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人,去请大少爷和四小姐入席。”于爵爷淡淡的吩咐道。
除夕夜宴已经快开始了,各房带着少爷小姐都已经入了席。大爷和杨氏都以为于华于珊跟着于爵爷和老太太,根本没想到两人从吃完午饭就已经走了。老太太和于爵爷则认为于华带着于珊去见杨氏了,眼见老大和杨氏进来并没有带于华于珊,才知道,两个孩子不知道哪里疯去了。于爵爷老太太相视一笑,都明白彼此的意思:这是中午吃多了,肚子没提醒他们饭点。
于爵爷、老太太和大爷都没说什么,偏偏杨氏心思重,觉得二房三房的人都在看笑话,心里气闷不已。这份气闷在看到徐姨娘带着穿粉衣的于蕴进厅的时候达到了顶点!
徐姨娘的脸色也不好看,脸上的笑容像挤出来的。徐姨娘生气的是,自己不过三个月没见于蕴,于蕴就如此的不知进退。徐姨娘本来很开心能再见到于蕴于简,可当穿粉衣的于蕴亲亲热热的挽上徐姨娘胳膊的时候,徐姨娘当即甩开了于蕴,并直接命令她换上往年的大红衣衫,怎知于蕴胆子大的很,反驳道:“来不及了,再说祖母今年没给我做新衣,这衣服还是于珊‘送’给我的。我就是要穿给府上的人看看。”于蕴走到徐姨娘前面,小声的嘀咕:“花姨娘都说这衣服很好看。”
老太太看了看于蕴身上的衣服,虽然心里不喜,面上也没露出什么。
下人们是在练武厅里找到于华于珊的,找到他们的时候,兄妹两个正背靠着背坐在地上。本来于华是准备带着于珊去梅苑看望杨氏的,可听了于珊的一席话,知道一向主动的于珊是真的放下了,心里有些遗憾也有些解脱。遗憾的是他的母亲和他的妹妹怕是不能相亲相爱了;解脱的却是终于不会看到他的妹妹撞得满头的伤了。想当初,他多次跟母亲抗议她对于珊的不公,却只换来母亲对妹妹越来越冷淡。
于华于珊听到要开席了,才急匆匆的往回跑。快到大厅的时候,又都停下来,喘了会气,为彼此整了整衣服,才慢条斯理的进了厅。于华拉着于珊,不紧不慢的步至坐在上位的于爵爷和老太太身边,看众人都各聊各的,于是不约而同地低下头咬耳朵,于华趴在于爵爷耳边,问:“祖父,没晚到吧?”于珊趴在老太太耳边,问:“奶奶,没晚到吧?”于爵爷和老太太几乎同时答道:“没有。”回答完四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噗嗤笑出声来。笑完于华于珊像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走回杨氏身边。
还别说,于华和于珊不愧是一个娘胎里出来的,这份气度相似度竟有七八成。于简看着于华,无奈的叹口气,于华身上的这份气度,自己怎么都学不来,明明于华平时像个粗鲁的武夫,可是一到正式场合,于华总是表现的相当得体;于蕴却鄙夷的看了看穿的胖嘟嘟的于珊,挽着同样细挑的于丽的手,挑衅的看向于珊。
于珊不理睬于蕴的挑衅,目不斜视的走到杨氏身后。于蕴看她这反应,更是恼怒。之后不知想到什么,于蕴又微微笑了起来。
于爵爷喊了一嗓子祭祖,就带着男丁厅步行至于家祠堂,进祠堂行跪拜之礼,出来时于爵爷手上拿着上一代爵爷和主母的牌位;老太太则在男丁出厅之后吩咐摆宴。约小半个时辰的功夫,厅里一张长方形的大桌子已经备好,上位空置。于爵爷带男丁回了厅。除夕夜宴算是正式开场了。
