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惠卿的家族在福建,虽然根基不深,但胜在人丁兴旺,在吕惠卿之下,还有八个兄弟,连最小的也都成年了,如果不出意外,九吕入朝,威势还要胜过八韩。
不过这几个兄弟很多在六艺读书,后来又跑到了王家的船队做事,渐渐的,兄弟们也有了不同的想法,不再一门心思奔着科举去了。
就算通过科举,宰执天下,毕竟是少数几个,多数官员,也不过是混吃等死,能熬到知州一级,就可以光荣致仕了,顶多衣食无忧而已。
可是在海上打拼呢!
动辄指挥几十艘船只,上千号船员,贩运上百万贯的货物,到了海外,更是良田遍地,物产丰饶,随便占据几个岛屿,把上面的土著抓起来当奴隶,自己就是海外天子,穿龙袍,坐龙椅,都没人管你。
吕惠卿的兄弟吗!
多少都有点他哥的冒险精神,而且心思阴沉狠辣,胆大包天,不安于现状……吕家早早就在海外布局了。
这一次迁居豪强,吕惠卿很愿意主动配合,一来是让家族兴旺繁荣,在海外扎根,抢占先机,二来也能得到老师的认可,两全其美。
果然,王宁安很满意。
“要是天下的世家,都能愿意出去开拓,也就好了!”王宁安感叹两句,又说道:“你要抓紧恢复地方的秩序,先安定了北方,然后再向东南下手!”
“弟子明白!”
……
吕惠卿和章惇等人全力施为,京东和河北的豪强不断被拔除,分田令也迅速落实下去,这些地方正经历大乱大治。
只是对一些老百姓来说,这样的变化还是太慢了。
早一天分田,早一天拥有属于自己的土地,就早一天过上好日子。
许多州府,还没等朝廷的官吏赶来,就已经行动起来。
最常见的就是佃农拒绝缴纳田赋,也停止归还借款,不再偿付利息,很多百姓借了农具和耕牛,也不归还。
而士绅地主又怎么会罢休,他们招呼手下,强逼着老百姓屈服。可出人预料,老百姓居然也自发联合起来。
河北原本就有许多弓箭社,老百姓忙的时候下地干活,农闲的时候,就聚集在一起练武,遇到了战事,保护家园。
朝廷裁撤了效用士之后,也废除了各地的弓箭社,收回了许多民间的武器。
但弓箭社并没有完全消失,其中领头的,带领着各地的佃农,纷纷起来闹腾,他们强力要求世家地主答应他们的要求,尽快分田。
而世家地主却不愿意低头,朝廷还没落实下来,谁都存在着侥幸心理,想要躲过这一轮的风暴。
双方针锋相对,许多地方都出现了冲突。
有的佃户百姓被打死,也有士绅家中被放火烧了。
不只是河北和京东,包括京畿,还有永兴军路等地,都出现了苗头,好像燎原大火,蔓延开来。
王宁安知道以后,也不知是喜,也不知是忧。
老百姓终于不再麻木,能够行动起来,配合朝廷,推行新法,肯定会容易许多。可是没有组织的老百姓,必然会蛮干,一些杂七杂八的人也会参与其中,兴风作浪,不得不防。
很棘手!
这也是他为什么坚持只争朝夕的原因!
变法一旦开始,就必须迅速落实,如果迁延日久,双方变成了拉锯战,互相争斗,损失惨重,整个国家,就会付出难以承受的代价。
王宁安一方面要求尽快结束河北和京东的乱子,一方面又抽调精明的干吏,前往永兴军路,组织迁居和分田事宜。
偏远地方还好一些,真正要命的是京畿。
天子脚下,大邦之地。
砖头掉下来,都能砸死几个贵人。
这不以定王赵允良为代表,上百号宗室子弟跑到礼部去哭了。
前番改革宗室条例之后,许多宗室子弟都失去了继承爵位的资格,但是好在家里还算富贵,有田有地,能够安稳的小日子。
现在就连田地都要被分了,他们可受不了了!
“你们到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管?纵容那些乱民去冲击我们的田庄,抢夺我们的田产!我就问你们,天下还是不是老赵家的?”
“对啊,我们身上都流着皇家的血!你们弄出来宗室条例,把我们贬为庶民也就算了,怎么还不给活路啊!”
“无耻,狗官!”
“给我们个说话,不然就上金銮殿,找陛下说理去!”
