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一个百户军服的汉子急步跑来。
在方国安面前低声禀报道:“国公爷,今早刚过三更,张国维、钱肃乐、张煌言,还有新任梁湖百户吴争,进入监国府。”
方国安脸上的笑意瞬间冻结。
吴争与那三人进了鲁王府,这说明什么?
说明黄得功那蠢货被吴争耍了。
前脚后脚,吴争就到了绍兴府,用意不言自明。
方国安勃然大怒,一脚将那个报信百户踹了个四脚朝天。
“混帐!三更的事,为何现在才来禀报?”
那百户呐呐道:“属下怕打扰了国公爷休息,况且,张国维等人夜入监国府的事,也时有发生,所以,属下就想等国公爷……啊!”
“啪”地一记重重的耳光声响起,之后,方国安厉声骂道:“混帐,谁关心那三个百无一用的书生?本公说的是吴争!来人,将他拉下去,杖责六十。”
方国安脸色狰狞地看着那个百户被拖了出去,丝毫没有理会百户的哭求声。
他庆幸自己留了一手。
从接手浙东卫所后,方国安就在监国府外安排了细作、眼线。
原本是防止朱以海偷偷逃跑,也防止自己突然处于不利的境地。
眼下看来,自己这个决定无疑是明智的。
虽说迟了一些,但还来得及,绍兴府中只有一个未满编的千户所。
而自己在绍兴府却有一千亲兵。
方国安一咬牙,大喝道:“来人,集合队伍,随本公前往监国府。”
……。
廖仲平在混然不知情的情况下,被传来监国府。
“廖千户,孤要你立即集合卫所军队,包围越国公府,缉拿逆臣贼子。”
廖仲平听闻大惊,越国公?
这是拿鸡蛋碰石头啊。
他连忙劝道:“殿下,万万不可啊。卫所中没有满编,仅有六个百户,这六个百户中,同样尚未满编,所有人加起来,不足五百人。而越国公府,常驻国公亲军千人之众,如果包围国公府,怕无法避免一场火拼。望殿下三思。”
张煌言道:“廖千户,如今天色刚亮,想那方国安未必知晓殿下要捉拿他,只要出其不意,定可手到擒来。”
朱以海听得是连连点头,义愤填膺地喝道:“此言甚是,廖仲平,孤令你即刻前往,依命行事。”
吴争心里起码给朱以海点了十个赞。
他怀疑起史书来,按朱以海的伟岸,怎么可能只支撑了一年多时间?
廖仲平见朱以海主意已定,只能点头应道:“臣遵命。”
可廖仲平还没退到门口,就有王府侍卫匆匆前来报信。
“禀报殿下,越国公率千人聚集于府外,叫嚣交出吴争,治其罗织、诬陷朝廷重臣之罪。”
殿中五人面面相觑。
朱以海脸色变得惨白色。
是人都知道,方国安能直接叫嚣交出吴争,那表示张国维等人来王府,都在方国安的视线中。
也就是说,王府外,甚至王府内,都有方国安的眼线。
这怎么不令朱以海恐惧?
“怎么办?”朱以海颤抖着声音问道,双眼无助地扫向在场的每一个人。
哪还有初闻方国安私通敌国的义愤填膺?
张国维暗中扫了吴争一眼,吴争从他的眼神中看出了一个意思。
这就象是在说,看见了吧,这就是为什么我不同意告发的原因。
张国维在看了吴争一眼之后,上前道:“殿下不必惊慌,方国安聚兵于王府前,只围不攻,说明他依旧心有忌惮。所以,殿下只管下令,让他入府商谈,想必不至于发生火拼。”
钱肃乐皱眉道:“这事如果不说破,或许还可装作不知,可如今双方都撕破脸了,还商议什么?”
张煌言大声道:“钱大人所言甚是,到了这地步,就退不得。请殿下发令,臣愿率王府侍卫与方国安拼杀。”
吴争听了,心中一阵激动,上前道:“臣愿意为先锋,只要臣还有一口气,绝不让方贼入王府半步。”
不想,朱以海突然就爆发了。
“都是你,区区一个百户,管好份内事也就是了,谁让你诬告越国公的?王府内侍卫不过三百人,怎么与府外千人相抗?”
