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昭有些担心的道:“师弟,你这个时候率军出征,如果朝廷问罪的话,就算你打了大胜仗回来,都是会被人诟病的。”
陈华斩钉截铁的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现在是非常时期,我没办法了。一旦让大月氏人占据了草原,他们就有了一个地方囤积兵员和粮草辎重,到时候我大齐岌岌可危。
如果我能够活着回来,除了当今圣上,京城方面还没人能够随便动我。如果我不能活着回来,到时候我的家人有李封照顾,自然不是问题。”
他已经将这些都想到了,所以他不担心这些问题。
刑昭自己师弟的性子,就算再劝,只怕师弟也不会听自己的。同样他也很清楚北狄草原的情况危急之后会对大齐的边疆不利,所以他没有再劝。
陈华直接点兵出征,没有朝廷的命令,没有上面的命令,就这样带着十万人出发了。
粮草都是随身携带,进入草原之后自然会有人接应粮草方面的问题,至于其他的粮草,就交给李封了。
以李封的本事,要从朔方城内要到粮食,问题还是不大的,估计他还能给自己弄到不少辎重和民夫。
大军出发,几乎将鹦鹉洲一半的存粮给带走了,刑昭没有半句怨言,只是马上就跟李封前往朔方城。
事情迟早是会让人知道的,而且这件事既然是十万火急,那就得早点让上面知道才行。
刘奉先得知陈华竟然在没有告知任何人的情况下就带着人去了北狄草原上,眉毛皱成了一团,他没想到自己这个义子胆子竟然这么大。
虽然他很清楚战机稍纵即逝的道理,但是陈华就这么不声不响的带走十万人,还是让他感到有些棘手。
这个时候,所有人都忘了几个月前李神通曾今下圣旨明明白白的说过,鹦鹉洲以北所有的事情全部都交给陈华一言而决。
也就是说,只要是对北狄作战或者主动对大月氏用兵,就连刘奉先这个漠北都督都得听陈华的意见。
于是乎在几人的商量之下,一篇洋洋洒洒数千字的奏折就被八百里加急送了出去,不过就算是八百里加急,要送到京城怕是没得十天半月也到不了。
他们都在担心着到时候李神通会是什么样的反应,毕竟历史上没有一个君主喜欢自己的臣子不停号令的。
他们的担心都是白担心,只是他们都不知道而已。
另外一边陈华率军出发,斥候直接放出去一二十里地,所有人都卯足了劲,希望跟大月氏人好好斗一场。
之所以会这么高昂的士气,跟之前李神通那么重的赏赐是分不开关系的,谁都想借着这个机会好好立功,回来之后让家里人看得起,让妻儿子女过上好的生活。
只是他们并不知道他们的统帅陈华现在心里也没底,因为陈华根本不知道这次究竟会出现怎样的战斗情况。
人总是有些盲目的,特别是当他们跟着一个几乎百战百胜的将军的时候,他们的盲目就到了极点。
陈华并不盲目,但是ita不会制止手底下的人盲目,越是盲目,在战场上这样的人就越是能够发挥他们的作用。
作战勇猛,杀敌立功,他们会变得格外积极。
当然,这样一来,麾下的人战死的几率也会变得大很多,但那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要想取得战斗的胜利,就必须有人死。
战场上谁比谁先死,往往是咩有太多定论的,说来说去,还是看命。
命好的就能够在战场上活下来,命不好的就在战场上死去,有些人甚至会尸骨无存。
十几天之后,他们到了草原中,不过这个时候根本就看不到北狄人的大军,一路上不知道有多少个因为战争而被迫迁徙。
地上残留的东西就能够看出这些部落之前是住了人的,不需要太过深入的了解。
越是往北边走,能看到的人就越多,但是这些人到多数都是老幼妇孺,而且他们迁徙的方向,都是大齐的方向。
这跟上次陈华带人来北狄有很大的不同,之前北狄的老百姓根本就不用担心这个那个,他们只需要在自己的领地上好好过自己的生活就行了。
可是现在北狄人迁徙了。
直到这个时候陈华才肯定自己的决定是无比正确的选择,北狄人,估计扛不了多长时间了。
加快速度前进,越是往北方去看到的流民就越多。
陈华不由有些担心起来,这么多流民,一旦齐军不让他们过鹦鹉洲,这些人怕是都得死在沙漠上。
他现在也没有更好的办法能够让这些流民找一个地方暂时安安稳稳的住下,所以只能期盼着他们不要妄想跑到大齐去。
大齐和北狄打了这么多年仗,双方都有很大的敌意,就算是北狄的百姓想要进入大齐的领地,恐怕也没那么容易。
刑昭不是他,没有那么多仁慈之心,可不会随便放人进去的。
大齐武兴七年九月,大将陈华率军十万援狄,下旬,与北狄大军汇合。
见到赫连舒舒的时候,陈华的心情十分沉重,他实在想象不到,不久之前温文尔雅如同贵公子一般的赫连舒舒,这一刻躺在简易的担架上气若游丝。
那些个北狄大夫根本就不会治疗外伤,不知道在哪里捡了几片破树叶子放嘴里嚼巴嚼巴就算是给赫连舒舒疗伤了。
重新把碎步片从赫连舒舒身上撕下来,用烧开的水给他洗干净伤口,并且把伤口里面的浓汁给挤出来,然后用上好的金疮药给他敷上,再用干净的纱布帮他裹好伤口,陈华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看着昏迷不醒的赫连舒舒呢喃道:“兄弟,能不能活下来,就看你的命了。他娘的,你们的大夫真的是兽医,疗伤哪里是这么疗的。”
“陈将军,我们大单于有请。”一个懂得大齐官话的万夫长走进来道。
陈华没好气的道:“你们大单于是连自己弟弟的性命都不管不顾了是吧!”