于珊两世已经不是第一次看到于府的除夕夜宴了,但她还是觉得很惊奇。
于府的夜宴用的桌子是细长的长方形的,置在大厅正中间,从祖宗牌位开始延伸直至门口,取义子孙绵延。长方形的桌子上摆了两张能转动的一大一小的圆桌面,取义各代圆圆满满。桌上摆放两桌一模一样的佳肴。从祖宗牌位所在方向来看,男丁坐在左侧,女眷坐在右侧,因府里人口少,也不兴嫡庶之分,只按大小排座。
右侧依次是于爵爷、大爷于昭轩、二爷于昭澈、三爷于昭辉、大少爷于华、二少爷于简、三少爷于福、四少爷于通。
左侧依次是老太太、长房杨氏、二房赵氏、三房李氏抱着两岁的六小姐于玲、大小姐于倩、二小姐于静、三小姐于蕴、四小姐于珊、五小姐于丽。
于爵爷见小辈的一桌除了于蕴,都穿着大红的衣服,很是喜庆,他盯着于蕴,眉梢挑了挑。老太太见于爵爷盯着于蕴,也向于蕴看去,偏于蕴还觉得自己与众不同了,在那洋洋得意。
丫鬟们开始上菜上酒。于府的大聚会没有食不言的规矩。于爵爷喊了开席,孩子们就开始叽叽喳喳的开始说话,于爵爷这才露出笑容。
在女眷背后是有一个圆桌,是给不能上主桌的姨娘们准备的。菜肴虽然没有正桌上的丰盛却也是不错的。在老太太杨氏赵氏相继发话后,苏姨娘带着长房的徐姨娘花姨娘、二房的许姨娘到圆桌上就餐。苏姨娘是三爷的生母,过了今年才四十八,只等于爵爷和老太太百年之后,三位爷分家的时候跟着三爷分出去;长房徐姨娘和花姨娘互相不对付,尤其今日花姨娘撺掇于蕴穿粉衣,徐姨娘更是看不上曾是花魁的花姨娘;二房除了许姨娘育有二房唯一的男丁之外,纪姨娘和梅姨娘就是个摆设。
长桌上谈笑嫣然,圆桌上却相顾无言。
于珊左侧是于蕴、右侧是于丽,于珊想起今天做的梦真是如做针毡。好在斜对面就坐着自己的哥哥于华,稍微缓解了一下自己紧张。加上长桌细长,转动的圆桌面置于上方之后,男女眷并不是正面相对,而是呈包圆之势,所以于珊所在的位置实际跟于倩也是斜对面的。
长辈桌上都无需丫鬟婆子费心,想吃什么都是自己动手。小辈的桌上却因为孩子小,后面都备了自己的奶娘服侍着。可于福于通于丽这两个小的见几个姐姐哥哥都没人伺候,小孩子攀比,愣是把身后的嬷嬷都斥退了。
于爵爷听见动静,听得于福于通的话,还笑呵呵的夸奖:“好。”
老太太看了看小辈的一桌,到底有些不放心,就说:“孩子还小,还是让嬷嬷们伺候着。”嬷嬷们听得这话,忙又要站到几个少爷小姐身后。
于爵爷笑嘻嘻的拦了,说:“不必。几个当哥的当姐的都在桌上,哪用得着丫鬟婆子们。”
老太太便没有再坚持,她知道,每当这时于爵爷总会觉得于府人丁凋零。以前于爵爷也提过,说,相当初于府人丁兴旺的时候,长桌子上都是摆上六七张圆桌才能坐的开,可眼下两张桌子都坐不满。
老太太并不善妒,只是不管于府还是谢府都有不少庶出嫡出相互争端的事,难免对纳妾之事并不热衷,是以老太太不仅没有给于爵爷房里塞人,连几个儿子房里的事都甚少插手,如果儿子们想要纳妾,老太太虽不会说什么,但总是会显得有些不太高兴。所以老太太对苏姨娘所出的只有一个妻子的三少爷不仅不偏见,反倒更亲切些。时间一久,自己肚皮里出来的两个儿子也有所感,反正都已经有了血亲嫡子,也就不再纳妾。
这么一想老太太也没心思管小辈的一桌了,只拿起酒杯喝了杯酒。
小辈这一桌没人管了,可于福于通于丽毕竟还小,没一小会功夫,几人就折腾够了,可是又不好意思叫奶娘回来,只能皱皱着小鼻子,有一口没一口吃着。
