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娘叹了口气:“兰英啊,你想得是挺好,你嫂子可不舍得让俺住闺女家。
现在几个孩子不上学,俺都带着她没意见,要是光带一个,她那能同意。
俺在家里,给她看孩子做饭干家务,抽空还得做针线活,她那舍得让俺出来。
你还是让俺们再住两天吧,我是没大讲(没啥),你侄子们长这么大,就没见过放烟火的。
还是人家外国人有钱,一下子拿出来五千块。错过这一次,不知道得等多少年。”
“高高三”搭了话:“大娘,咱不走了,您带着孩子看了烟火,十六下午我再送你们回家,十八孩子们该开学了。”
老太太白了闺女一眼,夸闺女婿:“人家都说闺女是娘的小棉袄,摊上你这样的闺女啊,算俺倒霉,幸亏闺女婿懂事,宝贵是个明白的孩子。”
宝贵看她这么说,心里也不得劲,又看到媳妇气得掉泪,赶紧往外走:“大娘,那我就上班去了。”
等宝贵走远了,兰英对着她娘诉委屈:“娘,您这话说的真叫俺伤心,从俺结婚后,给了咱家多少钱。
俺哥家的房子,牛,地排车,那样不是俺们出的钱,就连俺嫂子的缝纫机,俺哥的自行车,都是俺们给买的。
大人孩子的衣服,吃的用的,俺们哪一样没管。前几年,到了麦天和过年,俺都是成布袋的给家里送白面,那回不是一百多斤。
俺这样的闺女,再不算是小棉袄,您可天底下找去吧,看谁能入了您的眼。”
老太太也恼了:“放你娘的臭屁,俺说你两句,你还委屈上了。你觉得给了些东西就算是孝顺了。
你看看自己家啥样,再看看娘家啥样,哪一样比得上你们家。你婆家和你家都有电视,咋不想着给娘家也买一个。
也不是我说你,你啊,也跟你嫂子学学,她对自己的娘家,那是真好,时刻的惦记着娘家,有一点另样的东西,自己不吃不用,也得想法送回娘家。”
兰英气的不行,连声的问她:“您既然觉得儿媳妇做的对,那还和俺嫂子生啥气?”
她娘恨铁不成钢的指着她:“你就气我吧,我啥时候说她好了,我是让你跟你嫂子学着点。”
兰英看着她娘,无奈的说:“娘啊,真不知道您是咋想的,您和俺哥都怕俺嫂子,为了嫂子往娘家送东西,也没少和俺嫂子生气。
您这么说,就不怕闺女在婆家受气,您还口口声声的说疼闺女,就这么个疼法。”
老太太看着闺女,一脸的嫌弃:“你找了个这么孬的女婿,咋还变成了窝囊废。不会是因为生了俩闺女,在婆家受气了吧。你给娘说,娘给你撑腰。
你在娘家的泼辣劲哪去了,就宝贵那样的矮矬子,你咋能让他家拿捏住。”
兰英看着她娘胡扯,也没了和她生气的心思:“俺婆婆对俺好着那,从来没给俺气受,您啊,管好自己就行了,别操俺的横心了。
我得去上班了,中午我给你们在食堂里打饭送回来,您看着几个孩子,别出事就行了。”
戏唱完了,光剩下服装厂的来人,餐厅里用不着那么多人了,“小老妈妈”接着回家看孙女。
她可不敢让亲家看孩子了,怕自己的孙女吃亏。
为了办好焰火晚会,村里组织人,专门去了趟临水,大部分烟花,是在那里买的。
今年,临水的土产公司,从南方进了一批烟花,比起原来的自制的烟花来,品种多了好多。
颜色也从单纯的一种金色,到五颜六色各种颜色都有,而且多了大型的烟花。
比起后世的天价烟花,这时的物价可真便宜。买了整整一货车的烟花,五千元钱还没用完。
接着又在本地做烟花的人那里,订制了好些火鞭和土花,才算把五千元钱花了出去。
