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居胥山看起来很远,但真走起来,却一日即到。



    依照他们一路前来的习惯,刘敬与随从们安静地等在车马旁,眼见着聂叁春风洋溢地逢人就打招呼,很快就消失在了一片大帐之间。



    见无人注意,刘敬便抬眼四处张望,只见大大小小的毡帐遍布在放眼可见的山谷中,完全数不清多少,目测至少几万帐,与天上飘着的朵朵白云遥遥呼应。



    毡帐之间其实相隔并不近,但因为数量实在巨大,便如密密麻麻地挤在一起似的。



    在毡帐以外的,就是成片成片的、一望无际的苜蓿草场。



    据老聂说,匈奴人种苜蓿与种零星庄稼的方式一样,只在每年春夏时分,粗犷地管理一下田地,然后随着大队人马迁徙离开,便任由这些作物自由生长。



    眼下,苜蓿草场中开满了紫色和蓝色的小花,望之如一片花海,厚重密实,赏心悦目。



    想到带来美景的植物又是绝佳的牧草,在这赏心悦目间,便又包含了无比踏实的安定。



    这是自然的馈赠与哺育,是草原民族与天地万物最和谐的相处方式。



    ***



    骑着马、赶着羊、牵着牛或者骆驼出没的匈奴牧民,多是普通民众的打扮。



    他们上身普遍穿着毛乎乎的窄袖短上衣,下身则穿一种从中间分开两腿的袴(kù),足蹬短靴,看上去十分利落。



    偶有几名穿金戴银、腰间革带上挂着闪闪发光金带钩的人物,俨然一副贵族模样,便会格外讲究地在短衣外面,再披上一件长衣。



    这些长衣的质地,刘敬一望便知,基本都由锦缎丝绢制成,并精心地用各色珍贵毛皮在下摆与衣襟处镶了边,汉匈融合,美观庄重。



    来了数日,他已经逐渐看出了端倪,地位越高的贵族首领,所穿长衣就更新一些,所用的汉地织物纹样也繁复一些,身上所佩的其它汉地饰物也随之增加。



    既然他们如此识货,那么说服匈奴人开关市,半卖半送,也算是投其所好。



    他正想着,老聂不知从哪里钻了出来,把他们一行人领到侧边的几顶小毡房前,嘱咐说,



    “你们就住在这里,可以开始卸货了,也修整一下。



    吃的喝的,都会有人送来,你们不要乱跑。



    我就住在你们边上,有事尽管找我。”



    “何时能见单于和大阏氏呢?”



    刘敬忙问。



    “看见那顶大白毡了吗?”



    老聂指指远处一顶被群毡簇拥着的、仿佛拔地而起的巨型毡帐,



    “那就是冒顿单于的毡房。



    他这几日特忙,好多政务要处理,你且等着吧,指不定什么时候召见你。”



    “大阏氏也忙吗?要不我先跟着你拜见一下阏氏?



    我这儿还有皇后命我带来的手串呢,专门给大阏氏的。”



    ***



    “哦,啥稀罕玩意,给我看看?”老聂也来了兴致。



    刘敬伸手进怀里摸了半天,摸出个红底描黑色三兽云气纹的小小精致漆盒,掀开带着银扣的上盖,里面赫然是一串黄、紫、白三色相间的水晶手串。



    在阳光下,这手串通体闪着璀璨光亮,每一颗珠子都有人的小指节大小,打磨得明净莹澈。



    老聂仔细看去,珠子晶莹剔透,竟是由极好的水晶不计成本地打磨而成,不含一丝杂质。



    “这可真是好东西,饶是大阏氏的娘家呼衍氏,也拿不出这等精美的物件。”



    “看看就得了。”



    刘敬生怕他把这手串看坏了似的,又赶紧合上盖子,揣回怀里,



    “这是我们皇后当场从手腕上撸下来的,何其珍贵。”



