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贼头目见大势已去,带领几十名心腹向后山跑去,他打算凭借这些心腹,日后东山再起,继续做山贼。
见山贼头目向后山逃走,华安嘴角淡然一笑,并不追赶,而是带领麾下士兵,继续围剿四散而逃的山贼小罗喽,并不断劝说他们投降可免死。
围剿持续了半个时辰,除了几百名顽抗到底的悍匪被北伐军斩杀,剩下的大多数山贼小罗喽都投降或者逃走,而逃走的山贼大部分都被隐藏在树林的骑兵营俘虏,只有极少数漏网之鱼逃离了山寨。
而通过后山密道逃走的山贼头目,则被王上所带的三百勇士带了个正着。一个都没有逃掉。
王上抓住这伙山贼悍匪,通过密道将这些十恶不赦的山贼头目,全都押进了山贼巢穴之中,交给华安发落。
“大哥,此战,我军共杀敌三百余人,俘虏一千五百余人,将士们阵亡不足二十,受伤不足一百,大胜啊!”铁牛看向华安,高兴的说道。
王三亲自押着山贼头目,走向华安的面前,大声道:“大哥,亲兵旅在后山抓住悍匪八十余人,大头目一人,就是他,跪下。”说完一脚踹在了山贼头目的后膝盖上。
华安瞪着跪在地上的山贼头目,呵斥道:“占山为王,鱼肉百姓,抢夺军粮,该当何罪啊!”
“要杀便杀,哪那么多废话。”山贼头目倒是很硬气。
“骨头倒是挺硬。”华安哼了一句,下令道:“来人,将这恶徒,拖下去砍了。”
“是,将军。”两名士兵将山贼头目押了下去。
山贼头目是个胆小的家伙,刚才是故意装硬气,见华安真的下令要砍了他,立马就哆嗦了。
“等等,等等,我有话要说。”山贼头目语气软了许多。
华安点了点头,道:“有什么话,说吧!”
山贼头目屈膝移动到华安的面前,以提供别处山贼巢穴的秘密为前提,与华安讨价还价,让华安高抬贵手放了自己,并表示自己以后再也不会作恶多端了。
华安佯装同意,待山贼头目说出茅山其它山贼巢穴的大致情况时,华安脸一番,以山贼头目所说与自己所调查的不一致为借口,将其斩首,对于那八十名悍匪,自然也是全部斩杀,不留后患。
而对于那些投降的胁从分子,华安认真的对其进行了批评教育,让其以后安安分分的做人,不可做恶事。
这些胁从分子自然唯唯诺诺表示要重新做人,教育了一个时辰,华安收缴所有山贼的武器,将其付之一炬,而后,让这些胁迫分子自行离开,前往各自的家乡。
为了彻底摧毁此处巢穴,让山贼以后不会在此啸聚,华安不仅让士兵将巢穴的房屋全都烧毁,同时将附近的树木也一同砍伐,烧掉,使其完全丧失隐蔽性。
做完这一切,华安带领大军继续向下一个山贼巢穴奔去。
一路上,华安总结了这次剿匪之战,虽然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总体来说,是一次成功的大练兵,至少让从没有见过血腥场面的新兵,认识到了什么叫血腥,什么是战场。
当然了,剿匪之战毕竟规模较小,来年北伐与赵国大军血战,那种紧张和血腥必然是剿匪的几倍,先让将士们稍微适应一下战场的血腥,日后与赵国精锐厮杀的时候,就不会因受不了血腥场面而慌乱了。
由于对山贼的巢穴有了一定的了解,接下来的几场战斗,都进行的极为顺利,大晋王师所到之处,山贼们无不胆战心惊,弃甲而逃。
华安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将茅山的万余山贼各个击破了,而麾下的士兵损失却极少,阵亡不足百人,可谓战果辉煌。
当然,这些战功啥的,华安都不在乎,他最欣慰的是,通过连续一个月的剿匪,全军三千将士都得到了极大的锤炼,战斗力提升了一个档次。
剿除匪泛是为百姓造福,是为朝廷稳固江山,华安的剿匪之举,让茅山附近几个州县的百姓都不用担心山贼打扰了,在这些老百姓的心中,华安就是活脱脱的救星,是他们的救命恩人。
当地的官员也是去了心头的一块大石,几个州县的官员不仅热情的招待华安和北伐军将士,而且,连名上奏皇帝司马衍,首先,大大的将华安剿匪的事迹进行夸赞,同时为了是百姓安心,恳求让华安的三千人马,常年驻扎在茅山附近,以震慑多发的匪患。
朝廷方面,刚收到华安送来的战报时,对于如此辉煌的战果,多数大臣都表示怀疑,认为华安虚报战果了。
但没过多久,当他们看到茅山附近各州郡官员的联名奏折,两下对比,才发现华安在战报中所写的都是事实,甚至还有些压低了自己的战功。
华安取得了辉煌的战果,朝廷众臣自然都是非常高兴,司马衍更是连连夸赞华安是带兵之才,身为岳父的王导自然也是时不时的美言几句。