……
曾巩等礼部的官吏,面对着这帮宗室大爷,也实在是没办法,打不得,骂不得,可又不能答应他们的条件。这里面不乏坐拥几万亩,甚至几十万亩田的大地主,按照迁居豪强令的标准,他们都是地地道道的豪强,不动他们,整个法令就落实不下去。
无奈何,只能虚应故事,全力周旋,等待王宁安腾出功夫,再收拾他们。
可宗室子弟也不是吃素的,不少人竟然找到了北海郡王赵允弼,跑到老王爷家里哭,还有人找到了曹太后,一把鼻涕一把泪,请求他们出面说句公道话,都是一家人,相煎何太急!
赵允弼干脆装病不出,可曹太后却把赵曙叫了过去。
她哀叹连声,“官家,那些人都是你的叔伯兄弟,人皆有恻隐之心,你就不能高抬贵手吗?”
赵曙绷着小脸,母后已经不止一次出面,阻挠变法。
他很无奈,师父说得对,最难相处的就是天家!
“母后,那些人是孩儿的族人不假,可身为天子,所有百姓,都是朕的子民,朕都应该一视同仁。过去太过偏爱一些人,让他们拿的太多,以至于千千万万的百姓,无以为生……再这么纵容下去,是会造反的!”
这话赵曙不止说了一遍,可曹太后明显听不下去。
“哀家听说了,这一次可不是朝廷分田,而是乱民出来抢夺……连这种事情,圣人也要纵容吗?”
赵曙脸色难看,“母后,如果朕压下去百姓的热情,岂不是给各地的豪强喘息的机会,朝廷的政令如何能落实下去?两害相权,孩儿不能下旨,只能要求官员,尽快去落实分田,把地契交给百姓,安定人心!”
“百姓,百姓!官家,你可要知道,就算在一家之中,也有嫡庶之分,你身为天子,连自己的族人都照顾不好,传出去,会有人耻笑陛下,天性薄凉的!”
“唉……母后,天子本就是孤家寡人……父皇早就说过的。”他低头沉思半晌,突然道:“既然母后替那些宗室说话,孩儿也不能太不近人情,我会安排的。”
面对赵曙突然改口,曹太后也是一愣,“官家,你准备如何处置?”
“回母后的话,既然他们哭闹,说前面的宗室条例太过严苛,又说这次迁居豪强,推行分田,让他们活不下去……那朕就给他们一个活路,西域,西夏,那么多的地方,都作为封地,交给他们,让他们能坐享其成,也省得说朕无情无义!”
赵曙语气坚定,“夏商周三代之君,都把亲族分封出去,让他们拱卫天子,这一次朕也效仿先贤,分封宗室,让他们去外面谋生……父皇在日,已经封了赵宗景,赵从郁,这一次,朕再多封几个,那个赵允良不是闹吗,朕就封他为宁王,即刻去西夏上任,其余的宗室子弟,按照国公,将军,降次分封,请他们立刻前往封地,不得有误!”
赵曙说完,起身拱手,“母后,孩儿这就去安排,绝对不会亏待自家人的,请母后放心。”
说完,赵曙躬身退出。
等他出来之后,却听到了一阵碎裂之声,曹太后被气得炸了肺!
真是长大了,不听话了!
竟然敢在自己面前耍花腔。
让你厚待宗室子弟,可不是让你把人都发配出去啊!
你小兔崽子,简直太过分了!
曹太后怎么生气也没用,赵曙也不是胡来,在他的案头,每一个月,都有王安石送来的札子,民间有多苦,他心里清楚,尤其是京畿周围,农村衰败,甚至有的地方十室九空,再不采取断然手段,大宋就要乱套了。
……
“唉,连太后说话也不管用,看起来咱们的陛下是铁了心了。”吕公著叹道。
“没法子,圣人是西凉王的弟子,又有那个拗相公在,身边都是嚷嚷着变法的人,能不受左右吗!只是苦了天下苍生啊!”孙固感叹道,也不知他嘴里的苍生,究竟指的是哪些人……
吕公著思忖道:“王宁安很快就要对京畿下手,宗室如果也挡不住,接下来就是东南,如果东南的世家豪强,再被迁走,就没人能抗衡王宁安了。”
提起了东南,孙固倒是呵呵一笑。
“只怕不会那么简单!”
“当真?”
“嗯!”孙固点头,“这是一份盟约,请老兄过目。”
吕公著将信将疑,仔细看去,上面赫然写着:东林会约!
再往下看,林林总总几十条,多是对成员的约束,比如规定每季大会一次,每半月小会一次,聚集在一起,砥砺学问,交流见闻。
乍看之下没有什么,只是普通的讲学活动而已,可再留心看去,发起人一栏,排名第一的是郑侠……再往后,则是曾公亮、胡素、王珪、刘沆等等!
