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县的萧家港,本来居住在这里的百姓纷纷躲在家中,透过窗户间的缝隙注视着外面不时经过的士兵。【小说文学网】
“爹,我们什么时候能出去玩啊…”
在一处民居里面,一个7、8岁大的女孩抱着自己父亲的手,睁大着眼睛细问道。
对她这个年纪的孩子来说,一直被困在房间里不出去,毫无疑问是一种非常难以忍受的折磨。此刻她最想知道的就是自己什么时候能迈出家门,而不是一直都被关在家门里连出都不能出去…
而听到女儿的话,他的父亲却是连忙用手捂住她的嘴巴,然后往外面瞧了瞧,直到确认外面的士兵并没有听到她的话后才小声道。
“小声点,别着急,用不了多久你就可以出去了…”
其实女孩的父亲也不知道究竟多久,外面的士兵才能从萧家港消失,只是为了安抚自己的女儿,他才不得不这么说。
小女孩却没管这么多,对年幼的孩子们来说父母的话总是一言九鼎的——————直到他们被骗的多了后,才会知道其实父母也是会骗人的。
所以在听到父亲的话后,小女孩顿时高兴了起来,蹦跳着跑回了自己房间。
见女儿安静的回了自己的房间,父亲的脸上露出一丝笑意,而这个时候女孩的母亲却从一旁走了过来,拉扯着他的衣袖道。“当家的,你这么说万一外面那些当兵的到时候没有走,女儿哭闹起来怎么办…”
女孩或许不了解,但是他们这个年纪的人却都很清楚兵祸的可怕,这也是明明隔着一堵墙,刚才女孩的声音也不是很大,父亲却会用手捂住她的嘴巴的原因。
听到老婆的话,父亲摇了摇头。
“她将来哭闹总比现在哭闹要好,而且运气好的话,说不定到时候外面那些当兵的已经走了呢…”说完父亲往窗外看了一眼,外面的士兵正在街上巡视着,似乎对屋里的老百姓并没有什么兴趣。
与此同时,在萧家港的一处宅邸外,数十名士兵正在围墙外面整齐的排列着。暂且不提萧家港已经被军队占领,就算没有这个情况,恐怕这栋宅邸外面也不会有人路过。
而在宅邸里的花园,半个月前刚刚抵达的袁世凯正来回度步。
武昌起义爆发后,在袁世凯被清廷起复的前夕就曾会见过来访的革命党人朱芾煌。当时朱芾煌劝告袁世凯同南方议和以换取大总统之位,袁世凯权衡利弊,上台后采取了剿抚兼施的策略,进而准备和南方开始谈判。
之后袁世凯还曾亲自给黎元洪和黄兴写过信,自然,两人也给了袁世凯回信。
前者在信中写道。“公果能来归乎?与吾徒共扶大义,将见四百兆之人,皆皈心于公,将来民国总统选举时,第一任之中华共和大总统,公固不难从容猎取也。”
后者也在信中写道。“明公之才能,高出兴等万万,以拿破仑、华盛顿之资格出,而建拿破仑、华盛顿之事功,直捣黄龙,灭此虏而朝食,非但湘、鄂人民戴明公为拿破仑、华盛顿,即南北各省,当亦无有不拱手听命者。”
正是由于两者的保证,使得袁世凯在稍后派出了旧部刘承恩和副官蔡廷干作为私人代表,去武昌进行谈判、议和。
刘承恩是袁世凯的旧部,又是黎元洪的同乡和朋友,早在袁世凯来鄂之前他就给黎元洪写过三封信。蔡廷干则是黎元洪的学友及黎在北洋水师时的同僚,让这两个人作为袁世凯的私人代表无疑是十分合适的。
本来如果只是这样,议和应该会进行的很顺利。但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山西、云南、贵州、上海、苏州、浙江、福建相继duli,黎元洪通电各省派全权委员赴武昌组织临时政府,湖北民军士气大振,主战派占了上风。
于是本来进行的很顺利的议和顿时出现了周折,迫于主战派的压力,黎元洪在面见刘承恩和蔡廷干的时候不得不声称希望袁世凯能率先倒戈、北伐,并保证“以项城之威望,将来大功告成,选举总统,当推首选。”
