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一些行人止步围过来瞧,那报纸上的一段文字映入他们的眼帘,有的仔细看了就丢下一元钱;有的看也不看也丢下一元钱,刘宝生不停地喊谢谢,但是头没有抬起来。
忽然,他眼前一亮,一百元纸币飘落在那张废旧的报纸上,还不知是谁施舍的,抬头看时,他明白了,一个蹙着眉的女人推搡着一个大男人说,你咋这么舍得?一个臭瘪三,给一个银角子不就够了?大男人瞪她一眼说,你不要多言,这个伢儿值得同情。
刘宝生旋即伸手抓住那张百元币,攥得紧紧的,生怕它跑了似的,并睁大眼睛看着面前这个出手大方的大男人,不停地叩头,嘴里念念有声:谢谢!
老男人说,不用谢!应该的,应该的。那女人挺不高兴,撅起嘴嚷,还应该?你给我的钱都不这么舍得,这是你的儿你的崽吗?大男人吼道,你少说点。
众人见这一男一女打嘴皮官司,估计他们是一对夫妻,便都不看这跪着讨钱的刘宝生,都把目光转移过来,看他们斗嘴。有的调侃道,既然不情不愿,何不叫这小瘪三把那张百元币一向退还?刘宝生慌了,把攥在手心里的百元币麻利塞进内衣,然后双手紧抱在胸前,担心有人来抢似的。
大男人看这情状,对女人说,走,走,我们走,别把他吓住了。见那一对男女离开这里,淹没在人流中,刘宝生才将环搂在胸前的双手松开。他打自上海来行乞,还从来没有谁丢下百元币的,他既高兴,又恐惧,还是有点担心那个女人吵着大男人转来找他要回去。顾虑重重的刘宝生立马将别人施舍的零散钱收拾停当,便捡起那张旧报纸折叠后往身上一塞,站起来朝另一条街道走去,正好与那一对男女离开的方向相反。
路边一个卖面窝的摊主看见刘宝生一会儿讨了那多钱,溜之大吉,心里不服气,望着他渐行渐远的猥琐背影骂道,一个臭瘪三,还能发点混财,比我都强。我在这里做生意几个小时,还没有卖到几十元钱。旁边一个卖烧烤的摊主搭讪,那么你也可以跪在大街上讨哦!卖面窝的摊主偏过脸回答,莫把我辱死了!
正议论着小瘪三的事儿,忽然,那个大男人过来一看,那个小瘪三走了,这儿空荡荡的,他便问卖面窝的摊主,刚才那个讨钱的孩子到哪儿去了?卖面窝的摊主打量一身粗布衣裳的大男人,答非所问地说,嗨!看你样子不是蛮富裕,怎么那么大方?刚才向那个小瘪三一出手就是100元。能不能给些钱我们卖面窝的?我们可比那个小瘪三还要遭孽。大男人说,师傅别开玩笑,我是问你那个讨钱的孩子往哪个方向走了。卖面窝的摊主继续说风流话,你是不是还要送给那个小瘪三100元?大男人上前一步说,我哪有那多钱给?我是找那个讨钱的孩子有点事。
卖面窝的摊主开始讲条件,你买我的面窝才告诉你。大男人心想:这家伙竟趁机拉生意,我可不吃这一套。便默然走开,来到卖烧烤的摊主前,主动掏钱买了6根羊肉串,合成一把抓在手里,然后向他打听那个讨钱的孩子。卖烧烤的摊主愣了一下,担心告诉他,旁边卖面窝的摊主有意见,但不告诉他,良心上也过不去,面前的大男人毕竟给他做了一笔生意,生意尽管不大,情分仿佛还够大,便抬手指着前面一条街道说,往那里走了。刚走不久,说不定你能够追上。大男人买了一把香喷喷的羊肉串,拿在手里没吃,打算顺便送给那个讨钱的孩子吃。
