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爷今年已经73岁了,早就到了退休的年龄。几个领导来时就作出了决定,聘请姥爷当顾问,聘请书都准备好了,给姥爷带了过来。
姥爷推辞的非常坚决,告诉他们:“我办完手续,还回韩屯,以后就在那里长住了。国家需要我时,我随时可以回来。”
几个领导只好把聘请书收了回,他们诚恳的对姥爷说:“艾老,您老还回去啊!您在这里,我们就有了主心骨,好多有争议的事情,还得您定夺。
您老就留下吧,你家院子的事情,我们抓紧时间给您落实。他们已经找好了房子,现在正在往外搬,估计很快就能搬完。艾老,委屈您们暂时先住在这里,房间已经给您们准备好了。”
姥爷推辞说:“那倒不用,我们在京大有房子,能住的开。”
悠悠爸爸接着说:“我家的怡园已经还回来了,收拾一下就能住,我们可以先去那里住,虽然远了些,不过那里有公交车,交通也方便。”
原来姥爷家的院子,被一个单位作为办公场所。姥爷的平反决定下来,按照国家的政策,必须归还给个人。
归还的不仅是房子,还有抄家被没收的东西。京都到底是京城,法制比较健全,当时抄家时没收的东西,都有清单。现在,按照清单归还。
据他们说,姥爷家这算是好的,院子比较大,被用作了单位办公场所。房子和里面的家具和摆设,都保存的比较完整。
那些分给居民的院子,被分隔的乱七八糟,乱搭乱建,家具也分到了各家各户,流失的差不多了。
关键是房子收回困难,房管所没有充足的房源,安置里面居住的人员。
七八年开始平反的时候,房管所的房源还比较宽松,对居民的安置也比较到位。随着平反人员的增加,安置的越来越差,居民的意见也越来越大。
好些人家死活不搬,特别是返城的下乡知青,他们都是待业人员,属于“无房、无工作、无收入”的“三无”人员,政府拿他们也没办法。
种种原因,造成了好些平反回京的人家,虽然拿到了房产证,可是却无房子的使用权。
听爸爸说,自家老宅的房子就是这种情况,除了告密的那家人,其他的房子里被安排了几十户人家。至今搬走的不到三分之一。
花园和后院的楼房,被街道办事处当做办公室,倒是已经腾了出来。
不过,属于悠悠自家的那处花园洋房,已经收回来了。那处房子紧挨着御和园,被园区作为了办公场所,保存的比较好,可以马上入住。
悠悠爸爸的手续已经办完了,他正式的进入部队医院,被任命为高干病房主任。
十五年的时间,悠悠爸补发了33000多元的工资,算是比较高的工资。
爸爸属于是国外归来的研究生,回国后待遇比国内技术人员好,被聘为副主任医师,工资每月180多元,在当时算是最好的待遇。
第二天,除姥爷去单位办理手续,全家人都去了怡园。悠悠做梦也没想到,后世京都著名的花园洋房,竟然是自己家的。
后世,这处洋房作为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和御和园连在一起,成为京都的旅游胜地。
难怪爸爸说这个院子保存的好,园子比御和园打理的都好,还真是沾了御和园办公区的光。
整个园子占地二十亩,建筑面积2000多个平方。绿化面积大而且打理的好。高高的围墙内,古木参天,绿树成荫,花卉争艳。
宽敞的草坪和花园,草坪上堆砌的山石,呈鱼虫鸟兽状,形态各异,千姿百态。花园里曲径环绕,山石磷峋。水帘洞、瀑布、小径和小桥,风格别致。
园中各种雪松、红枫、铁树、银杏、紫藤、玉兰、海棠、腊梅、月桂、牡丹、茶花、月季、玫瑰等花木数百种。
最令人赞叹的是那片药草园,里面种植了上百种药材,竟然完整的保留了下来。