吕公著手一哆嗦,茫然道:“这是要和王宁安开战吗?
不过这几个兄弟很多在六艺读书,后来又跑到了王家的船队做事,渐渐的,兄弟们也有了不同的想法,不再一门心思奔着科举去了。
就算通过科举,宰执天下,毕竟是少数几个,多数官员,也不过是混吃等死,能熬到知州一级,就可以光荣致仕了,顶多衣食无忧而已。
可是在海上打拼呢!
动辄指挥几十艘船只,上千号船员,贩运上百万贯的货物,到了海外,更是良田遍地,物产丰饶,随便占据几个岛屿,把上面的土著抓起来当奴隶,自己就是海外天子,穿龙袍,坐龙椅,都没人管你。
吕惠卿的兄弟吗!
多少都有点他哥的冒险精神,而且心思阴沉狠辣,胆大包天,不安于现状……吕家早早就在海外布局了。
这一次迁居豪强,吕惠卿很愿意主动配合,一来是让家族兴旺繁荣,在海外扎根,抢占先机,二来也能得到老师的认可,两全其美。
果然,王宁安很满意。
“要是天下的世家,都能愿意出去开拓,也就好了!”王宁安感叹两句,又说道:“你要抓紧恢复地方的秩序,先安定了北方,然后再向东南下手!”
“弟子明白!”
……
吕惠卿和章惇等人全力施为,京东和河北的豪强不断被拔除,分田令也迅速落实下去,这些地方正经历大乱大治。
只是对一些老百姓来说,这样的变化还是太慢了。
早一天分田,早一天拥有属于自己的土地,就早一天过上好日子。
许多州府,还没等朝廷的官吏赶来,就已经行动起来。
最常见的就是佃农拒绝缴纳田赋,也停止归还借款,不再偿付利息,很多百姓借了农具和耕牛,也不归还。
而士绅地主又怎么会罢休,他们招呼手下,强逼着老百姓屈服。可出人预料,老百姓居然也自发联合起来。
河北原本就有许多弓箭社,老百姓忙的时候下地干活,农闲的时候,就聚集在一起练武,遇到了战事,保护家园。
朝廷裁撤了效用士之后,也废除了各地的弓箭社,收回了许多民间的武器。
但弓箭社并没有完全消失,其中领头的,带领着各地的佃农,纷纷起来闹腾,他们强力要求世家地主答应他们的要求,尽快分田。
而世家地主却不愿意低头,朝廷还没落实下来,谁都存在着侥幸心理,想要躲过这一轮的风暴。
双方针锋相对,许多地方都出现了冲突。
有的佃户百姓被打死,也有士绅家中被放火烧了。
不只是河北和京东,包括京畿,还有永兴军路等地,都出现了苗头,好像燎原大火,蔓延开来。
王宁安知道以后,也不知是喜,也不知是忧。
老百姓终于不再麻木,能够行动起来,配合朝廷,推行新法,肯定会容易许多。可是没有组织的老百姓,必然会蛮干,一些杂七杂八的人也会参与其中,兴风作浪,不得不防。
很棘手!
这也是他为什么坚持只争朝夕的原因!
变法一旦开始,就必须迅速落实,如果迁延日久,双方变成了拉锯战,互相争斗,损失惨重,整个国家,就会付出难以承受的代价。
王宁安一方面要求尽快结束河北和京东的乱子,一方面又抽调精明的干吏,前往永兴军路,组织迁居和分田事宜。
偏远地方还好一些,真正要命的是京畿。
天子脚下,大邦之地。
砖头掉下来,都能砸死几个贵人。
这不以定王赵允良为代表,上百号宗室子弟跑到礼部去哭了。
前番改革宗室条例之后,许多宗室子弟都失去了继承爵位的资格,但是好在家里还算富贵,有田有地,能够安稳的小日子。
现在就连田地都要被分了,他们可受不了了!
“你们到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管?纵容那些乱民去冲击我们的田庄,抢夺我们的田产!我就问你们,天下还是不是老赵家的?”
“对啊,我们身上都流着皇家的血!你们弄出来宗室条例,把我们贬为庶民也就算了,怎么还不给活路啊!”
“无耻,狗官!”
“给我们个说话,不然就上金銮殿,找陛下说理去!”
