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方问叶廷桂:“年兄有何事?”
叶廷桂道:“从这里去睢州最多就两天的路程,我打算先回商丘把家眷接出来,这一路就不能再陪年弟了。”
“接家眷可是件大事情,这件事不用商量,年兄赶紧去吧,我们在睢州等你!”
叶廷桂拱手道:“愚兄就此道别!”
“一路平安!”袁方说完二人便各奔东西。
叶廷桂在滑县是有田产的,他先是回了一趟在滑县的农庄,然后再去商丘。
袁方也在两天后回到了他的家乡——睢州。
睢的读音为“谁”,睢州隶属于河南归德府,睢州城有东南西北四座城门,袁府就坐落在睢州的南城门的右边,袁方走的是南门,所以一进城右拐,就来到了家门口。
袁府在睢州城称得上是豪宅,百姓们都把袁府叫着“袁园”,整座袁府有三进院落,门面非常的豪华,门前挂着四个大灯笼,两个家丁守在大门口。
袁方来到门口,就有家丁传报给袁枢,正在袁府忙碌的袁枢知道弟弟已经到了,急忙出来迎接。
袁枢今年二十二岁,娶了二位夫人,大夫人姓李,是贵州都匀府知府梦星公之女,二夫人姓安,也生在官绅之家。袁枢原本是在南京都督府任后军都事,因为袁方考得了功名,袁可立就让袁枢致仕回家了。袁可立只有两个儿子,他们袁家在睢州的家业也是很大的,需要留一个儿子在家里管理这些家业。
两兄弟在大门口寒暄一番后,便一同进了大院,这是袁家的前院,院子里来了不少的人,他们一见袁氏兄弟,都围了上来,你一言我一语,嘈嘈杂杂。
袁枢拱手对这些人道:“诸位同乡,我兄弟刚刚回府。旅途劳顿,不便见,请你们明日再来。谢了!谢了!”
他一面说一面把袁方带到了内堂。
“大哥,这都是什么人?”袁方坐在厅堂中央的红木太师椅上,一边喝茶一边问袁枢。
立在一旁的袁枢道:“你刚回来,家中的事情日后我再慢慢给你说。你先休息吧,我还要去前面应付那些乡人!”
“不急不急。”袁方放下手中的茶杯,追问道:“大哥不要急着出去,你先跟我说说外面到底发生了什么?”
袁枢虽然是大哥,但是袁方现在是进士的身份,袁枢也必须对这个弟弟多加尊重。
“事情是这样的。”袁枢坐在了袁方旁边的椅子上,“你取得进士功名在我们睢州已是家喻户晓,外面那些人是来送贺礼和投献的。”
有着两世经历的袁方,当然知道投献是什么意思,投献其实就是庶民甚至是相当富裕的庶民,将自己家的产业无偿地奉献给官绅,而自身充当佃户、雇工,用于躲避沉重的徭役和赋税;有些投献者,通过这种方式,使自己变身成为了官绅家的家仆。
袁方也知道,还有甚者,通过投献的方式对官绅进行欺瞒,这种人不能被称之为投献,只能说他们是“妄献”。这些奸诈之徒把庶民的田地谎称是自己的产业,或无主闲田,荒地,投献给官绅,以图进入官绅之家当家仆。
有人来投献,当然是冲袁方而来的,袁方进士的身份可以有两千亩田的限免,所以他关心地问:“前来投献的都是些什么人?”
袁枢答道:“都是睢州的同乡。”
“有开矿的吗?”
“开矿?没有开矿的,他们都是带着田产来投献的。”袁枢对这个弟弟好像陌生了起来,弟弟怎么突然会想起要开矿,他无不担忧地问:“莫非小弟你想开矿?我们没有开矿的经验,是不是有点冒险了?”
袁方开导袁枢:“开矿才能够赚大钱,今后我们用钱的地方多了去了,所以要未雨绸谋,不能单一地靠种田来增加收入,从今往后,我们不但要开矿,还要进行其他的商贸经营,比如茶叶、盐、酒,这些我们都要尝试着涉足。没有经验可以一步步地来,慢慢地积累经验。”
“这是父亲的意思?”袁枢问。
袁方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说道:“我相信父亲也会支持我的想法的。”
袁枢低头想了想,道:“我想起来了,在外面有一个姓周的窑头,他说他是开石灰窑的。小弟,我想石灰窑也跟开矿差不多,要不我把这个周窑头叫进来?”
