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首发网站“你丫的这回跑对面站着去了!小心晚上我收拾你!让你跪地求饶!嘿嘿。。。。。。”
“诶呀我好怕怕!有本事你就来呀!就怕你办不到!倒把自己累得半死!”
“嘿嘿!等着瞧喽!”聂欢笑道,他们拜别了老板,往贵德方向进发了!
一路上的风景如画,聂欢感慨道:“”没想到青海会有这么多的美景!真的是不虚此行啊!我都能写一篇游记呢!“”
“二姐的文笔最好了!她。。。。。。”凌子涵忽然间不说话了,聂欢的眉头紧皱,她连忙道:“不说了,说点别的吧!”
几个小时之后,他们终于到了贵德县,贵德县,位于青海省海南州境东北部。总面积3600平方千米。总人口10万人(2004年)。有汉、藏、回、撒拉等14个民族,藏族约占总人口的33。5%,其它各少数民族之和约占12%。黄河途经贵德境内的清清河水近年吸引了来自海内外的游客。然而在赏了清清黄河水后,人们又惊奇地发现这里还有一处保存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贵德县辖4个镇、2个乡、1个民族乡:河阴镇、河西镇、拉西瓦镇、常牧镇、河东乡、新街回族乡、尕让乡。
“听说罗汉堂有小江南之称,不如咱们先去看看?那你还是个水果之乡,想吃什么水果都有!”聂欢笑道。
“好啊!我们最爱吃水果了!其实我们修炼者最应该吃的就应该是水果,可以清心寡欲,得道成仙!”
聂欢笑道:“要是这么说的话,那就别去了!你们几个的劲儿了,我呢?你们清心寡欲了,我还混个屁!一个人别的多难受啊!你们都夹着不让整,我还修炼个屁!”
“哈哈哈!。。。。。。”姐妹们都笑了!
很快他们就达到了“小江南”,罗汉堂等五个乡镇,是连着的,到了罗汉堂,他们便住了下来,旅途十分的疲惫,也该好好的休息一下了
“老板!上娘们!”聂欢出口到。
“啥!我说同志啊,你好好说!开啥玩笑了?我们这啥都有,就是没有娘们!你这么多娘们呢,还不够啊!”
“哈哈哈!我说的是上凉拌菜!就着啤酒喝!什么娘们,你耳朵不会是有什么毛病吧!这都能听岔了?”聂欢笑道。
贵德县位于青海省东部,海南藏簇自治州东南部。黄河由西向东纵贯罗汉堂、河西、河阴、河东、尕让五个乡镇,在黄河上游建制最早,历史悠久。境内山清水秀,自然环境优美,素有“小江南”之称。河谷川水地区林木葱郁,阡陌纵横,盛产瓜果,是有名的“高原瓜果之乡”。
自然地理:贵德县地处东经100°58’8”─101°47’50”,北纬35°29’45”─36°23'35”。东西宽63。4公里,南北长90。6公里。处于黄河上游龙羊峡与李家峡之间。县城驻河阴镇,距省会西宁114公里,海南州府恰卜恰158公里。
人口与面积:贵德县总面积3703平方公里,贵德县有汉、藏、回、土等15个民族,总户数23276户,其中农牧业户17586户。总人口94290人,其中农牧业人口78749人。总人口中汉族48595人,占51。53%,藏族32987人,占34。98%。回族11213人,占11。89%,土族1180人,占1。25%。
自然资源:境内水电资源丰富,有三座大中型黄河梯级电站可供开发,拉西瓦电站可装机容量372万千瓦,尼那电站可装机容量16万千瓦。1996年8月尼那电站由水电四局开工兴建。在建的鱼山电站是我县目前私营企业投资兴建规模最大的项目,总装机容量1750千瓦。
经济建设:1999年全县完成国民生产总值17187。89万元(当年价),比上年增长7。07%,其中第一产业9202。95万元,比上年增长0。87%,第二产业3297。2万元;比上年增长39。94%,第三产业4687。74万元,比上年增长2。52%。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2396。09万元(可比价),比上年增长了7。12%。粮油折合总产量达到10875。8万斤,比上年增长82.82万斤,实现农业产值7891万元,比上年增长7。8%。全县牲畜总增率为19。5%,出栏率为37%,商品率为30。42%,年末牲畜存栏为29。31万头(只),经济建设取得了较快发展。
