,让他们的日子比往日的好过多了,再说了,王家建房子的话,他们就又有活干了,这可比光在黄土里刨食强多了,毕竟,在田地里的作物,还有婆娘呢,他们男的就专门来帮王家建房,还有工钱,这样一来,一举两得!
本来今年因为收成减产,大家都以为这一年要过的不好呢,有了王家建房的这一茬,他们这一年的日子比起往常还要好呢!
所以,即使王家好似是突然暴富,却也没有人会眼红,顶多就是羡慕一下而已,大家都纷纷赞叹王家会做人,发达了也没有忘记乡亲,帮衬邻里。
老房要建成新房,规模自然是比不上官道边上的了,但是。用料也是要求好的,并且,还是一个四合院的造型,样子偏小一些,多了一个大门,厨房建在了院子里。
而王生跟王氏则要忙着官道边上的房子,毕竟,当时这房子建成的目的就是开个类似客栈似的能让人打尖吃饭的地方,这样一来,自然是要布置好了。
说是让人打尖的地方。因为没有建成两层三层的阁楼式的,空间的利用率不大,即使是面积宽敞,也不过有十五间客房,剩下的六间。则是留给自家用的,剩下的则分别是厨房、柴房等地方。
向着官道这面的。就是要用来经营饭店的铺子了。里面可以放下八套桌椅,这个时代,有桌子,椅子则是没有那么规范,王丫为此,还专门让人做了后世的那种四方桌。长条凳,还有,就是两三个长桌,并排在一起。就显得很长,一张长桌,两侧总共可以放十张单人椅,那么,三张长桌,就可以放三十张椅子了,这样一来,如果到时候桌椅不够的话,这个就可以应急了。
这些东西,王生也是找村子里的木匠给做的,
多了郑蓉跟郑思,不得不说,王家轻松多了,郑思的脑瓜不错,基本上,王生吩咐一遍,郑思就能执行的很好。
王丫看到了郑思的能力,觉得这简直就是最佳的掌柜人选啊,还不用自己出面,多好啊!
布置了店铺,客房也不能忘了,王丫别致心裁的没有用古代的那种编号,而是用一些吉祥话,比如说:喜迎春!花开富贵!年年有余!招财进宝等等的名字来命名客房,至于顺序嘛,根据笔画定房子的顺序。
除了命名外,房子里面,也要备着,一张桌子,四张椅子,一个茶壶配茶杯,还有铺盖被褥,等等的东西!
而他们不用买床,直接就砌炕,这样,冬天的时候,虽然会费大量的柴火,但是屋子却也是暖和的,夏天的时候呢,炕睡起来也很凉快,简直就是冬暖夏凉。
其实,说白了,整座房子就是一个回字形的,前面的一整排呢,就是做铺子用了,后面则是客房跟他们自己的卧室,古代是以左为尊,所以,他们从左侧到后面的都是客房,右侧则是他们自己住的房子,及柴房、厨房之类的房间。
而这个店铺就被王丫起名客家,客家,客家,远方客人的家,寓意又好。
王生当即就拍板同意了。
客家的生意,不但可以吃饭,还可以住宿,就连要卖什么东西,王丫都想好了,在这种地方,来往的客人旅途疲倦,往往都希望吃些清淡的食物,比如说,粥啊,小菜之类的。
正好,王丫之前做的那些酸笋跟辣椒炒炒,喝着粥,就着酸笋,也是不错的美味,又或者,还可以熬些高汤,然后把面条提前做好了,如果有想要吃面的,直接烧开了,下碗面,放点佐料,又快又好吃,为了这个,客家自然是要准备几个小灶,两个大灶的。小灶砌了两个,中灶砌了有两个,大灶砌了两个。还担心不够用,后面,又多砌了两个小灶,除了这几个小灶外,大灶跟中灶,都是有一个管道,分别通向客房、还有他们自己住的房间的,在灶跟管道之间,又有一个关卡,平常不烧炕的时候,就关着,烟就会从灶上的烟囱上去,如果把这个关卡打开,把灶上的烟囱关上,烟,那自然是通过另外一边的烟囱上去了。
这些灶,全部都可以烧柴的,烧炭也不是不可以,不过太费钱了。
