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总戎东伐。以越王宇盛为右一军总管,晋国公裴矩为右二军总管,随国公普六茹坚为右三军总管,谯王宇俭为左一军总管,杞国公宇亮为左二军总管,广化公丘崇为左三军总管,齐王宇宪、陈王宇纯为前军。周武帝本纪

    伴随着史官如刀之笔落下,宇邕二次御驾东征终于正式开启,二十万大军各按方略,犹如逶迤无尽的兵马洪流,雄赳赳气昂昂迈过玉璧(稷山),开赴北齐晋州。

    一如历史大势,浩浩荡荡,无可阻挡!

    比之去岁麾下打酱油的数千新兵蛋子,石之轩今次所辖的万余兵马实乃大周一等一的精锐,即使在宇邕亲率的六万主力之中,亦是数一数二的。

    同样,鉴于去岁伐齐之战中诸多积年老将的不作为,宇邕再一次提升了斗志昂扬的年轻将领在一线大军高层所占的比例,而把老将打发去镇守二线关隘,比如名将韦孝宽便窝在玉璧城(稷山县)郁郁不得志。

    不过,似石之轩、杨坚等有心人也暗自注意到,宇邕在有意无意的将兵权转移到宇氏血亲手里至少右三军、左三军、前两军这八支主力精锐里,就有五支归属于宇氏王公统帅。

    显然宇邕一如既往的心思缜密,手段大气而不失谨慎,既重用杨坚等居心叵测却才能出众的异姓汉臣,又时刻不忘保持宇氏的兵权优势,以帝王制衡之术将局势牢牢掌控。

    尽管在这人心不古而反叛犹如家常便饭的时代,任人唯亲无可厚非,宇盛、宇俭、宇亮、宇宪、宇纯等人亦皆属一时俊杰,无论武功、兵法,均无可挑剔,本也足以担当大任,但在有意促使汉人加速兴起、彻底打破胡人掣肘的石之轩和杨坚眼里,他们也是胡人最主要的中坚力量,是汉人掌权甚或建立汉人帝国最大的阻碍。

    特别是,他们还掌握着足以改变整个北方局势的庞大兵权!

    这一刻,石之轩和杨坚的心思出奇的相似,那就是此次吞并齐国之后,一定要设法尽快剪除这些眼中钉,肉中刺。

    十月,宇邕御驾终至晋州,遣齐王宇宪率精骑二万守雀鼠谷(今山西介休西南),陈王宇纯步骑二万守千里径(今山西霍州东)。在晋州北边堵住齐军南下的道路,以阻止从晋阳赶来的齐军救援平阳;

    遣柱国、赵王招步骑一万自华谷(今山西稷山西北)攻齐汾州诸城保证周军从汾水到晋州的道路安全;

    遣于翼自陕入九曲,攻拔造涧等诸城,径到洛阳驻精兵在洛阳城外,牵制住独孤永业的三万精锐,避免其北上偷袭攻打晋州的大周诸军;

    遣郑国公达奚震步骑一万守统军川(今山西石楼县西)堵在在晋州东北部,阻止齐军南下;

    遣大将军韩明步骑五千守齐子岭(今山西垣曲县东)以便抵挡齐军来自洛阳的进攻;

    遣乌氏公尹升步骑五千守鼓钟镇(今山西垣曲县北)、凉城公辛韶步骑五千守蒲津关(今陕西大荔县东)。

    皇帝兼主帅宇邕统率左右六军精锐部队,王谊为监军,攻晋州(平阳)城。

    纵观全局,宇邕是把晋州(平阳城)外围布军形出了一个包围圈,掐住通往平阳城的各个要道关隘,无论齐军是从晋阳南下,还是从河南洛阳方面过来,都有周军的阻挡,无法及时增援平阳城。

    而在外围布置周密至无以复加之后,宇邕率六军亲自督战围攻平阳城,残酷而紧促的攻城战一发而不可收拾,攻守双方的伤亡与日俱增。

    只不过,相较于城外六万大周步骑精锐因皇帝的御驾督战而士气炽烈,城内万余北齐守备军本就士气不高,再见到宇邕的明黄车驾每日从早到晚一直在城外最醒目之处巡行,守军无论将领还是小卒,均感到这大周皇帝对平阳城势在必得的决心,随着伤亡越大,北齐守军上上下下便越是惶恐

    事实也确是如此,宇邕计划先把晋州(今山西临汾)打下来,然后留守少部分精兵驻守平阳城,吸引高纬前来反扑,以此反客为主的策略在平阳城下消耗高纬从晋阳带来的北齐主力,之后再与疲惫不堪的高纬主力决战,然后趁胜打下晋阳(今山西太原),最后一举拿下邺城(今河北邯郸),完成灭齐,统一北方!