对外开放:贵德是一个旅游胜地,不仅历史悠久,还有别致的高原景色和自然风光,旅游景点遍布全县各地。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推进贵德经济建设发展,扩大对外开放的良好机遇。为了深化责德改革开放的力度,县委、县政府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了《加快贵德经济发展的优惠办法》,给在贵德县境内投资兴办企业者一系列的特殊优惠政策。为了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对所有投资者投资项目的审批实行一条龙服务,并充分保障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贵德县历史极为悠久,据出土文物表明,早在新石器时代,在黄河两岸的台地上就有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境内共发现有“新石器、唐汪、马家窑、卡约及汉唐以来的古文化遗址300多处。先秦及汉初为西羌之先零羌部落居住的大小榆谷地。
西汉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汉朝在今贵德设置河关县,隶金城郡,始纳入汉朝版图,并筑归义城(今尕让古城)。东汉和帝永元五年(公元93年),护羌校尉贯友在逢留大河(今贺尔加河口处黄河)上建造了黄河上游第一座用大船连接的浮桥。永元十四年(102年),金城长史上官鸿在归义及逢留等处从事屯田29部(处)。东汉建安十八年(213年),河关县属陇西郡。
东晋成帝咸康元年(335年),前凉张骏置湟河郡(治化隆县群科),今黄河以北贵德县地属湟河郡。东晋孝武帝太元十四年(389年),吕光自称三河王,建后凉,在今贵德黄河以南置浇河郡,治所在今河阴镇一带的浇河故城,黄河以北地仍属湟河郡。东晋安帝隆安元年(397年)春,河西鲜卑族秃发乌孤建南凉,在今贵德黄河以南地区仍置浇河郡。东晋安帝义熙十二年(416年)以后,北凉在今青海化隆西部和贵德黄河以北新置湟川郡,治地湟川城约今贵德席芨滩一带。义熙十四年(418年),吐谷浑王阿豺占据贵德,筑浇河城,成为其政治中心。
南北朝时,北魏宣帝景明三年(502年),北魏占据贵德,并置浇河戎,后又被吐谷浑占据。
北周武帝建德五年(576年),北周在今贵德置廓州,下辖洮河、达化二郡,其中洮河郡又辖洮河、广威、安戎三县,其州治与洮河郡县治均在贵德浇河城。
隋开皇三年(583年),在今贵德仍置廓州,治浇河城。并在承风岭(今贵德县尕让乡千户村附近)开设互市,隋与吐谷浑进行贸易交流。隋杨帝大业三年(607年),改廓州为浇河郡,辖河津、达化二县。河津县辖地包括今贵德县全境、湟中县南部和化隆县西部,州治与河津县治均在贵德河阳镇。
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年),改隋浇河郡为廓州,治所东移至广威县(今化隆群科),辖广威、达化、米川三县,今贵德黄河南部为达化县域,黄河北部为米川县辖区。唐太宗贞观三年(629年),在今贵德县河阴镇设静边镇。高宗仪凤二年(677年),由静边镇改置积石军,驻兵7000人。肃宗上元元年(760年),吐蕃占据廓州,改原浇河城为溪哥城。
北宋哲宗元佑四年(1089年)以后,贵德为唃厮啰政权辖地,徽宗大观三年(1109年),唃厮啰政权降宋,宋仍在溪哥城置积石军。
南宋高宗绍兴元年(1131年),金政权仍在今贵德设积石军,后改称积石州。绍兴六年(1136年),西夏占据贵德,改积石州为祈安城。
元世祖至元八年(1271年),设贵德州,为贵德地名之始,治所在河阴镇,隶陕西行中书省河州路管辖。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在贵德设吐蕃等处招讨使司必里万户府,管辖今贵德西南的贵南,共和县等牧区少数民族,隶吐蕃等处宣慰使司都允元师府。
明洪武三年(1370年),仍沿元制置贵德州,遂改贵德为归德。八年(1375年),改归德州为归德守御千户所,治今河阴镇,隶临洮府河州卫。
清顺治二年(1645年),沿袭明制,设归德守御千户所,属陕西行都司,雍正四年(1726年),河州卫改为临洮府,归德隶之。乾隆三年(1738年),归德守御千户所改隶西宁府。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归德守御千户所改由西宁县丞管理,改“归德”为贵德。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置贵德厅,设抚番同知,隶西宁府。
民国二年(1913年),改厅为县,贵德县隶甘肃省西宁府。民国十八年(1929年),青海省成立,仍设贵德县。
1949年9月18日贵德解放,**贵德委、县人民政府同日成立,青海省人民政府直辖。1953年12月6日,海南藏族自治区成立(后改为州),贵德为州属县之一。