对此刘承恩和蔡廷干也有些为难,不过在见到了其他革命党人的样子后,刘承恩和蔡廷干也摸清了黎元洪的态度,所以也没罗嗦直接告辞返回了孝感县,把黎元洪的态度禀告给了袁世凯。也正是这件事,让已经52岁的袁世凯顿时头疼起来。
“杏城,对这件事你怎么看…”在强征来的房间里来回走了几步,袁世凯抬头看向了站在房间角落里的杨士琦。
这次南下,袁世凯自然不可能不把自己最重要的谋士之一带在身边。
听到袁世凯的话,杨士琦沉吟了一下。“此刻朝廷正急电宫保速速回京组建内阁,宫保已经不宜在继续拖延,不过就这么和革命党人谈判的话……现在南方省份皆以duli,民军士气正盛,此时求和,尚缺筹码,惟有攻克汉阳,方能折杀民军锐气,也能让我们在谈判中占据有利的地位…”
站在杨士琦的身侧,其他几个人也点了点头。
的确,现在南方省份几乎全部光复,北方省份也有部分光复,革命党正是士气最旺的时候,这个时候和革命党谈判无疑会让出许多本来应该属于北洋的利益,所以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把他们给打疼了,让他们明白眼下形势虽然对他们有利,但真正重要的还是枪杆子要硬。
而和北洋相比,革命党的枪杆子显然还不够硬。
也只有让革命党的人了解到这点,他们才会软化现如今的态度。
袁世凯的心底其实也是这么想的,此刻听到杨士琦的话,顿时下定了决心。“那好,让华甫加把劲,只要能尽快攻克汉阳,就由不得那群革命党服软…”
“我这就去办…”
————————————————————
袁世凯的手里并没有无线电报这么高科技的玩意,有线电报的话,不管怎么看萧家港也不像是有电报局的样子,所以袁世凯的命令是先通过通讯兵骑马传递到孝感,然后才由孝感用电报传递到汉口的。
“以打促和?”
看过袁世凯的电报后,冯国璋很快就明白了袁世凯的意图。
“宫保的意思是,让我们可以放开手打了吗?”站在冯国璋的身旁,李纯大声问道。
当年袁世凯奏设军政司在保定编练常备军,李纯任教练处(总办冯国璋)提调,因与袁世凯小妾杨氏为同乡,并对段祺瑞、冯国璋极力逢迎,备受青睐。在一路晋升之后,成为了第六镇第十一协的协统,本来他的前程到了这里也就应该暂且告一段落,再想晋升就给等到袁世凯升任大总统,大肆扩充北洋兵马时了。
毕竟这一时期就算是在北洋军内也只有六个镇而已,每个镇的统制都是极有威望的人物。就比如说第六镇,也就是他这个镇的统制吴禄贞,就是极为有名的士官三杰之一。
然而吴禄贞却是倾向于革命的人物,于是他便被袁世凯用两万块收买了身边的几个手下,然后,也就没有然后了…
吴禄贞死了,自然是要有个人站出来接管第六镇的,这个时候担任第六镇地十一协协统的李纯就进入了袁世凯的眼睛。首先他的资历足够,其次无论是袁世凯还是段祺瑞或冯国璋都对他极为青睐,于是他也就顺理成章的接替吴禄贞,成为了第六镇的统制。
听到李纯的话,冯国璋抬头轻瞥了他一眼,心底暗暗的摇了摇头。
李纯这个人唯利是图,见风使舵,这是缺点,但是同样有着精明干练的优点,但是在冯国璋看来,他和原来的第六镇统制相比实在是差的太远了。
不过这时的李纯毕竟已经是第六镇的统制,北洋六镇,就算是在北洋军内也只有六个镇,换句话说李纯现在也已经不再是过去可以轻易逗弄的人物,所以在心底摇了摇头后冯国璋开口道。
“宫保的意思是,要把他们打疼了,但是却绝对不能把他们打死了。”
“打疼了,才能让他们明白我们的实力,但要是打死了,想要借此威吓朝廷也就成了一场空,所以这件事做的时候,一定要适度…”
听到这里,李纯点了点头,顿时表示明白。
————————————————————