花园和草坪上建筑了形态各异的亭子和回廊,即使是雨天,也能在外游玩,淋不着也晒不着。
园中还有一处清澈平静的湖水,湖上有九曲桥,湖中心有八角亭,湖里种植的荷花就有好几种。
室外还有一个小型的游泳池,游泳池的边上,是各种欧式的设备,处处彰显出贵族的风格。
主体楼房是二层带阁楼的设计,地下室是半地下设计,分别是车库、储藏室、佣人住房和花房。
房子的外形立体感较强,室内注重使用功能。一楼是大型的客厅、舞厅、接待室、会客室、餐厅和厨房。
二楼是起居室,以套间布置为主,阳台、书房、起居室、卧室和卫生间连在一起,使用方便。各种套件共10套,大小房间42间。
阁楼各种功能房齐全,健身房、酒吧间、娱乐室、放映厅,还有一个室内游泳池。
顶楼有玻璃顶棚日光室,将绿化引进室内,还设计了小桥流水。
园子布局趋向于自由,注意园林绿化于室内室外景物的呼应,墙面色彩讲究,和花园绿地浑然一体。
落地的大玻璃窗,大型的阳台,整套房子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注重隔热隔音效果。住宅内水电煤卫设备齐全,还有壁炉和冷暖空调装置。
地板、门窗和楼梯全部是橡木和柚木,室内布置典雅舒适。
家具颇具英国的贵族气派,大部分都保留了下来。就连床和衣橱都放在储藏室里,丢的都是一些精细小巧的摆设。
迪迪兴奋的跑上跑下,报告他发现的各种新奇,热的小脸通红,头上都冒汗了。
“姥娘,荷叶下有金鱼。”
“爸爸,这里有一大片好多的中药。”
“妈妈,地下室里还种着花。”
“姐姐,三楼有个游泳池。”
“你们快过来啊,三楼还有个花园,全部用玻璃封着。
他每次汇报完了,就会问一遍:“爸爸,这真是咱家啊?”
爸爸每次都肯定的回答他:“是,爸爸小时候就是在这里长大的。”
姥爷推辞的非常坚决,告诉他们:“我办完手续,还回韩屯,以后就在那里长住了。国家需要我时,我随时可以回来。”
几个领导只好把聘请书收了回,他们诚恳的对姥爷说:“艾老,您老还回去啊!您在这里,我们就有了主心骨,好多有争议的事情,还得您定夺。
您老就留下吧,你家院子的事情,我们抓紧时间给您落实。他们已经找好了房子,现在正在往外搬,估计很快就能搬完。艾老,委屈您们暂时先住在这里,房间已经给您们准备好了。”
姥爷推辞说:“那倒不用,我们在京大有房子,能住的开。”
悠悠爸爸接着说:“我家的怡园已经还回来了,收拾一下就能住,我们可以先去那里住,虽然远了些,不过那里有公交车,交通也方便。”
原来姥爷家的院子,被一个单位作为办公场所。姥爷的平反决定下来,按照国家的政策,必须归还给个人。
归还的不仅是房子,还有抄家被没收的东西。京都到底是京城,法制比较健全,当时抄家时没收的东西,都有清单。现在,按照清单归还。
据他们说,姥爷家这算是好的,院子比较大,被用作了单位办公场所。房子和里面的家具和摆设,都保存的比较完整。
那些分给居民的院子,被分隔的乱七八糟,乱搭乱建,家具也分到了各家各户,流失的差不多了。
关键是房子收回困难,房管所没有充足的房源,安置里面居住的人员。
七八年开始平反的时候,房管所的房源还比较宽松,对居民的安置也比较到位。随着平反人员的增加,安置的越来越差,居民的意见也越来越大。
好些人家死活不搬,特别是返城的下乡知青,他们都是待业人员,属于“无房、无工作、无收入”的“三无”人员,政府拿他们也没办法。
种种原因,造成了好些平反回京的人家,虽然拿到了房产证,可是却无房子的使用权。