地处黄河谷地及两侧山地,南北高中部低。黄河由西向东横贯境中,长达74。7千米,还有红岸河、莫渠沟河、龙春河、浪麻河等河流分别从南北两侧汇入黄河。属高原大陆性气候,年均温7。2c,年均降水量252毫米。贵德县位于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黄河自西向东横贯县境中北部,流程76。8公里。全境沟壑纵横,山川相间,呈现多级河流阶地和盆地丘陵地貌。地势南北高,中间低,形成四山环抱的河谷盆地。海拔最低的松巴峡口2710米,最高的阿尼直海山5011米,县城海拔2200米。贵德深居内陆,属高原大陆性气候,光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短促凉爽,秋季阴湿多雨,冬季漫长干燥,气温日差较大。年平均气温7。2c,历年极端最高气温34c,极端显低气温-23。8c。年平均降水量251-559毫米,全年无霜期258天,作物生长期223天,年日照时数为2928小时。
贵德水电资源丰富,2007年发电67630万度,同比增长13。6%。境内有三座大中型黄河梯级电站可供开发,正在建设的拉西瓦电站可装机容量372万千瓦,已建成发电的尼那电站可装机容量16万千瓦。1996年8月尼那电站由水电四局开工兴建。在建的鱼山电站是本县目前私营企业投资兴建规模最大的项目,总装机容量1750千瓦。县内已探明的矿藏资源有铜、铁、铅、锌、镍、沙金、砷、石英石、萤石、石灰石等11种矿种。珍贵野生动植物资源主要有:早獭、香獐、雉鸡、兰马鸡、雪鸡、石鸡。中药材主要有大黄、秦艽、羌活、柴胡、雪莲、茵陈、甘草、冬虫夏草、野枸杞等,储量约1。7万吨。其它还有发菜、柳花菜、蕨麻,被誉为“高原山珍”。
史册记载表明,贵德县历史悠久,古文化灿烂绚丽。从西汉(公元前60年)起,贵德已正式列入中央王朝的建制体系。以后历朝历代均在此有所建制。
从已挖掘的文化遗址看,境内有“马家窑”文化,“卡约文化”、“仰韶文化”、“昆仑文化”、“唐汪文化”、“黄河文化”等早期人类文化遗产,汉唐古堡、明清楼阁也记载着历史和文化的发展。1985年文物管理处在贵德县挖掘发现的古文化遗址有58处,其中省级保护的遗址17处,有唐加里遗址(青铜)、藏盖古城(唐)、玉皇阁(明)、白马寺(清)等;县级保护的遗址36处,有尕次古城(汉)、毕家寺城堡(元)、古城廓(明)等。出土文物有新石器时代的砍砸器、石刀、石铲;青铜时期的陶罐;汉代的铁铧、铜印、五铢钱;元代的古钟;明代的必里卫户所印、金牌信符、宣德铜炉等。历史上的丝绸之路、唐番古道在境内交错延伸,是当年沟通中原与西域政治、经济、文化的纽带。境内西汉神爵二年开辟了河关县(今贵德县)至金域(兰州)道,东汉建初二年开辟了从临羌至归义(今尕让)城驿道,晋南北朝时土谷浑开辟了贵德至河州驿道,清乾隆三年开辟了贵德西宁驿道。据《后汉书·西羌传》记载,汉和帝永无五年,在今贵德河西贺尔加附近的黄河上建造了用数舟连接的浮桥。
境内还蕴藏着一批新生代的古生物化石,品种繁多,稀奇珍贵。化石有乳齿象、三趾马、披毛犀、大唇犀、**鼠、鼠兔、鱼类等。特别是在河西乡吾路口同一地点,发掘出土了多个乳齿象化石,不仅在我国尚属首次,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如此众多的历史文化遗产,是贵德先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的,它们是人类的瑰宝。
贵德县文庙和玉皇阁是贵德县现存明清古建筑群最具代表性的建筑。这处古建筑群位于贵德县河阴镇,史料记载,明万历十七年(公元1589),为巩固统治,教化民风,保佑“皇图永固,时岁享昌”,乃“恭择城中场地,创修玉皇圣阁”,历时四年竣工。至清道光十七(1837)年,玉皇阁重建、扩建工程告峻。清同治六年,回民起义,玉皇阁毁于战火,现存古建筑群是光绪年间依次重建。该建筑群占地面积61亩,建筑面积4915平方米,是一处庙观相互毗邻,集儒、道、佛为一体,掮弃门户之见,并存相依,布局独特的古建筑精品。整体建筑采用中国传统的中轴线左右对称的形式,单体建筑以甘肃、青海两地做法为主,富丽堂皇,布局国内罕见,极具历史文物价值和建筑艺术价值。
文庙包括棂星门、泮池、乡贤名宦祠、七十二贤祠、大成殿等十二个单体建筑。其中大成殿是供奉中华民族伟大先哲孔子之神位,历来为文人祭祀孔子和集会的场所。
除玉皇阁和文庙外,贵德明清古建筑群还包括供奉着关羽、岳飞和马祖三尊神的关岳庙、汉式建筑,藏传佛教寺院大佛寺、仍留有清光绪时期壁画20平方米的城隍庙等。贵德地处黄河谷地,上有龙羊峡锁关,下有松巴峡守户,四面环山,平川开阔,土地肥沃,素有高原“小江南”之称。贵德明清古建筑群的发现和钱其琛副总理题词“天下黄河贵德清”,使贵德县的旅游业开始红火起来。据贵德县旅游局梁海珍局长介绍,每年来自全省各地和海内外近百万游客到贵德县赏清清黄河的参观玉皇阁。