吴争目瞪口呆,呐呐道:“廖千户可以出府调动卫所官兵前来增援……。”
“放屁。”朱以海怒喝道,“等廖仲平带援兵来,黄化菜都凉了,就给孤收尸吧。”
吴争的心忽地沉下,拔凉拔凉的。
这就是张国维、钱肃乐、张煌言口中的英主?
这就是自己准备效忠的监国?
钱肃乐瞥了一眼吴争,“殿下,吴百户也是心系殿下,心系社稷安危,纵有不妥之处,也可体谅。”
吴争的心麻木了。
张煌言道:“殿下,臣以为吴争所言有理,汉贼不两立,我等当……。”
“闭嘴!”朱以海厉喝道,“你,还有你,滚出去,屋外候命。廖仲平,去府外向越国公传话,就说孤是信他的,请他入府商议善后之事。”
……。
被逐出屋外的吴争和张煌言,四目相对。
除了叹气,啥也不说。
还有什么可说的?
不过吴争心忧之事恐怕比张煌言更多。
于是吴争开口了,“张大人,张大哥,兄弟有一事相托。”
张煌言紧抿着嘴,看着吴争,好一会才道:“但凡力所能及,我绝不推辞。不,就算力有不逮,我也愿为吴兄弟去做。”
吴争有些感动,道:“若我有不测,请张大哥照顾我爹和我妹,还有吴庄中人。”
张煌言仰头喟叹道:“此事我做不了。”
“……。”
“不是做哥哥不愿意,确实是有心无力。若连你都遭不测,我又如何幸免,又怎能能护得住吴庄?”张煌言悲哀的眼神,让吴争心中一痛。
他有些后悔起自己的草率。
如果不是自己执意要星夜赶来绍兴府告发方国安,就不会连累吴庄。
更不会拖累张煌言。
张煌言说得对,虽说张煌言有拥立之功。
但真到了舍弃的时候,张煌言在朱以海心中的价值,未必比吴争高一分。
吴争虽是新附,可手中有兵,张煌言虽是心腹,可仅仅就是一个书生。
在方国安面前低声禀报道:“国公爷,今早刚过三更,张国维、钱肃乐、张煌言,还有新任梁湖百户吴争,进入监国府。”
方国安脸上的笑意瞬间冻结。
吴争与那三人进了鲁王府,这说明什么?
说明黄得功那蠢货被吴争耍了。
前脚后脚,吴争就到了绍兴府,用意不言自明。
方国安勃然大怒,一脚将那个报信百户踹了个四脚朝天。
“混帐!三更的事,为何现在才来禀报?”
那百户呐呐道:“属下怕打扰了国公爷休息,况且,张国维等人夜入监国府的事,也时有发生,所以,属下就想等国公爷……啊!”
“啪”地一记重重的耳光声响起,之后,方国安厉声骂道:“混帐,谁关心那三个百无一用的书生?本公说的是吴争!来人,将他拉下去,杖责六十。”
方国安脸色狰狞地看着那个百户被拖了出去,丝毫没有理会百户的哭求声。
他庆幸自己留了一手。
从接手浙东卫所后,方国安就在监国府外安排了细作、眼线。
原本是防止朱以海偷偷逃跑,也防止自己突然处于不利的境地。
眼下看来,自己这个决定无疑是明智的。
虽说迟了一些,但还来得及,绍兴府中只有一个未满编的千户所。
而自己在绍兴府却有一千亲兵。
方国安一咬牙,大喝道:“来人,集合队伍,随本公前往监国府。”
……。
廖仲平在混然不知情的情况下,被传来监国府。
“廖千户,孤要你立即集合卫所军队,包围越国公府,缉拿逆臣贼子。”
廖仲平听闻大惊,越国公?
这是拿鸡蛋碰石头啊。
他连忙劝道:“殿下,万万不可啊。卫所中没有满编,仅有六个百户,这六个百户中,同样尚未满编,所有人加起来,不足五百人。而越国公府,常驻国公亲军千人之众,如果包围国公府,怕无法避免一场火拼。望殿下三思。”
张煌言道:“廖千户,如今天色刚亮,想那方国安未必知晓殿下要捉拿他,只要出其不意,定可手到擒来。”
朱以海听得是连连点头,义愤填膺地喝道:“此言甚是,廖仲平,孤令你即刻前往,依命行事。”
吴争心里起码给朱以海点了十个赞。
他怀疑起史书来,按朱以海的伟岸,怎么可能只支撑了一年多时间?