于倩是于福的大姐,自然担起了照顾于福的责任。把挑了刺的鱼、去了骨头的肉、剥好的虾放在小碟子里,转到于福面前。于福很有爱的向于倩道谢;于蕴隔着于珊照顾于丽,不知是得了花姨娘什么好处,对于丽关怀备至,虽然照顾的马马虎虎;如此倒显得三房的四少爷于通无人照顾。
于华于简都不是心怀慈悲之人,在饭桌上都能吵起来,哪顾得上旁人;于静万事不关己的模样也不主动照顾于通的;于珊本不想惹麻烦,可见李氏担忧的望着他,他又可怜兮兮的模样,就想起前世的自己,实在不忍心,也学着于倩照顾于福那样照顾他。
于通穿着红彤彤的新衣,长得虎头虎脑的,很是可爱。小孩子的心思最是单纯,觉得满桌子的哥哥姐姐就只有于珊对她好,话也只跟于珊说,两人坐的近,说话也方便,一来二去两个六七岁的孩子倒是熟悉了起来。
大盛王朝的传统是酒足饭饱后要守岁,夜宴是不能散场的,直到过了子时,吃过新一年的饺子才能回房休息。于珊白天睡到下午一点多,根本不困。可其余几个小的,吃饱饭,屋子又暖洋洋的,难免犯困。于珊见于通困的直点头,就拉着于通在旁边的位置坐下,开始给他讲故事。
于珊本身是个缺乏童趣的成年人,故事讲得并不吸引人,但好在平时很少有人给于通讲故事,所以于通听得很认真。于珊半讲半问的把司马光砸缸、鲁班学艺、孔融让梨等故事讲的差不多了,眼看就没话说了,终于听见老太太说:“子时了,让厨房上元宝吧。”
因除夕夜的饺子包的像元宝,是以老太太在除夕的时候,习惯称呼水饺为元宝。
于珊长吁了一口气,就见于通眼巴巴的看着自己,倒像是没尽兴的样子。于珊当然不知道自此自己多了个小尾巴,她还在为于蕴今晚没有陷害她庆幸不已呢,却不知她放心的太早了。
除夕夜宴已经快开始了,各房带着少爷小姐都已经入了席。大爷和杨氏都以为于华于珊跟着于爵爷和老太太,根本没想到两人从吃完午饭就已经走了。老太太和于爵爷则认为于华带着于珊去见杨氏了,眼见老大和杨氏进来并没有带于华于珊,才知道,两个孩子不知道哪里疯去了。于爵爷老太太相视一笑,都明白彼此的意思:这是中午吃多了,肚子没提醒他们饭点。
于爵爷、老太太和大爷都没说什么,偏偏杨氏心思重,觉得二房三房的人都在看笑话,心里气闷不已。这份气闷在看到徐姨娘带着穿粉衣的于蕴进厅的时候达到了顶点!
徐姨娘的脸色也不好看,脸上的笑容像挤出来的。徐姨娘生气的是,自己不过三个月没见于蕴,于蕴就如此的不知进退。徐姨娘本来很开心能再见到于蕴于简,可当穿粉衣的于蕴亲亲热热的挽上徐姨娘胳膊的时候,徐姨娘当即甩开了于蕴,并直接命令她换上往年的大红衣衫,怎知于蕴胆子大的很,反驳道:“来不及了,再说祖母今年没给我做新衣,这衣服还是于珊‘送’给我的。我就是要穿给府上的人看看。”于蕴走到徐姨娘前面,小声的嘀咕:“花姨娘都说这衣服很好看。”
老太太看了看于蕴身上的衣服,虽然心里不喜,面上也没露出什么。
下人们是在练武厅里找到于华于珊的,找到他们的时候,兄妹两个正背靠着背坐在地上。本来于华是准备带着于珊去梅苑看望杨氏的,可听了于珊的一席话,知道一向主动的于珊是真的放下了,心里有些遗憾也有些解脱。遗憾的是他的母亲和他的妹妹怕是不能相亲相爱了;解脱的却是终于不会看到他的妹妹撞得满头的伤了。想当初,他多次跟母亲抗议她对于珊的不公,却只换来母亲对妹妹越来越冷淡。