八二年的元宵节,应该说是土地承包后的第一个元宵节。八一年粮食大丰收,人们的热情被调动起来。今年的元宵节,家家户户扎花树,插在自家的院子里,期待新的一年里,五谷丰登。
有的人家专门赶集卖彩纸,特别是金银色的亮纸,折成金银元宝,穿成长串,挂在花树上。喻示着金银满院,钱财广进。
大卫出这家进那家,忙着拍摄照片,他带来的录像带彻底用完了,肉疼了好久才决定销毁一盒,到晚上录烟花晚会。
他给大伙拍的是彩照,在临水都没有冲洗的设备,只好回到京都再冲洗。
大卫带来的彩色胶卷也用的差不多了,他现在照相也注意多了,一张照片得选好长时间的镜头,不像刚来时那样率性而为。
韩道伟家的侄女,回娘家过元宵节,婆家给蒸了个四十多斤的大花糕,全村人都去看。
大花糕是用馍房的大笼起子蒸的,依旧是三层,不过面积大。
三层三个花样,白面做的花样上点缀着红枣,非常的赏心悦目。大卫围着大花糕,也不可惜胶卷了,咔嚓起来没完。
韩道伟的大哥看到亲家给的大花糕,给自家涨了面子,一激动自己跑到集市上,卖了伍佰元的土烟花,赞助给村里。
烟花晚会是在韩屯村东的黄河大堤上燃放的,怕引起火灾,离附近的村庄都比较远。
再远也挡不住人们的热情,从六六年到现在,整整十六年没见过办烟花晚会的了,老人还好些,孩子们高兴的等不及天黑。
吃过十五晚上的饺子,还不到晚上六点,人们就成帮结队的往韩屯村东的黄河大堤上赶,烟花晚会的燃放时间定在晚上七点整。
现在社会治安比较好,家里的孩子也多,大部分是大孩子带着小孩子玩。
为了观看烟花,援朝舅舅家的三个孩子都没回临水。志远哥哥带头,领着家里的14个孩子去看烟花。大卫跟在孩子们的后面,看见人流也兴奋,举着录像机找角度。
到了地方,大堤上人山人海,到处都是人。孩子们都忙着往里钻,志远哥哥拉了这个拉不住那个,把他急得满头是汗。
现在几个孩子不上学,俺都带着她没意见,要是光带一个,她那能同意。
俺在家里,给她看孩子做饭干家务,抽空还得做针线活,她那舍得让俺出来。
你还是让俺们再住两天吧,我是没大讲(没啥),你侄子们长这么大,就没见过放烟火的。
还是人家外国人有钱,一下子拿出来五千块。错过这一次,不知道得等多少年。”
“高高三”搭了话:“大娘,咱不走了,您带着孩子看了烟火,十六下午我再送你们回家,十八孩子们该开学了。”
老太太白了闺女一眼,夸闺女婿:“人家都说闺女是娘的小棉袄,摊上你这样的闺女啊,算俺倒霉,幸亏闺女婿懂事,宝贵是个明白的孩子。”
宝贵看她这么说,心里也不得劲,又看到媳妇气得掉泪,赶紧往外走:“大娘,那我就上班去了。”
等宝贵走远了,兰英对着她娘诉委屈:“娘,您这话说的真叫俺伤心,从俺结婚后,给了咱家多少钱。
俺哥家的房子,牛,地排车,那样不是俺们出的钱,就连俺嫂子的缝纫机,俺哥的自行车,都是俺们给买的。
大人孩子的衣服,吃的用的,俺们哪一样没管。前几年,到了麦天和过年,俺都是成布袋的给家里送白面,那回不是一百多斤。
俺这样的闺女,再不算是小棉袄,您可天底下找去吧,看谁能入了您的眼。”
老太太也恼了:“放你娘的臭屁,俺说你两句,你还委屈上了。你觉得给了些东西就算是孝顺了。
你看看自己家啥样,再看看娘家啥样,哪一样比得上你们家。你婆家和你家都有电视,咋不想着给娘家也买一个。
也不是我说你,你啊,也跟你嫂子学学,她对自己的娘家,那是真好,时刻的惦记着娘家,有一点另样的东西,自己不吃不用,也得想法送回娘家。”
兰英气的不行,连声的问她:“您既然觉得儿媳妇做的对,那还和俺嫂子生啥气?”
