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8 天朝有个杨经略,鞑子兵马全数灭-横明竖隐玻璃幕墙可以竖向一边明框吗
018 天朝有个杨经略,鞑子兵马全数灭-横明竖隐玻璃幕墙可以竖向一边明框吗-横明-笔趣阁
横明
作者:临波倚浪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什么事情?我就是觉得杨镐一定会输,就像我觉得国债一定能成功,瓷砖一定有人买一样!”
方书安倒是拍着胸脯说。
一说到国债和瓷砖,方世清眼睛马上笑成月牙,两撇胡子也有了角度,四条眉毛一般。
别的事情不好说,但是方书安这两件事干的那叫一个漂亮。
或许,杨镐的事情,也有可能是真的呢?
“我听闻另一消息,有人要对杨经略不利,大抵是不想让功绩落到父亲手里!”
还能有想到一起的?
方书安心中暗叹,简直是天助我也。
不过想想也就释然,杨镐现在属于浙党,并且在潮鲜带过兵。
虽说此前失败,眼下或许已经认识到错误,能够从头再来,是个合适的人选。
恐怕在东林和辽东那些人眼里,都是这么想吧!
既然如此,大家想到一起,那就使劲坑一把得了!
天时地利人和,此时不坑何时坑?现在不动手,老天爷都会埋怨。
“父亲,您相信儿子不会通辽吧。”
方书安的一句话,吓得方世清蹭的就从椅子上跳将起来,看看四周无人之后,才做一个噤声的手势,“慎言!胡说些什么,你要是敢,他们也不至于拿你下手!”
“孩儿当然不会,您知道便好。再说一个,您相信儿子不会和东林有勾结吧。”
这次,方世清没有什么惊奇,两撇胡子归于清静,倒是鄙视他一眼。
“人家东林怎么说也都是些自诩读书人的角色,就你这样的二世祖,跪着进去都不会收。”
“那就好,那就好,他们跪我我都不去。只要您相信,儿子和那些人没有瓜葛就好。”
“你想干什么?”
“保我方家,保我大明啊!”
话说出来,方世清不知怎的,隐隐约约觉得,靠谱!
……
辽饷还没运到目的地,潮鲜使团前来朝觐,按理说现在没有什么节日,并不是他们来的时间。
但是涉及到对辽东用兵,潮鲜也会派兵支援,这也是选择杨镐的一个原因。他当年在那里的名声很好,有他出面,事半功倍。
潮鲜使团对杨镐的重视倒也无可厚非,但是事情过犹不及,尤其是在眼前当口,被有心人知道的情况下。
使团进京的第三天,便有儿歌流传出来:
天朝有个杨经略,鞑子兵马全数灭;
朝廷出了杨巡抚,敌人粮草都成土;
辽东用上洋大人,打的建奴不是人;
大明有了杨神仙,爷爷就能坐的安。
孩子们的谚语,原也当不得真,不过同期发生的事情,却远远超出人们预料。
有人举报杨镐家中藏有龙袍,锦衣卫上门一搜,果然抓个正着!
当天的朝堂上热闹了,方从哲也是焦头烂额,辽饷还没到,就对杨镐下手?
李鋕是左都御史,虽然身为浙党,但是他和杨镐向来不睦,看不起这半路加入浙党的两面派。
“方大人,龙袍意味着什么,您也知晓,还有那小儿们街头巷尾传的话,您也清楚。当年刘福通埋下石人那一句,与今日那句‘大明有了杨神仙,爷爷就能坐的安’有何区别?难道我圣天子的位子,还要他杨镐来定?”
李鋕炮开的不可谓不响,上朝之前,方从哲已经关照过他,莫要说的太狠。
也正是如此,李鋕才把最后一句话换了换,要不然,一个图谋不轨、意欲造反的罪名说不定已经安上。
方从哲能够左右李鋕的意思,却影响不到崔景荣,崔尚书可是有一说一的主。“李大人,这句话的意思,可不是说杨镐来定吧,我看分明是有人想要圣天子的位子!”
“慎言!”开口的并不是方从哲,而是赵焕。
“崔大人,此刻正值国朝对辽东用兵,龙袍和儿歌一事,说不得是有人栽赃陷害。若是因此捕风捉影,坏了平辽大事,岂不是遂了有些人的愿?”
“赵大人,如果那有心人,恰好就是想试探我们呢?倘若再来一次陈桥驿,你我又当如何?”
“你?”赵焕一时语塞,不知道说什么。
是啊,真真假假,假假真真,谁知道是有心人要谋害,还是真的要试探呢?