于华于珊听到要开席了,才急匆匆的往回跑。快到大厅的时候,又都停下来,喘了会气,为彼此整了整衣服,才慢条斯理的进了厅。于华拉着于珊,不紧不慢的步至坐在上位的于爵爷和老太太身边,看众人都各聊各的,于是不约而同地低下头咬耳朵,于华趴在于爵爷耳边,问:“祖父,没晚到吧?”于珊趴在老太太耳边,问:“奶奶,没晚到吧?”于爵爷和老太太几乎同时答道:“没有。”回答完四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噗嗤笑出声来。笑完于华于珊像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走回杨氏身边。
还别说,于华和于珊不愧是一个娘胎里出来的,这份气度相似度竟有七八成。于简看着于华,无奈的叹口气,于华身上的这份气度,自己怎么都学不来,明明于华平时像个粗鲁的武夫,可是一到正式场合,于华总是表现的相当得体;于蕴却鄙夷的看了看穿的胖嘟嘟的于珊,挽着同样细挑的于丽的手,挑衅的看向于珊。
于珊不理睬于蕴的挑衅,目不斜视的走到杨氏身后。于蕴看她这反应,更是恼怒。之后不知想到什么,于蕴又微微笑了起来。
于爵爷喊了一嗓子祭祖,就带着男丁厅步行至于家祠堂,进祠堂行跪拜之礼,出来时于爵爷手上拿着上一代爵爷和主母的牌位;老太太则在男丁出厅之后吩咐摆宴。约小半个时辰的功夫,厅里一张长方形的大桌子已经备好,上位空置。于爵爷带男丁回了厅。除夕夜宴算是正式开场了。
于珊两世已经不是第一次看到于府的除夕夜宴了,但她还是觉得很惊奇。
于府的夜宴用的桌子是细长的长方形的,置在大厅正中间,从祖宗牌位开始延伸直至门口,取义子孙绵延。长方形的桌子上摆了两张能转动的一大一小的圆桌面,取义各代圆圆满满。桌上摆放两桌一模一样的佳肴。从祖宗牌位所在方向来看,男丁坐在左侧,女眷坐在右侧,因府里人口少,也不兴嫡庶之分,只按大小排座。
右侧依次是于爵爷、大爷于昭轩、二爷于昭澈、三爷于昭辉、大少爷于华、二少爷于简、三少爷于福、四少爷于通。
左侧依次是老太太、长房杨氏、二房赵氏、三房李氏抱着两岁的六小姐于玲、大小姐于倩、二小姐于静、三小姐于蕴、四小姐于珊、五小姐于丽。
于爵爷见小辈的一桌除了于蕴,都穿着大红的衣服,很是喜庆,他盯着于蕴,眉梢挑了挑。老太太见于爵爷盯着于蕴,也向于蕴看去,偏于蕴还觉得自己与众不同了,在那洋洋得意。
丫鬟们开始上菜上酒。于府的大聚会没有食不言的规矩。于爵爷喊了开席,孩子们就开始叽叽喳喳的开始说话,于爵爷这才露出笑容。
在女眷背后是有一个圆桌,是给不能上主桌的姨娘们准备的。菜肴虽然没有正桌上的丰盛却也是不错的。在老太太杨氏赵氏相继发话后,苏姨娘带着长房的徐姨娘花姨娘、二房的许姨娘到圆桌上就餐。苏姨娘是三爷的生母,过了今年才四十八,只等于爵爷和老太太百年之后,三位爷分家的时候跟着三爷分出去;长房徐姨娘和花姨娘互相不对付,尤其今日花姨娘撺掇于蕴穿粉衣,徐姨娘更是看不上曾是花魁的花姨娘;二房除了许姨娘育有二房唯一的男丁之外,纪姨娘和梅姨娘就是个摆设。
长桌上谈笑嫣然,圆桌上却相顾无言。
于珊左侧是于蕴、右侧是于丽,于珊想起今天做的梦真是如做针毡。好在斜对面就坐着自己的哥哥于华,稍微缓解了一下自己紧张。加上长桌细长,转动的圆桌面置于上方之后,男女眷并不是正面相对,而是呈包圆之势,所以于珊所在的位置实际跟于倩也是斜对面的。
