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中的日子总是过的很快,转眼到了四月底,就有太监出来先看方向。

    指点何处更衣、何处燕坐、何处受礼、何处开宴、何处退息。

    又有巡察地方总理关防太监等带了许多小太监出来各处关防挡围,指示贾宅人员何处退避、何处进膳、何处启事种种仪注不一。

    外面的由贾琏领着管家,培训一干家奴小厮。

    而园子里的仆婢,则由王熙凤和贾探春掌总。

    不过因为王熙凤的肚子越来越大,行动不便,又不敢让她太劳心,所以多是由贾探春掌总。

    尽管贾探春只是一个姨娘生的庶女,出身不显。

    早先也并不被府上一干有头面的仆妇们放在眼里,可谁让人家有一个了得的亲弟弟,魔王一般,且最看不上府上的婆子妇人,这一点倒是和他那二哥有得一比。

    果真是亲兄弟

    只是,人家宝二爷看不上归看不是,可人家可不会随便发落人。

    哪像三魔王,不说早年,只提他眼睛复明后到现在,陆陆续续的打发了不知多少人了。

    其中,有的只是被撵去了庄子上,有的则被打了板子赶出府去,还有的人,更是无声无息的就消失了

    每每想起那些曾经十分熟悉,但一夜起来就再也看不到的人,那些婆子们苦胆都快被唬破,哪里还敢作死惹祸!

    因此,倒也没人敢跟贾探春故意挖坑绊腿

    一直到了五月初四,贾琏、贾芸等督率匠人扎花灯烟火之类才办停妥,外面开始有工部官员并五城兵备道打扫街道撵逐闲人了

    这一夜上下通不曾睡。

    至第二天端午正日,自贾母等有爵者皆按品服大妆。

    园内各处帐舞蟠龙,帘飞彩凤,金银焕彩,珠宝争辉。

    鼎焚百合之香,瓶插长春之蕊。

    并街头巷口,俱系帷帐挡严。

    因早有太监通禀,贵妃要待戌初(晚上七点)才会出发,因此贾母等人俱在屋内等候。

    然而,府上的男丁们却开始最后的忙碌。

    因为荣宁二府相连,占了大半条街,因此,从街头起,便都用帷帐围了起来。

    这倒不算什么,最让人瞠目结舌的是,打街头起,贾府便用等路宽的大红精织地毯铺地。

    从街头至荣国府正门,足足数百米长短的距离,一色的大红精织地毯!

    富贵逼人。

    若这还能勉强接受的话,当入幕时分,无数贾府青衣小厮,将一盏盏各色水晶玻璃风灯挂在两道边的柳杏诸树上,并点燃起罩内等芯时,诸灯上下争辉下,竟造出一个玻璃世界,珠宝乾坤!

    一时间,竟将整一条公侯街,都辉映的恍若天界仙府一般。

    这就彻底让远远围观的人目瞪口呆了

    话说自从宫内允许妃子省亲外,请旨省亲的人家不是一家两家。

    不过,同为贵妃省亲的,却只有贾家和吴家。

    吴家亦是军中将门之家,不过,吴家家主吴天,并非荣国一系,而是方南天手下大将。

    统兵本领虽比不得岳钟琪惊才艳艳,但胜在厚重沉稳。

    岳钟琪擅攻,吴天擅守。

    如今,北方的长城军团,就在吴天手中掌握着,功封子爵!

    去年,在贾元春被册为贵妃的同时,吴天的女儿,也同时被册封为了贵妃

    自宫内准许妃嫔省亲后,贾家请旨省亲,吴天家也跟着请旨省亲。

    吴天虽远镇草原,但其长子吴锐却在家,一力主持着省亲一事。

    吴锐曾暗自发誓,一定不能在场面上输给贾家!

