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铁了心要南巡,内阁鼎力支持,这是谁也阻挡不了的事情,偏偏有人就干了,还拼了一条命,血洒左顺门。

    这背后的含义非常值得推敲了,赵贞吉找到了唐毅,开门见山,“元辅,此行恐怕不吉啊?”

    唐毅面色凝重,缓缓道:“大洲公也相信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

    “老夫自然不信。”赵贞吉叹息口气,“元辅,老夫见行程规划当中,居然有参观苏州文庙,拜祭阳明公一项。”

    “莫非大洲公不愿意?”

    赵贞吉立刻摇头,“老夫师从心学前辈,是阳明公的弟子,本朝可称圣人者,唯有阳明公一人而已,拜祭阳明公,给阳明公正名,乃是所有心学门人的期望。只是……”老夫子欲言又止,顿了好一会儿,才说道:“是不是有些操之过急了?”

    唐毅摇摇头,“当有人以死相抗,就正名我们这一步打到了关键点上,大洲公,这几年我们一起主持变法,整饬朝纲,到了眼下为止,你觉得变法可是成功了?”

    这个问题很好,隆庆登基五年,外平俺答,对内整饬吏治,清丈田亩,今年预计户部岁入会超过两千万两,明年还能再上一个台阶。朝廷有钱了,能做的事情就多了,改革军制,发行银元,整修河工,各地广建仓库直道……

    大明朝的国势在快速扭转,到处都呈现欣欣向荣的局面,不敢说盛世,至少算天下大治吧!

    但是赵贞吉却丝毫高兴不起来,相反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老头儿的背都佝偻下去。

    “元辅,千难万难,举步维艰啊!”

    “大洲公,您是老前辈,我也不妨放肆一回。我们不断往前推动改革,阻挠我们的不是哪一个臣子,而是长久徘徊在脑袋里的观念,有祖宗法度,有程朱理学,甚至有孔孟之道……您老意下如何?”

    赵贞吉吸了一口气,他一辈子治学,都是以孔孟门徒自居,要说祖师爷的坏话,他还没有那个勇气。

    “元辅,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仁义礼智,儒家之道,没有错,错的是我们这些后辈门徒。”老夫子语重心长。

    “不对。”唐毅却毫不买账,“大洲公,仁、义、礼、智,三纲五常,温良恭俭,孝悌忠义……自然没有错,可是要做到什么程度?什么才是仁,什么才是孝,标准在哪里?除了一些极端的例子之外,两个普通的芸芸众生,放在一起,哪个是仁,哪个是孝,能区分得出来吗?治国和修身到底不同,一个人需要反躬自省,可以安贫乐道,可以成仁取义,试问一个朝廷,肩负着千万人的生死安危,我们能胡来吗?我们做事能只求问心无愧吗?朝廷考评官吏,能只靠道德吗?”

    唐毅连续发问,犀利无比,赵贞吉猛然瞳孔紧缩,呼吸变得急促起来。

    “大洲公,您老通晓古今,儒家士人讲究重义轻利,认为商贾都是奸佞狡诈之徒,结果就口不言利,排斥商贾,在财务上,多少大臣被耍得团团转,面对国库枯竭,束手无策?”

    赵贞吉有心辩驳,可是却找不出任何有力的论据,别的不说,光是唐毅用新债换旧债,就把愁人的利息压力给轻松化解,省出来的银子能干多少事情?不懂财务,不懂经营,能治理国家吗?

    “再有,文官都希望重文轻武,抑制武臣,说他们桀骜不驯,心怀不轨,一旦做大之后,就会谋朝篡位!诚然这种可能性我不反对,但是不要忘了,国家还有外患,不需要武将去平定吗?把他们踩到了泥里,难道真的要我大明学习两宋,等到胡人杀到京城,指着太监领兵御敌,国破家亡吗?”

    赵贞吉被问得越发窘迫,竟然汗透衣衫。

    “还有,就拿皇帝出巡来说,一提到就说什么劳民伤财,就说什么靡费无度,试问大明广有万里,不论南北,都陛下的子民,让天下百姓一睹天子风采,不是更能拉近民心吗?”

    唐毅连着举了三个例子,个个切中要害。

    翻开儒家的典籍,你会发现不论孔孟圣人,说的都非常有道理,听起来都很动听……但是为什么用儒家治国,就难以跳出兴衰治乱的循环,而且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标准来说,几乎历代士人,没有一个合格的,毛病出在了哪里?

    其实看看儒家提倡的那些东西,也就明白了,不论三纲,还是五常,都是道德标准,而道德是没法量化,没法言说,大家都知道孝是对的,可做到什么程度是孝顺?谁能说得清楚?

