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前锋大将孙伏都进犯乌江城,仅仅几个时辰的工夫,乌江城便告陷落,守城的士兵战死一半,剩下的全部逃往历阳城。
孙伏都见历阳城坚固且有万余兵马守卫,便不敢贸然进攻,他守在乌江城,等候石虎的主力大军。
几日后,石虎率领的主力大军浩浩荡荡的向乌江城方向开进,麾下大将姚戈仲则率领两万偏师悄悄的离开主力大军,转道向西行进,准备偷袭芜湖渡口。
在石虎主力大军陆续进入乌江城的时候,大晋朝廷便判断,石虎主力大军会从乌江渡口强渡江水,于是调集京城附近的扬州军团三万人马,进入乌江渡口南岸设防。
扬州军团本有十万兵马,但赵国青州军团十万大军进犯大晋的徐州,徐州军团人马较少,难以抵挡赵军的进攻,因此,大晋扬州军团的主力七万人马已经渡江增援徐州,留在江南的人马只剩下三万。
乌江城只是座小城,且距离历阳城很近,大约只有五十里,叛军若要在江北站稳脚跟,则必须要攻破历阳城,但历阳城易守难攻,且有晋军万余人马驻守,若要强行攻打,损失会很大,而且会相当耗费时间,只怕攻破历阳城后,江南的晋军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甚至远在交州的北伐军也会及时返回,情况将向着不利于赵国的方向发展。
于是,石虎和麾下的大将皆认为不用攻打历阳城,直接渡江攻打晋国的都城建康城,只要攻破建康城,俘虏了晋国的皇帝,历阳城的守将自然会乖乖的献上降表,甚至整个江南都可以轻易的扫平。
而坚守在历阳城的晋军人马,也没有力量出城与赵国主力对战,只能被动的守卫城池,对于赵国主力人马在乌江渡口即将展开的行动,毫无干预的能力。
乌江渡口是江水中的重要渡口,也是晋军重点经营的渡口,在渡口两岸原本各自停泊了数千艘船只,但由于赵国大军的进逼,现如今,所有的船只全部停泊在南岸。
赵国大军占据了渡口的北岸,若想渡江则必须要有大批的船只,为此,石虎下令在乌江渡口附近进行大规模的造船行动,而且除了工匠、奴隶,甚至士兵都加入了造船的行动。
赵国的造船行动搞得动静很大,这让大晋朝廷进一步肯定了,石虎会从乌江渡口南下的判断,为此,大晋朝廷将更多的军用物资调往乌江渡口,其中,仅箭矢就有三百万支,分到每个士兵手中,平均一个士兵一百支箭矢。
就在大晋朝廷将注意力全部集中在乌江渡口的时候,赵国大将姚戈仲所率领的一支两万人马的偏师,利用夜色的掩护,已经抵达芜湖渡口的北岸,而大晋芜湖渡口的守军却浑然不知,在姚戈仲两万大军的突袭下,芜湖渡口的北岸被占领,几十艘舰船没来得及撤往江水以南便被姚戈仲俘获了,而这一切,处在芜湖南岸渡口的晋军却浑然不知。
姚戈仲命令所部前锋穿上晋军的军服,打着晋军的旗帜,大摇大摆的向江南进军,而南岸的晋军见驶来的是自己的船只,船上的旗帜也是自己的旗帜,便丝毫没有怀疑什么,甚至前往渡口迎接。
舰船抵达渡口后,躲在船舱里的数千赵国精锐突然冲出,南岸的大晋守军淬不及防,损失极为惨重,一阵厮杀之后,赵国大军便将芜湖渡口南岸彻底的占领,而后,渡口的所有船只开往北岸,将尚在北岸的主力人马全部运往南岸。
两万大军全部抵达南岸后,姚戈仲面临两个选择,第一便是沿江东进,袭击乌江渡口南岸的扬州军团,接应石虎的主力大军渡过乌江渡口,而后,全军十万人马汇合一处,向大晋的都城建康城发起进攻。
