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红俄降兵,可都是壮劳力,喂饱喽就能当牲口使唤,战俘待遇是可以有的,不过谈判结束以后他们还是要回到俄国的,吃了几天窝头的牲口们显然被养刁了胃口,冻土豆的滋味想起来就让人浑身颤抖。【小说文学网】
不管共产主义谁理解的对错,中国或者说是中国的东北自治政府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许许多多的红俄士兵在窝头的引诱下,走出战俘营,加入到修复西伯利亚铁路的大军当中。作茧自缚这四个字每天都折磨着李长庚的大脑,跟小日本就不能合着干事,能在实在些吗,从叶卡捷琳堡到彼得巴甫尔一千多公里的铁路路基让小日本给拆了个彻底。本来打算着坑红俄一把,没想到头来坑得确是自己。
俄国人是真打不动了,现在国内形式也很危急,西线战场上的失败,使得东线被国际联军连打了几个漂亮的反攻,急于稳定事态的红俄希望与李长庚尽快签订条约,换回红俄俘虏。李长庚肯定不会放过敲竹杠的机会,中俄边境在乌拉尔山的下面又向西拐了个弯,加了一条乌拉尔河延伸到里海。这一条就把大半个哈萨克斯坦划了进来。另外一名战俘换五名15到20岁身体健康的少女,就这样五万多名意志还算坚定的红俄战俘又回到了红俄的手上,俄军全部撤回到乌拉尔山以东,让出叶卡捷琳堡、新乌拉尔斯克、车里雅宾斯克、奥伦堡、乌拉尔、阿特劳,等主要城市。
随后中俄签订了中苏友好条约,在条约里中国第一次承认了布尔什维克在苏俄的主导地位,并以人道主义援助的名义,向俄国提供了十万吨粮食。
中俄条约还没有最后签属,但双方都按条约实际履行了对方的要求,之所以没有签约,一方面是俄国确实不想签定割让领土的条约,另一方面东北政自治政府代表不了中国,布尔什维克党也代表不了俄国,双方都缺乏签订国家级条约合法性的存在。
最后李长庚提议中俄友好条约,由李长庚和列宁分别以布尔什维克党和国家社会主义复兴党党首的身份签订。列宁开始时明确表示他是不会签订这样条约的,但李长庚却不依不饶地坚持俄方签约代表必须是列宁,只要列宁签字并向国际社会声明,中方原意向俄国红军提供十万人的武器装备。
俄国国内越来越差的战争环境,列宁只好做出妥协,但条件是在增加五万人的装备。一系的讨价还价之后,中方还是向俄国提供十万人的武器装备,但多加了一百门105毫米榴弹炮和十万枚炮弹。这批武器以交还战俘武器的名义送给俄方。并约定列宁和李长庚在1920年1月1日这一天,双方在叶卡捷琳堡签订条约。
当东北军进驻叶卡捷琳堡的时候,李长庚为了宣示对新地盘的主权,将这座城市改名为庭州,为北庭省首府所在地,孙烈臣为北庭省督军。随着北庭、安西、濛池、昆陵、月氏、条支、这一系列历史当中的地理名词被东北宣传部门发表在报纸上,中国的文史学家都疯狂了,那里曾是大唐帝国的地盘啊!现在又回到天朝的怀抱了,一连串的地理名词更是成为文士们高谈阔论的话题,碎叶水、药杀水、乌浒河、夷波海,安息洲、火寻、鸟飞、休福。
最让人不解的是许多日本学者也热情高涨地参与进来,毕竟日本人保留东西的传统还是不错的,许多唐朝的史料保存得比中国自己还完善。一些烧坏了脑子的日本学者还捧起了中国的臭脚,扬言要和中国合并,当然这种脑残的声音被日本政府无情的镇压了!要合并那也是日本合并中国,中国把日本合并了,天皇上那呆着去。
东北军一夜间大获全胜,让许多人都没做好准备,但胜利的果实要马上收取,时间久了,东西就指不定是谁的了。在中俄条约签订之前,必须要将阿拉什共各国拿下(今哈萨克斯坦北部地区,西南部地区为士耳其斯坦共和国),这个地区属于资产阶级统治,对红俄的共产主义没有任何好感,而作为曾经的天朝附属国,也有着一份浓厚的感情。说乱七八糟的都没用,想当年中国的盐、茶、大黄、丝稠、瓷器等物资那是相当重要的。
一些地区纷纷推翻俄共的领导,接受东北军派往的官员和军队。李长庚现在最发愁的就是手中官员实在太少了,几呼到了无官可派的尴尬境地,特别是新收回的几个斯坦地区,这些地区民族和宗教问题十分复杂,没有经验的官员去了,非闹出乱子不可。
纠结解决不了问题,李长庚把主意打在了那些前清遗臣上面,这些人治理一方的能力肯定没个说,尤其是驻新疆的帮办大臣,参赞大臣,伊犁将军,还有一些中低级官员,这些官员对伊斯兰事务和民族事务都十分熟悉,发今这些人多数都是坐冷板登的角色,重新启用的难度并不大,不过却涉及到另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些官员满族人的比例远高过汉人,这些人一旦掌权之后,会不会在玩复辟。
想来想去李长庚决定冒险搏一搏,这时一个人出现在李长庚的视野内,那就是清末驻疆布政史王树楠,此人在新疆其间发行纸币、重订税收、创办邮局,在疆其间声望非常好,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官员,如今此人正愚居北京不理世事,李长庚觉得这个人是可以重用的,于是派杨度亲自去请贤。
东北军连打带抢弄下的地盘还没出乱子,国内这时却又出了乱子,皖系见东北军无暇顾及国内,段祺瑞和徐树铮以为好机会到了,放开手脚纠集大军准备对直系军阀曹锟和吴佩孚开战,曹锟和吴佩孚也不是善茬高呼安福国会为非法国会,直皖大战初起。
