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君臣争执
太惨了!
目睹着眼前这一幕惨状,李成栋彻底绝望了,他痛苦地闭上了双眼。
“副帅,快下令投降吧!再晚了,明军会把整个道路用石头塞满!”袁彭年吓得脸色发白,两腿哆嗦地差点站不住,多亏了亲兵及时搀住,才避免了摔跤的难堪。
“父帅,降吧,咱们是汉人,降清本是无奈,去掉这根小辫子,换我汉人衣冠,岂不痛快?再说了,父帅,咱们这里有帅旗,明明是攻击的重点,可明军没有往这里扔石头,显然是有意为之,给咱们留下投降的机会,如此大仁大义的皇上,您还犹豫什么?”李元胤也在一旁劝道。
“是极,是极,要让明军失去耐性,怕是难逃一死!如此危局,副帅别再犹豫了!”袁彭年一听李元胤的话,这才意识到,帅旗这一块地方,确实没有落下石头。
听了两人的话,李成栋非常纠结,他降了倒是无所谓,但是,松江数百口家人,可还在清人手里啊。
不过,火烧眉毛先顾眼前吧,松江的事,只能以后再说了。
“唉,降就降了吧!”李成栋无奈地说道。
“降了,别扔了,别扔了!”李元胤一听义父下了决断,连忙挥舞双手,冲山上大声喊叫。
其余清兵见状,也大声鼓噪,齐声大喊:“降了,降了,别扔了,别扔了……。”
袁彭年命军士扯下一块白衣,挂在长枪上,朝山上挥舞……。
解除了武装的清兵,受到了明军的优待,吃上了香喷喷的大米饭。
李成栋、袁彭年、孟文杰、孙忠明、李元胤等高级将领围座在一处,饭菜都凉了,却是没有一人动筷。
气氛有些压抑,大家心情都非常郁闷,当然,李元胤除外。
曾经不可一世的清兵就这样败了?这仗打得怎么这么窝囊?入粤以来,二万大军除兵不血刃收降了潮州、惠州之外,只是攻打了广州、三水两座城池,本以为可以轻松拿下,却不想处处碰壁,除了损兵折将,没得到一点好处。
南河岗大桥之战更是窝囊,基本没有见着明军的面,就被一顿从天而降的石雨给打烂了。
明军这种打法太阴损,有本事明刀明枪地干,不是躲在城里,就是藏在山上,这算哪门子英雄好汉?
不光李成栋,孟文杰、孙忠明心里都不服。
不过,败了就是败了,不服也得服。
看着周围拿刀执枪的明军,几个人都不约而同地咽了口唾沫。
形势比人强啊。
“义父,吃点吧,别再想了,皇上既然肯放咱们一条生路,肯定也会好好待咱们的。”李元胤小声劝道。
“皇上既然准降,为什么不见咱们?往这里一扔,也没个帐子,是不是想冻死咱们?”孟文杰不服气地大声说道。
广州虽然湿热,但如今刚入正月,白日气温可达到接近二十度,可到了夜里,气温也就是十度左右,小风一吹,还是有些凉意。
“好啦,文杰,别说了,让人家听见笑话。”李成栋紧了紧身上的衣袍,干巴巴地说道。
袁彭年、李元胤都听出来他语气里的酸涩之意。
“大人,吃点吧,不吃饱肚子,夜里会更冷。”袁彭年劝了一句,端起碗,拿起筷子,就要开吃。
“皇上有旨,着李成栋、袁彭年、孟文杰、孙忠明、李元胤觐见!”
就在这时,一队明军过来,传达了皇上的旨意。
几个人谁也没有跪地接旨,听完旨意,也没有行礼,只是互相看了一眼,默默地站了起来,跟着明军往一个大帐子走去。
……
刚才朱由榔倒不是有意不接见李成栋他们,而是对李成栋的处置,朱由榔跟张家玉产生了分歧,一直在跟皇上争论。
按张家玉的想法,其他人可以饶过性命,甚至允其继续带兵都没有问题,但李成栋不行。因为他手上沾了太多汉人的血,“嘉定三屠”和“扬州十日”那可是汉人心中永远的痛,作为“嘉定三屠”的制造者和“扬州十日”的参与者,不除李成栋不足以平汉人心中之恨!