    “大阏氏住在别的毡帐,她倒是不忙。



    行,那我就先带你去见大阏氏。”



    看刘敬如此灵活,老聂深感自己这趟的撮合有望成功,也是满心欢喜。



    ***



    刘敬捧着小漆盒,随着老聂的脚步,亦步亦趋地走进单于大白毡边上的另一顶大毡房。



    一踏进毡房,他只闻到一阵似花非花的厚重香味,扑面而来,让人头昏脑涨。



    这不是中原惯用的茅草、杜衡等香料的清香,八成是从西域商人那里买来的乳香或檀香。



    可见,他们与西域的贸易之路,比想象中的还要畅通发达。



    刘敬被浓香熏得眨不开眼,眼见老聂又抚着胸口弯下腰去,便也随着深深一揖。



    只听一个柔和的女声用匈语说了几句,老聂便拉着刘敬,坐到了侧边的毛垫上。



    两个老妪捧上了几只大铜盘,摆在他俩面前,里面盛着琳琅满目的各色乳酪干、油馕和干果,另外,还有一人一碗鲜红色的饮品。



    “这是……血吗?”



    刘敬面上维持着假笑,眼睛却死死盯着那青瓷大碗里荡漾的红色液体,小声问老聂。



    老聂听他声音都发颤了,斜眼瞪他,也小声说,



    “你别一惊一乍的,这是酒,葡萄酿成的酒,西域传来的。”



    “哦。”



    刘敬如释重负,悄悄吁了一口气,他不知葡萄为何物,但好歹听上去也是某种正常的草木之果。



    他此次出使,尽管早已做好了葬身大漠的准备,也懂得草原民族歃血为盟的风俗,但若逼他生生饮下一大碗血,还是太强人所难了。



    ***



    老聂与大阏氏叽里呱啦地开始对话,二人神情都极为轻松,宛如唠家常的亲戚一般。



    他说累了,就端起瓷碗来饮一大口葡萄酒,随即又有老妪帮他斟满。



    半晌,他扭脸对刘敬说,



    “你的来意,和汉朝皇帝的意思,什么和谈啊关市啊,大阏氏都听明白了,她不反对。



    她们呼衍氏,算是比较主和与保守的一派,不太爱往南面瞎折腾。



    对了,你那个漆盒,赶紧拿出来。”



    “哦,好的。”



    刘敬忙将盒子递给老妪,老妪又恭敬地呈给阏氏。



    直到此时,刘敬才稍稍抬起眼,打量着眼前这位传说中连冒顿单于都不敢轻易惹怒的大阏氏。



    身为全草原权势最大的女人,大阏氏的年岁并不顶大,看上去与吕雉差不多。



    她头上围一层织锦头巾,头巾上缝着各种云形金片、四叶形金片、包金贝壳等小巧饰物,头巾下面,则垂着数根粗粗的漆黑的发辫。



    她的金耳坠很大,嵌着颗颗绿松石,下面连着一串金串珠和玉坠,珠光宝气,交映生辉。



    刘敬又想起七皇子哀嫩高鼻深目的清晰轮廓,发现他与母亲长得十分相像,只是大阏氏的皮肤较为白皙,眼眶更深。



    大阏氏取出手串,直接戴在手腕上,左右看看,大眼睛里露出喜悦,笑着对他点头,说了些什么。



    老聂赶紧翻译,



    “大阏氏托你问汉朝大皇后好,说谢谢大皇后的赠礼,她很喜欢。”



    刘敬又一揖,对老聂说,



    “还有好多锦绣深衣、纱襌衣,耳珰耳环,指环步摇,铜镜铜灯,都在外面车上,皆是我们皇后亲手选的。



    以后若是议和了,各种好东西,我每年都能送来。”

章节目录

武则天重生为吕雉之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酒酿番茄番茄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六十八章 大阏氏,武则天重生为吕雉之后,笔趣阁并收藏武则天重生为吕雉之后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