听爸爸说,自家老宅的房子就是这种情况,除了告密的那家人,其他的房子里被安排了几十户人家。至今搬走的不到三分之一。
花园和后院的楼房,被街道办事处当做办公室,倒是已经腾了出来。
不过,属于悠悠自家的那处花园洋房,已经收回来了。那处房子紧挨着御和园,被园区作为了办公场所,保存的比较好,可以马上入住。
悠悠爸爸的手续已经办完了,他正式的进入部队医院,被任命为高干病房主任。
十五年的时间,悠悠爸补发了33000多元的工资,算是比较高的工资。
爸爸属于是国外归来的研究生,回国后待遇比国内技术人员好,被聘为副主任医师,工资每月180多元,在当时算是最好的待遇。
第二天,除姥爷去单位办理手续,全家人都去了怡园。悠悠做梦也没想到,后世京都著名的花园洋房,竟然是自己家的。
后世,这处洋房作为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和御和园连在一起,成为京都的旅游胜地。
难怪爸爸说这个院子保存的好,园子比御和园打理的都好,还真是沾了御和园办公区的光。
整个园子占地二十亩,建筑面积2000多个平方。绿化面积大而且打理的好。高高的围墙内,古木参天,绿树成荫,花卉争艳。
宽敞的草坪和花园,草坪上堆砌的山石,呈鱼虫鸟兽状,形态各异,千姿百态。花园里曲径环绕,山石磷峋。水帘洞、瀑布、小径和小桥,风格别致。
园中各种雪松、红枫、铁树、银杏、紫藤、玉兰、海棠、腊梅、月桂、牡丹、茶花、月季、玫瑰等花木数百种。
最令人赞叹的是那片药草园,里面种植了上百种药材,竟然完整的保留了下来。
花园和草坪上建筑了形态各异的亭子和回廊,即使是雨天,也能在外游玩,淋不着也晒不着。
园中还有一处清澈平静的湖水,湖上有九曲桥,湖中心有八角亭,湖里种植的荷花就有好几种。
室外还有一个小型的游泳池,游泳池的边上,是各种欧式的设备,处处彰显出贵族的风格。
主体楼房是二层带阁楼的设计,地下室是半地下设计,分别是车库、储藏室、佣人住房和花房。
房子的外形立体感较强,室内注重使用功能。一楼是大型的客厅、舞厅、接待室、会客室、餐厅和厨房。
二楼是起居室,以套间布置为主,阳台、书房、起居室、卧室和卫生间连在一起,使用方便。各种套件共10套,大小房间42间。
阁楼各种功能房齐全,健身房、酒吧间、娱乐室、放映厅,还有一个室内游泳池。
顶楼有玻璃顶棚日光室,将绿化引进室内,还设计了小桥流水。
园子布局趋向于自由,注意园林绿化于室内室外景物的呼应,墙面色彩讲究,和花园绿地浑然一体。
落地的大玻璃窗,大型的阳台,整套房子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注重隔热隔音效果。住宅内水电煤卫设备齐全,还有壁炉和冷暖空调装置。
地板、门窗和楼梯全部是橡木和柚木,室内布置典雅舒适。
家具颇具英国的贵族气派,大部分都保留了下来。就连床和衣橱都放在储藏室里,丢的都是一些精细小巧的摆设。
迪迪兴奋的跑上跑下,报告他发现的各种新奇,热的小脸通红,头上都冒汗了。
“姥娘,荷叶下有金鱼。”
“爸爸,这里有一大片好多的中药。”
“妈妈,地下室里还种着花。”
“姐姐,三楼有个游泳池。”
“你们快过来啊,三楼还有个花园,全部用玻璃封着。
他每次汇报完了,就会问一遍:“爸爸,这真是咱家啊?”
爸爸每次都肯定的回答他:“是,爸爸小时候就是在这里长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