这时,他加快步子,朝那条街道走去。走了一会儿,大男人就发现那个讨钱的孩子正在街道的转弯处,被几个穿制服的城管人摊摊搡搡,他走近几步,就听到城管人的吼声,你滚开,这里不是你讨钱的地方。那个讨钱的孩子手里还紧攥着那张写了字儿的废旧报纸直往衣荷包里塞,一个城管人再次下逐客令,你不快滚,我打断你的脚。
大男人走过去将那一把羊肉串送给那个讨钱的孩子,对他说,跟我走吧!他把那个讨钱的孩子带到一条行人稀少的巷子,用自一种认为那个讨钱的孩子熟悉的乡音说,你是叫刘宝生吧?拿着羊肉串的讨钱的孩子感激地回答,我是刘宝生,你怎么知道的?你怎么和我们浮屠镇人的口音是一样的?大男人脸上浮出一丝微笑,缓缓地讲,你那张报纸上写的最末三个字不就是刘宝生吗?难道你不叫刘宝生?讨钱的孩子忙说,我叫刘宝生,我就是刘宝生。大男人说,我就是浮屠镇人,所以有浮屠镇的口音。如果你真是浮屠镇的刘宝生,那么我就是你的爸爸刘三桂。
刘宝生突然泪流满面,嗫嚅着说,爸,我找你找得好苦。刘三桂拉着他脏兮兮的手,却不嫌弃他的脏,对他真切地讲,儿呀!你在镇上跪着向过路人讨钱,我过去一看,就怀疑你是我的儿子,所以我当即掏出100元钱给你,要不,我会掏出这多钱给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吗?
爸!别说了,这么多年,你怎么不回家?刘宝生揩去泪水,直突主题。刘三桂说,一言难尽。当下,他带儿子到镇上一家旅社安顿下来。
刘三桂走后,刘宝生从一扇窗户里看着从旅社里走出来的父亲一步一步走远,那个方向正对着远处竖得高高的烟囱,父亲沿着一条宽敞的柏油马路踽踽独行。这时候,刘宝生突发奇想,他走出房子,关好房门,带着钥匙,从二楼下到一楼,对门口接洽处的服务员说,我出去一趟,等一会儿就来。服务员点个头,刘宝生就出了旅社,他沿着父亲走的那条路,沿着父亲走的方向走,他看见父亲越来越小的背景,却没有追赶,只想走几步,停一下,保持着抬头就能够看见父亲背影的那种距离。他如果要赶上父亲,很容易,一阵小跑,不几分钟就可能赶上。他现在只想偷偷地看,父亲到底往哪里去,他心里有些疑惑,既然找到了父亲,父亲为什么不带他到自己的居所,而将他安顿在旅社?旅社当然可以,但是父亲如能够把他带到自己的居所不是更好吗?他已经是个小青年,嘴上长了青黝黝的细毛,他的思想慢慢变得像成年人一样复杂了。他知道,父亲不带他去,这其中一定有原因。刘宝生可不能犟着要去,那样父亲会不高兴,所以他只好偷偷地跟在父亲的背后。
走过了大约两华里路程,前面的烟囱近了,显得越来越高大,那里分明是砖瓦厂,厂区的地面上井然有序地堆放着一排排红色的砖瓦。父亲没有往砖瓦厂的方向走,而是下了一道缓坡。缓坡下面是一个村子,棋子一样散落着一幢幢平房。刘宝生从后面悄悄跟到缓坡这儿就不走了,因为这里没有障碍物,再要走,和父亲的距离接近,容易发现。他便蹲下身子,看父亲到了村子往哪儿走,只见父亲走到一座平房前,平房的正面窗扇上还贴了一张写了字儿的红纸,但隔远了,刘宝生未看清楚,他也没有心情看清楚,只见父亲的手动了一下,可能是掏钥匙开门,果然就是,门开了,父亲进去了。
刘宝生在这儿蹲了片刻,便返回旅社,他记住父亲走进去的那个平房特征,窗户上裱有一张红纸,上面还有一个黑字,他没有看清楚是什么字,反正都不重要了。他打算天黑下来,再悄悄地赶到父亲的住处窥视,那样在夜幕的掩护下,藏在外面的暗处看里间亮灯的明处就很容易。
...