……
曾巩等礼部的官吏,面对着这帮宗室大爷,也实在是没办法,打不得,骂不得,可又不能答应他们的条件。这里面不乏坐拥几万亩,甚至几十万亩田的大地主,按照迁居豪强令的标准,他们都是地地道道的豪强,不动他们,整个法令就落实不下去。
无奈何,只能虚应故事,全力周旋,等待王宁安腾出功夫,再收拾他们。
可宗室子弟也不是吃素的,不少人竟然找到了北海郡王赵允弼,跑到老王爷家里哭,还有人找到了曹太后,一把鼻涕一把泪,请求他们出面说句公道话,都是一家人,相煎何太急!
赵允弼干脆装病不出,可曹太后却把赵曙叫了过去。
她哀叹连声,“官家,那些人都是你的叔伯兄弟,人皆有恻隐之心,你就不能高抬贵手吗?”
赵曙绷着小脸,母后已经不止一次出面,阻挠变法。
他很无奈,师父说得对,最难相处的就是天家!
“母后,那些人是孩儿的族人不假,可身为天子,所有百姓,都是朕的子民,朕都应该一视同仁。过去太过偏爱一些人,让他们拿的太多,以至于千千万万的百姓,无以为生……再这么纵容下去,是会造反的!”
这话赵曙不止说了一遍,可曹太后明显听不下去。
“哀家听说了,这一次可不是朝廷分田,而是乱民出来抢夺……连这种事情,圣人也要纵容吗?”
赵曙脸色难看,“母后,如果朕压下去百姓的热情,岂不是给各地的豪强喘息的机会,朝廷的政令如何能落实下去?两害相权,孩儿不能下旨,只能要求官员,尽快去落实分田,把地契交给百姓,安定人心!”
“百姓,百姓!官家,你可要知道,就算在一家之中,也有嫡庶之分,你身为天子,连自己的族人都照顾不好,传出去,会有人耻笑陛下,天性薄凉的!”
“唉……母后,天子本就是孤家寡人……父皇早就说过的。”他低头沉思半晌,突然道:“既然母后替那些宗室说话,孩儿也不能太不近人情,我会安排的。”
面对赵曙突然改口,曹太后也是一愣,“官家,你准备如何处置?”
“回母后的话,既然他们哭闹,说前面的宗室条例太过严苛,又说这次迁居豪强,推行分田,让他们活不下去……那朕就给他们一个活路,西域,西夏,那么多的地方,都作为封地,交给他们,让他们能坐享其成,也省得说朕无情无义!”
赵曙语气坚定,“夏商周三代之君,都把亲族分封出去,让他们拱卫天子,这一次朕也效仿先贤,分封宗室,让他们去外面谋生……父皇在日,已经封了赵宗景,赵从郁,这一次,朕再多封几个,那个赵允良不是闹吗,朕就封他为宁王,即刻去西夏上任,其余的宗室子弟,按照国公,将军,降次分封,请他们立刻前往封地,不得有误!”
赵曙说完,起身拱手,“母后,孩儿这就去安排,绝对不会亏待自家人的,请母后放心。”
说完,赵曙躬身退出。
等他出来之后,却听到了一阵碎裂之声,曹太后被气得炸了肺!
真是长大了,不听话了!
竟然敢在自己面前耍花腔。
让你厚待宗室子弟,可不是让你把人都发配出去啊!
你小兔崽子,简直太过分了!
曹太后怎么生气也没用,赵曙也不是胡来,在他的案头,每一个月,都有王安石送来的札子,民间有多苦,他心里清楚,尤其是京畿周围,农村衰败,甚至有的地方十室九空,再不采取断然手段,大宋就要乱套了。
……
“唉,连太后说话也不管用,看起来咱们的陛下是铁了心了。”吕公著叹道。
“没法子,圣人是西凉王的弟子,又有那个拗相公在,身边都是嚷嚷着变法的人,能不受左右吗!只是苦了天下苍生啊!”孙固感叹道,也不知他嘴里的苍生,究竟指的是哪些人……
吕公著思忖道:“王宁安很快就要对京畿下手,宗室如果也挡不住,接下来就是东南,如果东南的世家豪强,再被迁走,就没人能抗衡王宁安了。”
提起了东南,孙固倒是呵呵一笑。
“只怕不会那么简单!”
“当真?”
“嗯!”孙固点头,“这是一份盟约,请老兄过目。”
吕公著将信将疑,仔细看去,上面赫然写着:东林会约!
再往下看,林林总总几十条,多是对成员的约束,比如规定每季大会一次,每半月小会一次,聚集在一起,砥砺学问,交流见闻。
乍看之下没有什么,只是普通的讲学活动而已,可再留心看去,发起人一栏,排名第一的是郑侠……再往后,则是曾公亮、胡素、王珪、刘沆等等!
吕公著手一哆嗦,茫然道:“这是要和王宁安开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