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在泾阳住了两日,被夏鸿升领着去了泾阳县衙,去看了看快要修成的学堂,却看了看夏鸿升道路规划做出来的沙盘,在县衙里面吃了一顿工作餐,然后才离开泾阳,返回了长安。
夏鸿升送走了李世民,本来准备想着可以歇一天了,却又接到了宫中禁卫的传令,说李孝恭所帅水师将士即将抵达长安,又召夏鸿升过去,夏鸿升又只得带上李丽质去了长安。
“禀侯爷,东瀛道之战念章一共制了一万三千枚,照陛下旨意,但凡是脚踏上东瀛道的将士,人人有份。”中校署令对夏鸿升行了一礼,说道:“另外有特等功军功章五十枚,一等功军功章一百枚,二等功军功章五百枚,三等功军功章一千枚,颁于有功者。全都准备好了,就等后日河间郡王凯旋。”
夏鸿升点了点头,不禁又问:“一万三千枚纪念章,只怕要花费不少时间的,你们是从何时开始制作的?”
中校署令笑了笑,答道:“好叫侯爷知道,当初咱大唐水师出动没多久,陛下就下了旨意了。一万三千枚纪念章,老早就做好了。而后捷报传回,陛下才又下旨让做了军功章。”
夏鸿升问明了情况,离开了将作监。
出去将作监,又入太常寺。一路上打着招呼走到最后面,进去了太乐署。
“夏侯!”
夏鸿升刚一进去,就听见有人唤他,转头一看,正是太常寺少卿祖孝孙。
见夏鸿升停步,祖孝孙笑着说道:“就猜着陛下也该派人来验视一番了,看来必须是派夏侯来了。”
夏鸿升苦笑着摇了摇头,说道:“本来我在泾阳待的好好的,却被陛下召来检查迎接大军凯旋之准备――这有甚子好验视的?又不是头一回,都熟门熟路的,我反而是个门外汉。”
“也是陛下重视将士之举。”祖孝孙笑道:“夏侯,请吧!”
祖孝孙将夏鸿升带到后面,老远就听见一片鼓声震震,金鸣钟响。
“太乐署之人正在排演后日歌舞,夏侯可先去一看。”祖孝孙对夏鸿升解释道。
夏鸿升随着祖孝孙进去,稍微看了一下,便离开了。
这些东西本他们本就是经常做,轻车熟路的,实在不需要他怎么去看。
要真让夏鸿升来,估计能给他整出一场晚会来!
哎,对了,说来也快要春节了,要不要搞一场春节晚会啊?
这个念头一蹦出来,夏鸿升就心思痒痒了起来。若真是能办一场春节晚会,多热闹啊!
夏鸿升离开太乐署,又去了好几个地方,确保每个部门都准备好了后日迎接大唐水师的将士回到长安。
一日的时间很快,第二天夏鸿升在军校里面看着军校生们操演军阵,以明日迎接大唐水师,看了一天,也就过去了。
李丽质住在宫里,夏鸿升也就没有回长安的宅子,在军校中住了一夜,一早便同军校的军校生们一同从军校出发,到了城外。
到了城外,军校生列阵以待,夏鸿升同马周还有李靖等人在城门前等着。
开始陆陆续续的有百姓从城中出来,在外面等着看。
朝臣们也陆陆续续的出来,三五成群的等待着。
不多时,突然听见一声雄浑的喊声来:“圣人至!――”
顿时百官皆肃然而立,面向城门,只见李世民的銮驾从城门中缓缓出来。
“臣恭迎陛下!”百官齐齐躬身行礼。
“诸卿免礼。”李世民起身说道,然后下来銮驾。
李世民召过去三省大臣说话,朝臣们也各自在旁边边说话边等待。
日头渐渐出来,又爬上了头顶。今日天气很好,百官在太阳底下都晒出汗了,这才突然见远处忽然间腾起一片尘嚣。
“陛下,您看!”王德在旁边对同长孙无忌说话的李世民提醒了一声:“怕是将士们到了。”
众人精神一振,李世民立刻站了起来,迅速说道:“诸卿,随朕前迎!”