廖仲平见朱以海主意已定,只能点头应道:“臣遵命。”
可廖仲平还没退到门口,就有王府侍卫匆匆前来报信。
“禀报殿下,越国公率千人聚集于府外,叫嚣交出吴争,治其罗织、诬陷朝廷重臣之罪。”
殿中五人面面相觑。
朱以海脸色变得惨白色。
是人都知道,方国安能直接叫嚣交出吴争,那表示张国维等人来王府,都在方国安的视线中。
也就是说,王府外,甚至王府内,都有方国安的眼线。
这怎么不令朱以海恐惧?
“怎么办?”朱以海颤抖着声音问道,双眼无助地扫向在场的每一个人。
哪还有初闻方国安私通敌国的义愤填膺?
张国维暗中扫了吴争一眼,吴争从他的眼神中看出了一个意思。
这就象是在说,看见了吧,这就是为什么我不同意告发的原因。
张国维在看了吴争一眼之后,上前道:“殿下不必惊慌,方国安聚兵于王府前,只围不攻,说明他依旧心有忌惮。所以,殿下只管下令,让他入府商谈,想必不至于发生火拼。”
钱肃乐皱眉道:“这事如果不说破,或许还可装作不知,可如今双方都撕破脸了,还商议什么?”
张煌言大声道:“钱大人所言甚是,到了这地步,就退不得。请殿下发令,臣愿率王府侍卫与方国安拼杀。”
吴争听了,心中一阵激动,上前道:“臣愿意为先锋,只要臣还有一口气,绝不让方贼入王府半步。”
不想,朱以海突然就爆发了。
“都是你,区区一个百户,管好份内事也就是了,谁让你诬告越国公的?王府内侍卫不过三百人,怎么与府外千人相抗?”
吴争目瞪口呆,呐呐道:“廖千户可以出府调动卫所官兵前来增援……。”
“放屁。”朱以海怒喝道,“等廖仲平带援兵来,黄化菜都凉了,就给孤收尸吧。”
吴争的心忽地沉下,拔凉拔凉的。
这就是张国维、钱肃乐、张煌言口中的英主?
这就是自己准备效忠的监国?
钱肃乐瞥了一眼吴争,“殿下,吴百户也是心系殿下,心系社稷安危,纵有不妥之处,也可体谅。”
吴争的心麻木了。
张煌言道:“殿下,臣以为吴争所言有理,汉贼不两立,我等当……。”
“闭嘴!”朱以海厉喝道,“你,还有你,滚出去,屋外候命。廖仲平,去府外向越国公传话,就说孤是信他的,请他入府商议善后之事。”
……。
被逐出屋外的吴争和张煌言,四目相对。
除了叹气,啥也不说。
还有什么可说的?
不过吴争心忧之事恐怕比张煌言更多。
于是吴争开口了,“张大人,张大哥,兄弟有一事相托。”
张煌言紧抿着嘴,看着吴争,好一会才道:“但凡力所能及,我绝不推辞。不,就算力有不逮,我也愿为吴兄弟去做。”
吴争有些感动,道:“若我有不测,请张大哥照顾我爹和我妹,还有吴庄中人。”
张煌言仰头喟叹道:“此事我做不了。”
“……。”
“不是做哥哥不愿意,确实是有心无力。若连你都遭不测,我又如何幸免,又怎能能护得住吴庄?”张煌言悲哀的眼神,让吴争心中一痛。
他有些后悔起自己的草率。
如果不是自己执意要星夜赶来绍兴府告发方国安,就不会连累吴庄。
更不会拖累张煌言。
张煌言说得对,虽说张煌言有拥立之功。
但真到了舍弃的时候,张煌言在朱以海心中的价值,未必比吴争高一分。
吴争虽是新附,可手中有兵,张煌言虽是心腹,可仅仅就是一个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