到时,王丫煮的粥、还有熬的高汤就全部都放在小灶上炖着,还能一直保温,多好。
等到客家布置好了,老宅子的房子也建好了,以后为了区分开来,一个说是客家,一个说是老宅。
好在一些东西之前是买齐全了,一些大件的家具也已经打好了,之前就定好了尺寸,尺寸都是有数的,所以提前都定制好了,只带着把这些准备好的东西都给放好了位置,就成了。
老宅建好,格局跟客家一样,又有些不一样的地方,多了一个大门,厨房在院子里,主卧有三间,柴房一间,库房一间,客房八间。
因此,布置老宅也没有花什么注意力,不过,时间却也进入了深秋了,自从开了这条官道以后,渐渐的就有人陆续过来了。
不过,之前家里要不是忙着布置老宅,就是布置客家,东西也没有准备齐全,所以,没有开业。
恰好,这一天,九月初一,正好是开业的好时机,一串精贵的鞭炮放的噼里啪啦的,也算是正式营业了。
郑思穿着一身崭新的衣裳,就当上了客家的掌柜的。
王氏早早的就起来,把粥给煮上了,在一个小灶上,咕噜咕噜的翻滚着,煮的久一些,把粥煮的软香浓烂,这才关小了火,保温着。
因为第一天营业,王氏也不知道会来多少人,所以,煮的粥不多,即使是这一天都没有人过来,自家也是吃的完的。
不过,显然王氏想的有些悲观了,客家开业没多久,那一张写着客家客栈的布刚刚挂上没有多久,就有人走进来了。
郑思忙上去招呼:“客官,请进,请进,请问,您要来点什么?”
那客人道:“你们这里有什么?”
郑思道:“早上有粥!还有些小菜!”
客人等着呢,等着郑思再往下说呢,谁知道,等了半天,却没有了话,客人道:“怎么不往下说了?”
“没了!”郑思道。
“没有了?”客人不禁高了嗓门:“没有了,你还让问我要什么,赶紧的,先来碗粥,然后来碟小菜!”好在这客人也不是个爱计较的,虽然有些哭笑不得,不过,急着赶路也就随便了。
郑思一听,道:“哎,好嘞!白粥一碗,小菜一碟!”
王氏一听,就在厨房里盛了一碗粥,外加一小盘子的酸辣笋丝,让郑蓉端了出去。
郑思跟郑蓉都是有工钱的,所以对于这个活计很乐意做,即使是没有工钱,他们其实也会乐意的,毕竟能够趁此报答王家。
外面的天气比较寒冷,一碗热热的浓粥下肚,就着酸辣酸辣的笋丝,又酸又辣又鲜,顿时让人很开胃,这个客人一连喝了三碗粥这才停下。
客人道:“掌柜的,结帐!”
“客官,您总共喝了三碗粥,一碟小菜,一碗粥两文钱,一碟小菜两文钱,总共是八文钱!”郑思道。
客人一听,有些不乐意了:“什么,八文钱,你们宰人不成?”
“客官,我们这家店本来就是这个价,您想想,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东西运来这里,都要费不少的力气,所以,这个价其实真不贵,更何况,我们用来煮粥的,是南方的粳米,味更香,客人吃着,是不是觉得很舒坦?这小菜,别看着不多,可是,您还真在别的地方买不着,这可是我们客栈的独门配方做的。”郑思尽管也在心里觉得贵,但是还是把王丫给他的说辞都给背下来,并且淡定的说出来。
那客人一听,倒是觉得有些道理,扔下八文钱,走了!
其实,往往这种过往的路人,对这些钱不会太在意的,毕竟穷家富路么!
王氏跟王丫就在厨房里偷看,店铺跟厨房是连着的,只是中间隔着一个门,等到客人走了以后,这才把郑思叫进来,紧张的问道:“怎么样,怎么样?客人怎么说?”(未完待续。。)
ps: 感谢悠闲午茶的平安符!
搬了新家,不说别人,王丫就都觉得很高兴,道:“娘,太好了,哈哈,我们总算是住上新房子了!”