说罢,率先朝前而去。
文武百官紧随其后,往前走出一段距离,停了下来。
看见远处尘嚣荡起,众人都知道是大唐将士回来了。一时间周围岑寂一片,皆屏住呼吸,心怀激动的等待着。
在场的所有人都紧紧的盯着道路的尽头。突然,只见那里猛地明晃晃一片,阳光反射的老远,那道路尽头的一片如同发光的巨兽一旁慢慢过去。
极目望去,只见大唐将士身着明光铠,骑在马上整齐前行,光耀加身,犹如天兵天将降临一般威武摄人。
众人更加激动,周围的百姓们更是不由的激动起来,纷纷说着:“来了!来了!”
京兆府的差役不得不频频训斥,叫周围的人肃静。
在众人的翘首以望中,大唐将士终于到了跟前。
齐齐勒马的同时,三声震天的呼喊犹如突然从天而降的炸雷一般炸响在了耳畔:“大唐万胜!大唐万胜!大唐万胜!”
三声喊罢,军阵顿时立正而立,声音猛然收住,再无半点声息,针落可闻。
接着,夏鸿升就听见了李孝恭洪亮而豪迈的声音:“臣李孝恭,贞观六年奉旨出兵,征倭国,定东瀛,平倭乱,稳民生。不负圣恩,不辱君命,今特来缴令!陛下万胜!大唐万胜!”
“陛下万胜!大唐万胜!”
“陛下万胜!大唐万胜!”
“陛下万胜!大唐万胜!”
随着李孝恭的声音,身后的将士们又是齐齐三声呼吼,声如雷震。
“倭国不敬,无人臣礼。朕以大唐水师伐之。贞观六年,大唐水师出琉球,十二艘铁甲舰,大破倭国水师,尽毁其三百余艘战船。旋而北上,攻取大坂,又以先锋不战而取倭国国都藤原京。此番之战,大唐将士未亡一人,此等神威,天下孰能撼之!”李世民快步走到近前,抓住了李孝恭的手,激动的说道:“今日众将士归来,朕当宴飨将士,论功行赏!来!与朕回宫!”
说罢,只听得钟鼓声大起,李世民抓着李孝恭的手,从城外一直到宫中,未曾松开过。(未完待续。)
夏鸿升送走了李世民,本来准备想着可以歇一天了,却又接到了宫中禁卫的传令,说李孝恭所帅水师将士即将抵达长安,又召夏鸿升过去,夏鸿升又只得带上李丽质去了长安。
“禀侯爷,东瀛道之战念章一共制了一万三千枚,照陛下旨意,但凡是脚踏上东瀛道的将士,人人有份。”中校署令对夏鸿升行了一礼,说道:“另外有特等功军功章五十枚,一等功军功章一百枚,二等功军功章五百枚,三等功军功章一千枚,颁于有功者。全都准备好了,就等后日河间郡王凯旋。”
夏鸿升点了点头,不禁又问:“一万三千枚纪念章,只怕要花费不少时间的,你们是从何时开始制作的?”
中校署令笑了笑,答道:“好叫侯爷知道,当初咱大唐水师出动没多久,陛下就下了旨意了。一万三千枚纪念章,老早就做好了。而后捷报传回,陛下才又下旨让做了军功章。”
夏鸿升问明了情况,离开了将作监。
出去将作监,又入太常寺。一路上打着招呼走到最后面,进去了太乐署。
“夏侯!”
夏鸿升刚一进去,就听见有人唤他,转头一看,正是太常寺少卿祖孝孙。
见夏鸿升停步,祖孝孙笑着说道:“就猜着陛下也该派人来验视一番了,看来必须是派夏侯来了。”
夏鸿升苦笑着摇了摇头,说道:“本来我在泾阳待的好好的,却被陛下召来检查迎接大军凯旋之准备――这有甚子好验视的?又不是头一回,都熟门熟路的,我反而是个门外汉。”
“也是陛下重视将士之举。”祖孝孙笑道:“夏侯,请吧!”