所以,他力主剐了李成栋,以泄民愤。
而朱由榔则跟他的意见完全相反,想要重用李成栋。他认为,李成栋虽罪大恶极,但现在情势是,永历朝刚立,还很弱小,正需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抗强清。
另外,饶了李成栋还有更加积极的政治影响——如此大恶之人都饶了,一定会感召类似于他的清军汉将,也一定会有人效法李成栋,或阵前反戈,或举地易帜,都能很大程度上削弱清军,壮大明军。
反之,如果杀了李成栋,则会让这部分人坚了跟随满人、抵抗到底的决心。
两人都理由充分,不过比较起来,还是朱由榔的意见更加高明,看得更远。
不过,张家玉很执拗,死活不同意重用李成栋,看他那架势,若是重用李成栋,他大有撂挑子不干的想法。
“你张家玉为什么会这么恨李成栋?他又没杀你家人,至于剐了人家吗?真是个犟牛!”朱由榔很无奈,在心里暗暗吐糟。
他不想用强势手段,张家玉在他画好的政治版图里,早就有了位置,他的意见不重视不好。跟自己的意见不统一不要紧,慢慢做工作就是了。
但现在张家玉把他顶到墙上了,不好下台了。
帐里还有林察、王夫之、陈伯文、戴忆兰,戴忆兰不说了,军国大事从来都不参与,也不懂,她只是伺候朱由榔的饮食起居而已。
陈伯文被朱由榔征召而来,负责整理文墨。他父亲、岳父、妻子所犯的罪过,他非常清楚,皇上让他整理文墨,并不是看他多有才,他理解应该是当人质,以免父亲在广州再做恶。所以,他在皇上身边,只当自己是聋子,是哑巴,不敢多听,也不敢多言。
林察倒是可以建言,他也赞成皇上的意见,不过,他似乎隐约猜到了张家玉真实的想法,如果力挺皇上而得罪了这位正当红之人,也不划算。所以,他也装聋作哑,一言不发。
朱由榔把帐中众人看了一遍,最后把目光盯在王夫之脸上。
“而农,你觉得此事当如何处置?”……。
太惨了!
目睹着眼前这一幕惨状,李成栋彻底绝望了,他痛苦地闭上了双眼。
“副帅,快下令投降吧!再晚了,明军会把整个道路用石头塞满!”袁彭年吓得脸色发白,两腿哆嗦地差点站不住,多亏了亲兵及时搀住,才避免了摔跤的难堪。
“父帅,降吧,咱们是汉人,降清本是无奈,去掉这根小辫子,换我汉人衣冠,岂不痛快?再说了,父帅,咱们这里有帅旗,明明是攻击的重点,可明军没有往这里扔石头,显然是有意为之,给咱们留下投降的机会,如此大仁大义的皇上,您还犹豫什么?”李元胤也在一旁劝道。
“是极,是极,要让明军失去耐性,怕是难逃一死!如此危局,副帅别再犹豫了!”袁彭年一听李元胤的话,这才意识到,帅旗这一块地方,确实没有落下石头。
听了两人的话,李成栋非常纠结,他降了倒是无所谓,但是,松江数百口家人,可还在清人手里啊。
不过,火烧眉毛先顾眼前吧,松江的事,只能以后再说了。
“唉,降就降了吧!”李成栋无奈地说道。
“降了,别扔了,别扔了!”李元胤一听义父下了决断,连忙挥舞双手,冲山上大声喊叫。
其余清兵见状,也大声鼓噪,齐声大喊:“降了,降了,别扔了,别扔了……。”
袁彭年命军士扯下一块白衣,挂在长枪上,朝山上挥舞……。
解除了武装的清兵,受到了明军的优待,吃上了香喷喷的大米饭。
李成栋、袁彭年、孟文杰、孙忠明、李元胤等高级将领围座在一处,饭菜都凉了,却是没有一人动筷。
气氛有些压抑,大家心情都非常郁闷,当然,李元胤除外。
曾经不可一世的清兵就这样败了?这仗打得怎么这么窝囊?入粤以来,二万大军除兵不血刃收降了潮州、惠州之外,只是攻打了广州、三水两座城池,本以为可以轻松拿下,却不想处处碰壁,除了损兵折将,没得到一点好处。
南河岗大桥之战更是窝囊,基本没有见着明军的面,就被一顿从天而降的石雨给打烂了。
明军这种打法太阴损,有本事明刀明枪地干,不是躲在城里,就是藏在山上,这算哪门子英雄好汉?