(本章完)
陈华斩钉截铁的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现在是非常时期,我没办法了。一旦让大月氏人占据了草原,他们就有了一个地方囤积兵员和粮草辎重,到时候我大齐岌岌可危。
如果我能够活着回来,除了当今圣上,京城方面还没人能够随便动我。如果我不能活着回来,到时候我的家人有李封照顾,自然不是问题。”
他已经将这些都想到了,所以他不担心这些问题。
刑昭自己师弟的性子,就算再劝,只怕师弟也不会听自己的。同样他也很清楚北狄草原的情况危急之后会对大齐的边疆不利,所以他没有再劝。
陈华直接点兵出征,没有朝廷的命令,没有上面的命令,就这样带着十万人出发了。
粮草都是随身携带,进入草原之后自然会有人接应粮草方面的问题,至于其他的粮草,就交给李封了。
以李封的本事,要从朔方城内要到粮食,问题还是不大的,估计他还能给自己弄到不少辎重和民夫。
大军出发,几乎将鹦鹉洲一半的存粮给带走了,刑昭没有半句怨言,只是马上就跟李封前往朔方城。
事情迟早是会让人知道的,而且这件事既然是十万火急,那就得早点让上面知道才行。
刘奉先得知陈华竟然在没有告知任何人的情况下就带着人去了北狄草原上,眉毛皱成了一团,他没想到自己这个义子胆子竟然这么大。
虽然他很清楚战机稍纵即逝的道理,但是陈华就这么不声不响的带走十万人,还是让他感到有些棘手。
这个时候,所有人都忘了几个月前李神通曾今下圣旨明明白白的说过,鹦鹉洲以北所有的事情全部都交给陈华一言而决。
也就是说,只要是对北狄作战或者主动对大月氏用兵,就连刘奉先这个漠北都督都得听陈华的意见。
于是乎在几人的商量之下,一篇洋洋洒洒数千字的奏折就被八百里加急送了出去,不过就算是八百里加急,要送到京城怕是没得十天半月也到不了。
他们都在担心着到时候李神通会是什么样的反应,毕竟历史上没有一个君主喜欢自己的臣子不停号令的。
他们的担心都是白担心,只是他们都不知道而已。
另外一边陈华率军出发,斥候直接放出去一二十里地,所有人都卯足了劲,希望跟大月氏人好好斗一场。
之所以会这么高昂的士气,跟之前李神通那么重的赏赐是分不开关系的,谁都想借着这个机会好好立功,回来之后让家里人看得起,让妻儿子女过上好的生活。
只是他们并不知道他们的统帅陈华现在心里也没底,因为陈华根本不知道这次究竟会出现怎样的战斗情况。
人总是有些盲目的,特别是当他们跟着一个几乎百战百胜的将军的时候,他们的盲目就到了极点。
陈华并不盲目,但是ita不会制止手底下的人盲目,越是盲目,在战场上这样的人就越是能够发挥他们的作用。
作战勇猛,杀敌立功,他们会变得格外积极。
当然,这样一来,麾下的人战死的几率也会变得大很多,但那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要想取得战斗的胜利,就必须有人死。
战场上谁比谁先死,往往是咩有太多定论的,说来说去,还是看命。
命好的就能够在战场上活下来,命不好的就在战场上死去,有些人甚至会尸骨无存。
十几天之后,他们到了草原中,不过这个时候根本就看不到北狄人的大军,一路上不知道有多少个因为战争而被迫迁徙。
地上残留的东西就能够看出这些部落之前是住了人的,不需要太过深入的了解。
越是往北边走,能看到的人就越多,但是这些人到多数都是老幼妇孺,而且他们迁徙的方向,都是大齐的方向。
这跟上次陈华带人来北狄有很大的不同,之前北狄的老百姓根本就不用担心这个那个,他们只需要在自己的领地上好好过自己的生活就行了。
可是现在北狄人迁徙了。
直到这个时候陈华才肯定自己的决定是无比正确的选择,北狄人,估计扛不了多长时间了。
加快速度前进,越是往北方去看到的流民就越多。
陈华不由有些担心起来,这么多流民,一旦齐军不让他们过鹦鹉洲,这些人怕是都得死在沙漠上。
他现在也没有更好的办法能够让这些流民找一个地方暂时安安稳稳的住下,所以只能期盼着他们不要妄想跑到大齐去。
大齐和北狄打了这么多年仗,双方都有很大的敌意,就算是北狄的百姓想要进入大齐的领地,恐怕也没那么容易。
刑昭不是他,没有那么多仁慈之心,可不会随便放人进去的。
大齐武兴七年九月,大将陈华率军十万援狄,下旬,与北狄大军汇合。
见到赫连舒舒的时候,陈华的心情十分沉重,他实在想象不到,不久之前温文尔雅如同贵公子一般的赫连舒舒,这一刻躺在简易的担架上气若游丝。
那些个北狄大夫根本就不会治疗外伤,不知道在哪里捡了几片破树叶子放嘴里嚼巴嚼巴就算是给赫连舒舒疗伤了。
重新把碎步片从赫连舒舒身上撕下来,用烧开的水给他洗干净伤口,并且把伤口里面的浓汁给挤出来,然后用上好的金疮药给他敷上,再用干净的纱布帮他裹好伤口,陈华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看着昏迷不醒的赫连舒舒呢喃道:“兄弟,能不能活下来,就看你的命了。他娘的,你们的大夫真的是兽医,疗伤哪里是这么疗的。”
“陈将军,我们大单于有请。”一个懂得大齐官话的万夫长走进来道。
陈华没好气的道:“你们大单于是连自己弟弟的性命都不管不顾了是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