几人你一句我一句,吵得没个结果,涉及到皇权的问题,不是他们能拍板。
“吵来吵去,成何体统!”方从哲喝道,“此事有蹊跷,我去向陛下禀告,在这里乱猜,算怎么回事!”说完,挥挥衣袖,向后殿走去。
要说这事和东林没关系,打死他都不信。但是,为什么隐约觉得,和他那孙子也有些关系呢?
自从那日说完杨镐不何用以后,再也没有提过此事,和他办国债以及瓷砖,判若两人。反倒是和之前的纨绔样子一模一样,整日里和李尽忠、世子流连街巷。
到底哪一个才是他孙子呢?
事关征辽东,万历并没有为难方从哲,接见了他。
“杨镐的事情,朕已经知道,临阵换将是大忌,阁老无需为难,按照你的意思,继续推进便是。”
“陛下,此事过于蹊跷,恐怕现在看到的依旧是冰山一角,说不得下一步还有什么手段。”
“阁老坐镇朝堂,朕放心,由你处置,但是,辽东若是打了败仗,那可就不好向天下交代。”
万历的态度明确,相信方从哲做出的判断,但是后半句又是何意,难道是在暗示他,杨镐真的不可用么?那为何又说要支持他的决定呢?
一路揣摩,却发现李鋕仍旧候着他。
“旭山,杨大人此时也是我辈众人,你又不是看不出,背后是有人弄权,为何还要大费周章?”
“阁老,我知道此事背后有蹊跷,但是身为左都御史,这本我不得不上。”
“当真不是为了私情?”
“阁老,我李鋕可是那等卑劣小人?”李鋕面色坚定的问着。
“那也无需言辞激烈,尽到你的本分就是。”
“我的方大人,职责自然要尽,但是,我不相信杨镐能打赢这一仗!”李鋕焦急的声音变了。
“怎么,你也因为蔚山之战缘由,觉得杨大人打不赢,事情过去二十年,怎知杨大人他……”
“不,大不同,别人或许奋发图强,令人刮目相看,但是杨镐此人,不过是在攀附我浙江官员,未曾在战阵苦下功夫,如何能胜?”
打发走李鋕,方从哲心里也有了一丝动摇,难道杨镐真的不行?但是现在又去找谁来?浙党一系,可没有个能拿上来统兵十多万的人啊。
刚进府门,正要传唤方书安,却得到消息。
“何事?”
啪嚓!
听闻之后,方从哲茶盏摔在地上,碎成数片。
方书安倒是拍着胸脯说。
一说到国债和瓷砖,方世清眼睛马上笑成月牙,两撇胡子也有了角度,四条眉毛一般。
别的事情不好说,但是方书安这两件事干的那叫一个漂亮。
或许,杨镐的事情,也有可能是真的呢?
“我听闻另一消息,有人要对杨经略不利,大抵是不想让功绩落到父亲手里!”
还能有想到一起的?
方书安心中暗叹,简直是天助我也。
不过想想也就释然,杨镐现在属于浙党,并且在潮鲜带过兵。
虽说此前失败,眼下或许已经认识到错误,能够从头再来,是个合适的人选。
恐怕在东林和辽东那些人眼里,都是这么想吧!
既然如此,大家想到一起,那就使劲坑一把得了!
天时地利人和,此时不坑何时坑?现在不动手,老天爷都会埋怨。
“父亲,您相信儿子不会通辽吧。”
方书安的一句话,吓得方世清蹭的就从椅子上跳将起来,看看四周无人之后,才做一个噤声的手势,“慎言!胡说些什么,你要是敢,他们也不至于拿你下手!”
“孩儿当然不会,您知道便好。再说一个,您相信儿子不会和东林有勾结吧。”
这次,方世清没有什么惊奇,两撇胡子归于清静,倒是鄙视他一眼。
“人家东林怎么说也都是些自诩读书人的角色,就你这样的二世祖,跪着进去都不会收。”
“那就好,那就好,他们跪我我都不去。只要您相信,儿子和那些人没有瓜葛就好。”
“你想干什么?”
“保我方家,保我大明啊!”
话说出来,方世清不知怎的,隐隐约约觉得,靠谱!