贵德县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各民族都有着独特而绚丽多彩的民俗风情和文化。社火是汉民族群众性的大型娱乐活动,节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开路灯、龙灯、杨林、狮子、旱般、拉花姐、八大光棍、眉户戏等。每年的农历正月初八至十五,是民间演社火的日子,为春节增添热闹的气氛。贵德藏族舞蹈主要有古老的集体舞蹈,动作既粗犷又优美,表情奔放,不受场地、时间的限制。河西乡下排村的藏舞颇负盛名,已被收入《中国舞蹈集成》青海分卷内。佛教寺院的宗教舞蹈,藏语称“羌姆”,汉语称为“跳神”、“跳官经”。
其内容多取保护寺院安宁、驱邪降魔、祝愿地方风调雨顺、人畜两旺、五谷丰登之意。跳神活动每年在农历正月、十月的寺院法会上举行,舞姿时而粗犷奔放,时而细腻婀娜,气氛庄严肃穆。每年四月末至五月初举办的“梨花艺术节”,是县内规模较大的群众游园会。届时伴着漫天的梨花芬芳,游客络绎不绝,于梨园、林地和河边,欣赏怒放的梨花、唱歌、跳舞、啜饮,充分表现了生活的美满与乐趣。在梨花节上,还有物资交流、商贸洽谈等活动,节日规模盛大。一年一度的六月会,旧称丰登会,是集文体活动与物资交流为一体的大型传统民俗活动,在农历六月二十左右举行。农历六月是高原的黄金季节,此时的贵德树木成荫,绿草成茵,会期则商贾云集。浪会的人成群结队而来,使这里人山人海,盛况空前。
六月六的滴水崖是贵德的沐浴节,其活动别具风情。滴水崖是位于河东乡黄河南岸的一处沙石崖头,隔河与虎头崖相望,崖下常年滴水不断,被誉为神崖滴水。民间传说六月六这天用崖水洗浴可驱瘟除病,所以这天汉、藏群众纷拥而来,接水洗浴,并取水回家。人们在浴后则三五成群席地而坐,举杯劝酌,引吭高歌,造出一片花儿、拉尹的海洋。
这里的民风是如此纯朴,这里的民俗是如此多彩多姿。我们真诚的欢迎中外游客到贵德来观光旅游。贵德“梨花艺术节”:史册记载表明,贵德历史悠久,古文化灿烂绚丽。瓜果种植始于明代,因而清康熙年间《河州志》就有“贵德州地方,多水田,瓜果蔬乐”之记载。而梨中尤为“长把梨”引以为豪,名闻遐迩,成为贵德的代名。贵德辖内所有果树中梨树占七成左右。当你漫步在田间地头,坐客在农家小院,嗅之清香诱人,食之甘甜爽口。当你走过葱郁的梨花园,一股淡淡的香味,一丝清洌的自然气息扑鼻而来,沁人心脾,令人迷醉。这时你屏住呼吸,静神闭目,深深地吸一口清洌的空气,仿佛全身充满透亮。自公元一九九八年每年四月中旬举办的“梨花艺术节”,是县内规模较大的群众游园会,届时伴着漫天的梨花芬芳,游客络绎不绝,于梨园、林间或河边,欣赏怒放的梨花,唱歌、跳舞、啜饮、民族服饰表演、射箭、拔海,充分表现了人们生活的美满与乐趣。在“梨花节”上,还有物资交流,商贸洽谈等活动,实为一大盛况。
贵德古城:贵德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万历十八年增修,至今有600多年历史。城墙基本保存完好。城墙内的建筑群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又经清朝道光、光绪年间扩建重修,形成今日之规模,占地面积约3。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060平方米。
东半部建有文庙,供奉我国古代伟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关岳庙,又称马祖庙,俗称武庙,供奉关羽、岳飞、马祖三尊神像;万寿观(玉皇阁)供奉玉皇大帝、文昌诸神位。西半部建有大佛寺、城隍庙和图书馆,有待维修和重建。
据玉皇阁碑记载:玉皇阁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阁的底部以夯土筑实,外用青砖镶砌而成,上建三层歇山顶楼阁,内有梯级直达阁顶,通高28米,雕梁画栋,半拱飞檐,展示古代建筑艺术成就。
贵德古城及玉皇阁组成的古建筑群规模宏大、历史悠久,建筑风格复杂多变,木作精美细腻,碑刻、壁画为珍贵史料,有较高的建筑艺术水平和旅游观赏价值,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诶呀我好怕怕!有本事你就来呀!就怕你办不到!倒把自己累得半死!”