第二,可以直接率军东进,以两万人马的力量,突袭晋国的都城建康。
这两个选择各有优劣,第一个选择比较持重,以两万人马突袭扬州军团的三万大军,姚戈仲有很大的把握可以击溃对方,即使打个平手,也可以极大的吸引扬州军团的兵力,让乌江渡口的防御能力大大下降,从而让处在乌江北岸的石虎主力大军可以突破晋国的设防,抵达乌江南岸,而后两军合兵一处,向建康城发起进攻,十万大军的力量足以让建康城的守军难以抵挡,攻破建康城已是必然。
当然,这么做的缺点是浪费时间,待大军解决掉乌江渡口的晋军时,消息早已传入建康城,明知守不住城池的晋国皇族,不会呆在建康城等着被抓,而是会一路向南撤退,这样抓捕起来很是困难,而只要不能抓住晋国的皇帝和主要大臣,就算攻破建康城意义也不是很大,晋国各地的守军见皇帝仍在,就不会停止抵抗,扫平江南的难度将大大增加。
而第二个选择是直接以两万大军突袭建康城,这样一来,待晋国朝廷得知消息时,两万大军已经兵临城下,晋国朝廷想向南避一避也不可能了,瓮中捉鳖、关门打狗便是这一选择的优点,但这一种选择也有缺点,那便是太冒险了,毕竟,姚戈仲麾下只有两万大军,就算两万大军成功的突袭到建康城城下,能不能仅凭这点人马攻破建康城是个很大的疑问,而且,万一晋国援兵抵达怎么办,京城周围还有多少晋军,守卫京城的晋军人马多少,战力如何,这些都是姚戈仲要考虑的问题。
姚戈仲本已下定决心要直接突袭建康城,但真的要行动时,他又陷入了犹豫之中,毕竟,此时他是孤军射入,若是成功攻破建康城则是万事大吉,万一失败,后果不堪设想。
“父亲,您在忧虑什么。”见姚戈仲一脸的愁苦,姚襄轻声问道。
这个姚襄是姚戈仲的第五子,如今,虽然只有十五岁,但却是臂力过人,胆气绝伦,深得姚戈仲的信任和欣赏。
姚戈仲侧首看向姚襄,道:“襄儿,为父是在担心力量不足,建康城毕竟是晋国的都城,经营多年之下,必是易守难攻的坚城,就凭我军的两万人马,真的可以攻破建康城吗?我军粮草不多,若十日之内不能破城,后果便是全军覆没啊!”
姚襄闻言,眉头一扬,道:“父亲不必担心,王上的主力人马已经将江南的晋军主力全都吸引过去了,孩儿派往建康城的细作已经传回消息,此时建康城的守军只有乌衣六营,共六千人马,这些乌衣营将士,平时耀武扬威,真的打起仗来,绝不是我军的对手,凭我军两万人马,十日之内一定可以攻破建康城,抓住晋国的小皇帝。”说完,姚襄一脸的自信。
听了姚襄的分析,姚戈仲心情好了许多,他欣慰的看向姚襄,道:“襄儿,你分析的很有道理,不过,若是我军沿江东进,奇袭乌江渡口南岸,你觉得如何。”
姚襄摇了摇头,道:“父亲,此计虽然稳妥,但却一定会让晋国王室逃之夭夭,只要抓不住晋国王室,王上就会很不高兴,况且,奇袭建康城,抓住晋国的小皇帝,功劳都是父亲的,这可是旷世奇功啊?”
“襄儿,你说得对,我军当急袭建康城,只要抓住了晋国的小皇帝,扫平江南只在旦夕之间。”姚戈仲终于鼓足勇气,他走向大帐中的军用地图前,看着江南地形图,缓缓道:“若要避开乌江渡口的晋军,我军当绕过于湖城,沿着丹阳、秣陵小路行进,只需一日,大军便可抵达建康城下。”
“父亲,事不宜迟,我军现在就出发,日落之前便可抵达建康城下。”姚襄抱拳道。
姚戈仲咧嘴一笑,大声道:“一日之内兵力建康城下,晋军一定淬不及防,也许明日此时,为父就坐在晋国的皇宫大殿之中了,哈哈哈!”