……
辽饷还没运到目的地,潮鲜使团前来朝觐,按理说现在没有什么节日,并不是他们来的时间。
但是涉及到对辽东用兵,潮鲜也会派兵支援,这也是选择杨镐的一个原因。他当年在那里的名声很好,有他出面,事半功倍。
潮鲜使团对杨镐的重视倒也无可厚非,但是事情过犹不及,尤其是在眼前当口,被有心人知道的情况下。
使团进京的第三天,便有儿歌流传出来:
天朝有个杨经略,鞑子兵马全数灭;
朝廷出了杨巡抚,敌人粮草都成土;
辽东用上洋大人,打的建奴不是人;
大明有了杨神仙,爷爷就能坐的安。
孩子们的谚语,原也当不得真,不过同期发生的事情,却远远超出人们预料。
有人举报杨镐家中藏有龙袍,锦衣卫上门一搜,果然抓个正着!
当天的朝堂上热闹了,方从哲也是焦头烂额,辽饷还没到,就对杨镐下手?
李鋕是左都御史,虽然身为浙党,但是他和杨镐向来不睦,看不起这半路加入浙党的两面派。
“方大人,龙袍意味着什么,您也知晓,还有那小儿们街头巷尾传的话,您也清楚。当年刘福通埋下石人那一句,与今日那句‘大明有了杨神仙,爷爷就能坐的安’有何区别?难道我圣天子的位子,还要他杨镐来定?”
李鋕炮开的不可谓不响,上朝之前,方从哲已经关照过他,莫要说的太狠。
也正是如此,李鋕才把最后一句话换了换,要不然,一个图谋不轨、意欲造反的罪名说不定已经安上。
方从哲能够左右李鋕的意思,却影响不到崔景荣,崔尚书可是有一说一的主。“李大人,这句话的意思,可不是说杨镐来定吧,我看分明是有人想要圣天子的位子!”
“慎言!”开口的并不是方从哲,而是赵焕。
“崔大人,此刻正值国朝对辽东用兵,龙袍和儿歌一事,说不得是有人栽赃陷害。若是因此捕风捉影,坏了平辽大事,岂不是遂了有些人的愿?”
“赵大人,如果那有心人,恰好就是想试探我们呢?倘若再来一次陈桥驿,你我又当如何?”
“你?”赵焕一时语塞,不知道说什么。
是啊,真真假假,假假真真,谁知道是有心人要谋害,还是真的要试探呢?
几人你一句我一句,吵得没个结果,涉及到皇权的问题,不是他们能拍板。
“吵来吵去,成何体统!”方从哲喝道,“此事有蹊跷,我去向陛下禀告,在这里乱猜,算怎么回事!”说完,挥挥衣袖,向后殿走去。
要说这事和东林没关系,打死他都不信。但是,为什么隐约觉得,和他那孙子也有些关系呢?
自从那日说完杨镐不何用以后,再也没有提过此事,和他办国债以及瓷砖,判若两人。反倒是和之前的纨绔样子一模一样,整日里和李尽忠、世子流连街巷。
到底哪一个才是他孙子呢?
事关征辽东,万历并没有为难方从哲,接见了他。
“杨镐的事情,朕已经知道,临阵换将是大忌,阁老无需为难,按照你的意思,继续推进便是。”
“陛下,此事过于蹊跷,恐怕现在看到的依旧是冰山一角,说不得下一步还有什么手段。”
“阁老坐镇朝堂,朕放心,由你处置,但是,辽东若是打了败仗,那可就不好向天下交代。”
万历的态度明确,相信方从哲做出的判断,但是后半句又是何意,难道是在暗示他,杨镐真的不可用么?那为何又说要支持他的决定呢?
一路揣摩,却发现李鋕仍旧候着他。
“旭山,杨大人此时也是我辈众人,你又不是看不出,背后是有人弄权,为何还要大费周章?”
“阁老,我知道此事背后有蹊跷,但是身为左都御史,这本我不得不上。”
“当真不是为了私情?”
“阁老,我李鋕可是那等卑劣小人?”李鋕面色坚定的问着。
“那也无需言辞激烈,尽到你的本分就是。”
“我的方大人,职责自然要尽,但是,我不相信杨镐能打赢这一仗!”李鋕焦急的声音变了。
“怎么,你也因为蔚山之战缘由,觉得杨大人打不赢,事情过去二十年,怎知杨大人他……”
“不,大不同,别人或许奋发图强,令人刮目相看,但是杨镐此人,不过是在攀附我浙江官员,未曾在战阵苦下功夫,如何能胜?”
打发走李鋕,方从哲心里也有了一丝动摇,难道杨镐真的不行?但是现在又去找谁来?浙党一系,可没有个能拿上来统兵十多万的人啊。
刚进府门,正要传唤方书安,却得到消息。
“何事?”
啪嚓!
听闻之后,方从哲茶盏摔在地上,碎成数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