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门,快开城门!”

    天色将明未明时,一大队人马有些急匆匆的赶到神京城延光门下,为首之人高声厉喝道。

    蕴含着内劲的声音,惊动了守城士兵。

    从十数米高的城墙女墙中探出一个人头,高声道:“宵禁时间,任何人不得擅闯,还不退下!”

    “大胆!皇太孙在此,速将城门守将喊来,吾有太上皇御命金牌在此!还不速去?”

    为首青衣人,此刻面色铁青,高声喊道。

    城门上人听闻此言,顿时打了个激灵,虽不知真假,但也知不是他能耽搁的事,忙去将在门楼里睡大觉的城门守将喊了起来。

    若是平常,哪怕十万火急之事,不到时刻,都不能开启城门。

    但有了太上皇的御命金牌就不同了,更何况还事涉皇太孙

    守门将领名唤杜峰,本来被士卒喊起,还一脸的起床气,惺忪的眼睛恨不得杀人。

    可是听了士兵的话后,他的头发差点都炸了起来。

    鞋袜都来不及穿,抓起战袍就往外跑。

    老天爷!

    这是出大事了!

    连后世京城里的一个出租车司机都能对政治动向敏感无比,更何况是一个将军。

    皇太孙今日才护着皇帝去铁网山行围,若不是有天崩地裂之事,他怎会在这个时候,这么匆忙的折返?

    最重要的是,他叫开城门的方式,不是陛下的圣旨,而是太上皇的金牌

    杜峰甚至不敢往下多想。

    坊间流传着无数关于皇权争斗的传说,而阴毒、诡秘、血腥便是其中的主题。

    杜峰不过是区区一个五品城门将,他真不愿沾染到这些因果当中去,稍有不慎,便是粉身碎骨,祸及九族

    “城下何人?”

    按照规矩,杜峰趴在女墙间高声问道。

    “少废话,本座黑冰台青龙也。

    皇太孙有急事进城,事关重大,太上皇御命金牌在此,你还不速速打开城门?

    再敢耽搁时间,吾必斩你!”

    青龙一张脸当真是铁青色,想起皇太孙身上的伤处,他的魂儿几乎都要丢了,哪里还耐得住与区区一个守门将啰嗦。

    每耽搁一刻,皇太孙的伤就可能多一分不能挽。

    若是别处倒也罢了,可偏偏伤在那处

    青龙心中恨欲狂!

    杜峰闻言,唬的不得了,就着城门上的数垛城门火炬的光,他从女墙上看下,的确能看到下方的青龙,和他手上的金牌,以及后面有些奇怪的阵型。

    一僧一道骑于马上,两人一手持着一根大秦戟,形成了一个简易的“软轿”。

    “软轿”上,一个身着明黄色龙袍的少年躺在上面,似不知生死。

    龙袍上,多有血迹

    见此,杜峰额头上的冷汗一瞬间流了下来,他颤声道:“千户大人,还请将金牌递上,待末将查验之后必定让人开门。职责所在,末将不敢疏忽。”

    “你”

    青龙闻言,顿时暴怒,恨不得飞上城墙,斩杀此人。

    “青龙”

    就在此时,一道虚弱的声音传来,青龙猛然首,看向被白云禅师和玄空真人抬着的皇太孙,脸上狂喜道:“殿下,您醒了?”

    “将金牌递上”

    赢历面色惨白,但眼神却似乎变得极为深邃,他看着青龙,幽幽的道。

    青龙被赢历的眼神看的心中一寒,垂首抱拳作揖,道:“是!”

    他转过头,将金牌放入垂下的吊篮中,面上无一丝表情,心中却更寒。

    刚才虽只惊鸿一瞥,却也看到,在皇太孙的双腿间的袍摆上,渗出的那一摊刺眼的殷红

    千万不要有事,否则,就真的要天崩地裂了!

    青龙心中暗自祈祷

    “开城门!快,快开城门!迎殿下进城,快啊”

    校检完金牌,确认无误后,杜峰对着内城门洞里的麾下兵卒疯狂喊道。

    “吱呀”

    数十名守门卒用铰盘拉动碗口粗的铁链,将沉重无比的城门缓缓拉开。

    刺耳的声音,似乎惊动了整座神京城。

    然而,当杜峰带人屁滚尿流的赶下城门时,却只能看到大队人马扬长而去的背影

    他面色发白,怔了怔后,一挥手,咬牙道:“关门!”