    石之轩将这一切由始至终看在眼中,亦愈发感到宇邕在战略、战术上质的提升,最起码如今的初战里,这招对敌军群体施加心理压力的攻心战术便很是高明,颇有几分不战而屈人之兵之效。

    或许去岁宇邕伐齐其实也计划周密,绝对算不上草率,但仍是一腔雄心壮志居多,在战略战术上不免眼高手低,平平无奇,然而今次则大为不同,无论出其不意的战略计划,还是堂堂正正的攻心战术,均已达当世顶尖将帅的水准。

    今时今日的宇邕,一举一动确已透着无可挑剔的雄才大略,唯一缺少的便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大胜,奠定其雄主之名。

    “可惜,宇氏皇族已是广大汉人势力恢复荣光的最后一道障碍,宇邕又将佛道得罪得太深,唯一亲近的儒教却尽是些没节**操的门阀士族,根本不足以依靠。

    一旦宇氏有才干的几个王公亲贵不在了,宇氏的神坛必将轰然倒塌,从此再无翻身之余地”

    战事如火如荼,石之轩骑在马上,深处万军丛中,却以比任何旁观者更为超然的视角将局势看得透彻无比,晶莹的眸子闪烁着耐人寻味的神采,“一切的一切,绝非偶然,而是必然,其隐患,在北周立国之初就已埋下!

    原本,自西晋汉人内乱引得五胡乱华以来,各胡族在中原开国建制,均以其本族子弟为兵,充作保卫政权的核心武力,藉此牢牢压制汉人,对汉人百姓与其说是严苛治理,不如说是纯粹充作为胡人兵马钱粮的底层农奴。

    纵然偶有个别汉人因才能出众而得到胡人政权的重用,亦会被赐予胡姓,强行胡化,绝不会给予其统领汉人重新崛起的机会。

    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北魏末年,高欢、宇泰两分北地,各立东魏、西魏,相互之间连年攻伐,一直充当兵源主力的鲜卑胡族自然是损失惨重,人口锐减,再不能足够的高质量兵卒。

    处于关陇地区的西魏因鲜卑族人口本就少于东魏,率先支撑不住。宇泰因此不得不开始从汉人中招募兵卒,并接纳关陇地区的汉人地主豪强。

    汉人由此开始大量进入胡人政权的各个阶层,并随着东魏、西魏乃至北齐、北周之间数十年如一日的频繁攻伐,汉人兵将在北周军队里所占的比重日益增大,至如今已然是绝对的主力。

    除非北周宇氏敢于不顾江山社稷之安危,尽量消弭战争,削减兵力,否则汉人大兴之势已无法遏制,最终仍会取宇氏而代之

    究其根本,汉族不但人数上占优势,且在经济和化的水平上也有明显的优越性,纵然会因内乱而被外来胡人压制一时,却不可能会被压制一世。

    只要有足够的时间,汉人可把任何入侵的外族同化,而一旦胡人政权腐朽或爆发长久内乱,再不能一心一意的有效压制汉人,那么汉人必然重新翻身做主,反过来压制并彻底吞纳胡人。

    纵观历史,从无任何势力或政权能够长盛不衰。每当汉人政权腐朽或内乱,国立衰微,则北方胡族大肆入侵,压制汉人。同样,入主中原的胡族腐朽或内乱,则汉人有志之士又会乘势而起,恢复汉统,将来到中原的胡人吞得渣都不剩。

    如此往复循环,中土的历史恰是汉人与胡人的民**族**融**合史,而汉人或许一时沉寂,却永能屹立不倒的根源,则是其举世无双的人口基数和博大精深的化底蕴!”

