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以校为家成就了我的事业,我当以更加敬业的精神来回报,以校为家的主旨是要以人为本,主体是学生,几十年来,我兢兢业业在教育教学第一线忘我的工作不说是桃李满天下,也可以说是满园春色,直到今天,每每看到曾经的学生衣锦还乡时的愉悦心情,看到远在他乡,还在为祖国的经济建设而拼搏的学子,不能回家省亲转而用短信问候老师时,手握短信的手微微颤抖时紧张而激动的心情,尤其是看到那些在学校时因为男女同学互递纸条,而受到严厉批评的学生,他们即使远在天涯海角,也要给老师搭上当地的土特产,聊表谢意时,因激动而怀有愧意的表情,跃然脸上,因而也成就了今后老师以此警示后人的良方,作为老师,在对待那些不听话的,甚至有些淘气的学生时,不能一味的打压批评,或者歧视打击,要诱导,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他们,要让他们感受到爱的温暖,因为孩子在学校时的表现说明不了什么问题,充其量也就是分数上有点区别,有高低上下之分,但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他们的可朔性太强了,无数事实证明,在学校表现好的学生,他们往往不太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因为他们太听话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长期的学校教育扼杀了他们的个性,使他们做什么事情都瞻前顾后,唯唯若若,不是他们没有主见,而是这种糟糕地教育方式,隐藏了他们的个性。79阅反观那些所谓差生,他们个性张扬,摸爬滚打样样精通,他们中有的眼观八路,耳听四方,思维异常敏捷,能够迅速躲避来自各方的攻击,有的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明知前路多障碍,偏要行险走单骑,也许正是这种形式古怪的想法和做派,成就了他们机智多变,英勇无畏的性格特征,以至于让他们在竞争激烈的应聘职场里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当然,我这里要说的是学校教育要一视同仁,不要总是把差生,差生挂在嘴边,歧视打击这一弱势群体,而是要因势利导充分开发他们的智力,给他们有展示自己能力的平台,在教育呼唤改革,应试教育还占据头把交椅的模式下,分数固然重要,但实践能力的培养也不可小视啊。

    我有一个学生姓丁,现在天津某厂任技术总监,数白领阶层,他当时是一个社会青年,没有参加初中毕业考试就逃学了,一年后他再次要求复读,他说;“老师,这一年可苦了,到处打工,人家都说我文化层次太低,拒收。我现在想通了,我要读书,你就收下我吧。”

    这在当时视班级成绩为唯一评价老师职级的评判标准的年代,能收下这样一个学生,无疑就是天方夜潭,有曾经教过他的老师说;“这就是一匹野马,难驯呐”。。

    “莫让一只老鼠坏了一锅汤,干脆不收得了,他也算是毕业了,”有的老师附和着说。

    是啊,面对这样的一个学生,任谁都会合计合计,怎么想都不过分啊。毕竟,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者众有谁不想好上加好,非要把葫芦吊在自己的脖子上啊。但是,当我看到老实巴交的家长渴望有老师能收下自己孩子的急迫心情和孩子可怜巴巴的眼神时,我突然觉得作为老师拈三捡四是耻辱,有悖人伦道德,于是我决定收下这孩子,我说;“丁xx同学,你要继续读书的愿望是好的,我支持你,你就在41班,明天来报到”。

    “好的”,千恩万谢之后,父子俩高高兴兴的回去了准备读书的资料和生活日用品去了。

    那一学年,小丁很刻苦,但由于基础太差,该忘记和不该忘记东西,基本上都清零了,因此我决定从头开始复习,好在他脑子不笨,人还活泛,和同学相处的很融洽,尽管一开始科任老师都不看好他,但是在我的一再要求下,加上他本人的强烈的求知**,最终感染了大家,“小丁变了,简直就不是同一个人”。大家异口同声的赞誉着。

    变是变了,但我始终秉持响鼓用重锤的原则,时刻敲打着他,时不时提醒着他,“丁xx同学下周就要月考了,准备好了吧”。

    功夫不负有心人,那一届中考他以较好的成绩被市一所中等专科学校录取,他终于赶上国家任务包分配的末班车。

    我清楚的记得,中考结束那天,小丁的父亲大汗淋漓的怀里抱着只鸡满操场找我时的情境,只见他赤脚穿双草鞋,两只裤管一只卷起,另一只像是走急路掉下去的样子,当他心急火燎地找到我时,嘴里不停的叨叨着“谢谢,谢谢老师,这是我们自家喂养的土鸡给你补补身子”。

    说完,把鸡交到小丁手里“给,快给老师送去。”然后他把双手使劲往身上擦了又擦,上前一步紧紧握住我的手,摇啊摇,那一刻,我仿佛觉得心在剧烈的抖动,有一个声音在呐喊“家长啊,老师的衣食父母,我不过是尽职尽责做了我应做的事,你何苦来哉,这是要折寿的啊。”