司马衍脑袋一热,当庭表示要对华安大加赏赐,除了赏赐金钱物品之外,同时表示要在宫中挑选了六名姿色出众的宫女,赏赐给华安。
如此皇恩浩荡,自然招致小人的妒忌,见司马衍赏赐太过丰厚,不少大臣进言,认为赏赐太过,容易招致华安的自满。
身为岳父的王导,也是进言,让司马衍收回六名姿色出众的宫女,以防止华安贪恋女色,误入歧途。
见王导唯独拒绝六名宫女,司马衍嘴角微微一笑,收回成命,同时将赏赐的金银加倍,以弥补收回的宫女。
不过,对于茅山附近官员,要求华安驻守茅山一事,司马衍并没有同意,因为北伐军的大营在京城附近,唯独让华安的三千人马驻守茅山似有不妥,况且,华安新婚不是很久,让司徒的千金与华安长久分离,这种棒打鸳鸯的事,司马衍也不愿做。
不过,司马衍回复茅山附近官员,只要有茅山再有匪泛,一定再次派遣华安前往剿灭,回复各县官员的信函,与命令华安班师的信函一同送到了茅山附近。
得到班师的诏令,华安告别茅山附近的父老乡亲,集结全军三千人马,沿着来时的路向京城方向进发。
临走的时候,茅山附近的百姓皆扶老携幼,十里相送,并不断的向撤退的士兵的怀中塞一些煮熟的鸡蛋、烤熟的山芋等可以充饥的干粮。
三千大军在华安的率领下,只用了一天的时间便返回北伐军大营,休息一夜,第二日接着训练。
在训练新兵的日子里,华安八成的时间自然是呆在军营里,但每半个月都会告假三天,回府与家人团聚一番,毕竟是新婚燕尔,韩潜也并不阻止。
很快又过去了三个月,华安麾下的三千大军被训练的更加强悍,此时秋收已过,天气变得渐渐凉爽,在大营进行了数论实兵演练之后,华安再次请命,要求前往磨山剿匪。
磨山在京城东南,比茅山还要远上两倍,华安之所以选择这里,除了此处有近万山贼出没之外,更重要的是,地域的陌生和路途的遥远,更能训练士兵的意志力。
磨山的匪泛也一直是个顽疾,朝廷多次围剿都没有彻底根除这里的匪泛,既然华安主动请缨,朝廷自然不会阻拦。
得到朝廷的允许,华安率领三千雄师向磨山进发,这一次他准备在实战中训练新的战法,检验一下自己在祖生兵法中悟出的新思路是否可行。
华安在茅山剿匪的事迹早就传开了,磨山附近的官员和老百姓一见华安领兵到来,无不额手相庆。
而隐藏在磨山深处的山贼,一听说华安领兵前来,无不胆战心惊,惶惶不可终日,山寨之中甚至出现了逃兵,这让各个山头的匪首头痛不已,他们一边互相联络,共同商议对抗之策,一边派遣大量探子混入百姓之中,打探华安的虚实。
华安的三千大军在磨山脚下驻扎下来,一连三日都没有进山围剿,士兵们除了休息便是训练。
当地的官员不知华安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前往军营问候何时进山剿匪,华安只说大军远道而来,士卒疲惫,至少也要休息个十天、半月的,而后进兵方可一战擒贼。
华安表面上,似乎若无其事的将大军驻扎在磨山脚下,一副轻松悠闲的样子,但暗地里却是在加速准备剿贼事宜。
这三天时间里,华安每日派遣至少百名士兵,打扮成樵夫的模样进山探查道路,另外派遣几十名部下帮助附近的百姓干活,从这些百姓的嘴里秘密调查山贼巢穴的情况。
还有,磨山的气候与京城不同,让大军在山脚下停留几日,可以很好的适应磨山的气候,使士兵不至于出现头晕等**反应。
最后,从京城一路疾行到磨山,士兵疲惫自不必多言,养精蓄锐也是必须的。
但是,华安不会真的在磨山脚下休息十天、半个月,那只不过是迷糊敌人的障眼法,让山里的贼人疏于防备而已,在问候的几名当地官员走后,华安就已经决定当夜就行动,夜战灭贼。
见山贼头目向后山逃走,华安嘴角淡然一笑,并不追赶,而是带领麾下士兵,继续围剿四散而逃的山贼小罗喽,并不断劝说他们投降可免死。
围剿持续了半个时辰,除了几百名顽抗到底的悍匪被北伐军斩杀,剩下的大多数山贼小罗喽都投降或者逃走,而逃走的山贼大部分都被隐藏在树林的骑兵营俘虏,只有极少数漏网之鱼逃离了山寨。
而通过后山密道逃走的山贼头目,则被王上所带的三百勇士带了个正着。一个都没有逃掉。
王上抓住这伙山贼悍匪,通过密道将这些十恶不赦的山贼头目,全都押进了山贼巢穴之中,交给华安发落。
“大哥,此战,我军共杀敌三百余人,俘虏一千五百余人,将士们阵亡不足二十,受伤不足一百,大胜啊!”铁牛看向华安,高兴的说道。
王三亲自押着山贼头目,走向华安的面前,大声道:“大哥,亲兵旅在后山抓住悍匪八十余人,大头目一人,就是他,跪下。”说完一脚踹在了山贼头目的后膝盖上。
华安瞪着跪在地上的山贼头目,呵斥道:“占山为王,鱼肉百姓,抢夺军粮,该当何罪啊!”
