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美好岁月之任人唯贤【三】

    为增强广大员工竞争意识,改革学校用人机制,充分调动教职员工个人主观能动性和工作积极性,促进各校教育教学工作平衡发展和提高,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规范化管理水平,中心学校决定积极开展各校校長的竞聘工作。

    本次竞聘秉承一贯的公平、公正、公开原则,不仅成立竞聘考评工作小组,还严格规定竞聘的内容和流程。此次竞聘理论部分设有应知应会考试、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评估与评价,对教学软件系统进行上机操作考试。技能部分包括备课上课和听课评课测试。理论考试结束后进入到面试环节,竞聘人员必须参加演讲、面试和民主测评三项内容。演讲结束后,由竞聘人抽取二道面试由竞聘者回答。根据竞聘者的表现,考评小组对应聘人员的平时工作进行民主测试,然后由纪检/人事、职代会代表等部门人员组成的工作小组,负责对应聘人员的分数进行统计、汇总、计算。最终根据综合排名的高低,学校组织者公布入围者名单。

    本次竞聘吸引了众多现任校长与中青年教职工的积极响应,他们纷纷报名,希望通过这样一种方式展示自我,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学校和职代会的肯定,最终进入校长岗位的角逐。竞争上岗也能将一部分表现优秀、业务能力强的基层中青年员工提拔至校长岗位,将原有的校长进行合理调配,发挥良好的用人导向,进而优化校长队伍。

    三国时期,曹操讲求“唯才是举”,哪怕“负污辱之名,见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的人才,“其各举所知,勿有所遗”的网罗,即使在现在社会里,有如此识见和气度的领导,也不多见。当时,在许都,可以设想,是一个多么人才济济的兴旺局面。就以文学来说,现在我们所讲的建安时期文学的繁荣景象,大部分作家都在曹氏父子周围。至于那些政治上、军事上的谋士,则更是曹营中的骨干力量。官渡之战,是决定曹操能不能立足于天下的最大考验,不消灭这个无论在军事上政治上的劲敌,曹操一天不得安生,连觉都睡不踏实的。而且,袁绍手下的谋士,像许攸、沮授、审配、郭图,也都是一流的“智囊”。因此,曹、袁之战,也是一场谋士之战,结果,由于袁绍“多疑而寡决”,手下谋士又分帮结派,纷争倾轧,可以打赢的仗,也打输了。而曹操之胜,应该说,很大程度获益于他的这些谋士的高明对策。官渡之战,久攻不下的时候,曹操也动摇过的,因为几无隔宿之粮,干脆不如撤兵算了。他同荀彧商量,这位谋士给曹操写了封信,信内建议:“公今画地而守,扼其喉而使不能进,情见势竭,必将有变。此用奇之时,断不可失。”以弱战强,正如狡兔和鸷鹰搏斗,只有一口气不停地拖着叼住它的鹰向前奔走,愈到最后时刻,愈不能泄劲,坚持到底,才是胜利。哪怕稍一迟疑,全盘皆输,必然会成为鸷鹰的一顿美餐了。官渡大捷以后,他给皇帝上表,给荀彧请功。曹操在这份《请增封荀彧表》中,说得相当实事求是。“昔袁绍作逆,连兵官渡。时众寡粮单,图欲还许,尚书令荀彧,深建宜住之便,远恢进讨之略,起发臣心,革易愚虑,坚营固守,徼其军实;遂摧扑大寇,济危以安。”他还设想,“向使臣退军官渡,绍必鼓行而前,敌人怀利以自百,臣众怯沮以丧气,有必败之形,无一捷之势。”所以,曹操承认荀彧的谋略,“以亡为存,以祸为福,谋殊功异,臣所不及”。即使在今天,能找到这样敢于襟怀坦白,承认自己“不及”部下的人,怕也不多的。历史上曹操是“唯才是举”的典范,曹操用人“不念旧恶”,比如张辽;“各尽其才”比如任峻;善于在实践中选拔人才,比如郭嘉;此外,能用度外人,比如刘备。从这些方面我们可以看到,曹操思贤若渴,为了实现自己的霸业,不拘一格,广揽人才,知人善任,能用度外之人。魏汉末社会中的世家大族,魏晋时称为士族,影响很大,名士多出于这个阶层,或者在政治上站在这个阶层一边。曹操由于其宦官家族的身世,一般说来不为名士所尊重,不具备战胜出身于世家大族的割据者的政治优势。操杀戮讥议自己的名士边让,引起兖州士大夫的激烈反抗,其势力几乎覆没。东汉世家大族的代表人物袁绍,实力和影响远胜操,在讨曹檄文中曾辱骂操是“赘阉遗丑”。官渡之战时,操的文武官员多与袁绍通谋。操不得不度外用人,发布“唯才是举”的教令,拔用那些不齿于名教但有治国用兵之术的人。但操选官的真正准则并不是“唯才是举”,而是“治平尚德行,有事赏功能”。操不但不曾笼统地否定世家大族素所强调的德行标准,而且很重视对名士的争取。在其帷幄中有许多名士。官渡战前,徐州混乱,他曾派出名士陈群、何夔等人出宰诸县,以图稳定局势。操得邺城后,立即辟用绍原来辖区内的名士;破荆州,也尽力搜罗本地的和北方逃来的士人。操越到晚年,越是以慎德为念

    无论世界上的任何一个组织都是由人组成的而作为这个组织的决策者在拣选人事的时候是根据这个人的才能还是根据这个人对自己的态度来任用直接关系到这个组织的命运。中国古人说“选贤与能”是非常有哲理的。事非人莫办业非财莫举我们挑选一些真正有办事能力的人来任用其结果是令人感到非常愉快的好像夏天收割时冰雪的凉气。而拣选那些对自己只会阿谀奉承的人去办事最后都会如醋倒牙、如烟熏目。既然使用不同的人会有两种不同的结果我们在用人和保举人的时候、就必须做到不拘一格,任人唯贤,唯才是举。

章节目录

我的幸福宝典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松高洁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六十章美好岁月之任人唯贤【三】-说出我的幸福作文450字,我的幸福宝典,笔趣阁并收藏我的幸福宝典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