既然已经明白了袁世凯的意图,接下来的事自然也就好解决了。
再将命令传达给冯国璋后,袁世凯也返回běi精,开始组建属于他的袁世凯内阁。只是对他来说这个内阁根本就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另外一件事。
得知了袁世凯的意图,冯国璋也开始准备让部队对汉阳进行猛攻。
和其他的南方新军不同,北洋新军有着相当的重火力装备,尤其是火炮方面,每个镇的炮标都是满编,也就是说每个镇都有54门75mm炮,不像南方的新军,虽然有着镇的编制,但却最多只有相当于营的炮兵,有的炮兵标甚至只有一个连的炮兵。
手里握有上百门新式火炮,冯国璋完全不相信自己会失败。
事实上,他也的确没有失败。
然而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他还没有对汉阳发起进攻,汉阳城内的民军却已经率先发起反攻,想要从他的手中夺回汉口。
也不奇怪,当时整个南方外加北方部分省份相继光复,宣布脱离清廷成立duli的军政府,形势变得对湖北军政府有利起来,如果不是这个原因的话黎元洪也不会迫于主战派的压力对袁世凯说出让他先反戈这样的话。
与此同时湖南的革命党人也腾出了力量,派出大量人手赶来湖北支援,汉阳的前沿逐渐聚集起湘鄂上万人的兵力,黄兴也觉得眼前渐渐变得光明起来。
“汉口,虽然不是从我手里丢掉的,但我却一定要夺回来…”在命令手下民军进行反攻工作的时候,黄兴自信满满的对蒋翊武道。
“可是…”虽然黄兴显得很有自信,但是蒋翊武却有些迟疑,其实不只是他,就连孙武等人也是如此。“会不会太冒险了些?”在房间里来回走了几步,蒋翊武抬头看向黄兴。“现在既然已经开始议和,这么做多少有些…”
“哎…”听到蒋翊武的话,黄兴摆了摆手。“现在全国革命形势一片大好,清廷倒台在即,哪怕是明日也不奇怪,进驻汉口,收编北洋军成为革命军也不是不可能的事,宜早不宜迟,再也没有比现在更合适的时机了…”
虽然黄兴的确很倾向于袁世凯,但是如果能得到胜利,谁又会想着失败?而且如果这一仗能获胜,好处也不少,首先全国的革命形势将会因此而受到激励,汉口这边刚一打胜,běi精那边就光复了也说不定,其次也能给他们在谈判桌上加些筹码,让袁世凯不得不做出些让步,甚至干脆抛开袁世凯,由他们革命党人自己做总统——————如果不是迫于无奈,谁会把总统让给别人去做?
蒋翊武虽然心里有些不安,但是看了看自信心爆棚,还有其他同样对革命形势感到自信的人,最后也只能闭上嘴巴长叹一声。
蒋翊武的闭嘴,代表着湖北革命军对此再无异议。
于是在没有了反对的声音后黄兴开始命令部队备足弹药,准备对汉口发起反攻。
这时全国形势一片大好,和黄兴一样头脑发热的人不可计数,虽然前段时间才被北洋军的人按在地上一顿暴揍,这时他们却觉得击败北洋军似乎并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当然在民军内也有一些理智的人,只是在这种时候理智的人却并不受到欢迎,所以他们在民军内也就没有什么发言权。
11月16日,进行了一番准备后,驻守在汉阳的革命军绕过清军在南岸的布防,从琴断口搭浮桥渡过汉江,埋伏在汉水北岸。
当时的汉口西城郊荒野平土,人烟稀少,还有大片的沼泽地,所以黄兴率部渡河并没有被北洋军发现。到了17日,黄兴亲自率领反攻部队对汉口发动了反攻,只不过因为黄兴本人对军事方面并不是很了解,而且发动攻击的方式太过草率,结果被赶来的北洋新军迎头痛击…
说实在的,其实驻守在汉口的北洋军也被黄兴给吓了一跳,毕竟这么无所顾忌的一击是他们所没料到的,而且这也完全不合军事常规思维。