她娘恨铁不成钢的指着她:“你就气我吧,我啥时候说她好了,我是让你跟你嫂子学着点。”
兰英看着她娘,无奈的说:“娘啊,真不知道您是咋想的,您和俺哥都怕俺嫂子,为了嫂子往娘家送东西,也没少和俺嫂子生气。
您这么说,就不怕闺女在婆家受气,您还口口声声的说疼闺女,就这么个疼法。”
老太太看着闺女,一脸的嫌弃:“你找了个这么孬的女婿,咋还变成了窝囊废。不会是因为生了俩闺女,在婆家受气了吧。你给娘说,娘给你撑腰。
你在娘家的泼辣劲哪去了,就宝贵那样的矮矬子,你咋能让他家拿捏住。”
兰英看着她娘胡扯,也没了和她生气的心思:“俺婆婆对俺好着那,从来没给俺气受,您啊,管好自己就行了,别操俺的横心了。
我得去上班了,中午我给你们在食堂里打饭送回来,您看着几个孩子,别出事就行了。”
戏唱完了,光剩下服装厂的来人,餐厅里用不着那么多人了,“小老妈妈”接着回家看孙女。
她可不敢让亲家看孩子了,怕自己的孙女吃亏。
为了办好焰火晚会,村里组织人,专门去了趟临水,大部分烟花,是在那里买的。
今年,临水的土产公司,从南方进了一批烟花,比起原来的自制的烟花来,品种多了好多。
颜色也从单纯的一种金色,到五颜六色各种颜色都有,而且多了大型的烟花。
比起后世的天价烟花,这时的物价可真便宜。买了整整一货车的烟花,五千元钱还没用完。
接着又在本地做烟花的人那里,订制了好些火鞭和土花,才算把五千元钱花了出去。
八二年的元宵节,应该说是土地承包后的第一个元宵节。八一年粮食大丰收,人们的热情被调动起来。今年的元宵节,家家户户扎花树,插在自家的院子里,期待新的一年里,五谷丰登。
有的人家专门赶集卖彩纸,特别是金银色的亮纸,折成金银元宝,穿成长串,挂在花树上。喻示着金银满院,钱财广进。
大卫出这家进那家,忙着拍摄照片,他带来的录像带彻底用完了,肉疼了好久才决定销毁一盒,到晚上录烟花晚会。
他给大伙拍的是彩照,在临水都没有冲洗的设备,只好回到京都再冲洗。
大卫带来的彩色胶卷也用的差不多了,他现在照相也注意多了,一张照片得选好长时间的镜头,不像刚来时那样率性而为。
韩道伟家的侄女,回娘家过元宵节,婆家给蒸了个四十多斤的大花糕,全村人都去看。
大花糕是用馍房的大笼起子蒸的,依旧是三层,不过面积大。
三层三个花样,白面做的花样上点缀着红枣,非常的赏心悦目。大卫围着大花糕,也不可惜胶卷了,咔嚓起来没完。
韩道伟的大哥看到亲家给的大花糕,给自家涨了面子,一激动自己跑到集市上,卖了伍佰元的土烟花,赞助给村里。
烟花晚会是在韩屯村东的黄河大堤上燃放的,怕引起火灾,离附近的村庄都比较远。
再远也挡不住人们的热情,从六六年到现在,整整十六年没见过办烟花晚会的了,老人还好些,孩子们高兴的等不及天黑。
吃过十五晚上的饺子,还不到晚上六点,人们就成帮结队的往韩屯村东的黄河大堤上赶,烟花晚会的燃放时间定在晚上七点整。
现在社会治安比较好,家里的孩子也多,大部分是大孩子带着小孩子玩。
为了观看烟花,援朝舅舅家的三个孩子都没回临水。志远哥哥带头,领着家里的14个孩子去看烟花。大卫跟在孩子们的后面,看见人流也兴奋,举着录像机找角度。
到了地方,大堤上人山人海,到处都是人。孩子们都忙着往里钻,志远哥哥拉了这个拉不住那个,把他急得满头是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