不光李成栋,孟文杰、孙忠明心里都不服。
不过,败了就是败了,不服也得服。
看着周围拿刀执枪的明军,几个人都不约而同地咽了口唾沫。
形势比人强啊。
“义父,吃点吧,别再想了,皇上既然肯放咱们一条生路,肯定也会好好待咱们的。”李元胤小声劝道。
“皇上既然准降,为什么不见咱们?往这里一扔,也没个帐子,是不是想冻死咱们?”孟文杰不服气地大声说道。
广州虽然湿热,但如今刚入正月,白日气温可达到接近二十度,可到了夜里,气温也就是十度左右,小风一吹,还是有些凉意。
“好啦,文杰,别说了,让人家听见笑话。”李成栋紧了紧身上的衣袍,干巴巴地说道。
袁彭年、李元胤都听出来他语气里的酸涩之意。
“大人,吃点吧,不吃饱肚子,夜里会更冷。”袁彭年劝了一句,端起碗,拿起筷子,就要开吃。
“皇上有旨,着李成栋、袁彭年、孟文杰、孙忠明、李元胤觐见!”
就在这时,一队明军过来,传达了皇上的旨意。
几个人谁也没有跪地接旨,听完旨意,也没有行礼,只是互相看了一眼,默默地站了起来,跟着明军往一个大帐子走去。
……
刚才朱由榔倒不是有意不接见李成栋他们,而是对李成栋的处置,朱由榔跟张家玉产生了分歧,一直在跟皇上争论。
按张家玉的想法,其他人可以饶过性命,甚至允其继续带兵都没有问题,但李成栋不行。因为他手上沾了太多汉人的血,“嘉定三屠”和“扬州十日”那可是汉人心中永远的痛,作为“嘉定三屠”的制造者和“扬州十日”的参与者,不除李成栋不足以平汉人心中之恨!
所以,他力主剐了李成栋,以泄民愤。
而朱由榔则跟他的意见完全相反,想要重用李成栋。他认为,李成栋虽罪大恶极,但现在情势是,永历朝刚立,还很弱小,正需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抗强清。
另外,饶了李成栋还有更加积极的政治影响——如此大恶之人都饶了,一定会感召类似于他的清军汉将,也一定会有人效法李成栋,或阵前反戈,或举地易帜,都能很大程度上削弱清军,壮大明军。
反之,如果杀了李成栋,则会让这部分人坚了跟随满人、抵抗到底的决心。
两人都理由充分,不过比较起来,还是朱由榔的意见更加高明,看得更远。
不过,张家玉很执拗,死活不同意重用李成栋,看他那架势,若是重用李成栋,他大有撂挑子不干的想法。
“你张家玉为什么会这么恨李成栋?他又没杀你家人,至于剐了人家吗?真是个犟牛!”朱由榔很无奈,在心里暗暗吐糟。
他不想用强势手段,张家玉在他画好的政治版图里,早就有了位置,他的意见不重视不好。跟自己的意见不统一不要紧,慢慢做工作就是了。
但现在张家玉把他顶到墙上了,不好下台了。
帐里还有林察、王夫之、陈伯文、戴忆兰,戴忆兰不说了,军国大事从来都不参与,也不懂,她只是伺候朱由榔的饮食起居而已。
陈伯文被朱由榔征召而来,负责整理文墨。他父亲、岳父、妻子所犯的罪过,他非常清楚,皇上让他整理文墨,并不是看他多有才,他理解应该是当人质,以免父亲在广州再做恶。所以,他在皇上身边,只当自己是聋子,是哑巴,不敢多听,也不敢多言。
林察倒是可以建言,他也赞成皇上的意见,不过,他似乎隐约猜到了张家玉真实的想法,如果力挺皇上而得罪了这位正当红之人,也不划算。所以,他也装聋作哑,一言不发。
朱由榔把帐中众人看了一遍,最后把目光盯在王夫之脸上。
“而农,你觉得此事当如何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