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心怀天下的官员(六)-快穿之今天有好戏看么百度云
第14章 心怀天下的官员(六)-快穿之今天有好戏看么百度云-快穿之今天有好戏看么-笔趣阁
快穿之今天有好戏看么
作者:猫世子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听起来荒唐无比的理由,萧清却信了八成。
郡守和都尉争斗,百姓不过是他们利用的棋子罢了,刘远不及时开仓放粮,即便被都尉赵亭参一本,这种错误也根本不足以扳倒一郡太守。
所以赵亭根本就不会做这种无用功,他在等。
刘远拒绝开仓赈灾,如果赵亭真的在意百姓死活,他完全可以用军粮赈灾,上报京城之后,户部自然会补足军队花销,都尉是有这个权利的。
可赵亭做了什么?
他什么都没做,眼睁睁看着闻喜县,甚至周边更多的县城被蝗灾祸害,百姓流离失所,他在等这些百姓撑不下去的一天。
只要百姓活不下去了,迟早会发生饿死,人吃人,甚至易子而食的惨剧。这种时候,老百姓就只有一条路可以走。
那就是造反!
太守掌民政,都尉掌军事。因为郡守办事不利,没有及时开仓赈灾,导致民众造反。
这种罪过,性质就大不一样。别说一郡太守,就是官位再高一级都没用。
赵亭看戏看的那叫一个惬意,就等着刘远把自己给作死。
刘远眼看着套路不到赵亭,以他的精明,怎么会把自己陷于不利的境地?
果断上报朝廷,这样顶多是一个办事不利的责罚,对他这样的一方大员来说,不痛不痒,最多罚个俸禄而已。
萧清心思一转,就猜了个七七八八,她最讨厌沾手政治斗争,因为实在是心累,每次置身其中,都恨不得马上抽身出来。
这次,是不沾都不行了。
……
郡守府,刘远书房。
“大人,一切如您所料,这位使节确实派人外出收集情报,闻喜县的情况,怕是那位已经知道了。”
刘远面色变换不定,神色却莫名透出一股狠辣。
当晚,郡守府飞出一只信鸽。
这些天萧清也不是什么都没干,她把很久远的记忆努力巴拉出来,勉强总结出几条灭蝗策,拿给刘远试用,在专家的改良之后,效果相当不错,起码将蝗灾控制在了河东范围内,没有继续扩散的趋势。
也正因为她这一副公事公办解决蝗灾的态度,才让刘远不得不警惕。
次日,萧清明确的与郡守摊牌,要求他开仓赈灾。
刘远一副笑眯眯的样子,信誓旦旦保证道。
谁曾想,一个消息惊雷般炸响,让萧清打碎了自己本就不多的天真。
两大粮仓同时失火,上百万石粮食几乎损失殆尽。
看着刘远依然赔笑的样子,萧清心里一寒。
此地无银三百两。
她彻底想明白了河东的情况。
郡守,都尉确实势同水火,但没有永远的敌人,关系到利益,他们完全可以亲密合作。
官商勾结,倒卖国家粮食!
根仓,湿仓里怕是早已空空如也,一旦开仓放粮,什么都瞒不住了,这才是死活不赈灾的真正原因!
而现在,眼看上面派来的使节无法收买,赶在暴露之前,一把大火,让所有证据付之一炬。
这样说来,如果不是蝗灾蔓延到了周边郡县,俨然瞒不下去,怕是那所谓的八百里加急奏折,也不会出现在景帝的桌子上。
萧清第一次有一种无力感,猜到了又如何?没有证据,如何处置?
萧清深深看了一眼刘远,不发一言。
凤尾楼,楼上一处雅间。
穆尧请吃饭,八百年遇不上一回,可萧清兴致不怎么高,整个人有些没精打采。
穆尧吃的很开心,随口说的话让人很不舒心:“怎么,觉得无能为力?”
萧清嗯了一声。
穆尧笑了笑,又夹了一个大闸蟹,一边剥壳一边说:“先说说,你想做到什么程度?”