    贾家这几年的确富贵逼人,可吴家也不是什么贫困户。

    背靠偌大一座富饶的草原,多的是蒙古王公台吉,更兼与厄罗斯靠近,可走私贩卖各种货物。

    这些年来,吴家当真积攒下了一座金山。

    就算分润出去一大半,可留下来的,依旧有百万家财。

    因此,吴锐并不惧怕才兴起没几年的贾家。

    只因贾家省亲在前,所以批复也在前,使得贤德妃先一步省亲。

    今日吴锐特地赶来,就想看看贾家到底是何等排场。

    待日后吴家省亲时,他定要摆出更体面更阔气的排场来。

    他不怕和贾家比,皇帝同时立二妃,所为者,本不就是为了平衡吗

    只是,当他先看到那十数米宽,数百米长的大红精织地毯时,心里就噗通的跳了下。

    不过,也没太在意。以吴家的财力,未尝就买不来这么大的地毯

    然而,当他看到恍若天上繁星一般的水晶玻璃风灯,上下辉映成星河时,吴锐彻底沮丧了!

    他家里也有这种风灯,精致好用,哪怕是雨雪天气,也是无碍。

    可是,一盏这样的风灯,在市面上的售价,就足足二十两银子。

    就这样,还是有价无市,拿着银子都没地儿去大量购买!

    再看看这整条街上满满当当亮晶晶的玻璃风灯,数量没有一万也差不了多少。

    算下来,至少要大十几万两银子。

    吴家的家底儿就是再厚,也没这么个糟践法

    最后看了眼恍若天上人间的公侯街,吴锐沮丧的打马离去

    吴锐虽难过,可其他百姓们哪里管这些。

    他们多咱看到过这般富贵逼人的场景?

    当然,也不是没有人酸

    “嘿!都说财不露白,闷声发大财才是王道。

    这贾家荣宁二府,也不是泥腿子乍富,怎地就这般张扬?

    听说,户部国库里的银子都没几两了,国运艰难如斯,贾家却这等奢靡,着实不是福事。

    这么些个银子,施舍给穷人捐给朝廷不更好?”

    “呵呵,真正是个草包脑袋,酸也酸死个人。

    你也不想想,贾家是什么样的人家?

    多咱时候,国朝政事,需要将门去操心了?

    再说,宁侯这般生发了得,打仗不含糊,可赚银子的能耐就更不含糊了。

    他赚下一座金山银海来,不花出去,留在手里做什么?

    瞧你乡下大脑壳子,一脑袋的高粱花子,知道个啥?

    这样做,才是真正的聪明人,让人放心哩!

    武勋将门,以命换来的富贵,就要使劲的显摆!

    藏着掖着,更让人不好受

    你懂个球!”

    贾府中人,此刻顾不得外面人的酸气或是羡慕,李万机亲自带着两府小厮,将一担又一担的蜡烛挑来,急急在来各处点灯。

    将将点完时,忽听帷帐外面马跑之声。

    一时有十来个太监都喘吁吁跑来拍手儿,这些太监会意都知道是“来了来了”,各按方向站住。

    然而这时,却忽然出了岔子。

    忽地,不知从街道两边什么地方,出现了大约两百数,身披铁甲,背负长弓,手持大秦戟的勇武敢战之士,在关防太监目瞪口呆的注视下,踏上红毯,阵列街道两侧,如山而立!

    “宁侯,您这您这是”

    关防太监姓谷,看到出了这么大一个岔子,脑门上的汗一下就下来了,瞠目结舌的看着贾环道。

    西街门外,贾环头看了眼身后的阵势,淡淡一笑,道:“此乃我宁国亲兵,恭迎贵妃门!”

    说罢,忽见一对红衣太监骑马缓缓的走来,至西街门下了马,将马赶出帷帐之外便垂手面西站住。

    半日又是一对亦是如此,少时便来了十来对,而后方闻得隐隐细乐之声。

    一对对宫人龙旌凤雉羽夔头,又有销金提炉焚着御香,然后有宫人打着一把曲柄七凤黄金伞过来,过后便是冠袍带履。

    又有值事太监捧着香珠、绣帕、漱盂、拂尘等类。

    不过,当这些太监走至西街门下,看到里面的场景时,无不纷纷怔住,而后才赶紧过神来,神色愈发恭敬的踏上红毯,小心翼翼的站在本不该出现的雄武甲士的前面站好

    好大的排场!