“要杀便杀,哪那么多废话。”山贼头目倒是很硬气。
“骨头倒是挺硬。”华安哼了一句,下令道:“来人,将这恶徒,拖下去砍了。”
“是,将军。”两名士兵将山贼头目押了下去。
山贼头目是个胆小的家伙,刚才是故意装硬气,见华安真的下令要砍了他,立马就哆嗦了。
“等等,等等,我有话要说。”山贼头目语气软了许多。
华安点了点头,道:“有什么话,说吧!”
山贼头目屈膝移动到华安的面前,以提供别处山贼巢穴的秘密为前提,与华安讨价还价,让华安高抬贵手放了自己,并表示自己以后再也不会作恶多端了。
华安佯装同意,待山贼头目说出茅山其它山贼巢穴的大致情况时,华安脸一番,以山贼头目所说与自己所调查的不一致为借口,将其斩首,对于那八十名悍匪,自然也是全部斩杀,不留后患。
而对于那些投降的胁从分子,华安认真的对其进行了批评教育,让其以后安安分分的做人,不可做恶事。
这些胁从分子自然唯唯诺诺表示要重新做人,教育了一个时辰,华安收缴所有山贼的武器,将其付之一炬,而后,让这些胁迫分子自行离开,前往各自的家乡。
为了彻底摧毁此处巢穴,让山贼以后不会在此啸聚,华安不仅让士兵将巢穴的房屋全都烧毁,同时将附近的树木也一同砍伐,烧掉,使其完全丧失隐蔽性。
做完这一切,华安带领大军继续向下一个山贼巢穴奔去。
一路上,华安总结了这次剿匪之战,虽然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总体来说,是一次成功的大练兵,至少让从没有见过血腥场面的新兵,认识到了什么叫血腥,什么是战场。
当然了,剿匪之战毕竟规模较小,来年北伐与赵国大军血战,那种紧张和血腥必然是剿匪的几倍,先让将士们稍微适应一下战场的血腥,日后与赵国精锐厮杀的时候,就不会因受不了血腥场面而慌乱了。
由于对山贼的巢穴有了一定的了解,接下来的几场战斗,都进行的极为顺利,大晋王师所到之处,山贼们无不胆战心惊,弃甲而逃。
华安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将茅山的万余山贼各个击破了,而麾下的士兵损失却极少,阵亡不足百人,可谓战果辉煌。
当然,这些战功啥的,华安都不在乎,他最欣慰的是,通过连续一个月的剿匪,全军三千将士都得到了极大的锤炼,战斗力提升了一个档次。
剿除匪泛是为百姓造福,是为朝廷稳固江山,华安的剿匪之举,让茅山附近几个州县的百姓都不用担心山贼打扰了,在这些老百姓的心中,华安就是活脱脱的救星,是他们的救命恩人。
当地的官员也是去了心头的一块大石,几个州县的官员不仅热情的招待华安和北伐军将士,而且,连名上奏皇帝司马衍,首先,大大的将华安剿匪的事迹进行夸赞,同时为了是百姓安心,恳求让华安的三千人马,常年驻扎在茅山附近,以震慑多发的匪患。
朝廷方面,刚收到华安送来的战报时,对于如此辉煌的战果,多数大臣都表示怀疑,认为华安虚报战果了。
但没过多久,当他们看到茅山附近各州郡官员的联名奏折,两下对比,才发现华安在战报中所写的都是事实,甚至还有些压低了自己的战功。
华安取得了辉煌的战果,朝廷众臣自然都是非常高兴,司马衍更是连连夸赞华安是带兵之才,身为岳父的王导自然也是时不时的美言几句。
司马衍脑袋一热,当庭表示要对华安大加赏赐,除了赏赐金钱物品之外,同时表示要在宫中挑选了六名姿色出众的宫女,赏赐给华安。
如此皇恩浩荡,自然招致小人的妒忌,见司马衍赏赐太过丰厚,不少大臣进言,认为赏赐太过,容易招致华安的自满。