但是和民军相比,北洋军的素质自然是过硬许多,所以在遭到了突然袭击后北洋军很快就站稳脚跟,同时援军大批赶来,迎着革命军的来势分两侧堵截,依然是炮兵掩护步兵,轻重武器一齐射击。
遭到反击后,北翼民军受到重创后撤,南翼的民军也顺势跟着后退。尽管当时黄兴大叫着‘不许后撤’却根本指挥不动这些家伙,结果兵败如山倒,迫于无奈黄兴在损失了600多人后,当天发动反攻当天便撤了回来,也是因为这场失败,影响到了汉阳守军的斗志。
与此同时另外一支北洋军从孝感至新沟,渡过汉水占据蔡甸,11月20日,从蔡甸进逼三眼桥,黄兴调动军队西向迎敌,11月21日,双方在三眼桥展开激战。
就在这一天,冯国璋指挥汉口清军从舵落口渡河,冲破米粮山防线,与蔡甸方向赶来的清军配合,攻打米粮山,对革命军形成夹角之势。
汉阳三眼桥到王家湾之间一带属岗垄地貌,小山丘陵密布,如盆圈一般围合着龟山脚下的汉阳古城。突破这一圈山岭,从扁担山到月湖古琴台,摊开一片平野湖泊,从西而东,坦坦荡荡没有遮蔽,汉阳便无险可守。
黄兴虽然不算是军事大家,但这起码的军事知识他还是很懂的,下令汉阳守军死守三眼桥以及以东的仙女山,阻挡北洋军入城通路。
只是想要阻挡,是需要有实力才行的。在11月的23日和24日,米粮山和仙女山相继失守,民军不得不退守锅底山和扁担山——————古代人们真朴实,给山起名都和生活的有关。
到了25日,北洋军再次攻陷了锅底山和扁担山,从王家湾、十里铺长驱直入,近逼归元寺(中南名刹,清光绪建筑)和汉阳铁厂。
在几座山上的争夺战,让民军元气大伤,付出巨大伤亡的民军已经再也没法在平原上组织起防线。而且汉水也不是长江,想要渡过虽然不容易,但至少要比渡过长江简单,再加上北洋军是分成数路,民军根本无法拦截,所以很快汉水防线全线溃散,北洋军分别从琴断口、十里铺、五里墩、古琴台、南岸嘴沿河登岸,民军只能困守在汉阳城内…
11月26日,湖南援军自行撤退过长江经洞庭湖回湖南,湖北军队也纷纷乘船渡江到武昌。
到了这个地步,汉阳的命运似乎已经可以想象了…(未完待续。)
“爹,我们什么时候能出去玩啊…”
在一处民居里面,一个7、8岁大的女孩抱着自己父亲的手,睁大着眼睛细问道。
对她这个年纪的孩子来说,一直被困在房间里不出去,毫无疑问是一种非常难以忍受的折磨。此刻她最想知道的就是自己什么时候能迈出家门,而不是一直都被关在家门里连出都不能出去…
而听到女儿的话,他的父亲却是连忙用手捂住她的嘴巴,然后往外面瞧了瞧,直到确认外面的士兵并没有听到她的话后才小声道。
“小声点,别着急,用不了多久你就可以出去了…”
其实女孩的父亲也不知道究竟多久,外面的士兵才能从萧家港消失,只是为了安抚自己的女儿,他才不得不这么说。
小女孩却没管这么多,对年幼的孩子们来说父母的话总是一言九鼎的——————直到他们被骗的多了后,才会知道其实父母也是会骗人的。
所以在听到父亲的话后,小女孩顿时高兴了起来,蹦跳着跑回了自己房间。
见女儿安静的回了自己的房间,父亲的脸上露出一丝笑意,而这个时候女孩的母亲却从一旁走了过来,拉扯着他的衣袖道。“当家的,你这么说万一外面那些当兵的到时候没有走,女儿哭闹起来怎么办…”
女孩或许不了解,但是他们这个年纪的人却都很清楚兵祸的可怕,这也是明明隔着一堵墙,刚才女孩的声音也不是很大,父亲却会用手捂住她的嘴巴的原因。
听到老婆的话,父亲摇了摇头。
“她将来哭闹总比现在哭闹要好,而且运气好的话,说不定到时候外面那些当兵的已经走了呢…”说完父亲往窗外看了一眼,外面的士兵正在街上巡视着,似乎对屋里的老百姓并没有什么兴趣。