祖孝孙将夏鸿升带到后面,老远就听见一片鼓声震震,金鸣钟响。
“太乐署之人正在排演后日歌舞,夏侯可先去一看。”祖孝孙对夏鸿升解释道。
夏鸿升随着祖孝孙进去,稍微看了一下,便离开了。
这些东西本他们本就是经常做,轻车熟路的,实在不需要他怎么去看。
要真让夏鸿升来,估计能给他整出一场晚会来!
哎,对了,说来也快要春节了,要不要搞一场春节晚会啊?
这个念头一蹦出来,夏鸿升就心思痒痒了起来。若真是能办一场春节晚会,多热闹啊!
夏鸿升离开太乐署,又去了好几个地方,确保每个部门都准备好了后日迎接大唐水师的将士回到长安。
一日的时间很快,第二天夏鸿升在军校里面看着军校生们操演军阵,以明日迎接大唐水师,看了一天,也就过去了。
李丽质住在宫里,夏鸿升也就没有回长安的宅子,在军校中住了一夜,一早便同军校的军校生们一同从军校出发,到了城外。
到了城外,军校生列阵以待,夏鸿升同马周还有李靖等人在城门前等着。
开始陆陆续续的有百姓从城中出来,在外面等着看。
朝臣们也陆陆续续的出来,三五成群的等待着。
不多时,突然听见一声雄浑的喊声来:“圣人至!――”
顿时百官皆肃然而立,面向城门,只见李世民的銮驾从城门中缓缓出来。
“臣恭迎陛下!”百官齐齐躬身行礼。
“诸卿免礼。”李世民起身说道,然后下来銮驾。
李世民召过去三省大臣说话,朝臣们也各自在旁边边说话边等待。
日头渐渐出来,又爬上了头顶。今日天气很好,百官在太阳底下都晒出汗了,这才突然见远处忽然间腾起一片尘嚣。
“陛下,您看!”王德在旁边对同长孙无忌说话的李世民提醒了一声:“怕是将士们到了。”
众人精神一振,李世民立刻站了起来,迅速说道:“诸卿,随朕前迎!”
说罢,率先朝前而去。
文武百官紧随其后,往前走出一段距离,停了下来。
看见远处尘嚣荡起,众人都知道是大唐将士回来了。一时间周围岑寂一片,皆屏住呼吸,心怀激动的等待着。
在场的所有人都紧紧的盯着道路的尽头。突然,只见那里猛地明晃晃一片,阳光反射的老远,那道路尽头的一片如同发光的巨兽一旁慢慢过去。
极目望去,只见大唐将士身着明光铠,骑在马上整齐前行,光耀加身,犹如天兵天将降临一般威武摄人。
众人更加激动,周围的百姓们更是不由的激动起来,纷纷说着:“来了!来了!”
京兆府的差役不得不频频训斥,叫周围的人肃静。
在众人的翘首以望中,大唐将士终于到了跟前。
齐齐勒马的同时,三声震天的呼喊犹如突然从天而降的炸雷一般炸响在了耳畔:“大唐万胜!大唐万胜!大唐万胜!”
三声喊罢,军阵顿时立正而立,声音猛然收住,再无半点声息,针落可闻。
接着,夏鸿升就听见了李孝恭洪亮而豪迈的声音:“臣李孝恭,贞观六年奉旨出兵,征倭国,定东瀛,平倭乱,稳民生。不负圣恩,不辱君命,今特来缴令!陛下万胜!大唐万胜!”
“陛下万胜!大唐万胜!”
“陛下万胜!大唐万胜!”
“陛下万胜!大唐万胜!”
随着李孝恭的声音,身后的将士们又是齐齐三声呼吼,声如雷震。
“倭国不敬,无人臣礼。朕以大唐水师伐之。贞观六年,大唐水师出琉球,十二艘铁甲舰,大破倭国水师,尽毁其三百余艘战船。旋而北上,攻取大坂,又以先锋不战而取倭国国都藤原京。此番之战,大唐将士未亡一人,此等神威,天下孰能撼之!”李世民快步走到近前,抓住了李孝恭的手,激动的说道:“今日众将士归来,朕当宴飨将士,论功行赏!来!与朕回宫!”
说罢,只听得钟鼓声大起,李世民抓着李孝恭的手,从城外一直到宫中,未曾松开过。(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