    厮杀震天的平阳城下,上至皇帝宇邕,下至周军小卒,无不渴望着建立不世功业,却没有人知道,石之轩正在以超然物我的姿态审视着这场关乎无数人命运的战争。

    更没有人知道,时隔多年,勘破甚或掌握人道大势的独特感觉再次浮现在石之轩心头,不是皇帝,胜似皇帝。

    杳杳冥冥间,石之轩的心神无限腾升,感触到苍茫天地充盈着无穷无尽的流光溢彩,时时刻刻都在幻生幻灭,变化万千,然而其周流运转又隐隐然自有其永恒不变。

    恍惚间,中土无数大大小小的黑、白、红、黄、青五色之气汇成两青一黄三头无角蛟龙各据一方,堂皇浩大而缥缈朦胧。

    黄蛟横亘西部,正赤红着一双龙目透出无穷贪婪之意,对着东北的青蛟张牙舞爪,极尽挑衅,然而黄蛟看似威武蓬勃的身躯亦给丝丝缕缕的灰黑之气侵染腐蚀,分明祸起萧墙

    青蛟巡行东部,行动迟缓,身躯涣散,神采黯淡,似有分崩离析之兆

    石之轩心神一震,隐隐有所明悟,“北周属土,北齐属木,三分天下则气运不足以为真龙,止于蛟龙耳!”

    天地间一气流行,皆因形相不同,致生千变万用,然若源溯其流,盖归一也。

    人道气运固然缥缈朦胧,然而终究源于万民之精气神的汇聚升腾,亦是天地元气所演化的一种独一无二的奇异气象,且因根植于人道大势而隐隐然亦有迹可寻。

    呈现在道德高士的“法眼”之中,则万民之气恰似各种各样的流光溢彩,流淌汇集在大地上的村镇城池之间,最终聚小溪成江河,滋生蛟龙。

    此气运之龙不仅象征着国势强弱,更映射着万民意愿所向,预兆着人间大势的兴衰变迁,五德循环。

    心念电转之余,石之轩将心神转向南方,但“见”一头郁郁苍苍的青蛟巍峨盘踞,体型并不比北齐的青蛟大,但却鳞甲毕现,沉稳绵延,显然南陈国势稳定。

    只可惜南陈青蛟的龙目却半开半阖,隐现萎靡死寂之意,似乎是国主“病入膏肓”,命不久矣之兆!

    石之轩收敛心神,万千气象霎时隐没,忍不禁眸中闪过沉吟之色南陈国主陈顼乃是当世宗师级的顶尖高手,如今不过五十出头,正值盛年,怎会病入膏肓?

    要么,是陈顼旧伤复发,真元衰竭;要么,就是陈顼中了什么暗算,例如被刺杀重伤或是中毒不治思及同样盛年早逝的陈霸先,十有八九八**九便是后者。

    南朝汉人的内耗真是没的说,只要是稍微强势一些的雄主,基本上都活不长,难怪自晋室南迁以来的两三百年里,北伐屡屡无疾而终,一直是镜花水月。

    归根究底,也是南朝汉人依然未曾摆脱魏晋遗毒的桎楛,腐朽奢靡,弄虚诡谋有余而务实进取不足,不像北朝汉人注入了胡人尚武务实的新血,斗志昂扬,野心勃勃。

    默默感察自身,石之轩只觉精气神愈发混润圆满,清明通灵,显是刚刚心神上合人道气运而受益匪浅,离着灵神清空,包涵万有的还虚境界更近了一层。

    尽管在望气之术上同样大有所悟,但他却并不如何着意,更不会因此而沾沾自喜,沉迷其中。

    望气之术,古已有之,相传可窥天地人三才之变。

    然而实际上,寻常奇门之士望气,所见不过雾里看花,或可偶然窥得人道气运的一鳞半爪,也犹如断章取义,不足为凭,止于术法层次,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或许已是匪夷所思,但在道行高士眼里其实不值一哂。

    真正的修行高士,从不以奇门异术称雄,而是专注于参透天地和生命的奥秘,一旦臻至

    的无上道境,自有不可思议的神通一一具足,即使不通望气之术,人道气运的任何细微变化在其慧眼之前亦无所遁形。

    道为术之本,术为道之末!

    石之轩再次成道还虚在即,又怎会舍本逐末?(未完待续。)

章节目录

剑出华山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血沃天涯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四百四十八章 本末之别-剑出华山下载,剑出华山,笔趣阁并收藏剑出华山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