萧清看人极准,穆尧真的是一个比较靠谱的人。
这会也不矫情,直接说:“想给河东官场换血。”
说完又补了一句:“整个官场。”
穆尧比较意外的看了他一眼,说了句人话:“虽然眼光不行,勉强还算有点魄力。”
萧清:“……”
穆尧漫不经心的解释:“刘远是皇上当年还是太子时的追随人员之一,当今上位后,四处任用他的人,刘远也是其中一个。
五年前被皇上亲自提拔为河东群守,对皇上可谓是唯命是从。
暂且不去猜想刘远做这件事背后有没有皇上授意,如果有,那么在朝议中直接点出来,派人空降河东查访,就代表了他的态度,这个刘远,已经是皇上的弃子。
如果是刘远私自与当地豪强勾结,赚国家的钱,那么他就是欺君之罪,不需要证据,只要把这件事捅到皇上面前,以当今的掌控欲,这个刘远,必死无疑。
所以,这把火,刘远放了是死,不放也是死。”
穆尧慢悠悠的吃完了自己的大闸蟹,接着片鸭子。
“再说赵亭,这人算是方敬儒一派的,这次有重新洗牌的机会,你觉得皇上会不会放过他?”
“证据这种东西,其实是做给人看的。”
“动这两个人不难,但如果要给河东官场大换血,就不容易了。”
萧清学到了。
政治真的是予取予求,在乎一念,猜对上位者的心思,看清自己的立场,才是重中之重。
她举一反三,接着道:“那么给整个河东官场换血的突破口应该就在方丞相身上。”
“方丞相这些年一直在任用身边为数不多的寒门子弟,想让我们形成一股势力和权贵世家制衡,但是哪怕有科举,寒门子弟依然太少。
如果我能助他完成这件事,为了给即将出现的大量寒门子弟腾位置,他肯定不介意给河东官场换换血。”
穆尧点了点头,算是认可了这个想法的可行性,至于萧清要如何做,他一句都没问。
想通了这件事的解决方法,还点亮了政治斗争思维,萧清心情大好,看着一桌子菜,食欲一振。
吃饱喝足,随便往躺椅一靠,端起一杯茶,和穆大帅谈人生。
“我说穆云钦,凭你刚才那一通分析的水准,你要是不这么懒,至于混的这么惨么?”
穆尧顿了一下,说:“我要是不收着点,实在怕天妒英才。”
萧清努力把已经到嘴边的脏话咽了下去,喝了口茶,气稍顺。
哪怕知道这人说的是实话,还是忍不住说了两个字:“呵呵。”
为了防止刘远,赵亭狗急跳墙,穆尧接着回军营坐镇,萧清回府写奏折。
八百里加急,不日,奏折便摆在了景帝案上。
次日朝议,景帝勃然大怒,下令抓捕河东郡守刘远,都尉赵亭,押送回京,严查不怠。
并且,一旦属实,直接问斩。
郡守和都尉争斗,百姓不过是他们利用的棋子罢了,刘远不及时开仓放粮,即便被都尉赵亭参一本,这种错误也根本不足以扳倒一郡太守。
所以赵亭根本就不会做这种无用功,他在等。
刘远拒绝开仓赈灾,如果赵亭真的在意百姓死活,他完全可以用军粮赈灾,上报京城之后,户部自然会补足军队花销,都尉是有这个权利的。
可赵亭做了什么?
他什么都没做,眼睁睁看着闻喜县,甚至周边更多的县城被蝗灾祸害,百姓流离失所,他在等这些百姓撑不下去的一天。
只要百姓活不下去了,迟早会发生饿死,人吃人,甚至易子而食的惨剧。这种时候,老百姓就只有一条路可以走。
那就是造反!
太守掌民政,都尉掌军事。因为郡守办事不利,没有及时开仓赈灾,导致民众造反。
这种罪过,性质就大不一样。别说一郡太守,就是官位再高一级都没用。
赵亭看戏看的那叫一个惬意,就等着刘远把自己给作死。
刘远眼看着套路不到赵亭,以他的精明,怎么会把自己陷于不利的境地?
果断上报朝廷,这样顶多是一个办事不利的责罚,对他这样的一方大员来说,不痛不痒,最多罚个俸禄而已。
萧清心思一转,就猜了个七七八八,她最讨厌沾手政治斗争,因为实在是心累,每次置身其中,都恨不得马上抽身出来。
这次,是不沾都不行了。
……
郡守府,刘远书房。
“大人,一切如您所料,这位使节确实派人外出收集情报,闻喜县的情况,怕是那位已经知道了。”
刘远面色变换不定,神色却莫名透出一股狠辣。
当晚,郡守府飞出一只信鸽。
这些天萧清也不是什么都没干,她把很久远的记忆努力巴拉出来,勉强总结出几条灭蝗策,拿给刘远试用,在专家的改良之后,效果相当不错,起码将蝗灾控制在了河东范围内,没有继续扩散的趋势。
也正因为她这一副公事公办解决蝗灾的态度,才让刘远不得不警惕。
次日,萧清明确的与郡守摊牌,要求他开仓赈灾。
刘远一副笑眯眯的样子,信誓旦旦保证道。
谁曾想,一个消息惊雷般炸响,让萧清打碎了自己本就不多的天真。
两大粮仓同时失火,上百万石粮食几乎损失殆尽。
看着刘远依然赔笑的样子,萧清心里一寒。
此地无银三百两。
她彻底想明白了河东的情况。
郡守,都尉确实势同水火,但没有永远的敌人,关系到利益,他们完全可以亲密合作。
官商勾结,倒卖国家粮食!