“嘿嘿!等着瞧喽!”聂欢笑道,他们拜别了老板,往贵德方向进发了!
一路上的风景如画,聂欢感慨道:“”没想到青海会有这么多的美景!真的是不虚此行啊!我都能写一篇游记呢!“”
“二姐的文笔最好了!她。。。。。。”凌子涵忽然间不说话了,聂欢的眉头紧皱,她连忙道:“不说了,说点别的吧!”
几个小时之后,他们终于到了贵德县,贵德县,位于青海省海南州境东北部。总面积3600平方千米。总人口10万人(2004年)。有汉、藏、回、撒拉等14个民族,藏族约占总人口的33。5%,其它各少数民族之和约占12%。黄河途经贵德境内的清清河水近年吸引了来自海内外的游客。然而在赏了清清黄河水后,人们又惊奇地发现这里还有一处保存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贵德县辖4个镇、2个乡、1个民族乡:河阴镇、河西镇、拉西瓦镇、常牧镇、河东乡、新街回族乡、尕让乡。
“听说罗汉堂有小江南之称,不如咱们先去看看?那你还是个水果之乡,想吃什么水果都有!”聂欢笑道。
“好啊!我们最爱吃水果了!其实我们修炼者最应该吃的就应该是水果,可以清心寡欲,得道成仙!”
聂欢笑道:“要是这么说的话,那就别去了!你们几个的劲儿了,我呢?你们清心寡欲了,我还混个屁!一个人别的多难受啊!你们都夹着不让整,我还修炼个屁!”
“哈哈哈!。。。。。。”姐妹们都笑了!
很快他们就达到了“小江南”,罗汉堂等五个乡镇,是连着的,到了罗汉堂,他们便住了下来,旅途十分的疲惫,也该好好的休息一下了
“老板!上娘们!”聂欢出口到。
“啥!我说同志啊,你好好说!开啥玩笑了?我们这啥都有,就是没有娘们!你这么多娘们呢,还不够啊!”
“哈哈哈!我说的是上凉拌菜!就着啤酒喝!什么娘们,你耳朵不会是有什么毛病吧!这都能听岔了?”聂欢笑道。
贵德县位于青海省东部,海南藏簇自治州东南部。黄河由西向东纵贯罗汉堂、河西、河阴、河东、尕让五个乡镇,在黄河上游建制最早,历史悠久。境内山清水秀,自然环境优美,素有“小江南”之称。河谷川水地区林木葱郁,阡陌纵横,盛产瓜果,是有名的“高原瓜果之乡”。
自然地理:贵德县地处东经100°58’8”─101°47’50”,北纬35°29’45”─36°23'35”。东西宽63。4公里,南北长90。6公里。处于黄河上游龙羊峡与李家峡之间。县城驻河阴镇,距省会西宁114公里,海南州府恰卜恰158公里。
人口与面积:贵德县总面积3703平方公里,贵德县有汉、藏、回、土等15个民族,总户数23276户,其中农牧业户17586户。总人口94290人,其中农牧业人口78749人。总人口中汉族48595人,占51。53%,藏族32987人,占34。98%。回族11213人,占11。89%,土族1180人,占1。25%。
自然资源:境内水电资源丰富,有三座大中型黄河梯级电站可供开发,拉西瓦电站可装机容量372万千瓦,尼那电站可装机容量16万千瓦。1996年8月尼那电站由水电四局开工兴建。在建的鱼山电站是我县目前私营企业投资兴建规模最大的项目,总装机容量1750千瓦。
经济建设:1999年全县完成国民生产总值17187。89万元(当年价),比上年增长7。07%,其中第一产业9202。95万元,比上年增长0。87%,第二产业3297。2万元;比上年增长39。94%,第三产业4687。74万元,比上年增长2。52%。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2396。09万元(可比价),比上年增长了7。12%。粮油折合总产量达到10875。8万斤,比上年增长82.82万斤,实现农业产值7891万元,比上年增长7。8%。全县牲畜总增率为19。5%,出栏率为37%,商品率为30。42%,年末牲畜存栏为29。31万头(只),经济建设取得了较快发展。
对外开放:贵德是一个旅游胜地,不仅历史悠久,还有别致的高原景色和自然风光,旅游景点遍布全县各地。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推进贵德经济建设发展,扩大对外开放的良好机遇。为了深化责德改革开放的力度,县委、县政府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了《加快贵德经济发展的优惠办法》,给在贵德县境内投资兴办企业者一系列的特殊优惠政策。为了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对所有投资者投资项目的审批实行一条龙服务,并充分保障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贵德县历史极为悠久,据出土文物表明,早在新石器时代,在黄河两岸的台地上就有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境内共发现有“新石器、唐汪、马家窑、卡约及汉唐以来的古文化遗址300多处。先秦及汉初为西羌之先零羌部落居住的大小榆谷地。