与此同时,在萧家港的一处宅邸外,数十名士兵正在围墙外面整齐的排列着。暂且不提萧家港已经被军队占领,就算没有这个情况,恐怕这栋宅邸外面也不会有人路过。
而在宅邸里的花园,半个月前刚刚抵达的袁世凯正来回度步。
武昌起义爆发后,在袁世凯被清廷起复的前夕就曾会见过来访的革命党人朱芾煌。当时朱芾煌劝告袁世凯同南方议和以换取大总统之位,袁世凯权衡利弊,上台后采取了剿抚兼施的策略,进而准备和南方开始谈判。
之后袁世凯还曾亲自给黎元洪和黄兴写过信,自然,两人也给了袁世凯回信。
前者在信中写道。“公果能来归乎?与吾徒共扶大义,将见四百兆之人,皆皈心于公,将来民国总统选举时,第一任之中华共和大总统,公固不难从容猎取也。”
后者也在信中写道。“明公之才能,高出兴等万万,以拿破仑、华盛顿之资格出,而建拿破仑、华盛顿之事功,直捣黄龙,灭此虏而朝食,非但湘、鄂人民戴明公为拿破仑、华盛顿,即南北各省,当亦无有不拱手听命者。”
正是由于两者的保证,使得袁世凯在稍后派出了旧部刘承恩和副官蔡廷干作为私人代表,去武昌进行谈判、议和。
刘承恩是袁世凯的旧部,又是黎元洪的同乡和朋友,早在袁世凯来鄂之前他就给黎元洪写过三封信。蔡廷干则是黎元洪的学友及黎在北洋水师时的同僚,让这两个人作为袁世凯的私人代表无疑是十分合适的。
本来如果只是这样,议和应该会进行的很顺利。但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山西、云南、贵州、上海、苏州、浙江、福建相继duli,黎元洪通电各省派全权委员赴武昌组织临时政府,湖北民军士气大振,主战派占了上风。
于是本来进行的很顺利的议和顿时出现了周折,迫于主战派的压力,黎元洪在面见刘承恩和蔡廷干的时候不得不声称希望袁世凯能率先倒戈、北伐,并保证“以项城之威望,将来大功告成,选举总统,当推首选。”
对此刘承恩和蔡廷干也有些为难,不过在见到了其他革命党人的样子后,刘承恩和蔡廷干也摸清了黎元洪的态度,所以也没罗嗦直接告辞返回了孝感县,把黎元洪的态度禀告给了袁世凯。也正是这件事,让已经52岁的袁世凯顿时头疼起来。
“杏城,对这件事你怎么看…”在强征来的房间里来回走了几步,袁世凯抬头看向了站在房间角落里的杨士琦。
这次南下,袁世凯自然不可能不把自己最重要的谋士之一带在身边。
听到袁世凯的话,杨士琦沉吟了一下。“此刻朝廷正急电宫保速速回京组建内阁,宫保已经不宜在继续拖延,不过就这么和革命党人谈判的话……现在南方省份皆以duli,民军士气正盛,此时求和,尚缺筹码,惟有攻克汉阳,方能折杀民军锐气,也能让我们在谈判中占据有利的地位…”
站在杨士琦的身侧,其他几个人也点了点头。
的确,现在南方省份几乎全部光复,北方省份也有部分光复,革命党正是士气最旺的时候,这个时候和革命党谈判无疑会让出许多本来应该属于北洋的利益,所以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把他们给打疼了,让他们明白眼下形势虽然对他们有利,但真正重要的还是枪杆子要硬。
而和北洋相比,革命党的枪杆子显然还不够硬。
也只有让革命党的人了解到这点,他们才会软化现如今的态度。
袁世凯的心底其实也是这么想的,此刻听到杨士琦的话,顿时下定了决心。“那好,让华甫加把劲,只要能尽快攻克汉阳,就由不得那群革命党服软…”
“我这就去办…”
————————————————————
袁世凯的手里并没有无线电报这么高科技的玩意,有线电报的话,不管怎么看萧家港也不像是有电报局的样子,所以袁世凯的命令是先通过通讯兵骑马传递到孝感,然后才由孝感用电报传递到汉口的。
“以打促和?”