“石灰窑也行呀,你先叫他进来吧!我要看一看这个人怎么样。”
袁方认为万事总有个开头,先从石灰窑开始也是不错的,况且石灰对人的眼睛会有伤害,也许今后作为一种化学武器的原料来阻挡女真人的骑兵,也是有可能的。
那个姓周的窑头很快就被叫了进来,此人是个黑脸大汉,身穿青布直身的宽大长衣,头上戴四方平定巾,进来的时候眼睛一直看着地上。
“你叫什么名字呀?”袁方挑起眼皮问。
黑脸大汉的眼睛依旧盯着地上:“草民叫周若谷。”
“抬起头来,我又不会吃了你!”袁方真是不习惯一个人眼睛盯着地上跟他说话的方式。
周若谷满脸涨的通红,结结巴巴道:“对、对不起!草民一见到尊贵的老爷,就、就、就——紧张。”
袁方不满道:“如果你投献来到我们家少不了要出外办事,像你现在这个样子能办得成大事吗?”
周若谷道:“老爷请放心,如果草民成了老爷的家奴,就是有身份的人了,草民绝不会让老爷您失望的。”
“你坐吧,不用总杵在那里!”
“谢老爷!”
“我问你,”袁方等周若谷坐在一张方凳子上后问道,“你的石灰窑有多大的规模?”
“回老爷!”周若谷从方凳子上站起身来,“草民的石灰窑一共有七座窑。”
袁方摆摆手:“你回答问题的时候不必站起身来。”
“谢老爷!”周若谷坐回到了方凳子上。
袁方又问:“你的石灰窑在什么地方?”
周若谷动了一下臀部,欲站却没有站起来:“回禀老爷,草民的石灰窑出了南门还有三十里地。”
“你为什么要把石灰窑投献给我们家?”
周若谷叹了口气:“如今的税赋像草民这样的人已经负担不起了!税官如狼似虎,跟强盗没有什么两样。我的石灰窑每开一窑,价值不过十五两银子,各种的税赋就抽去了五、六两银子,石灰出炉还要运往江南销售,一路上还要交税,这又去了将近五、六两银子。我们辛辛苦苦烧出来的石灰,刨除成本和工钱就所剩无几了,如果再不投献的话,草民的石灰窑就要关门了。”
袁方再问:“你来我这里投献有什么要求?”
叶廷桂道:“从这里去睢州最多就两天的路程,我打算先回商丘把家眷接出来,这一路就不能再陪年弟了。”
“接家眷可是件大事情,这件事不用商量,年兄赶紧去吧,我们在睢州等你!”
叶廷桂拱手道:“愚兄就此道别!”
“一路平安!”袁方说完二人便各奔东西。
叶廷桂在滑县是有田产的,他先是回了一趟在滑县的农庄,然后再去商丘。
袁方也在两天后回到了他的家乡——睢州。
睢的读音为“谁”,睢州隶属于河南归德府,睢州城有东南西北四座城门,袁府就坐落在睢州的南城门的右边,袁方走的是南门,所以一进城右拐,就来到了家门口。
袁府在睢州城称得上是豪宅,百姓们都把袁府叫着“袁园”,整座袁府有三进院落,门面非常的豪华,门前挂着四个大灯笼,两个家丁守在大门口。
袁方来到门口,就有家丁传报给袁枢,正在袁府忙碌的袁枢知道弟弟已经到了,急忙出来迎接。
袁枢今年二十二岁,娶了二位夫人,大夫人姓李,是贵州都匀府知府梦星公之女,二夫人姓安,也生在官绅之家。袁枢原本是在南京都督府任后军都事,因为袁方考得了功名,袁可立就让袁枢致仕回家了。袁可立只有两个儿子,他们袁家在睢州的家业也是很大的,需要留一个儿子在家里管理这些家业。
两兄弟在大门口寒暄一番后,便一同进了大院,这是袁家的前院,院子里来了不少的人,他们一见袁氏兄弟,都围了上来,你一言我一语,嘈嘈杂杂。
袁枢拱手对这些人道:“诸位同乡,我兄弟刚刚回府。旅途劳顿,不便见,请你们明日再来。谢了!谢了!”
他一面说一面把袁方带到了内堂。
“大哥,这都是什么人?”袁方坐在厅堂中央的红木太师椅上,一边喝茶一边问袁枢。
立在一旁的袁枢道:“你刚回来,家中的事情日后我再慢慢给你说。你先休息吧,我还要去前面应付那些乡人!”