搬了新家,也不是就没有事了,老房子要拆,还是要建一座新房子,照样是青砖红瓦房,这让王家村的人不禁纷纷猜测王家到底是挣了什么大钱了,竟然这么发达,钱说砸下去就砸下去。
不过,因着这段时间王家的建房,村里人大部分都有来帮忙,每人或多或少的都得了相应的工钱,让他们的日子比往日的好过多了,再说了,王家建房子的话,他们就又有活干了,这可比光在黄土里刨食强多了,毕竟,在田地里的作物,还有婆娘呢,他们男的就专门来帮王家建房,还有工钱,这样一来,一举两得!
本来今年因为收成减产,大家都以为这一年要过的不好呢,有了王家建房的这一茬,他们这一年的日子比起往常还要好呢!
所以,即使王家好似是突然暴富,却也没有人会眼红,顶多就是羡慕一下而已,大家都纷纷赞叹王家会做人,发达了也没有忘记乡亲,帮衬邻里。
老房要建成新房,规模自然是比不上官道边上的了,但是。用料也是要求好的,并且,还是一个四合院的造型,样子偏小一些,多了一个大门,厨房建在了院子里。
而王生跟王氏则要忙着官道边上的房子,毕竟,当时这房子建成的目的就是开个类似客栈似的能让人打尖吃饭的地方,这样一来,自然是要布置好了。
说是让人打尖的地方。因为没有建成两层三层的阁楼式的,空间的利用率不大,即使是面积宽敞,也不过有十五间客房,剩下的六间。则是留给自家用的,剩下的则分别是厨房、柴房等地方。
向着官道这面的。就是要用来经营饭店的铺子了。里面可以放下八套桌椅,这个时代,有桌子,椅子则是没有那么规范,王丫为此,还专门让人做了后世的那种四方桌。长条凳,还有,就是两三个长桌,并排在一起。就显得很长,一张长桌,两侧总共可以放十张单人椅,那么,三张长桌,就可以放三十张椅子了,这样一来,如果到时候桌椅不够的话,这个就可以应急了。
这些东西,王生也是找村子里的木匠给做的,
多了郑蓉跟郑思,不得不说,王家轻松多了,郑思的脑瓜不错,基本上,王生吩咐一遍,郑思就能执行的很好。
王丫看到了郑思的能力,觉得这简直就是最佳的掌柜人选啊,还不用自己出面,多好啊!
布置了店铺,客房也不能忘了,王丫别致心裁的没有用古代的那种编号,而是用一些吉祥话,比如说:喜迎春!花开富贵!年年有余!招财进宝等等的名字来命名客房,至于顺序嘛,根据笔画定房子的顺序。
除了命名外,房子里面,也要备着,一张桌子,四张椅子,一个茶壶配茶杯,还有铺盖被褥,等等的东西!
而他们不用买床,直接就砌炕,这样,冬天的时候,虽然会费大量的柴火,但是屋子却也是暖和的,夏天的时候呢,炕睡起来也很凉快,简直就是冬暖夏凉。
其实,说白了,整座房子就是一个回字形的,前面的一整排呢,就是做铺子用了,后面则是客房跟他们自己的卧室,古代是以左为尊,所以,他们从左侧到后面的都是客房,右侧则是他们自己住的房子,及柴房、厨房之类的房间。
而这个店铺就被王丫起名客家,客家,客家,远方客人的家,寓意又好。
王生当即就拍板同意了。
客家的生意,不但可以吃饭,还可以住宿,就连要卖什么东西,王丫都想好了,在这种地方,来往的客人旅途疲倦,往往都希望吃些清淡的食物,比如说,粥啊,小菜之类的。
正好,王丫之前做的那些酸笋跟辣椒炒炒,喝着粥,就着酸笋,也是不错的美味,又或者,还可以熬些高汤,然后把面条提前做好了,如果有想要吃面的,直接烧开了,下碗面,放点佐料,又快又好吃,为了这个,客家自然是要准备几个小灶,两个大灶的。小灶砌了两个,中灶砌了有两个,大灶砌了两个。还担心不够用,后面,又多砌了两个小灶,除了这几个小灶外,大灶跟中灶,都是有一个管道,分别通向客房、还有他们自己住的房间的,在灶跟管道之间,又有一个关卡,平常不烧炕的时候,就关着,烟就会从灶上的烟囱上去,如果把这个关卡打开,把灶上的烟囱关上,烟,那自然是通过另外一边的烟囱上去了。