“父亲,让孩儿打头阵吧!孩儿一定不会让您失望。”姚襄主动请缨,要求做大军的前锋。
若能攻破建康城,姚戈仲当居首功,其麾下的前军将领自然也是大功一件,姚戈仲自然愿意将这个大功劳让给自己的儿子,于是,痛快的说道:“好,襄儿,为父就命你为前军统帅,你即刻率领三千大军,杀向建康城。”
“是,父亲。”姚襄一脸自信,似乎建康城的城门已经为他打开了,天大的功劳已经摆在面前了。
姚襄率领三千前军,从芜湖渡口立即出发,率先向建康城方向进军,半个时辰后,姚戈仲率领主力人马随后进发。
在姚戈仲的兵马攻破芜湖渡口之后,芜湖渡口的溃散士兵,部分退往附近的于湖城,于湖城守备得知芜湖渡口失守,赵国两万大军渡江而来,心下大惊,立即派遣快马将这一紧急情况向朝廷汇报。
第二日一早,芜湖失守的紧急军情便传到了建康城,大晋朝廷得知这一情况,顿时慌作一团,垂帘听政的褚蒜子,立即召集京城五品以上官员进入朝堂商议对策。
孙伏都见历阳城坚固且有万余兵马守卫,便不敢贸然进攻,他守在乌江城,等候石虎的主力大军。
几日后,石虎率领的主力大军浩浩荡荡的向乌江城方向开进,麾下大将姚戈仲则率领两万偏师悄悄的离开主力大军,转道向西行进,准备偷袭芜湖渡口。
在石虎主力大军陆续进入乌江城的时候,大晋朝廷便判断,石虎主力大军会从乌江渡口强渡江水,于是调集京城附近的扬州军团三万人马,进入乌江渡口南岸设防。
扬州军团本有十万兵马,但赵国青州军团十万大军进犯大晋的徐州,徐州军团人马较少,难以抵挡赵军的进攻,因此,大晋扬州军团的主力七万人马已经渡江增援徐州,留在江南的人马只剩下三万。
乌江城只是座小城,且距离历阳城很近,大约只有五十里,叛军若要在江北站稳脚跟,则必须要攻破历阳城,但历阳城易守难攻,且有晋军万余人马驻守,若要强行攻打,损失会很大,而且会相当耗费时间,只怕攻破历阳城后,江南的晋军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甚至远在交州的北伐军也会及时返回,情况将向着不利于赵国的方向发展。
于是,石虎和麾下的大将皆认为不用攻打历阳城,直接渡江攻打晋国的都城建康城,只要攻破建康城,俘虏了晋国的皇帝,历阳城的守将自然会乖乖的献上降表,甚至整个江南都可以轻易的扫平。
而坚守在历阳城的晋军人马,也没有力量出城与赵国主力对战,只能被动的守卫城池,对于赵国主力人马在乌江渡口即将展开的行动,毫无干预的能力。
乌江渡口是江水中的重要渡口,也是晋军重点经营的渡口,在渡口两岸原本各自停泊了数千艘船只,但由于赵国大军的进逼,现如今,所有的船只全部停泊在南岸。
赵国大军占据了渡口的北岸,若想渡江则必须要有大批的船只,为此,石虎下令在乌江渡口附近进行大规模的造船行动,而且除了工匠、奴隶,甚至士兵都加入了造船的行动。
赵国的造船行动搞得动静很大,这让大晋朝廷进一步肯定了,石虎会从乌江渡口南下的判断,为此,大晋朝廷将更多的军用物资调往乌江渡口,其中,仅箭矢就有三百万支,分到每个士兵手中,平均一个士兵一百支箭矢。
就在大晋朝廷将注意力全部集中在乌江渡口的时候,赵国大将姚戈仲所率领的一支两万人马的偏师,利用夜色的掩护,已经抵达芜湖渡口的北岸,而大晋芜湖渡口的守军却浑然不知,在姚戈仲两万大军的突袭下,芜湖渡口的北岸被占领,几十艘舰船没来得及撤往江水以南便被姚戈仲俘获了,而这一切,处在芜湖南岸渡口的晋军却浑然不知。
姚戈仲命令所部前锋穿上晋军的军服,打着晋军的旗帜,大摇大摆的向江南进军,而南岸的晋军见驶来的是自己的船只,船上的旗帜也是自己的旗帜,便丝毫没有怀疑什么,甚至前往渡口迎接。
舰船抵达渡口后,躲在船舱里的数千赵国精锐突然冲出,南岸的大晋守军淬不及防,损失极为惨重,一阵厮杀之后,赵国大军便将芜湖渡口南岸彻底的占领,而后,渡口的所有船只开往北岸,将尚在北岸的主力人马全部运往南岸。
两万大军全部抵达南岸后,姚戈仲面临两个选择,第一便是沿江东进,袭击乌江渡口南岸的扬州军团,接应石虎的主力大军渡过乌江渡口,而后,全军十万人马汇合一处,向大晋的都城建康城发起进攻。
第二,可以直接率军东进,以两万人马的力量,突袭晋国的都城建康。