根仓,湿仓里怕是早已空空如也,一旦开仓放粮,什么都瞒不住了,这才是死活不赈灾的真正原因!
而现在,眼看上面派来的使节无法收买,赶在暴露之前,一把大火,让所有证据付之一炬。
这样说来,如果不是蝗灾蔓延到了周边郡县,俨然瞒不下去,怕是那所谓的八百里加急奏折,也不会出现在景帝的桌子上。
萧清第一次有一种无力感,猜到了又如何?没有证据,如何处置?
萧清深深看了一眼刘远,不发一言。
凤尾楼,楼上一处雅间。
穆尧请吃饭,八百年遇不上一回,可萧清兴致不怎么高,整个人有些没精打采。
穆尧吃的很开心,随口说的话让人很不舒心:“怎么,觉得无能为力?”
萧清嗯了一声。
穆尧笑了笑,又夹了一个大闸蟹,一边剥壳一边说:“先说说,你想做到什么程度?”
萧清看人极准,穆尧真的是一个比较靠谱的人。
这会也不矫情,直接说:“想给河东官场换血。”
说完又补了一句:“整个官场。”
穆尧比较意外的看了他一眼,说了句人话:“虽然眼光不行,勉强还算有点魄力。”
萧清:“……”
穆尧漫不经心的解释:“刘远是皇上当年还是太子时的追随人员之一,当今上位后,四处任用他的人,刘远也是其中一个。
五年前被皇上亲自提拔为河东群守,对皇上可谓是唯命是从。
暂且不去猜想刘远做这件事背后有没有皇上授意,如果有,那么在朝议中直接点出来,派人空降河东查访,就代表了他的态度,这个刘远,已经是皇上的弃子。
如果是刘远私自与当地豪强勾结,赚国家的钱,那么他就是欺君之罪,不需要证据,只要把这件事捅到皇上面前,以当今的掌控欲,这个刘远,必死无疑。
所以,这把火,刘远放了是死,不放也是死。”
穆尧慢悠悠的吃完了自己的大闸蟹,接着片鸭子。
“再说赵亭,这人算是方敬儒一派的,这次有重新洗牌的机会,你觉得皇上会不会放过他?”
“证据这种东西,其实是做给人看的。”
“动这两个人不难,但如果要给河东官场大换血,就不容易了。”
萧清学到了。
政治真的是予取予求,在乎一念,猜对上位者的心思,看清自己的立场,才是重中之重。
她举一反三,接着道:“那么给整个河东官场换血的突破口应该就在方丞相身上。”
“方丞相这些年一直在任用身边为数不多的寒门子弟,想让我们形成一股势力和权贵世家制衡,但是哪怕有科举,寒门子弟依然太少。
如果我能助他完成这件事,为了给即将出现的大量寒门子弟腾位置,他肯定不介意给河东官场换换血。”
穆尧点了点头,算是认可了这个想法的可行性,至于萧清要如何做,他一句都没问。
想通了这件事的解决方法,还点亮了政治斗争思维,萧清心情大好,看着一桌子菜,食欲一振。
吃饱喝足,随便往躺椅一靠,端起一杯茶,和穆大帅谈人生。
“我说穆云钦,凭你刚才那一通分析的水准,你要是不这么懒,至于混的这么惨么?”
穆尧顿了一下,说:“我要是不收着点,实在怕天妒英才。”
萧清努力把已经到嘴边的脏话咽了下去,喝了口茶,气稍顺。
哪怕知道这人说的是实话,还是忍不住说了两个字:“呵呵。”
为了防止刘远,赵亭狗急跳墙,穆尧接着回军营坐镇,萧清回府写奏折。
八百里加急,不日,奏折便摆在了景帝案上。
次日朝议,景帝勃然大怒,下令抓捕河东郡守刘远,都尉赵亭,押送回京,严查不怠。
并且,一旦属实,直接问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