看过袁世凯的电报后,冯国璋很快就明白了袁世凯的意图。
“宫保的意思是,让我们可以放开手打了吗?”站在冯国璋的身旁,李纯大声问道。
当年袁世凯奏设军政司在保定编练常备军,李纯任教练处(总办冯国璋)提调,因与袁世凯小妾杨氏为同乡,并对段祺瑞、冯国璋极力逢迎,备受青睐。在一路晋升之后,成为了第六镇第十一协的协统,本来他的前程到了这里也就应该暂且告一段落,再想晋升就给等到袁世凯升任大总统,大肆扩充北洋兵马时了。
毕竟这一时期就算是在北洋军内也只有六个镇而已,每个镇的统制都是极有威望的人物。就比如说第六镇,也就是他这个镇的统制吴禄贞,就是极为有名的士官三杰之一。
然而吴禄贞却是倾向于革命的人物,于是他便被袁世凯用两万块收买了身边的几个手下,然后,也就没有然后了…
吴禄贞死了,自然是要有个人站出来接管第六镇的,这个时候担任第六镇地十一协协统的李纯就进入了袁世凯的眼睛。首先他的资历足够,其次无论是袁世凯还是段祺瑞或冯国璋都对他极为青睐,于是他也就顺理成章的接替吴禄贞,成为了第六镇的统制。
听到李纯的话,冯国璋抬头轻瞥了他一眼,心底暗暗的摇了摇头。
李纯这个人唯利是图,见风使舵,这是缺点,但是同样有着精明干练的优点,但是在冯国璋看来,他和原来的第六镇统制相比实在是差的太远了。
不过这时的李纯毕竟已经是第六镇的统制,北洋六镇,就算是在北洋军内也只有六个镇,换句话说李纯现在也已经不再是过去可以轻易逗弄的人物,所以在心底摇了摇头后冯国璋开口道。
“宫保的意思是,要把他们打疼了,但是却绝对不能把他们打死了。”
“打疼了,才能让他们明白我们的实力,但要是打死了,想要借此威吓朝廷也就成了一场空,所以这件事做的时候,一定要适度…”
听到这里,李纯点了点头,顿时表示明白。
————————————————————
既然已经明白了袁世凯的意图,接下来的事自然也就好解决了。
再将命令传达给冯国璋后,袁世凯也返回běi精,开始组建属于他的袁世凯内阁。只是对他来说这个内阁根本就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另外一件事。
得知了袁世凯的意图,冯国璋也开始准备让部队对汉阳进行猛攻。
和其他的南方新军不同,北洋新军有着相当的重火力装备,尤其是火炮方面,每个镇的炮标都是满编,也就是说每个镇都有54门75mm炮,不像南方的新军,虽然有着镇的编制,但却最多只有相当于营的炮兵,有的炮兵标甚至只有一个连的炮兵。
手里握有上百门新式火炮,冯国璋完全不相信自己会失败。
事实上,他也的确没有失败。
然而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他还没有对汉阳发起进攻,汉阳城内的民军却已经率先发起反攻,想要从他的手中夺回汉口。
也不奇怪,当时整个南方外加北方部分省份相继光复,宣布脱离清廷成立duli的军政府,形势变得对湖北军政府有利起来,如果不是这个原因的话黎元洪也不会迫于主战派的压力对袁世凯说出让他先反戈这样的话。
与此同时湖南的革命党人也腾出了力量,派出大量人手赶来湖北支援,汉阳的前沿逐渐聚集起湘鄂上万人的兵力,黄兴也觉得眼前渐渐变得光明起来。
“汉口,虽然不是从我手里丢掉的,但我却一定要夺回来…”在命令手下民军进行反攻工作的时候,黄兴自信满满的对蒋翊武道。
“可是…”虽然黄兴显得很有自信,但是蒋翊武却有些迟疑,其实不只是他,就连孙武等人也是如此。“会不会太冒险了些?”在房间里来回走了几步,蒋翊武抬头看向黄兴。“现在既然已经开始议和,这么做多少有些…”
“哎…”听到蒋翊武的话,黄兴摆了摆手。“现在全国革命形势一片大好,清廷倒台在即,哪怕是明日也不奇怪,进驻汉口,收编北洋军成为革命军也不是不可能的事,宜早不宜迟,再也没有比现在更合适的时机了…”
虽然黄兴的确很倾向于袁世凯,但是如果能得到胜利,谁又会想着失败?而且如果这一仗能获胜,好处也不少,首先全国的革命形势将会因此而受到激励,汉口这边刚一打胜,běi精那边就光复了也说不定,其次也能给他们在谈判桌上加些筹码,让袁世凯不得不做出些让步,甚至干脆抛开袁世凯,由他们革命党人自己做总统——————如果不是迫于无奈,谁会把总统让给别人去做?