身为岳父的王导,也是进言,让司马衍收回六名姿色出众的宫女,以防止华安贪恋女色,误入歧途。
见王导唯独拒绝六名宫女,司马衍嘴角微微一笑,收回成命,同时将赏赐的金银加倍,以弥补收回的宫女。
不过,对于茅山附近官员,要求华安驻守茅山一事,司马衍并没有同意,因为北伐军的大营在京城附近,唯独让华安的三千人马驻守茅山似有不妥,况且,华安新婚不是很久,让司徒的千金与华安长久分离,这种棒打鸳鸯的事,司马衍也不愿做。
不过,司马衍回复茅山附近官员,只要有茅山再有匪泛,一定再次派遣华安前往剿灭,回复各县官员的信函,与命令华安班师的信函一同送到了茅山附近。
得到班师的诏令,华安告别茅山附近的父老乡亲,集结全军三千人马,沿着来时的路向京城方向进发。
临走的时候,茅山附近的百姓皆扶老携幼,十里相送,并不断的向撤退的士兵的怀中塞一些煮熟的鸡蛋、烤熟的山芋等可以充饥的干粮。
三千大军在华安的率领下,只用了一天的时间便返回北伐军大营,休息一夜,第二日接着训练。
在训练新兵的日子里,华安八成的时间自然是呆在军营里,但每半个月都会告假三天,回府与家人团聚一番,毕竟是新婚燕尔,韩潜也并不阻止。
很快又过去了三个月,华安麾下的三千大军被训练的更加强悍,此时秋收已过,天气变得渐渐凉爽,在大营进行了数论实兵演练之后,华安再次请命,要求前往磨山剿匪。
磨山在京城东南,比茅山还要远上两倍,华安之所以选择这里,除了此处有近万山贼出没之外,更重要的是,地域的陌生和路途的遥远,更能训练士兵的意志力。
磨山的匪泛也一直是个顽疾,朝廷多次围剿都没有彻底根除这里的匪泛,既然华安主动请缨,朝廷自然不会阻拦。
得到朝廷的允许,华安率领三千雄师向磨山进发,这一次他准备在实战中训练新的战法,检验一下自己在祖生兵法中悟出的新思路是否可行。
华安在茅山剿匪的事迹早就传开了,磨山附近的官员和老百姓一见华安领兵到来,无不额手相庆。
而隐藏在磨山深处的山贼,一听说华安领兵前来,无不胆战心惊,惶惶不可终日,山寨之中甚至出现了逃兵,这让各个山头的匪首头痛不已,他们一边互相联络,共同商议对抗之策,一边派遣大量探子混入百姓之中,打探华安的虚实。
华安的三千大军在磨山脚下驻扎下来,一连三日都没有进山围剿,士兵们除了休息便是训练。
当地的官员不知华安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前往军营问候何时进山剿匪,华安只说大军远道而来,士卒疲惫,至少也要休息个十天、半月的,而后进兵方可一战擒贼。
华安表面上,似乎若无其事的将大军驻扎在磨山脚下,一副轻松悠闲的样子,但暗地里却是在加速准备剿贼事宜。
这三天时间里,华安每日派遣至少百名士兵,打扮成樵夫的模样进山探查道路,另外派遣几十名部下帮助附近的百姓干活,从这些百姓的嘴里秘密调查山贼巢穴的情况。
还有,磨山的气候与京城不同,让大军在山脚下停留几日,可以很好的适应磨山的气候,使士兵不至于出现头晕等**反应。
最后,从京城一路疾行到磨山,士兵疲惫自不必多言,养精蓄锐也是必须的。
但是,华安不会真的在磨山脚下休息十天、半个月,那只不过是迷糊敌人的障眼法,让山里的贼人疏于防备而已,在问候的几名当地官员走后,华安就已经决定当夜就行动,夜战灭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