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刘黑闼会怎么逃,陈骏敢当着左骁卫众多大将的面开口,自然是有他的全盘考虑。
能告诉殷开山的原由就有不少,更何况在他心底还有一些事是不能说的。
比如在他前世记忆中,太行井径一地周边,就是一场号称百团参战的大战主战场。
破坏运输、拔除据点、反扫荡。
那场大战从头到尾都只讲究两个字。
地利!
天然的复杂地形为依托,便于军队集散合离。敌军无法形成大规模集团军进攻,大多数战场只能让一支支联队自行遣兵作战。
一千多年后的井径都难以让大军穿梭,如今的井径更不可能。
刘黑闼要逃,十有八九会走井径。
当然,如果刘黑闼不走井径,这种可能性也不是没有。但那么一来,他想逃出李世民所布大网,返回突厥寻求庇护的概率,就真的无限接近于零了。
在河北能躲一时,哪可能躲藏一世?
真当李世民泥捏的呢。
在陈骏说完自己的概述后,李道宗率先出言力挺:“光蕊兄弟所说,依我看确实有几分道理。”
紧接着,便是其余几位大将发言。
“刘黑闼此战必败,我等既不在前方战场,末将也觉得应当及早布防,以免刘黑闼届时趁乱逃脱。”
“不错,要是真能抓住此人,我等也算没白来一趟河北。”
“大将军,咱们出兵到现在都没正儿八经的上过战场,若是让刘黑闼从我们眼皮底下溜了,回长安可是没脸见人。”
“大将军,我等是该早做防线……
一大群人先后开口,不管是不是同意陈骏所说在井径布防,但都觉得应该对此打起十二分警惕。
出征两三个月,总不能什么都没捞着就灰溜溜的回去。
在山里受累还挨冻,不赚点军功岂不太亏?
殷开山作为一路总管,虽说有绝对的指挥权,但他大多数时候都会听听部下们的意见。见众人都觉得应该想的更远一点,当即拍板表态,调李道宗和陈骏一道布防井径。
做出这种安排,殷开山也是有他的想法。
李道宗是李唐宗氏,殷开山深知秦王让他跟着自己,就是希望在不怎么危险的情况下,锤炼一番李道宗独自领兵的能力。
而陈骏自从出征以来,更是几次三番帮了大忙,殷开山自然不会让陈骏出现在刀剑无眼的决战上,哪怕上了战场也没几个人能伤的了他。
相比之下,布防井径要更安全,一旦发现刘黑闼踪迹并且成功擒杀,功劳肯定不比参与最终大战来的少。
殷开山不是圣人,自然是有私心的。
当然明面上做出这样的安排,他完全可以用另一种说辞来解释。
李道宗麾下将士坚毅善战,陈骏又有万夫不当之勇,二人合作守着防线,刘黑闼就是三头六臂也难以逃脱。
两人若能抓住刘黑闼,不但是他们的功劳,左骁卫一样跟着沾光。
如此,也就没人会提出异议。
………
三月二十一日,傍晚。
因为后勤补给不利,刘黑闼大营如今已经到了断粮边缘。
十日前两餐改为一餐,如今就连一餐饱饭,也成了半稀不稠的粥食。
战败,断粮。
接连的打击让整个汉军营地都显得唉声叹气,厌战情绪更是在急速蔓延。
没人会想打一场注定要输的仗。
当天晚上,把守并不太严的后营便有兵卒逃出兵营。
他们是燕赵的血性汉子不假,但再怎么有血性,也是要吃饱饭的。连饭都吃不饱,还打个什么劲。
只一个晚上,便有近两百个胆子大的逃出军营钻进了附近山头。
进了山能打猎抓鱼,实在不行可以找些野菜。谁运气好弄到了就是谁的,不用像在营中,哪怕被派出来寻猎有了收获,也得统统上交。
第二晚,又有近三百人偷溜。
相比剩余的近三万兵马,几百人看似无足轻重,但当刘黑闼听到后营乱成这般模样,整个人险些被气的当场昏倒。
“加派人手,重点巡视外围各营。”
“但凡发现逃营者,格杀勿论!”