这些灶,全部都可以烧柴的,烧炭也不是不可以,不过太费钱了。
到时,王丫煮的粥、还有熬的高汤就全部都放在小灶上炖着,还能一直保温,多好。
等到客家布置好了,老宅子的房子也建好了,以后为了区分开来,一个说是客家,一个说是老宅。
好在一些东西之前是买齐全了,一些大件的家具也已经打好了,之前就定好了尺寸,尺寸都是有数的,所以提前都定制好了,只带着把这些准备好的东西都给放好了位置,就成了。
老宅建好,格局跟客家一样,又有些不一样的地方,多了一个大门,厨房在院子里,主卧有三间,柴房一间,库房一间,客房八间。
因此,布置老宅也没有花什么注意力,不过,时间却也进入了深秋了,自从开了这条官道以后,渐渐的就有人陆续过来了。
不过,之前家里要不是忙着布置老宅,就是布置客家,东西也没有准备齐全,所以,没有开业。
恰好,这一天,九月初一,正好是开业的好时机,一串精贵的鞭炮放的噼里啪啦的,也算是正式营业了。
郑思穿着一身崭新的衣裳,就当上了客家的掌柜的。
王氏早早的就起来,把粥给煮上了,在一个小灶上,咕噜咕噜的翻滚着,煮的久一些,把粥煮的软香浓烂,这才关小了火,保温着。
因为第一天营业,王氏也不知道会来多少人,所以,煮的粥不多,即使是这一天都没有人过来,自家也是吃的完的。
不过,显然王氏想的有些悲观了,客家开业没多久,那一张写着客家客栈的布刚刚挂上没有多久,就有人走进来了。
郑思忙上去招呼:“客官,请进,请进,请问,您要来点什么?”
那客人道:“你们这里有什么?”
郑思道:“早上有粥!还有些小菜!”
客人等着呢,等着郑思再往下说呢,谁知道,等了半天,却没有了话,客人道:“怎么不往下说了?”
“没了!”郑思道。
“没有了?”客人不禁高了嗓门:“没有了,你还让问我要什么,赶紧的,先来碗粥,然后来碟小菜!”好在这客人也不是个爱计较的,虽然有些哭笑不得,不过,急着赶路也就随便了。
郑思一听,道:“哎,好嘞!白粥一碗,小菜一碟!”
王氏一听,就在厨房里盛了一碗粥,外加一小盘子的酸辣笋丝,让郑蓉端了出去。
郑思跟郑蓉都是有工钱的,所以对于这个活计很乐意做,即使是没有工钱,他们其实也会乐意的,毕竟能够趁此报答王家。
外面的天气比较寒冷,一碗热热的浓粥下肚,就着酸辣酸辣的笋丝,又酸又辣又鲜,顿时让人很开胃,这个客人一连喝了三碗粥这才停下。
客人道:“掌柜的,结帐!”
“客官,您总共喝了三碗粥,一碟小菜,一碗粥两文钱,一碟小菜两文钱,总共是八文钱!”郑思道。
客人一听,有些不乐意了:“什么,八文钱,你们宰人不成?”
“客官,我们这家店本来就是这个价,您想想,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东西运来这里,都要费不少的力气,所以,这个价其实真不贵,更何况,我们用来煮粥的,是南方的粳米,味更香,客人吃着,是不是觉得很舒坦?这小菜,别看着不多,可是,您还真在别的地方买不着,这可是我们客栈的独门配方做的。”郑思尽管也在心里觉得贵,但是还是把王丫给他的说辞都给背下来,并且淡定的说出来。
那客人一听,倒是觉得有些道理,扔下八文钱,走了!
其实,往往这种过往的路人,对这些钱不会太在意的,毕竟穷家富路么!
王氏跟王丫就在厨房里偷看,店铺跟厨房是连着的,只是中间隔着一个门,等到客人走了以后,这才把郑思叫进来,紧张的问道:“怎么样,怎么样?客人怎么说?”(未完待续。。)
ps: 感谢悠闲午茶的平安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