    相应的富国强兵,制定法律,刑无等级……全都触手可及,实实在在,这也就是为什么春秋战国,法家大胜儒家的原因所在。

    这东西就有些像后世的情况,有些团体打着环保的旗号,水电站不让建了,打着反核的口号,核电站也不让建了——结果呢,他们用电比谁都凶,停电了,比谁骂得都大声。病态扭曲的环保人士、反核人士、爱狗人士、爱猫人士,他们和千百年前的,死抱着儒家教条的士大夫,都是一个德行,自以为占据了道德制高点,可是真的按照他们的主张,那就什么都做不了,只能在推诿扯皮,无休止的谩骂争吵之中,慢慢沉沦下去……

    “大洲公,此番南巡,我想让陛下看看东南的发展,同时也让东南的绅商士人,和陛下交流,我们要拿出真正能落实的国策,经过这一番协商,争取把商税的事情落实下去。东南是最支持新政的地方,心学门人是新政的忠实拥护者,只有到了东南,才能一锤定音,心学取代理学,务实取代空谈,新政取代旧制。陛下走了这一趟,下一步的新政才能真正往下推动。”

    唐毅真正袒露心声,把自己的设想和赵贞吉和盘托出,老夫子悚然一惊,嘴巴张得老大,久久闭不上,敢情唐毅打着这么深的算计,想得这么长远,赵贞吉突然格外惭愧。

    “元辅,老夫鼠目寸光,让您见笑了,诚如是,哪怕多花再多的银子,也是值得的。”

    唐毅露出大大笑容,说服了赵贞吉,一下子轻松了许多。

    “大洲公,我马上要陪着陛下南下,内阁交给高阁老统辖,他的脾气或许不好,我希望大洲公能相忍为国,你们两个务必精诚合作,把京城的局稳住,我去把东南的局打开,到时候南北齐动,一举成功!”

    “请元辅放心,为了心学,为了大明千秋万代,哪怕高胡子打我的嘴巴,老夫也笑脸相对!”

    “多谢了!”

    唐毅深深一躬,以赵贞吉在清流之中的地位,他只要和高拱紧密配合,唐毅也就不需要过多担心。

    隆庆五年,中秋节过后,朱载垕的銮驾在御林军的护卫之下,正式离开京城。首辅唐毅,带着大学士张守直,吏部尚书殷士儋,兵部尚书谭纶,户部尚书王国光,右都御史林润,锦衣卫大都督陆绎,等等数十位朝中重臣,陪伴着隆庆离开了生活三十五年的京城。

    高拱,赵贞吉,陈以勤,张居正,张守直,五位阁老留守京师,高拱总揽朝政。

    “元辅,陛下拜托您了。”

    “中玄公,京城就靠你了!”

    唐毅和众人拱手告别,离京的时候,还有一些小雨,走到了通州,就变得风和日丽,阳光明媚起来。

    “哈哈哈,老天爷都知道朕出京了,特意来恭喜朕呢!”隆庆的心情格外好。

    拉着唐毅,两个人坐在了船头,看着大运河两边的柳树成荫,碧水涌动,远山近村,袅袅炊烟,都让人心旷神怡。

    “对了,唐师傅,怎么没带着师母,还有平凡出来?师母不也是太仓人,让她回家看看啊!”

    唐毅挠了挠头,不好意思道:“臣倒是想,不过她又怀上了。”

    “哎呦,恭喜师傅啊!”隆庆有些感叹,“师傅多子多福,朕替师傅高兴,奈何朕命薄啊,天家子嗣艰难,只有李妃替朕诞下了两个儿子,前几天,又有一个妃嫔小产了,都是成了型的男婴,朕,朕这心好像刀割似的。”

    涉及到了皇家的事情,唐毅乖乖闭嘴,没有多话,可是他心里一清二楚,在他的关照和保护之下,隆庆的身体比历史上要好的很多,三十几岁的汉子,宫中怀孕的女子不在少数,可唯独李妃的两个儿子生养下来,老大还做了太子,泥瓦匠的闺女,不可小视啊!

    隆庆感伤了一下,很快就调整过来了。

    “师傅,这一次朕就想真正见识一下民间风貌,各地的官员也不用费心接待,住只要遮风挡雨,吃当地土产就好。”

    唐毅淡淡一笑,“陛下勤俭,臣代沿途的官吏百姓多谢陛下。”

    嘴上这么说着,可是谁有胆子怠慢隆庆,每到一处,各地都是奉上最好的吃食,热情招待,遇到了名胜古迹,隆庆也跑去看看,一路上走的别提多开心了,转眼就进入了山东的地界。

    “唐师傅,朕怎么觉得运河好像窄了许多?”

    唐毅闪目看去,果然三十丈宽的大运河,在某些地段,只剩下十丈不到,河岸边都是密匝匝的农田,谁这么大的胆子,敢占用河道土地啊?(未完待续。)

    本书最快更新网站请百度搜索:云/来/阁,或者直接访问网站

章节目录

我要做首辅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青史尽成灰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1031章 出发-我要做首辅笔趣阁,我要做首辅,笔趣阁并收藏我要做首辅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