    现在每当小丁回家看望家人时,都少不了要来看看老师,平时节假日,不是短信就是电话的问个不停,我知足,我希望我的学生们都能幸福快乐。

    从选择平凡而又崇高的教师职业的那天起,我就决心把自己的一生交给党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是培养学生成才的前提,师爱在学生品德形成过程中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多年来我始终注意培养学生对集体、民族、国家、社会的责任心,用对学生一辈子负责的精神对待学生。在88年闹学潮时,有些学生因为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蠢蠢欲动,而我们因为受十年浩劫的影响太大,深知闹的后果是自取灭亡,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的党是久经考验的政党,一定有能力平息这场暴乱,果不其然,,一场声势浩大的暴乱,以**广场的清场行动结束了,我们心也就释然了。因而在平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总是以个国家、集体利益为重,处处关心学生、了解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在与学生接触的过程中坚持友好、平等态度,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同时把热爱与严格要求结合起来,做到严出于爱、严寓于爱、严而有理、严而有情。这种建立在理性基础之上浓浓的爱,非常容易使学生思想上产生认同感从而促使学生态度的转化,思想工作也就水到渠成了。首先要把自己作为班集体的一员,以平等的身份参与民主管理和班团活动,用爱心、耐心、信心去感化后进生,激励他们发挥自己的优势,允许其在改正错误的过程中有所反复。89届37班有个学生,初三的时候成绩在班级倒数,也不遵守纪律,但是这个学生很喜欢参加集体活动。我就从这点入手,经常安排一些他力所能及的感兴趣的事去做,让他在工作活动中发现自身价值,正确的认识自我,并体会到老师的关心与期待,从而提高了他的自信心。无独有偶,那一届的学生,崇尚对新生活的追求,由于受学潮的影响,当年大学生毕业分配遇到了瓶颈,引发了同学们对读书有用还是无用的大讨论,那些认为读书无用的学生论点一,反正不分配,何必a/b/c;论点二,早死早超生,何必在一棵树上吊死;论点三,比尔盖茨读的书也不多,他可是全世界首富哦,那些认为读书有用的学生则反驳说,一、我们读书不为那个人读的,是为我们自己,国家不包分配,正好给了我们公平竞争的机会,有什么不好呢?二、我们现在年龄还小,多学点知识,多掌握几项技能,艺不压身,不是很好吗?三、比尔盖茨大学未毕业是不错,但是他学的知识还少吗,他能够独步网络世界,是他努力学习,刻苦钻研的结果。经过辩论,明辨了是非,统一了思想,辩论的结果是:读书有用。少小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经过辩论,我们班的同学,更加精诚团结,更加努力学习。

    尤其在对待家庭困难的学生上,我们也是尽力地去帮助他们。我们班有个学生,家境贫寒,初二上学期时父亲得了尿毒症,急需人照顾,她就准备退学回家照顾父亲。我了解情况后,一方面从自己的工资中拿出钱来资助她,另一方面向学校申请免交学杂费,同时号召全班同学伸出关爱之手,为她捐款,帮助她解决眼前的困难。同时,还利用个人和县民政局长是老乡的关系,帮助她父亲申请到了红十字会的赞助,在师生的共同帮助下,这位同学考取了重点高中。多年来我默默地资助了七名学生。

    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经常告诫自己,教育者的职责不是让学生在老师面前低头,而是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特别是对有过错的学生,更要以真诚的同情心、责任心和耐心,唤起他们对过错的内疚。90届52班有名男生,习惯不好,经常迟到、旷课、上网、打架。在和他接触中,我了解到他有很强的自尊心,而且能够接受老师的鼓励,只是自控能力差,管不住自己,我心中有数了。在一次历史考试中,一名教师制止他作弊,他不仅认识不到错误,还和老师顶撞起来。为了更好地帮助这位同学,我并没有严厉的批评他,而是和风细雨地、耐心地帮助他分析错误的原因,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与他推心置腹地多次交谈。两个多月后,当这位同学知道是老师在耐心帮助他的同时,还默默地承受血管神经性头痛折磨的时候,这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学生感动地哭了,说:“老师,我错了,我不该让您操心。”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在我地耐心帮助下,这个学生的学习成绩很快就赶上来了。三十多年来,这样的例子究竟有多少我已经纪不清了…。