    “殿下,再忍忍,等到了宫中,属下立刻去找蔡供奉。

    他号称鬼医,一身医术可惊鬼神,连太上皇都敬重三分,一定能”

    青龙一边控马急驰,一边转过头,对纹丝不动的趟在软轿上的赢历说道。

    “不必了”

    不知想到了什么,赢历原本就发白的面色,听闻青龙之言后,愈发难看了,他轻声拒绝道:“叫开宫门,送孤东宫即可。孤宫中自有御医”

    “可是殿下,那些御医又如何能跟鬼医是。”

    青龙话未说完,就在赢历幽深清冷的目光下住了口,一字不敢多言,恭声承应。

    队伍再次加速,“软轿”上,赢历的目光深处,一片冰凉清寒

    天色渐明,神京城东的官道上,旌旗林立,伞盖如华。

    四十五名御前侍卫以九五行列,行于在大军之首,宣示皇威。

    路上行人见之,远远的就避开道路,伏跪于道路两侧。

    实际上按照规矩,为了安全着想,应该先有一队骑兵,将路上行人全部驱散开来。

    但不知为何,这次隆正帝没有这样做。

    非但如此,他还命人将龙撵的珠帘卷起,好让周围百姓行人,得以瞻仰圣颜。

    在这个即使五品小官一生都未必能目睹一次龙颜的年代,可想而知,隆正帝此举,给行人带来了多大的冲击。

    虽然是一大早,但官路上的行人已经很多了。

    无数人得以有幸目睹天颜,一个个激动的难以自己。

    可以预想到,等他们进城后,会怎样炫耀这一次经历。

    贾环倒是看明白了平日里“高冷无比”的隆正帝,为何突然如此亲民。

    有人已经提前宫了,就算没有挂起缟素,对外发丧音,怕也已经开始准备了

    隆正帝此举,是为了以防万一,有人想作假成真

    当然,贾环觉得隆正帝想的太多,胆子也太小,而且猜疑心太重

    可是对于一个帝王来说,尤其是对一个习惯了“朝不保夕”的帝王来说,这种举动,已经近乎为本能。

    也可以看出,他对那人的防范到了何等地步

    想起这次布局跳出来的人,贾环就忍不住露出一抹苦笑。

    到底不能英明神武的算尽天下事,其实想想也是,自古而今,又有哪个人真的能算尽世事?

    诸葛孔明六出祁山,哪一次不是妙计连天?

    最终却都功亏一篑。

    火烧葫芦谷,差点就烧死了司马懿父子,最终还是被其逃出升天,最终断了蜀国大业。

    武侯尚且如此,更何况是他?

    这次他与隆正帝的布局,本想是借着风云激荡之际,先引出一些牛鬼蛇神,然后再引出一些趁着乱势,趁机作乱的幕后黑手

    想法不能说错,也确实引出了不少大鱼。

    但两人也险些把自己给坑了进去,都损失惨重。

    贾环损失了一个中坚力量和队友,而隆正帝也损失了一个亲子

    好在,相对损失而言,两人的收获更大些。

    隆正帝最大的收获,就是挖出了一票欲置他于死地的贼臣、逆子

    想来隆正帝现在心中还在发寒,他怕是做梦也没有想到,一直守卫着皇宫大内的御林军副统帅梁建,竟会是叛逆!

    毫无疑问,御林军内部将会大洗牌。

    御林军属皇室直属,不归军机阁署理。

    隆正帝若是不趁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掺一些“沙子”进去,那他就真成傻子了

    贾环也没想到,废太子已经薨了十几年,居然还有人想为他报仇

    再有荆王一脉和那些宗室王公,居然在做着裂土分封的美梦!

    真正是可笑

    可惜的是,这次牵扯进去的宗室,实在太多了。

    即便是刻薄寡恩、嫉恶如仇的隆正帝,恐怕也无法********。

    否则,既无法与太上皇和皇太后交代,也无法与天下人交代。

    贤名如汉文帝,都要因为““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能相容”的歌谣而感到头疼棘手,更何况是原本就有“刻薄寡恩”之名的隆正帝?

    想想隆正帝的憋屈,贾环的心情忽然好了许多

    而他自己最大的收获,却是得益于当了“奸臣”,将方家父子给坑惨了。

    方南天生死不知,找到时,几乎都没了呼吸和脉搏

    其麾下的几员得用大将,亦是死伤殆尽。

    方系根基震荡。

    这也是牛奔几个还能笑出来的原因。

    因为虽然荣国一脉损失惨重,但除去死伤惨重的方系人马,剩下的有足够军功打底,有资格取代空出来这些位置的人,其实还是荣国一脉的人。

    也就是说,不管怎么挪移,终究还是在荣国一脉内部折腾

    而只要军中的重要位置都在荣国一脉手中,至于是谁去坐,其实没多大分别。

    甚至在他们心中,用一个从不好亲近的宁至,再加上一个志大才疏的柳芳,换掉荣国一脉的老对头方系近乎全军覆灭,实在是一个赚大了的好买卖

    贵族豪门的出身,注定了大家不能像街头巷尾的单纯少年一样,只以好坏义气做思考。

    大家的思虑中,从懂事起便开始掺杂起利益的成分了。

    而且随着年纪的增大,这种比例也会逐渐增大。

    当然,这并不是什么坏事,而是成熟

    除此之外,贾环还有一个不小的收获。

    赢时、赢皓这一对仇人,一个身死,一个被软禁起来,去之后,多半也不会轻饶。

    隆正帝的丧子之痛,多半是要发泄在赢皓身上。

    听说,赢皓一直在哭求着面圣解释,也不知道他能否解释一条命

    总的来说,这次铁网山之行,贾环收获还算不错。

    只是,对于真正的幕后黑手没有查出,他还是有些不甘

    幕后黑手,到底会是何人?