西汉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汉朝在今贵德设置河关县,隶金城郡,始纳入汉朝版图,并筑归义城(今尕让古城)。东汉和帝永元五年(公元93年),护羌校尉贯友在逢留大河(今贺尔加河口处黄河)上建造了黄河上游第一座用大船连接的浮桥。永元十四年(102年),金城长史上官鸿在归义及逢留等处从事屯田29部(处)。东汉建安十八年(213年),河关县属陇西郡。
东晋成帝咸康元年(335年),前凉张骏置湟河郡(治化隆县群科),今黄河以北贵德县地属湟河郡。东晋孝武帝太元十四年(389年),吕光自称三河王,建后凉,在今贵德黄河以南置浇河郡,治所在今河阴镇一带的浇河故城,黄河以北地仍属湟河郡。东晋安帝隆安元年(397年)春,河西鲜卑族秃发乌孤建南凉,在今贵德黄河以南地区仍置浇河郡。东晋安帝义熙十二年(416年)以后,北凉在今青海化隆西部和贵德黄河以北新置湟川郡,治地湟川城约今贵德席芨滩一带。义熙十四年(418年),吐谷浑王阿豺占据贵德,筑浇河城,成为其政治中心。
南北朝时,北魏宣帝景明三年(502年),北魏占据贵德,并置浇河戎,后又被吐谷浑占据。
北周武帝建德五年(576年),北周在今贵德置廓州,下辖洮河、达化二郡,其中洮河郡又辖洮河、广威、安戎三县,其州治与洮河郡县治均在贵德浇河城。
隋开皇三年(583年),在今贵德仍置廓州,治浇河城。并在承风岭(今贵德县尕让乡千户村附近)开设互市,隋与吐谷浑进行贸易交流。隋杨帝大业三年(607年),改廓州为浇河郡,辖河津、达化二县。河津县辖地包括今贵德县全境、湟中县南部和化隆县西部,州治与河津县治均在贵德河阳镇。
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年),改隋浇河郡为廓州,治所东移至广威县(今化隆群科),辖广威、达化、米川三县,今贵德黄河南部为达化县域,黄河北部为米川县辖区。唐太宗贞观三年(629年),在今贵德县河阴镇设静边镇。高宗仪凤二年(677年),由静边镇改置积石军,驻兵7000人。肃宗上元元年(760年),吐蕃占据廓州,改原浇河城为溪哥城。
北宋哲宗元佑四年(1089年)以后,贵德为唃厮啰政权辖地,徽宗大观三年(1109年),唃厮啰政权降宋,宋仍在溪哥城置积石军。
南宋高宗绍兴元年(1131年),金政权仍在今贵德设积石军,后改称积石州。绍兴六年(1136年),西夏占据贵德,改积石州为祈安城。
元世祖至元八年(1271年),设贵德州,为贵德地名之始,治所在河阴镇,隶陕西行中书省河州路管辖。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在贵德设吐蕃等处招讨使司必里万户府,管辖今贵德西南的贵南,共和县等牧区少数民族,隶吐蕃等处宣慰使司都允元师府。
明洪武三年(1370年),仍沿元制置贵德州,遂改贵德为归德。八年(1375年),改归德州为归德守御千户所,治今河阴镇,隶临洮府河州卫。
清顺治二年(1645年),沿袭明制,设归德守御千户所,属陕西行都司,雍正四年(1726年),河州卫改为临洮府,归德隶之。乾隆三年(1738年),归德守御千户所改隶西宁府。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归德守御千户所改由西宁县丞管理,改“归德”为贵德。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置贵德厅,设抚番同知,隶西宁府。
民国二年(1913年),改厅为县,贵德县隶甘肃省西宁府。民国十八年(1929年),青海省成立,仍设贵德县。
1949年9月18日贵德解放,**贵德委、县人民政府同日成立,青海省人民政府直辖。1953年12月6日,海南藏族自治区成立(后改为州),贵德为州属县之一。