自问从起兵开始,就对麾下将士不薄的刘黑闼,第一次这么咬牙切齿的开口下令。谁能想到,在此之前他其实是个俘虏了敌将还会考虑是否放还的‘战场君子’。
看着自家大王已经处于崩溃边缘,高雅贤思索了好一会,才开口道:“大王,我等如今只得背水一战。”
昔日韩信背水一战。
背靠的,便是邢州泜水。
刘黑闼征战多年,如何不清楚就在他这座大营的西侧,曾经发生过一场绝地反击的大战。
那一战,奠定了大汉韩信兵家仙祖之名。
昔日韩信三万兵马,被赵国近二十万大军合围;此刻身为汉王的自己同样统帅三万余众,被李唐近十万精兵围困。
此时再考虑往东面退已无意义,粮道连番遭截,就算退回沧州也摆脱不了无粮困境。
能做的,也就是与昔日韩信一般。
决死一战!
“把剩余所有吃食都蒸煮了,让大军将士分食。”
“今日饱食,明日便与李世民一决高下。”
刘黑闼两句话说出,高雅贤当即抱拳领命。不论如何,他都会坚定不移的站在汉王身边。
正当刘黑闼大营炊烟尽起之时,一直监视着敌营的哨探,很快便快马加鞭的把情报送至了秦王大营。
在两日前得到贼军缺粮的消息时,李世民便已挥军渡河,开始收缩包围圈。
此刻再接到信报,却是笑吟吟的将信件递给一旁养精蓄锐多时,已经恢复精神的首席智囊杜如晦。
“营内炊烟大起?”
杜如晦看了看信件,随后也露出了笑容:“刘黑闼还不死心,想效仿昔日韩信背水一战之故事。他既要开战,秦王不妨遂了他心愿。”
李世民稍稍点头,问道:“如何战?”
杜如晦没开口,转而望向房玄龄,后者捋动短须,说道:“下官有二策以供秦王参考,其一便是先行后撤,引刘黑闼回洺水一决高下;其二秦王可派遣两万主力北上迎击,再遣一支偏军从右翼疾行纵面分割贼军。”
房玄龄出谋,李世民习惯性看向杜如晦:“克明以为该选哪策?”
杜如晦笑道:“两策破敌均是绰绰有余,秦王可自行选择。”
“好你个克明,如今也会耍滑了。”
李世民闻言伸手指了指杜如晦,大笑起身:“既然刘黑闼要战,我便给他个机会。传令下去,大军即可开拔北上,本王倒要看看,他是否有能耐从我掌中退至泜水。”
“以韩信自比,他刘黑闼差的远了!”
能告诉殷开山的原由就有不少,更何况在他心底还有一些事是不能说的。
比如在他前世记忆中,太行井径一地周边,就是一场号称百团参战的大战主战场。
破坏运输、拔除据点、反扫荡。
那场大战从头到尾都只讲究两个字。
地利!
天然的复杂地形为依托,便于军队集散合离。敌军无法形成大规模集团军进攻,大多数战场只能让一支支联队自行遣兵作战。
一千多年后的井径都难以让大军穿梭,如今的井径更不可能。
刘黑闼要逃,十有八九会走井径。
当然,如果刘黑闼不走井径,这种可能性也不是没有。但那么一来,他想逃出李世民所布大网,返回突厥寻求庇护的概率,就真的无限接近于零了。
在河北能躲一时,哪可能躲藏一世?
真当李世民泥捏的呢。
在陈骏说完自己的概述后,李道宗率先出言力挺:“光蕊兄弟所说,依我看确实有几分道理。”
紧接着,便是其余几位大将发言。
“刘黑闼此战必败,我等既不在前方战场,末将也觉得应当及早布防,以免刘黑闼届时趁乱逃脱。”
“不错,要是真能抓住此人,我等也算没白来一趟河北。”
“大将军,咱们出兵到现在都没正儿八经的上过战场,若是让刘黑闼从我们眼皮底下溜了,回长安可是没脸见人。”
“大将军,我等是该早做防线……
一大群人先后开口,不管是不是同意陈骏所说在井径布防,但都觉得应该对此打起十二分警惕。
出征两三个月,总不能什么都没捞着就灰溜溜的回去。
在山里受累还挨冻,不赚点军功岂不太亏?
