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佑走过去,亲手从里面掏出了一封信,看了看上面的姓名,对一个高句丽将军说道:“这是给你的。”
那个将军疑惑地接了过去,打开信封读了起来。
李佑说道:“如果没有什么隐秘的事情的话,就给大家读一读吧。”
那个将军就把手中的书信念给了大家。
这是一封家信,是他的妻子写给他的,信中说高句丽都督府为了支援前线的作战,安定前方将士们的心,不让他们再为家中的事情担忧。因此动员每个参战将士的家庭,都给在前线作战的将士们写了报平安的家信,让他们不要牵挂家中的事情。在作战期间,官府会随时走访各个家庭,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并且免除了他们家中今明两年的赋税和劳役
将军的妻子在信中说让他在前线奋勇杀敌,为家族争光。
接着,李谨行请求发言。他说道:“殿下,臣这里有一封普通士兵的家信,臣认为代表了广大普通士兵的愿望。”
李谨行早有准备,他特地挑选出来一封普通的高句丽士兵的家信,这是一封妻子写给丈夫的信。
他生情并茂地念道:“长顺他爹,官府给婆婆请来了郎中,治好了她老人家的病,长顺也被安排进入了官学,免除了咱们家中今明两年的赋税和劳役,对咱们家照顾得十分周到。家里的事情你就不要再牵挂了。
你在前线作战,要听长官的话,不要做出对不起官府的事情,咱们家的四邻都为你做了担保,你可千万不要害了他们。
在战场上你要好好照顾自己,争取立功,官府说了,如果你能有了军功,官府还会给咱们家分一些土地……”
高句丽的将领们算是明白了,官府关心每一个参战将士的家庭,也说明了官府对每一个参战将士的家庭都进行了监视。
在这种情况下,那些普通的部队的官兵们,为了自己的家庭,是不会跟着那些将领们去造反的。如果那样做的话,就会牵连到他们的家庭。
士兵是军队的根基,他们的家庭是他们根基,李佑这一手等于是掌握了高句丽新军的根基,要想带着这样的军队反叛唐朝,结果可想而知。
对于他们这些高级将领来说,他们的家庭完全在官府的掌控之中,也可以说,就是作为人质,来钳制他们这些在前线作战的将领们的。
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
这些高句丽新军的将领们,也都不是傻子。他们参与倭奴国女皇的阴谋,是因倭奴国女皇承诺会首先除掉李佑,东征军失去了统帅必然军心大乱,他们趁机造反谋取更大的利益,最好能够恢复高句丽原有的疆域。
现在李佑好端端的坐在这里,并且已经识破了倭奴国女皇等人的阴谋,对于他们这些高句丽人的底细,也可以说是了如指掌了。而且他们手下的普通将士在这种大环境下,很难跟着他们一起造反的。
在东征军中高句丽新军的只有这5万人,粮食和其他物资的供应全部依赖唐朝,海上又有强大的唐军舰队。如果他们造反,就必须依靠倭奴国人提供后勤保障,眼看着倭奴国人是指望不上了。
就算是唐朝人不派军队来围攻他们,切断他们的粮草供应,就可以瓦解这支高句丽的军队。
在这种情况下,这些高句丽辛军的将领们,如果还跟着倭奴国女皇等人瞎胡闹,那真是脑子进水了。
高句丽新军的将领们望着东征军大帅李佑,心道:“你在这里一个劲儿的说倭奴国的女皇阴险,你比她可阴险的多了。”
他们现在彻底认清了形势,既然李佑不追究他们曾经与倭奴国女皇勾结的事情,给了他们出路,这些人都不是傻子,自然会做出正确的选择。他们再次表示,一定会服从东征军大帅府的调遣,奋勇作战,不辜负西北王殿下的期待,请西北王殿下看他们的表现。
李谨行所在的高句丽新军第九镇的将军,是这次跟倭奴国女皇等人接洽的牵头人,他现在认清了形势,为了表示他的诚意,主动表示他会和朝廷派来的监军密切配合,一切行动听从东征军大帅府的指挥。
对于高句丽新军的情况,李道宗和牛劲达是知情的,他们很担心这支军队在关键的时刻反叛,那可是要命的事情。他们曾经建议不让这些军队参与征讨倭奴国的战争,在百济抓捕其主要将领,将其就地解散。
李佑不同意这样做,高句丽新军总人数不下20万人,采取这样的办法处置这些高句丽人,对于其他各地的高句丽新军将会造成极坏的影响。
现在,看到李佑如此轻松的就解决了这么复杂的问题,李道宗等人都时很佩服。化敌为友,比起于与敌人死磕,这里外的差距天差地别啊。
李世民以心胸宽广著称,李佑在这这个方面,完全继承了李世民的优良品质,并且有过之而无不及。
到目前为止,东征军内部的问题,基本上解决了。
会议结束后,李谨行来向李佑辞行,李佑对他的表现很满意,说道:“这仗打完后,你到我府上做参军吧!”