    一队队过完后面,方是八个太监抬着一顶金顶金黄绣凤版舆(仪轿)缓缓行来。

    原本此刻,贾府诸人都当在道路两旁跪下,恭迎贵妃府。

    然而,贾环却又不按规矩出牌。

    他拉过拘谨的贾宝玉,在众太监宫女目瞪口呆下,上前数步,来到轿旁,朗声跪迎道:“小弟贾环,并兄长贾宝玉,恭迎大姐家!”

    说罢,也不等轿中人反应,又拉起明显懵了的贾宝玉,再上前一步,原本站在轿边的宫女,吞咽了口唾沫,到底没敢拦,让开了路

    贾环靠近轿子,对轿中人笑道:“大姐,下轿吧。”

    轿中人明显也被这厮的不按规矩出牌给弄的有些懵了,轻声道:“三弟,这怕不合规矩。”

    贾环大声笑道:“大姐无忧,昨日小弟特意入宫,已请来恩旨。

    今日,但论亲情,不叙国礼,方不负省亲之恩。当时皇后亦在

    怎地,大姐归来时,逼 i 和皇后没有交代吗?”

    轿内人似乎恍惚的忆了下,而后道:“逼 i 和皇后倒是有此温言,只是

    罢了,既然是三弟请了旨意,那我就下轿吧。”

    贾元春在轿中拿定主意后,抬舆的太监忙落轿跪下,而后轿子两旁的昭容彩嫔等撩开轿帘,引领着元春下舆。

    待贾元春款款走下宽大的凤舆后,就见一个两鬓霜白的少年男子,身形如松的站在轿旁。

    只见他头戴凤翅紫金冠,身着紫金斗牛服,英武不凡,贵气逼人,不是贾家如今最出息的贾环,又会是谁?

    看着贾环脸上眼中,满满都是温和亲厚的笑容,只这个笑容,就让久在深宫数年的贾元春,将一颗冷了许久的心儿,给暖开了。

    “大姐,欢迎家!”

    贾环看着身着金黄宫袍的贾元春,看着她微微湿润的双眼,脸上的笑容愈发和煦温暖,再道一声。

    “三弟”

    贾元春面色动容,似有些不敢认,轻轻一呼。

    贾环点点头,笑道:“大姐,是我!欢迎你家!”

    又说一遍后,贾环竟主动伸出了手,牵起缓缓流下泪来的贾元春的右手,又对还有些发蒙的贾宝玉使了个眼色,道:“二哥,走,咱们一起带大姐家!”

    贾宝玉楞了下后,慌忙反应过来,学着贾环的动作,牵起了贾元春的左手

    没牵住,慢了一步

    倒是贾元春惊喜的看着贾宝玉,先一步抚在了他的脸上,又摸了摸他的脖颈,泣道:“竟已这般大了”一时间,竟伤感的有些不能自制。

    她离家时,贾宝玉还只是一个幼童啊

    许是完全没什么印象了,贾宝玉垂着脑袋,任凭贾元春施为,也没什么互动反应

    贾环心里暗叹一声,对贾元春笑道:“大姐,你这有点厚此薄彼啊!

    来来来,你也来抓抓我脖子,我也是你亲弟呢”

    “噗!”

    本来伤心不已贾元春,哪里见过这种逗货,顿时破涕为笑。

    见元春笑后,贾环亦是哈哈一笑,不再玩笑,牵着贾元春的手,转过身,一起踏上红毯,而后高声喊道:“恭迎大小姐府!”

    “咚!”

    “咚!”

    “咚!”

    “威武!”

    “威武!”

    “威武!”

    两百雄兵,同时以大秦戟枪地,发出阵阵轰击声,而后,吼声震天!

    一时间,贾元春竟连看那玻璃世界的心情都没了,顿足而立,怔怔的看着这一幕。

    贾环微微靠近她,附耳道:“大姐,咱们贾家,我们这些亲人,永远都是你最坚实的后盾!”

    这一刻,贾元春泪如雨下!

    ps:今天三更我个人比较满意,也确实是在努力用心去写。

    所以,厚颜求几张票票!

    (未完待续。)

章节目录

醉迷红楼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屋外风吹凉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六百一十二章 后盾-醉迷红楼人物介绍,醉迷红楼,笔趣阁并收藏醉迷红楼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