忽然,他眼前一亮,一百元纸币飘落在那张废旧的报纸上,还不知是谁施舍的,抬头看时,他明白了,一个蹙着眉的女人推搡着一个大男人说,你咋这么舍得?一个臭瘪三,给一个银角子不就够了?大男人瞪她一眼说,你不要多言,这个伢儿值得同情。
刘宝生旋即伸手抓住那张百元币,攥得紧紧的,生怕它跑了似的,并睁大眼睛看着面前这个出手大方的大男人,不停地叩头,嘴里念念有声:谢谢!
老男人说,不用谢!应该的,应该的。那女人挺不高兴,撅起嘴嚷,还应该?你给我的钱都不这么舍得,这是你的儿你的崽吗?大男人吼道,你少说点。
众人见这一男一女打嘴皮官司,估计他们是一对夫妻,便都不看这跪着讨钱的刘宝生,都把目光转移过来,看他们斗嘴。有的调侃道,既然不情不愿,何不叫这小瘪三把那张百元币一向退还?刘宝生慌了,把攥在手心里的百元币麻利塞进内衣,然后双手紧抱在胸前,担心有人来抢似的。
大男人看这情状,对女人说,走,走,我们走,别把他吓住了。见那一对男女离开这里,淹没在人流中,刘宝生才将环搂在胸前的双手松开。他打自上海来行乞,还从来没有谁丢下百元币的,他既高兴,又恐惧,还是有点担心那个女人吵着大男人转来找他要回去。顾虑重重的刘宝生立马将别人施舍的零散钱收拾停当,便捡起那张旧报纸折叠后往身上一塞,站起来朝另一条街道走去,正好与那一对男女离开的方向相反。
路边一个卖面窝的摊主看见刘宝生一会儿讨了那多钱,溜之大吉,心里不服气,望着他渐行渐远的猥琐背影骂道,一个臭瘪三,还能发点混财,比我都强。我在这里做生意几个小时,还没有卖到几十元钱。旁边一个卖烧烤的摊主搭讪,那么你也可以跪在大街上讨哦!卖面窝的摊主偏过脸回答,莫把我辱死了!
正议论着小瘪三的事儿,忽然,那个大男人过来一看,那个小瘪三走了,这儿空荡荡的,他便问卖面窝的摊主,刚才那个讨钱的孩子到哪儿去了?卖面窝的摊主打量一身粗布衣裳的大男人,答非所问地说,嗨!看你样子不是蛮富裕,怎么那么大方?刚才向那个小瘪三一出手就是100元。能不能给些钱我们卖面窝的?我们可比那个小瘪三还要遭孽。大男人说,师傅别开玩笑,我是问你那个讨钱的孩子往哪个方向走了。卖面窝的摊主继续说风流话,你是不是还要送给那个小瘪三100元?大男人上前一步说,我哪有那多钱给?我是找那个讨钱的孩子有点事。
卖面窝的摊主开始讲条件,你买我的面窝才告诉你。大男人心想:这家伙竟趁机拉生意,我可不吃这一套。便默然走开,来到卖烧烤的摊主前,主动掏钱买了6根羊肉串,合成一把抓在手里,然后向他打听那个讨钱的孩子。卖烧烤的摊主愣了一下,担心告诉他,旁边卖面窝的摊主有意见,但不告诉他,良心上也过不去,面前的大男人毕竟给他做了一笔生意,生意尽管不大,情分仿佛还够大,便抬手指着前面一条街道说,往那里走了。刚走不久,说不定你能够追上。大男人买了一把香喷喷的羊肉串,拿在手里没吃,打算顺便送给那个讨钱的孩子吃。
这时,他加快步子,朝那条街道走去。走了一会儿,大男人就发现那个讨钱的孩子正在街道的转弯处,被几个穿制服的城管人摊摊搡搡,他走近几步,就听到城管人的吼声,你滚开,这里不是你讨钱的地方。那个讨钱的孩子手里还紧攥着那张写了字儿的废旧报纸直往衣荷包里塞,一个城管人再次下逐客令,你不快滚,我打断你的脚。