地处黄河谷地及两侧山地,南北高中部低。黄河由西向东横贯境中,长达74。7千米,还有红岸河、莫渠沟河、龙春河、浪麻河等河流分别从南北两侧汇入黄河。属高原大陆性气候,年均温7。2c,年均降水量252毫米。贵德县位于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黄河自西向东横贯县境中北部,流程76。8公里。全境沟壑纵横,山川相间,呈现多级河流阶地和盆地丘陵地貌。地势南北高,中间低,形成四山环抱的河谷盆地。海拔最低的松巴峡口2710米,最高的阿尼直海山5011米,县城海拔2200米。贵德深居内陆,属高原大陆性气候,光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短促凉爽,秋季阴湿多雨,冬季漫长干燥,气温日差较大。年平均气温7。2c,历年极端最高气温34c,极端显低气温-23。8c。年平均降水量251-559毫米,全年无霜期258天,作物生长期223天,年日照时数为2928小时。
贵德水电资源丰富,2007年发电67630万度,同比增长13。6%。境内有三座大中型黄河梯级电站可供开发,正在建设的拉西瓦电站可装机容量372万千瓦,已建成发电的尼那电站可装机容量16万千瓦。1996年8月尼那电站由水电四局开工兴建。在建的鱼山电站是本县目前私营企业投资兴建规模最大的项目,总装机容量1750千瓦。县内已探明的矿藏资源有铜、铁、铅、锌、镍、沙金、砷、石英石、萤石、石灰石等11种矿种。珍贵野生动植物资源主要有:早獭、香獐、雉鸡、兰马鸡、雪鸡、石鸡。中药材主要有大黄、秦艽、羌活、柴胡、雪莲、茵陈、甘草、冬虫夏草、野枸杞等,储量约1。7万吨。其它还有发菜、柳花菜、蕨麻,被誉为“高原山珍”。
史册记载表明,贵德县历史悠久,古文化灿烂绚丽。从西汉(公元前60年)起,贵德已正式列入中央王朝的建制体系。以后历朝历代均在此有所建制。
从已挖掘的文化遗址看,境内有“马家窑”文化,“卡约文化”、“仰韶文化”、“昆仑文化”、“唐汪文化”、“黄河文化”等早期人类文化遗产,汉唐古堡、明清楼阁也记载着历史和文化的发展。1985年文物管理处在贵德县挖掘发现的古文化遗址有58处,其中省级保护的遗址17处,有唐加里遗址(青铜)、藏盖古城(唐)、玉皇阁(明)、白马寺(清)等;县级保护的遗址36处,有尕次古城(汉)、毕家寺城堡(元)、古城廓(明)等。出土文物有新石器时代的砍砸器、石刀、石铲;青铜时期的陶罐;汉代的铁铧、铜印、五铢钱;元代的古钟;明代的必里卫户所印、金牌信符、宣德铜炉等。历史上的丝绸之路、唐番古道在境内交错延伸,是当年沟通中原与西域政治、经济、文化的纽带。境内西汉神爵二年开辟了河关县(今贵德县)至金域(兰州)道,东汉建初二年开辟了从临羌至归义(今尕让)城驿道,晋南北朝时土谷浑开辟了贵德至河州驿道,清乾隆三年开辟了贵德西宁驿道。据《后汉书·西羌传》记载,汉和帝永无五年,在今贵德河西贺尔加附近的黄河上建造了用数舟连接的浮桥。
境内还蕴藏着一批新生代的古生物化石,品种繁多,稀奇珍贵。化石有乳齿象、三趾马、披毛犀、大唇犀、**鼠、鼠兔、鱼类等。特别是在河西乡吾路口同一地点,发掘出土了多个乳齿象化石,不仅在我国尚属首次,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如此众多的历史文化遗产,是贵德先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的,它们是人类的瑰宝。
贵德县文庙和玉皇阁是贵德县现存明清古建筑群最具代表性的建筑。这处古建筑群位于贵德县河阴镇,史料记载,明万历十七年(公元1589),为巩固统治,教化民风,保佑“皇图永固,时岁享昌”,乃“恭择城中场地,创修玉皇圣阁”,历时四年竣工。至清道光十七(1837)年,玉皇阁重建、扩建工程告峻。清同治六年,回民起义,玉皇阁毁于战火,现存古建筑群是光绪年间依次重建。该建筑群占地面积61亩,建筑面积4915平方米,是一处庙观相互毗邻,集儒、道、佛为一体,掮弃门户之见,并存相依,布局独特的古建筑精品。整体建筑采用中国传统的中轴线左右对称的形式,单体建筑以甘肃、青海两地做法为主,富丽堂皇,布局国内罕见,极具历史文物价值和建筑艺术价值。
文庙包括棂星门、泮池、乡贤名宦祠、七十二贤祠、大成殿等十二个单体建筑。其中大成殿是供奉中华民族伟大先哲孔子之神位,历来为文人祭祀孔子和集会的场所。
除玉皇阁和文庙外,贵德明清古建筑群还包括供奉着关羽、岳飞和马祖三尊神的关岳庙、汉式建筑,藏传佛教寺院大佛寺、仍留有清光绪时期壁画20平方米的城隍庙等。贵德地处黄河谷地,上有龙羊峡锁关,下有松巴峡守户,四面环山,平川开阔,土地肥沃,素有高原“小江南”之称。贵德明清古建筑群的发现和钱其琛副总理题词“天下黄河贵德清”,使贵德县的旅游业开始红火起来。据贵德县旅游局梁海珍局长介绍,每年来自全省各地和海内外近百万游客到贵德县赏清清黄河的参观玉皇阁。