长辈桌上都无需丫鬟婆子费心,想吃什么都是自己动手。小辈的桌上却因为孩子小,后面都备了自己的奶娘服侍着。可于福于通于丽这两个小的见几个姐姐哥哥都没人伺候,小孩子攀比,愣是把身后的嬷嬷都斥退了。
于爵爷听见动静,听得于福于通的话,还笑呵呵的夸奖:“好。”
老太太看了看小辈的一桌,到底有些不放心,就说:“孩子还小,还是让嬷嬷们伺候着。”嬷嬷们听得这话,忙又要站到几个少爷小姐身后。
于爵爷笑嘻嘻的拦了,说:“不必。几个当哥的当姐的都在桌上,哪用得着丫鬟婆子们。”
老太太便没有再坚持,她知道,每当这时于爵爷总会觉得于府人丁凋零。以前于爵爷也提过,说,相当初于府人丁兴旺的时候,长桌子上都是摆上六七张圆桌才能坐的开,可眼下两张桌子都坐不满。
老太太并不善妒,只是不管于府还是谢府都有不少庶出嫡出相互争端的事,难免对纳妾之事并不热衷,是以老太太不仅没有给于爵爷房里塞人,连几个儿子房里的事都甚少插手,如果儿子们想要纳妾,老太太虽不会说什么,但总是会显得有些不太高兴。所以老太太对苏姨娘所出的只有一个妻子的三少爷不仅不偏见,反倒更亲切些。时间一久,自己肚皮里出来的两个儿子也有所感,反正都已经有了血亲嫡子,也就不再纳妾。
这么一想老太太也没心思管小辈的一桌了,只拿起酒杯喝了杯酒。
小辈这一桌没人管了,可于福于通于丽毕竟还小,没一小会功夫,几人就折腾够了,可是又不好意思叫奶娘回来,只能皱皱着小鼻子,有一口没一口吃着。
于倩是于福的大姐,自然担起了照顾于福的责任。把挑了刺的鱼、去了骨头的肉、剥好的虾放在小碟子里,转到于福面前。于福很有爱的向于倩道谢;于蕴隔着于珊照顾于丽,不知是得了花姨娘什么好处,对于丽关怀备至,虽然照顾的马马虎虎;如此倒显得三房的四少爷于通无人照顾。
于华于简都不是心怀慈悲之人,在饭桌上都能吵起来,哪顾得上旁人;于静万事不关己的模样也不主动照顾于通的;于珊本不想惹麻烦,可见李氏担忧的望着他,他又可怜兮兮的模样,就想起前世的自己,实在不忍心,也学着于倩照顾于福那样照顾他。
于通穿着红彤彤的新衣,长得虎头虎脑的,很是可爱。小孩子的心思最是单纯,觉得满桌子的哥哥姐姐就只有于珊对她好,话也只跟于珊说,两人坐的近,说话也方便,一来二去两个六七岁的孩子倒是熟悉了起来。
大盛王朝的传统是酒足饭饱后要守岁,夜宴是不能散场的,直到过了子时,吃过新一年的饺子才能回房休息。于珊白天睡到下午一点多,根本不困。可其余几个小的,吃饱饭,屋子又暖洋洋的,难免犯困。于珊见于通困的直点头,就拉着于通在旁边的位置坐下,开始给他讲故事。
于珊本身是个缺乏童趣的成年人,故事讲得并不吸引人,但好在平时很少有人给于通讲故事,所以于通听得很认真。于珊半讲半问的把司马光砸缸、鲁班学艺、孔融让梨等故事讲的差不多了,眼看就没话说了,终于听见老太太说:“子时了,让厨房上元宝吧。”
因除夕夜的饺子包的像元宝,是以老太太在除夕的时候,习惯称呼水饺为元宝。
于珊长吁了一口气,就见于通眼巴巴的看着自己,倒像是没尽兴的样子。于珊当然不知道自此自己多了个小尾巴,她还在为于蕴今晚没有陷害她庆幸不已呢,却不知她放心的太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