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仗其实是一个很通透的问题,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弯弯绕绕的都是阴谋诡计。



    但是正儿八经的正面战场上,双方兵对兵、将对将,摆开阵势直接厮杀的时候就会简单许多。



    影响一场正面对战最终胜负的因素有很多,但其中最关键的就只有三个因素,相较于这三个因素而言其他的东西影响不算太大。



    其一,士气!



    在双方士兵战斗力和数量相等的情况下,士气的高涨与否就是战争最终胜负的关键所在,士气低迷的一方注定会败北。



    其二,将领!



    将领在某一场战斗之中,其实杀不了太多人,因为他毕竟只是一个人。



    将领在战场上的作用,更多的是起到一个带头作用,将领作战勇猛、所向披靡,麾下士兵自然也就士气高涨,信心十足。



    一方的将领将另一方的将领击败甚至是斩杀,对于士兵的激励效果是毋庸置疑的,而且将领还可以充作尖刀!



    其三,统帅!



    统帅和将领可以是同一个人,但大多数时候,统帅是不会亲自上阵的。



    比如诸葛亮北伐,他就是统帅,但他自己不会上战场,而是指挥麾下的将领带兵作战,自己则是总揽全局。



    一般意义上的将领,只是一个带兵执行命令的媒介,排兵布阵是统帅的工作,将领也要排兵布阵,但将领排的是军阵、是战阵!



    精细到每一个士兵的站位,包括将领自己的站位,面对敌方军队时,己方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军阵去应对,这是将领的工作。



    但是统帅的排兵布阵却不是这样,统帅排兵布阵仅仅只是告诉将领,你要在什么地方扎营、要在什么地方与敌军交战。



    但是具体怎么打,到时候你自己看情况来决定,我不干预、只要结果!



    所谓“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就是将领和统帅的本事,优秀的统帅即便是带着一群乌合之众也能干成大事。



    最出名的就是秦末最后一个名将章邯!



    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陈胜派遣的周文等将领到达戏水,有几十万军队。



    胡亥大惊之色,慌忙问计,于是章邯提议赦免在骊山为秦始皇修筑陵墓的囚徒,给他们兵器,这就带着人上了战场。



    后在陈胜发难于野,诸侯并起,几十万大军逼近函谷关时,章邯临危受命,靠临时组织起来的骊山囚徒,一败周文之数十万大军,再破齐楚之联军,先败后胜,击破楚军统帅项梁,杀之定陶。



    当然,章邯这样的人只是少数,也正因此才成就了章邯之名。



    ——



    ——



    童渊的意思很简单,鲜卑确实很强大,但鲜卑的强大之处实际上只强大在檀石槐一人身上!



    面对周宁这边的情况,鲜卑还有另一个强大的点在于兵力,亿万军队不是说说而已,双方总兵力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这是不可逆转的根本问题。



    但是对于匈奴来说,鲜卑兵力上的优势还真不大,别看嘉楼河畔匈奴只有八千万,而鲜卑有一亿六千万,那是因为在之前的战斗中匈奴已经死伤惨重了。



    实际上一开始的时候,匈奴的兵力是要多于鲜卑的,只是打了这么十几年下来,匈奴越来越惨,而鲜卑越来越厉害。



    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就是檀石槐这货太牛逼了!



    若非如此,匈奴单于刀蒙也不可能答应周宁的提议,因为刀蒙很清楚,只要檀石槐不死,匈奴就绝不可能战胜鲜卑。



    但是只要檀石槐没了,即便鲜卑有着一亿多人的庞大军团,凭借他手中的五千万人,就算不能在短时间内战胜鲜卑,但是至少杀回老家去还是办得到的。



    之后慢慢发展、慢慢夺回优势还是有把握的,但这一切的前提都是要先杀了檀石槐,否则全部免谈!



    正是基于这个原因,刀蒙才会答应牺牲三千万匈奴士兵,换取周宁截杀檀石槐的机会。



    只可惜失败了!



    鲜卑的强大集中在檀石槐一人身上,那就好办了,杀了檀石槐就是。



    而周宁又摆出了第二个问题,那就是檀石槐之前已经见识过赵云的本事,在之后的战斗中一定会格外注意他们这边执行斩首计划。



    数千万大军军阵之中,檀石槐若不想让赵云冲进来,那赵云就算是天神下凡都没用。



    几千万人由他调度指挥,檀石槐可以轻易将赵云等人挡在外面,不让他们靠近自己分毫。



    所以童渊也给出了建议,那就是——由荀攸来指挥这一场战斗!



    作为颍川荀家的高才,荀攸一身的本事就在行军打仗方面,出谋划策、管理领地,他都行,但都不是他最擅长的。



    在打仗这件事情上,就算是神策军师荀彧,也不如他这个侄儿。



    而对于这一点,周宁也是很赞同的,荀攸是谁?



    下邳之战时,曹操征伐吕布时荀攸劝阻了曹操退兵,并献奇计水淹下邳城,活捉吕布!



    官渡之战时,荀攸献计声东击西,斩杀颜良、文丑,又策奇兵,派徐晃烧袁绍粮草,同时力主曹操接纳许攸,画策乌巢,立下大功!



    平定河北期间,荀攸力排众议,主张曹操消灭袁绍诸子,被曹操上奏朝廷封为陵树亭侯。



    荀攸行事周密低调,计谋百出,深受曹操称赞。



    可以说,曹操能够平定北方,很大程度上都要归功于荀攸。



    郭嘉在官渡之战前提出了“十胜十败论”,从十个方面阐述了曹操与袁绍之间的差距,被后人引为千古美谈。



    但实际上呢?



    郭嘉的十胜十败论,只不过就是一大堆骗人的鬼话罢了,振奋人心的效果是有,但总不可能靠一张嘴把人给说死,打仗还是要看硬实力!



    袁绍礼仪繁多,常为形式所困;曹操从实际出发,体任自然,这是第一胜。



    但是他吗的打仗跟礼仪有个屁关系?



    莫非袁绍在跟你干架之前还要焚香沐浴一番,然后跟你鞠上一躬,最后才开打吗?



    当然,郭嘉的十胜十败论还是很有效果的,起码在激励己方士气方面有着非常好的效果。



    实际上,“十胜十败论”在历史上的地位就是一篇激励檄文,就是拿出来给曹操增加士气的。



    但是荀攸不同,荀攸给出的所有建议,都是基于双方实际基础上的中肯建议,是能够直接影响战争胜负的关键所在,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



    作为中国区超级历史谋士这个序列中的顶尖存在,荀攸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让他跟檀石槐正面交锋未必就不能胜之!



    因为他们有一个非常明确的目标,那就是斩杀檀石槐,只要杀了檀石槐就ok了。

章节目录

网游三国之神话归来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晨少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一百三十七章超级历史谋士——荀攸-网游三国之新生最新章节,网游三国之神话归来,笔趣阁并收藏网游三国之神话归来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