“不急不急。”袁方放下手中的茶杯,追问道:“大哥不要急着出去,你先跟我说说外面到底发生了什么?”
袁枢虽然是大哥,但是袁方现在是进士的身份,袁枢也必须对这个弟弟多加尊重。
“事情是这样的。”袁枢坐在了袁方旁边的椅子上,“你取得进士功名在我们睢州已是家喻户晓,外面那些人是来送贺礼和投献的。”
有着两世经历的袁方,当然知道投献是什么意思,投献其实就是庶民甚至是相当富裕的庶民,将自己家的产业无偿地奉献给官绅,而自身充当佃户、雇工,用于躲避沉重的徭役和赋税;有些投献者,通过这种方式,使自己变身成为了官绅家的家仆。
袁方也知道,还有甚者,通过投献的方式对官绅进行欺瞒,这种人不能被称之为投献,只能说他们是“妄献”。这些奸诈之徒把庶民的田地谎称是自己的产业,或无主闲田,荒地,投献给官绅,以图进入官绅之家当家仆。
有人来投献,当然是冲袁方而来的,袁方进士的身份可以有两千亩田的限免,所以他关心地问:“前来投献的都是些什么人?”
袁枢答道:“都是睢州的同乡。”
“有开矿的吗?”
“开矿?没有开矿的,他们都是带着田产来投献的。”袁枢对这个弟弟好像陌生了起来,弟弟怎么突然会想起要开矿,他无不担忧地问:“莫非小弟你想开矿?我们没有开矿的经验,是不是有点冒险了?”
袁方开导袁枢:“开矿才能够赚大钱,今后我们用钱的地方多了去了,所以要未雨绸谋,不能单一地靠种田来增加收入,从今往后,我们不但要开矿,还要进行其他的商贸经营,比如茶叶、盐、酒,这些我们都要尝试着涉足。没有经验可以一步步地来,慢慢地积累经验。”
“这是父亲的意思?”袁枢问。
袁方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说道:“我相信父亲也会支持我的想法的。”
袁枢低头想了想,道:“我想起来了,在外面有一个姓周的窑头,他说他是开石灰窑的。小弟,我想石灰窑也跟开矿差不多,要不我把这个周窑头叫进来?”
“石灰窑也行呀,你先叫他进来吧!我要看一看这个人怎么样。”
袁方认为万事总有个开头,先从石灰窑开始也是不错的,况且石灰对人的眼睛会有伤害,也许今后作为一种化学武器的原料来阻挡女真人的骑兵,也是有可能的。
那个姓周的窑头很快就被叫了进来,此人是个黑脸大汉,身穿青布直身的宽大长衣,头上戴四方平定巾,进来的时候眼睛一直看着地上。
“你叫什么名字呀?”袁方挑起眼皮问。
黑脸大汉的眼睛依旧盯着地上:“草民叫周若谷。”
“抬起头来,我又不会吃了你!”袁方真是不习惯一个人眼睛盯着地上跟他说话的方式。
周若谷满脸涨的通红,结结巴巴道:“对、对不起!草民一见到尊贵的老爷,就、就、就——紧张。”
袁方不满道:“如果你投献来到我们家少不了要出外办事,像你现在这个样子能办得成大事吗?”
周若谷道:“老爷请放心,如果草民成了老爷的家奴,就是有身份的人了,草民绝不会让老爷您失望的。”
“你坐吧,不用总杵在那里!”
“谢老爷!”
“我问你,”袁方等周若谷坐在一张方凳子上后问道,“你的石灰窑有多大的规模?”
“回老爷!”周若谷从方凳子上站起身来,“草民的石灰窑一共有七座窑。”
袁方摆摆手:“你回答问题的时候不必站起身来。”
“谢老爷!”周若谷坐回到了方凳子上。
袁方又问:“你的石灰窑在什么地方?”
周若谷动了一下臀部,欲站却没有站起来:“回禀老爷,草民的石灰窑出了南门还有三十里地。”
“你为什么要把石灰窑投献给我们家?”
周若谷叹了口气:“如今的税赋像草民这样的人已经负担不起了!税官如狼似虎,跟强盗没有什么两样。我的石灰窑每开一窑,价值不过十五两银子,各种的税赋就抽去了五、六两银子,石灰出炉还要运往江南销售,一路上还要交税,这又去了将近五、六两银子。我们辛辛苦苦烧出来的石灰,刨除成本和工钱就所剩无几了,如果再不投献的话,草民的石灰窑就要关门了。”
袁方再问:“你来我这里投献有什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