这两个选择各有优劣,第一个选择比较持重,以两万人马突袭扬州军团的三万大军,姚戈仲有很大的把握可以击溃对方,即使打个平手,也可以极大的吸引扬州军团的兵力,让乌江渡口的防御能力大大下降,从而让处在乌江北岸的石虎主力大军可以突破晋国的设防,抵达乌江南岸,而后两军合兵一处,向建康城发起进攻,十万大军的力量足以让建康城的守军难以抵挡,攻破建康城已是必然。
当然,这么做的缺点是浪费时间,待大军解决掉乌江渡口的晋军时,消息早已传入建康城,明知守不住城池的晋国皇族,不会呆在建康城等着被抓,而是会一路向南撤退,这样抓捕起来很是困难,而只要不能抓住晋国的皇帝和主要大臣,就算攻破建康城意义也不是很大,晋国各地的守军见皇帝仍在,就不会停止抵抗,扫平江南的难度将大大增加。
而第二个选择是直接以两万大军突袭建康城,这样一来,待晋国朝廷得知消息时,两万大军已经兵临城下,晋国朝廷想向南避一避也不可能了,瓮中捉鳖、关门打狗便是这一选择的优点,但这一种选择也有缺点,那便是太冒险了,毕竟,姚戈仲麾下只有两万大军,就算两万大军成功的突袭到建康城城下,能不能仅凭这点人马攻破建康城是个很大的疑问,而且,万一晋国援兵抵达怎么办,京城周围还有多少晋军,守卫京城的晋军人马多少,战力如何,这些都是姚戈仲要考虑的问题。
姚戈仲本已下定决心要直接突袭建康城,但真的要行动时,他又陷入了犹豫之中,毕竟,此时他是孤军射入,若是成功攻破建康城则是万事大吉,万一失败,后果不堪设想。
“父亲,您在忧虑什么。”见姚戈仲一脸的愁苦,姚襄轻声问道。
这个姚襄是姚戈仲的第五子,如今,虽然只有十五岁,但却是臂力过人,胆气绝伦,深得姚戈仲的信任和欣赏。
姚戈仲侧首看向姚襄,道:“襄儿,为父是在担心力量不足,建康城毕竟是晋国的都城,经营多年之下,必是易守难攻的坚城,就凭我军的两万人马,真的可以攻破建康城吗?我军粮草不多,若十日之内不能破城,后果便是全军覆没啊!”
姚襄闻言,眉头一扬,道:“父亲不必担心,王上的主力人马已经将江南的晋军主力全都吸引过去了,孩儿派往建康城的细作已经传回消息,此时建康城的守军只有乌衣六营,共六千人马,这些乌衣营将士,平时耀武扬威,真的打起仗来,绝不是我军的对手,凭我军两万人马,十日之内一定可以攻破建康城,抓住晋国的小皇帝。”说完,姚襄一脸的自信。
听了姚襄的分析,姚戈仲心情好了许多,他欣慰的看向姚襄,道:“襄儿,你分析的很有道理,不过,若是我军沿江东进,奇袭乌江渡口南岸,你觉得如何。”
姚襄摇了摇头,道:“父亲,此计虽然稳妥,但却一定会让晋国王室逃之夭夭,只要抓不住晋国王室,王上就会很不高兴,况且,奇袭建康城,抓住晋国的小皇帝,功劳都是父亲的,这可是旷世奇功啊?”
“襄儿,你说得对,我军当急袭建康城,只要抓住了晋国的小皇帝,扫平江南只在旦夕之间。”姚戈仲终于鼓足勇气,他走向大帐中的军用地图前,看着江南地形图,缓缓道:“若要避开乌江渡口的晋军,我军当绕过于湖城,沿着丹阳、秣陵小路行进,只需一日,大军便可抵达建康城下。”
“父亲,事不宜迟,我军现在就出发,日落之前便可抵达建康城下。”姚襄抱拳道。
姚戈仲咧嘴一笑,大声道:“一日之内兵力建康城下,晋军一定淬不及防,也许明日此时,为父就坐在晋国的皇宫大殿之中了,哈哈哈!”
“父亲,让孩儿打头阵吧!孩儿一定不会让您失望。”姚襄主动请缨,要求做大军的前锋。
若能攻破建康城,姚戈仲当居首功,其麾下的前军将领自然也是大功一件,姚戈仲自然愿意将这个大功劳让给自己的儿子,于是,痛快的说道:“好,襄儿,为父就命你为前军统帅,你即刻率领三千大军,杀向建康城。”
“是,父亲。”姚襄一脸自信,似乎建康城的城门已经为他打开了,天大的功劳已经摆在面前了。
姚襄率领三千前军,从芜湖渡口立即出发,率先向建康城方向进军,半个时辰后,姚戈仲率领主力人马随后进发。
在姚戈仲的兵马攻破芜湖渡口之后,芜湖渡口的溃散士兵,部分退往附近的于湖城,于湖城守备得知芜湖渡口失守,赵国两万大军渡江而来,心下大惊,立即派遣快马将这一紧急情况向朝廷汇报。
第二日一早,芜湖失守的紧急军情便传到了建康城,大晋朝廷得知这一情况,顿时慌作一团,垂帘听政的褚蒜子,立即召集京城五品以上官员进入朝堂商议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