能够得到王爷的赏识,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事情,李谨行自然也十分高兴。不过,他人高马大,胸怀大志,本身就是一族之长,不愿意做一个王爷身边的随从,他说道:“感谢王爷的赏识,臣愿意追随王爷,可是臣的性子粗豪,更愿意在军队里面带兵,还请王爷勿怪。”
李佑没有不高兴,他很欣赏这样有抱负的年轻人,他笑道:“也好,等到这一仗打完了,你来找我,有什么愿望我会满足你的。””
“谢谢王爷了。”李谨行说道。
李佑回到寝室,喜鹊送来了王玄策和物部九美子的电报,电报上说唐朝时团马上会跟倭奴国签订协议,平安离开看来问题不大。可是物部一木却被留在了藤原京,这可是个大麻烦啊。
那个将军疑惑地接了过去,打开信封读了起来。
李佑说道:“如果没有什么隐秘的事情的话,就给大家读一读吧。”
那个将军就把手中的书信念给了大家。
这是一封家信,是他的妻子写给他的,信中说高句丽都督府为了支援前线的作战,安定前方将士们的心,不让他们再为家中的事情担忧。因此动员每个参战将士的家庭,都给在前线作战的将士们写了报平安的家信,让他们不要牵挂家中的事情。在作战期间,官府会随时走访各个家庭,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并且免除了他们家中今明两年的赋税和劳役
将军的妻子在信中说让他在前线奋勇杀敌,为家族争光。
接着,李谨行请求发言。他说道:“殿下,臣这里有一封普通士兵的家信,臣认为代表了广大普通士兵的愿望。”
李谨行早有准备,他特地挑选出来一封普通的高句丽士兵的家信,这是一封妻子写给丈夫的信。
他生情并茂地念道:“长顺他爹,官府给婆婆请来了郎中,治好了她老人家的病,长顺也被安排进入了官学,免除了咱们家中今明两年的赋税和劳役,对咱们家照顾得十分周到。家里的事情你就不要再牵挂了。
你在前线作战,要听长官的话,不要做出对不起官府的事情,咱们家的四邻都为你做了担保,你可千万不要害了他们。
在战场上你要好好照顾自己,争取立功,官府说了,如果你能有了军功,官府还会给咱们家分一些土地……”
高句丽的将领们算是明白了,官府关心每一个参战将士的家庭,也说明了官府对每一个参战将士的家庭都进行了监视。
在这种情况下,那些普通的部队的官兵们,为了自己的家庭,是不会跟着那些将领们去造反的。如果那样做的话,就会牵连到他们的家庭。
士兵是军队的根基,他们的家庭是他们根基,李佑这一手等于是掌握了高句丽新军的根基,要想带着这样的军队反叛唐朝,结果可想而知。
对于他们这些高级将领来说,他们的家庭完全在官府的掌控之中,也可以说,就是作为人质,来钳制他们这些在前线作战的将领们的。
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
这些高句丽新军的将领们,也都不是傻子。他们参与倭奴国女皇的阴谋,是因倭奴国女皇承诺会首先除掉李佑,东征军失去了统帅必然军心大乱,他们趁机造反谋取更大的利益,最好能够恢复高句丽原有的疆域。
现在李佑好端端的坐在这里,并且已经识破了倭奴国女皇等人的阴谋,对于他们这些高句丽人的底细,也可以说是了如指掌了。而且他们手下的普通将士在这种大环境下,很难跟着他们一起造反的。
在东征军中高句丽新军的只有这5万人,粮食和其他物资的供应全部依赖唐朝,海上又有强大的唐军舰队。如果他们造反,就必须依靠倭奴国人提供后勤保障,眼看着倭奴国人是指望不上了。
就算是唐朝人不派军队来围攻他们,切断他们的粮草供应,就可以瓦解这支高句丽的军队。
在这种情况下,这些高句丽辛军的将领们,如果还跟着倭奴国女皇等人瞎胡闹,那真是脑子进水了。
高句丽新军的将领们望着东征军大帅李佑,心道:“你在这里一个劲儿的说倭奴国的女皇阴险,你比她可阴险的多了。”
他们现在彻底认清了形势,既然李佑不追究他们曾经与倭奴国女皇勾结的事情,给了他们出路,这些人都不是傻子,自然会做出正确的选择。他们再次表示,一定会服从东征军大帅府的调遣,奋勇作战,不辜负西北王殿下的期待,请西北王殿下看他们的表现。
李谨行所在的高句丽新军第九镇的将军,是这次跟倭奴国女皇等人接洽的牵头人,他现在认清了形势,为了表示他的诚意,主动表示他会和朝廷派来的监军密切配合,一切行动听从东征军大帅府的指挥。
对于高句丽新军的情况,李道宗和牛劲达是知情的,他们很担心这支军队在关键的时刻反叛,那可是要命的事情。他们曾经建议不让这些军队参与征讨倭奴国的战争,在百济抓捕其主要将领,将其就地解散。
李佑不同意这样做,高句丽新军总人数不下20万人,采取这样的办法处置这些高句丽人,对于其他各地的高句丽新军将会造成极坏的影响。
现在,看到李佑如此轻松的就解决了这么复杂的问题,李道宗等人都时很佩服。化敌为友,比起于与敌人死磕,这里外的差距天差地别啊。
李世民以心胸宽广著称,李佑在这这个方面,完全继承了李世民的优良品质,并且有过之而无不及。
到目前为止,东征军内部的问题,基本上解决了。
会议结束后,李谨行来向李佑辞行,李佑对他的表现很满意,说道:“这仗打完后,你到我府上做参军吧!”
能够得到王爷的赏识,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事情,李谨行自然也十分高兴。不过,他人高马大,胸怀大志,本身就是一族之长,不愿意做一个王爷身边的随从,他说道:“感谢王爷的赏识,臣愿意追随王爷,可是臣的性子粗豪,更愿意在军队里面带兵,还请王爷勿怪。”
李佑没有不高兴,他很欣赏这样有抱负的年轻人,他笑道:“也好,等到这一仗打完了,你来找我,有什么愿望我会满足你的。””
“谢谢王爷了。”李谨行说道。
李佑回到寝室,喜鹊送来了王玄策和物部九美子的电报,电报上说唐朝时团马上会跟倭奴国签订协议,平安离开看来问题不大。可是物部一木却被留在了藤原京,这可是个大麻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