    知恩图报是古训,一乡人认知一个和尚,一个和尚未必认识一乡人。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功能是传道授业解惑,学生尊敬老师,是亘古不变的定律,天地君亲师,师是上过神坛的,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是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谏言,在这里我并不是说老师有多么了不起,多么伟大,老师一样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老师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菩萨。老师也希望有爱、有真情,对于一个学生来讲,他有可能记得教师对他如何如何的好和不好,但他最终还是理解老师对他好是真心,对她不好也是真心,理由很简单,因为他不听话,淘气调皮,打架,或者到今天他认为是出格的事,但当时打死都不认账,所以才惹得老师生气,狠狠的批评了他,并告诉他应该怎样做人的道理,因为他现在终于懂得了要不是老师的帮助,他不可能有今天的成就。作为老师,他可能或者根本想不起来他、亦或是她的点点滴滴,但他却永远记得老师对他的舔犊之心。

    因而敬业爱岗,治学严谨是我对于工作苦苦追求的终极目标。我上的每一节课,课前都能悉心备课,课上生动讲授,课后倾心交流。我从不对学生实行体罚和变相体罚,保持清廉品格,廉洁自律,从不搞有偿家教。那个时候,邓爷爷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初见成效,老百姓手里有钱了,于是有的人建房,有的人就开始搞智力投资,请家教,谁说只有城里人才能请家教,农村人就不行,我呢就非要试试看,老师作为行业的佼佼者,享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家教,驾轻就熟,既有利又图名何乐而不为。但由于责任心驱使,说你行,还真就不行,都去搞家教,谁来上课。当时流传着这样的一则故事,发人深省:有一天上数学课时,学生问老师,“老师,反三角函数是什么意思?”老师咋一听蒙了,”哦,没什么意思,你个傻东西,这个都还没有搞清楚,今天晚上家教时,你就会清楚的。”老师在课堂上留一手,等待家教时解决。因而在学生和家长中盛传着“留一手”老师的种种劣迹。以致以讹传讹,弄得这个老师灰头土脸,面目全非,最后调离岗位了事。事情往往就是这样,惹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所以我一直坚持不做家教,虽然少了一笔可观的收入,但我可以心安理得的睡一个好觉,少吃一碗,慢行一步,我心坦然。担任班主任工作多年,我一直是每天早晨最早一个进班,晚上最后一个离开。一天十到;一早操到、二早自习到、三吃早饭的时候到、四第一节课到、五吃中饭的时间到、六下午第一节课到、七放学到、八吃晚饭的时候到、九晚自习的时候到、十就寝到。主要责任是;查岗、查到、査迟到、早退、查纪律。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我尽心尽力,协同各任课教师抓好各科教学。严师出高徒,严明的纪律,是班级各项工作顺利完成的保证,也是各项工作的基础。为了抓好班级纪律,树立良好班风,我经常深入班级,了解情况,与学生谈心。班级管理严格,所带班级以班风正、学风正、纪律严明而全校闻名。

    在教育教学中,我还不断地总结自己的成败得失,积极撰写论文,论文《论后进生转化工作中的得与失》,在《湖南教育报》举办的“教育创新大家谈”征文大赛中荣获二等奖。另有十余篇文章在省、市、县级刊物发表或获市级、县级一、二等奖。我积极参与各种教学交流活动,虚心向别人学习。积极参加各种继续教育培训、业务进修,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过去的三十多年,我以校为家,舍小家为大家,不论风雨,不计日夜地教导培养学生。以心换心,学生尊重、信任、爱戴,不愿对父母讲的秘密说给我听;心中的烦恼向我倾诉,希望能指点迷津;许多后进生在我的激励下重拾自尊、自信,努力学习变成了优等生……

    在三十多年的教育教学生涯中,取得了许多令人羡慕的成绩。但我从不据功自傲,凭我当时的条件,争取一个中学高级教师的指标是完全可行的,可我没有那么做,一是我当时处在所谓的领导岗位上,应该把指标让给那些在第一线工作的同志,二是有些老同志辛辛苦苦一辈子眼看就要退下来了,他们更需要,这个职位。因此也就一让再让,到今天,也就是个中级职称,一个月少拿近捌佰元之多,有时家里人戏谑着笑话,一个月多八百元干什么不好,当年局里给你的指标你都让给别人了,现在后悔吗?不,我不后悔,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你看看校长官比我大,他退休后,是门庭冷落车马稀,日守枯州,夜守河床,有意思吗?你再看看我,一早起床,短信吱吱响,电话闹不停,,日子过得多磁匀,你们说,我现在夫复何求?我有许多过命的朋友,有真心实意待我的学生,我以真心换真情,有欢乐,也有痛苦,有挫折,更有收获。前路漫漫,始终如一,痴心不改。

章节目录

我的幸福宝典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松高洁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十四章有以校为家【二】-我的幸福作文500字,我的幸福宝典,笔趣阁并收藏我的幸福宝典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