殷开山作为一路总管,虽说有绝对的指挥权,但他大多数时候都会听听部下们的意见。见众人都觉得应该想的更远一点,当即拍板表态,调李道宗和陈骏一道布防井径。
做出这种安排,殷开山也是有他的想法。
李道宗是李唐宗氏,殷开山深知秦王让他跟着自己,就是希望在不怎么危险的情况下,锤炼一番李道宗独自领兵的能力。
而陈骏自从出征以来,更是几次三番帮了大忙,殷开山自然不会让陈骏出现在刀剑无眼的决战上,哪怕上了战场也没几个人能伤的了他。
相比之下,布防井径要更安全,一旦发现刘黑闼踪迹并且成功擒杀,功劳肯定不比参与最终大战来的少。
殷开山不是圣人,自然是有私心的。
当然明面上做出这样的安排,他完全可以用另一种说辞来解释。
李道宗麾下将士坚毅善战,陈骏又有万夫不当之勇,二人合作守着防线,刘黑闼就是三头六臂也难以逃脱。
两人若能抓住刘黑闼,不但是他们的功劳,左骁卫一样跟着沾光。
如此,也就没人会提出异议。
………
三月二十一日,傍晚。
因为后勤补给不利,刘黑闼大营如今已经到了断粮边缘。
十日前两餐改为一餐,如今就连一餐饱饭,也成了半稀不稠的粥食。
战败,断粮。
接连的打击让整个汉军营地都显得唉声叹气,厌战情绪更是在急速蔓延。
没人会想打一场注定要输的仗。
当天晚上,把守并不太严的后营便有兵卒逃出兵营。
他们是燕赵的血性汉子不假,但再怎么有血性,也是要吃饱饭的。连饭都吃不饱,还打个什么劲。
只一个晚上,便有近两百个胆子大的逃出军营钻进了附近山头。
进了山能打猎抓鱼,实在不行可以找些野菜。谁运气好弄到了就是谁的,不用像在营中,哪怕被派出来寻猎有了收获,也得统统上交。
第二晚,又有近三百人偷溜。
相比剩余的近三万兵马,几百人看似无足轻重,但当刘黑闼听到后营乱成这般模样,整个人险些被气的当场昏倒。
“加派人手,重点巡视外围各营。”
“但凡发现逃营者,格杀勿论!”
自问从起兵开始,就对麾下将士不薄的刘黑闼,第一次这么咬牙切齿的开口下令。谁能想到,在此之前他其实是个俘虏了敌将还会考虑是否放还的‘战场君子’。
看着自家大王已经处于崩溃边缘,高雅贤思索了好一会,才开口道:“大王,我等如今只得背水一战。”
昔日韩信背水一战。
背靠的,便是邢州泜水。
刘黑闼征战多年,如何不清楚就在他这座大营的西侧,曾经发生过一场绝地反击的大战。
那一战,奠定了大汉韩信兵家仙祖之名。
昔日韩信三万兵马,被赵国近二十万大军合围;此刻身为汉王的自己同样统帅三万余众,被李唐近十万精兵围困。
此时再考虑往东面退已无意义,粮道连番遭截,就算退回沧州也摆脱不了无粮困境。
能做的,也就是与昔日韩信一般。
决死一战!
“把剩余所有吃食都蒸煮了,让大军将士分食。”
“今日饱食,明日便与李世民一决高下。”
刘黑闼两句话说出,高雅贤当即抱拳领命。不论如何,他都会坚定不移的站在汉王身边。
正当刘黑闼大营炊烟尽起之时,一直监视着敌营的哨探,很快便快马加鞭的把情报送至了秦王大营。
在两日前得到贼军缺粮的消息时,李世民便已挥军渡河,开始收缩包围圈。
此刻再接到信报,却是笑吟吟的将信件递给一旁养精蓄锐多时,已经恢复精神的首席智囊杜如晦。
“营内炊烟大起?”
杜如晦看了看信件,随后也露出了笑容:“刘黑闼还不死心,想效仿昔日韩信背水一战之故事。他既要开战,秦王不妨遂了他心愿。”
李世民稍稍点头,问道:“如何战?”
杜如晦没开口,转而望向房玄龄,后者捋动短须,说道:“下官有二策以供秦王参考,其一便是先行后撤,引刘黑闼回洺水一决高下;其二秦王可派遣两万主力北上迎击,再遣一支偏军从右翼疾行纵面分割贼军。”
房玄龄出谋,李世民习惯性看向杜如晦:“克明以为该选哪策?”
杜如晦笑道:“两策破敌均是绰绰有余,秦王可自行选择。”
“好你个克明,如今也会耍滑了。”
李世民闻言伸手指了指杜如晦,大笑起身:“既然刘黑闼要战,我便给他个机会。传令下去,大军即可开拔北上,本王倒要看看,他是否有能耐从我掌中退至泜水。”
“以韩信自比,他刘黑闼差的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