贵德县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各民族都有着独特而绚丽多彩的民俗风情和文化。社火是汉民族群众性的大型娱乐活动,节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开路灯、龙灯、杨林、狮子、旱般、拉花姐、八大光棍、眉户戏等。每年的农历正月初八至十五,是民间演社火的日子,为春节增添热闹的气氛。贵德藏族舞蹈主要有古老的集体舞蹈,动作既粗犷又优美,表情奔放,不受场地、时间的限制。河西乡下排村的藏舞颇负盛名,已被收入《中国舞蹈集成》青海分卷内。佛教寺院的宗教舞蹈,藏语称“羌姆”,汉语称为“跳神”、“跳官经”。
其内容多取保护寺院安宁、驱邪降魔、祝愿地方风调雨顺、人畜两旺、五谷丰登之意。跳神活动每年在农历正月、十月的寺院法会上举行,舞姿时而粗犷奔放,时而细腻婀娜,气氛庄严肃穆。每年四月末至五月初举办的“梨花艺术节”,是县内规模较大的群众游园会。届时伴着漫天的梨花芬芳,游客络绎不绝,于梨园、林地和河边,欣赏怒放的梨花、唱歌、跳舞、啜饮,充分表现了生活的美满与乐趣。在梨花节上,还有物资交流、商贸洽谈等活动,节日规模盛大。一年一度的六月会,旧称丰登会,是集文体活动与物资交流为一体的大型传统民俗活动,在农历六月二十左右举行。农历六月是高原的黄金季节,此时的贵德树木成荫,绿草成茵,会期则商贾云集。浪会的人成群结队而来,使这里人山人海,盛况空前。
六月六的滴水崖是贵德的沐浴节,其活动别具风情。滴水崖是位于河东乡黄河南岸的一处沙石崖头,隔河与虎头崖相望,崖下常年滴水不断,被誉为神崖滴水。民间传说六月六这天用崖水洗浴可驱瘟除病,所以这天汉、藏群众纷拥而来,接水洗浴,并取水回家。人们在浴后则三五成群席地而坐,举杯劝酌,引吭高歌,造出一片花儿、拉尹的海洋。
这里的民风是如此纯朴,这里的民俗是如此多彩多姿。我们真诚的欢迎中外游客到贵德来观光旅游。贵德“梨花艺术节”:史册记载表明,贵德历史悠久,古文化灿烂绚丽。瓜果种植始于明代,因而清康熙年间《河州志》就有“贵德州地方,多水田,瓜果蔬乐”之记载。而梨中尤为“长把梨”引以为豪,名闻遐迩,成为贵德的代名。贵德辖内所有果树中梨树占七成左右。当你漫步在田间地头,坐客在农家小院,嗅之清香诱人,食之甘甜爽口。当你走过葱郁的梨花园,一股淡淡的香味,一丝清洌的自然气息扑鼻而来,沁人心脾,令人迷醉。这时你屏住呼吸,静神闭目,深深地吸一口清洌的空气,仿佛全身充满透亮。自公元一九九八年每年四月中旬举办的“梨花艺术节”,是县内规模较大的群众游园会,届时伴着漫天的梨花芬芳,游客络绎不绝,于梨园、林间或河边,欣赏怒放的梨花,唱歌、跳舞、啜饮、民族服饰表演、射箭、拔海,充分表现了人们生活的美满与乐趣。在“梨花节”上,还有物资交流,商贸洽谈等活动,实为一大盛况。
贵德古城:贵德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万历十八年增修,至今有600多年历史。城墙基本保存完好。城墙内的建筑群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又经清朝道光、光绪年间扩建重修,形成今日之规模,占地面积约3。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060平方米。
东半部建有文庙,供奉我国古代伟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关岳庙,又称马祖庙,俗称武庙,供奉关羽、岳飞、马祖三尊神像;万寿观(玉皇阁)供奉玉皇大帝、文昌诸神位。西半部建有大佛寺、城隍庙和图书馆,有待维修和重建。
据玉皇阁碑记载:玉皇阁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阁的底部以夯土筑实,外用青砖镶砌而成,上建三层歇山顶楼阁,内有梯级直达阁顶,通高28米,雕梁画栋,半拱飞檐,展示古代建筑艺术成就。
贵德古城及玉皇阁组成的古建筑群规模宏大、历史悠久,建筑风格复杂多变,木作精美细腻,碑刻、壁画为珍贵史料,有较高的建筑艺术水平和旅游观赏价值,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