不管共产主义谁理解的对错,中国或者说是中国的东北自治政府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许许多多的红俄士兵在窝头的引诱下,走出战俘营,加入到修复西伯利亚铁路的大军当中。作茧自缚这四个字每天都折磨着李长庚的大脑,跟小日本就不能合着干事,能在实在些吗,从叶卡捷琳堡到彼得巴甫尔一千多公里的铁路路基让小日本给拆了个彻底。本来打算着坑红俄一把,没想到头来坑得确是自己。
俄国人是真打不动了,现在国内形式也很危急,西线战场上的失败,使得东线被国际联军连打了几个漂亮的反攻,急于稳定事态的红俄希望与李长庚尽快签订条约,换回红俄俘虏。李长庚肯定不会放过敲竹杠的机会,中俄边境在乌拉尔山的下面又向西拐了个弯,加了一条乌拉尔河延伸到里海。这一条就把大半个哈萨克斯坦划了进来。另外一名战俘换五名15到20岁身体健康的少女,就这样五万多名意志还算坚定的红俄战俘又回到了红俄的手上,俄军全部撤回到乌拉尔山以东,让出叶卡捷琳堡、新乌拉尔斯克、车里雅宾斯克、奥伦堡、乌拉尔、阿特劳,等主要城市。
随后中俄签订了中苏友好条约,在条约里中国第一次承认了布尔什维克在苏俄的主导地位,并以人道主义援助的名义,向俄国提供了十万吨粮食。
中俄条约还没有最后签属,但双方都按条约实际履行了对方的要求,之所以没有签约,一方面是俄国确实不想签定割让领土的条约,另一方面东北政自治政府代表不了中国,布尔什维克党也代表不了俄国,双方都缺乏签订国家级条约合法性的存在。
最后李长庚提议中俄友好条约,由李长庚和列宁分别以布尔什维克党和国家社会主义复兴党党首的身份签订。列宁开始时明确表示他是不会签订这样条约的,但李长庚却不依不饶地坚持俄方签约代表必须是列宁,只要列宁签字并向国际社会声明,中方原意向俄国红军提供十万人的武器装备。
俄国国内越来越差的战争环境,列宁只好做出妥协,但条件是在增加五万人的装备。一系的讨价还价之后,中方还是向俄国提供十万人的武器装备,但多加了一百门105毫米榴弹炮和十万枚炮弹。这批武器以交还战俘武器的名义送给俄方。并约定列宁和李长庚在1920年1月1日这一天,双方在叶卡捷琳堡签订条约。
当东北军进驻叶卡捷琳堡的时候,李长庚为了宣示对新地盘的主权,将这座城市改名为庭州,为北庭省首府所在地,孙烈臣为北庭省督军。随着北庭、安西、濛池、昆陵、月氏、条支、这一系列历史当中的地理名词被东北宣传部门发表在报纸上,中国的文史学家都疯狂了,那里曾是大唐帝国的地盘啊!现在又回到天朝的怀抱了,一连串的地理名词更是成为文士们高谈阔论的话题,碎叶水、药杀水、乌浒河、夷波海,安息洲、火寻、鸟飞、休福。
最让人不解的是许多日本学者也热情高涨地参与进来,毕竟日本人保留东西的传统还是不错的,许多唐朝的史料保存得比中国自己还完善。一些烧坏了脑子的日本学者还捧起了中国的臭脚,扬言要和中国合并,当然这种脑残的声音被日本政府无情的镇压了!要合并那也是日本合并中国,中国把日本合并了,天皇上那呆着去。
东北军一夜间大获全胜,让许多人都没做好准备,但胜利的果实要马上收取,时间久了,东西就指不定是谁的了。在中俄条约签订之前,必须要将阿拉什共各国拿下(今哈萨克斯坦北部地区,西南部地区为士耳其斯坦共和国),这个地区属于资产阶级统治,对红俄的共产主义没有任何好感,而作为曾经的天朝附属国,也有着一份浓厚的感情。说乱七八糟的都没用,想当年中国的盐、茶、大黄、丝稠、瓷器等物资那是相当重要的。
一些地区纷纷推翻俄共的领导,接受东北军派往的官员和军队。李长庚现在最发愁的就是手中官员实在太少了,几呼到了无官可派的尴尬境地,特别是新收回的几个斯坦地区,这些地区民族和宗教问题十分复杂,没有经验的官员去了,非闹出乱子不可。
纠结解决不了问题,李长庚把主意打在了那些前清遗臣上面,这些人治理一方的能力肯定没个说,尤其是驻新疆的帮办大臣,参赞大臣,伊犁将军,还有一些中低级官员,这些官员对伊斯兰事务和民族事务都十分熟悉,发今这些人多数都是坐冷板登的角色,重新启用的难度并不大,不过却涉及到另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些官员满族人的比例远高过汉人,这些人一旦掌权之后,会不会在玩复辟。
想来想去李长庚决定冒险搏一搏,这时一个人出现在李长庚的视野内,那就是清末驻疆布政史王树楠,此人在新疆其间发行纸币、重订税收、创办邮局,在疆其间声望非常好,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官员,如今此人正愚居北京不理世事,李长庚觉得这个人是可以重用的,于是派杨度亲自去请贤。
东北军连打带抢弄下的地盘还没出乱子,国内这时却又出了乱子,皖系见东北军无暇顾及国内,段祺瑞和徐树铮以为好机会到了,放开手脚纠集大军准备对直系军阀曹锟和吴佩孚开战,曹锟和吴佩孚也不是善茬高呼安福国会为非法国会,直皖大战初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