大男人走过去将那一把羊肉串送给那个讨钱的孩子,对他说,跟我走吧!他把那个讨钱的孩子带到一条行人稀少的巷子,用自一种认为那个讨钱的孩子熟悉的乡音说,你是叫刘宝生吧?拿着羊肉串的讨钱的孩子感激地回答,我是刘宝生,你怎么知道的?你怎么和我们浮屠镇人的口音是一样的?大男人脸上浮出一丝微笑,缓缓地讲,你那张报纸上写的最末三个字不就是刘宝生吗?难道你不叫刘宝生?讨钱的孩子忙说,我叫刘宝生,我就是刘宝生。大男人说,我就是浮屠镇人,所以有浮屠镇的口音。如果你真是浮屠镇的刘宝生,那么我就是你的爸爸刘三桂。
刘宝生突然泪流满面,嗫嚅着说,爸,我找你找得好苦。刘三桂拉着他脏兮兮的手,却不嫌弃他的脏,对他真切地讲,儿呀!你在镇上跪着向过路人讨钱,我过去一看,就怀疑你是我的儿子,所以我当即掏出100元钱给你,要不,我会掏出这多钱给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吗?
爸!别说了,这么多年,你怎么不回家?刘宝生揩去泪水,直突主题。刘三桂说,一言难尽。当下,他带儿子到镇上一家旅社安顿下来。
刘三桂走后,刘宝生从一扇窗户里看着从旅社里走出来的父亲一步一步走远,那个方向正对着远处竖得高高的烟囱,父亲沿着一条宽敞的柏油马路踽踽独行。这时候,刘宝生突发奇想,他走出房子,关好房门,带着钥匙,从二楼下到一楼,对门口接洽处的服务员说,我出去一趟,等一会儿就来。服务员点个头,刘宝生就出了旅社,他沿着父亲走的那条路,沿着父亲走的方向走,他看见父亲越来越小的背景,却没有追赶,只想走几步,停一下,保持着抬头就能够看见父亲背影的那种距离。他如果要赶上父亲,很容易,一阵小跑,不几分钟就可能赶上。他现在只想偷偷地看,父亲到底往哪里去,他心里有些疑惑,既然找到了父亲,父亲为什么不带他到自己的居所,而将他安顿在旅社?旅社当然可以,但是父亲如能够把他带到自己的居所不是更好吗?他已经是个小青年,嘴上长了青黝黝的细毛,他的思想慢慢变得像成年人一样复杂了。他知道,父亲不带他去,这其中一定有原因。刘宝生可不能犟着要去,那样父亲会不高兴,所以他只好偷偷地跟在父亲的背后。
走过了大约两华里路程,前面的烟囱近了,显得越来越高大,那里分明是砖瓦厂,厂区的地面上井然有序地堆放着一排排红色的砖瓦。父亲没有往砖瓦厂的方向走,而是下了一道缓坡。缓坡下面是一个村子,棋子一样散落着一幢幢平房。刘宝生从后面悄悄跟到缓坡这儿就不走了,因为这里没有障碍物,再要走,和父亲的距离接近,容易发现。他便蹲下身子,看父亲到了村子往哪儿走,只见父亲走到一座平房前,平房的正面窗扇上还贴了一张写了字儿的红纸,但隔远了,刘宝生未看清楚,他也没有心情看清楚,只见父亲的手动了一下,可能是掏钥匙开门,果然就是,门开了,父亲进去了。
刘宝生在这儿蹲了片刻,便返回旅社,他记住父亲走进去的那个平房特征,窗户上裱有一张红纸,上面还有一个黑字,他没有看清楚是什么字,反正都不重要了。他打算天黑下来,再悄悄地赶到父亲的住处窥视,那样在夜幕的掩护下,藏在外面的暗处看里间亮灯的明处就很容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