蒋翊武虽然心里有些不安,但是看了看自信心爆棚,还有其他同样对革命形势感到自信的人,最后也只能闭上嘴巴长叹一声。
蒋翊武的闭嘴,代表着湖北革命军对此再无异议。
于是在没有了反对的声音后黄兴开始命令部队备足弹药,准备对汉口发起反攻。
这时全国形势一片大好,和黄兴一样头脑发热的人不可计数,虽然前段时间才被北洋军的人按在地上一顿暴揍,这时他们却觉得击败北洋军似乎并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当然在民军内也有一些理智的人,只是在这种时候理智的人却并不受到欢迎,所以他们在民军内也就没有什么发言权。
11月16日,进行了一番准备后,驻守在汉阳的革命军绕过清军在南岸的布防,从琴断口搭浮桥渡过汉江,埋伏在汉水北岸。
当时的汉口西城郊荒野平土,人烟稀少,还有大片的沼泽地,所以黄兴率部渡河并没有被北洋军发现。到了17日,黄兴亲自率领反攻部队对汉口发动了反攻,只不过因为黄兴本人对军事方面并不是很了解,而且发动攻击的方式太过草率,结果被赶来的北洋新军迎头痛击…
说实在的,其实驻守在汉口的北洋军也被黄兴给吓了一跳,毕竟这么无所顾忌的一击是他们所没料到的,而且这也完全不合军事常规思维。
但是和民军相比,北洋军的素质自然是过硬许多,所以在遭到了突然袭击后北洋军很快就站稳脚跟,同时援军大批赶来,迎着革命军的来势分两侧堵截,依然是炮兵掩护步兵,轻重武器一齐射击。
遭到反击后,北翼民军受到重创后撤,南翼的民军也顺势跟着后退。尽管当时黄兴大叫着‘不许后撤’却根本指挥不动这些家伙,结果兵败如山倒,迫于无奈黄兴在损失了600多人后,当天发动反攻当天便撤了回来,也是因为这场失败,影响到了汉阳守军的斗志。
与此同时另外一支北洋军从孝感至新沟,渡过汉水占据蔡甸,11月20日,从蔡甸进逼三眼桥,黄兴调动军队西向迎敌,11月21日,双方在三眼桥展开激战。
就在这一天,冯国璋指挥汉口清军从舵落口渡河,冲破米粮山防线,与蔡甸方向赶来的清军配合,攻打米粮山,对革命军形成夹角之势。
汉阳三眼桥到王家湾之间一带属岗垄地貌,小山丘陵密布,如盆圈一般围合着龟山脚下的汉阳古城。突破这一圈山岭,从扁担山到月湖古琴台,摊开一片平野湖泊,从西而东,坦坦荡荡没有遮蔽,汉阳便无险可守。
黄兴虽然不算是军事大家,但这起码的军事知识他还是很懂的,下令汉阳守军死守三眼桥以及以东的仙女山,阻挡北洋军入城通路。
只是想要阻挡,是需要有实力才行的。在11月的23日和24日,米粮山和仙女山相继失守,民军不得不退守锅底山和扁担山——————古代人们真朴实,给山起名都和生活的有关。
到了25日,北洋军再次攻陷了锅底山和扁担山,从王家湾、十里铺长驱直入,近逼归元寺(中南名刹,清光绪建筑)和汉阳铁厂。
在几座山上的争夺战,让民军元气大伤,付出巨大伤亡的民军已经再也没法在平原上组织起防线。而且汉水也不是长江,想要渡过虽然不容易,但至少要比渡过长江简单,再加上北洋军是分成数路,民军根本无法拦截,所以很快汉水防线全线溃散,北洋军分别从琴断口、十里铺、五里墩、古琴台、南岸嘴沿河登岸,民军只能困守在汉阳城内…
11月26日,湖南援军自行撤退过长江经洞庭湖回湖南,湖北军队也纷纷乘船渡江到武昌。
到了这个地步,汉阳的命运似乎已经可以想象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