    贾环于马上捏了捏眉心,怎么都想不透

    因为要护驾龙撵,所以行军速度并不快,贾环并没操控马缰,任由胯下宝马跟随大军随波而行,他在马上自想心事

    宁至死前,虽然说出了“皇太”二字。

    但贾环却一个字都不信。

    算起来,“皇太”二字之后,无非是一个“后”字,或一个“孙”字。

    但若说这两人是主谋,却是滑天下之大稽了。

    皇太后或许有这个心,她不喜隆正久矣。

    但她绝没有这个能力,更没有这份愚蠢。

    而皇太孙,他兴许有观望之心,但若说他调动宁至兵变

    是以,贾环是万万不信的。

    以他对赢历的了解,这位皇太孙自负是有的,架子大也是有的,但绝不是蠢货。

    只是

    贾环的目光看向了龙撵方向

    他相信,但龙撵里的那位怕是不会这样想。

    涉及到皇权,一切就都不再理智。

    这颗猜疑的种子,怕是已经在隆正帝心中生根发芽了。

    宁叔,或许,这才是你真正的目的吧

    可是,你和你身后之人,难道就想不到,只要太上皇出关,你们的一切所作所为都是枉然吗?

    你的牺牲,又会有什么价值呢?

    贾环茫然。

    “驾!”

    “驾!”

    “吁”

    “兀那道人,止步避!圣驾在此,焉敢冲撞?还不速速避让!”

    官道上,一骑奔马飞奔而来,堪堪在行围大军前数十米处停住,两名御林军忙飞奔而出,前去驱赶。

    因为隆正帝不让提前清道,所以官道上不禁行人往来。

    但其他行人来往,远远的看到一面面迎风招展的明黄绣龙旌旗后,也会明白皇帝在此,早早的就跪在道路两侧,等待天子路过。

    然而,这一骑从京城方向急驰而来的快马,竟一直迎着大军而来。

    直到队伍正前数十米,才将将勒住马匹,还并未让道。

    面对御前侍卫的驱赶,一身道士妆扮的中年道人却抱拳道:“这位军爷,宁国侯可在军中?

    吾乃宁国家仆,宁国府中有十万火急之事,吾要立见侯爷,还请通融!”

    那御前侍卫闻言,顿时犹豫起来。

    若是换做其他勋贵家仆,他就算不乱棒打走,也要斥开。

    可是宁国府的

    其中一名御林军低声道:“要不,你带他从旁边绕过去吧?真有急事,咱们也担当不起啊!”

    另一名想了想,点点头,道:“那好吧,反正宁侯所在不远。”

    商议罢,那名御林军对道人道:“你跟我来吧,注意,不得喧哗,不得惊扰圣驾。”

    “我知道了。”

    道人抱拳应道。

    而后,便跟着御林军,绕到路边,往前走去。

    待一队队前营人马走过后,直到看到一面黑云旗飘扬,道人便知是贾家旗帜,就要上前,却被那名御林军一把拉住。

    道人不解看去,那名御林军恼道:“你不要命了,大军行伍间,擅闯者杀无赦。

    宁国府以军法治家,你身为宁国家奴,竟然连这个都不知道,你自己看”

    道人闻言莫名,转头看去,瞳孔顿时收缩起来,不知多少把手弩,此刻正平举相向。

    “什么事?”

    韩三负责侧翼,发现动静后赶了过来。

    御林军见状忙上前,道:“大人,此人自称宁国家仆,言有十万火急事求见宁侯。故卑职将其引来”

    韩三闻言面色一变,看向道人,惊道:“道成师兄,你怎么在这?”

    韩三等人敬乌远为师长,道成为乌远弟子,便以师兄相称。

    道人正是道成真人,他闻言,对韩三道:“快去禀报公子,就说我有十万火急事相告。”

    韩三看了他一眼,道:“你跟我来。”

    道成闻言,忙跟了上去。

    队伍在前行过程中变阵,分开了一条道,让两人进去。

    一直往里走了十数步,道成方才看到贾环等人。

    贾环看着韩三带着道成赶来,眉头微皱,有些疑惑道:“你怎么来了?”

    道成看着贾环,面色愧然,沉声道:“公子,昨夜有初窥武宗的贼人闯入府中,恰巧遇到府中小姨娘和四小姐等人,小姨娘为保护四小姐,被贼人以化血暗劲所伤,此刻危在旦夕,请公子速调董姨娘或蛇娘府相救。道成护卫不利,甘守公子责罚!”

    此言说罢,满场皆惊!

    众人齐齐看向贾环,目光担忧。

    而贾环的脸上没有一丝表情,只是怔怔的看着道成。

    这一刻,即使距离较远的士卒们,也纷纷朝这边看来。

    他们不明白,为何忽然间,那一块的人,似乎连呼吸都屏住了

    (未完待续。)

章节目录

醉迷红楼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屋外风吹凉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七百二十九章 得与失-醉迷红楼吧,醉迷红楼,笔趣阁并收藏醉迷红楼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