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钱留作经费,保存起来。”张禾把钱交给了刘兴武。

    张德林他们早就拒绝了这些钱,只要了工钱,多给死都不要。

    “嗯,留作经费,以后我们去外面演出,路上花费什么的都是钱,这些正好可以用上。”刘兴武没有气,将钱收起来。

    现在他们这个根据地还没有正式成立一个部门,他现在还是领着文化局的工资,也不差钱。

    多余的钱肯定要用在老腔身上,用在老腔的艺人身上。

    乐器不能一直用,总会有坏的时候,修复也是钱,这些钱以后都由文化局出。

    这些就是经费。

    华山演出,轰动华阴。

    冯浩专门跑过来,说了上级的决定。

    “领导已经决定了,华阴老腔开始进行全华阴市的巡演,先在华阴的各个乡镇开始巡演,先让我们全华阴人都要知道这门曲艺!”冯浩兴奋异常。

    华山管理局试水演出,给大家下了一记定心丸。

    非遗的活动是可以顺利展开的,而且是可以给老艺人们带来丰厚的报酬,改善艺人们的生活。

    非遗的目的不是为了金钱,但是让老艺人们过上好日子,是其中的目的之一。

    艺人们要是连最基本的生活都保障不了,谁还会去传承这门艺术。

    “冯局啊,巡演可以,艺人们的演出费怎么弄?”刘兴武没有进这个圈套。

    体会过拥有演出费的感受,花自己的钱不用看别人眼色,刘兴武可不想再过上没钱的日子。

    冯浩摇了摇头道:“好你个小刘,我看你不是搞文化工作的,你适合去财政局上班啊!”

    “我这也是为老艺人们着想啊,去哪都得花钱,电费水费车钱饭钱电话费都是钱。”刘兴武腆着脸,反正一张老脸豁出去了。

    “演出费的事情由各地乡镇政府出,你放心吧,绝对不会亏待艺人们的。”冯浩笑道。

    他没有因为这件事情生气,要是搁在他身上他也会说这些事情。

    平白无故给你演出?开玩笑,绝对不可能。

    可以不挣钱,但是不能亏钱。

    老艺人们地里还有农活要干,出去演出就要耽误农活,这部分损失谁来补?

    “那就好,那就好。”刘兴武松了口气。

    “第一场去城镇,人民剧院,以这里为起点,开始全华阴市巡演。”冯浩吩咐道。

    两人随后聊了聊具体的事项。

    刘兴武负责联系各个剧院和乡镇部门,张禾负责老艺人这边的事情,和老艺人们对接。

    两个人忙里忙外,都是不可开交。

    这次巡演,刘兴武带上了林雄和吴小倩。

    两个小同志没有外出的经验,这次正好去各地乡镇转一转,熟悉情况,增长工作经验,正好也能看一看属于华阴的各项传统节目。

    这次的巡演不是只有老腔,还有其他的曲艺节目,都是华阴本地扎根的传统节目。

    借助老腔的名气,让其他的曲艺先露一波脸,积攒人气。

    第一站,华阴人民剧院。

    城镇的居民不似乡镇,大家都有工作,要上下班,演出的时间放在了周六晚上。

    这个时候大多数人都没有事情。

    门票也就几块钱一张,便宜不贵,广告宣传则是直接挂出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头。

    这个名号打出去,门票很快就售罄。

    有些人第一次非遗汇演的时候看过老腔的表演,一传十十传百,城镇里面不少人都听说了老腔。

    众人都十分好奇,来到了剧院里面。

    张德林等人的舞台演出经验已经越发的丰厚起来,没有丝毫的怯场。

    这段时间来,大家也都没有闲着。

    老艺人们进行老剧本的改编和重新编曲,以适合现在的社会情况。

    大家心里都明白,一味的守旧是不可取的,改变是必须的,但要在改变的基础上保留老腔原来的味道,也是很重要的。

    根据舞台上观众的反应进行艺术的变化,是每一个艺人的基本功。

    如同传统相声演员在舞台上抖包袱一样,如果抖出来的包袱没响,他就会根据观众的表现临场对后面的包袱进行一些调整。

    一晚上过去,两个小时的时间,表演结束。

    掌声雷动,各单位领导们起立鼓掌,带着热情接待了各位老艺人们,在华阴市的招待所里请老艺人们吃饭,指导了后续的工作。

    下一站,西罗镇。

    西罗镇镇政府领导热烈欢迎老艺人们的到来,党委书记、镇长等先招待了一众老艺人们,再行表演。

    演出取得了圆满成功。

    一站又一站。

    张禾每天也跟着爷爷们跑来跑去,这群老艺人们年纪大了,身体虽然还结实,但是大家也不敢掉以轻心。

    这些人每一个都是国家的宝藏。

    “我知道了,工人们走就走吧,但是要保证工厂运转,我这几天事情实在是太多了,等闲下来我就去工厂。”张禾满脸疲惫道。

    工厂那边烽烟四起,各种小道消息传出来,不少工人以为工厂要倒闭了,纷纷离职,准备另谋他处。

    但是这边演出的事情又压在头上,张禾脱不开身,只能远程操控,让其他几位副厂多费费心。

    “张禾,你要是太忙就回去吧。”刘兴武在一旁道。

    “不碍事的,等演完全华阴再说。”张禾摆了摆手。

    他的头发里已经出现了几根白头发。

    “演完了华阴还有渭南,结束还早着呢。”刘兴武劝说道。

    张禾身体一颤,额头上冒出了冷汗,身体有些吃不消了。

    “你好意思说我,你不也一样。”张禾苦笑道。

    刘兴武也是一样,忙前忙后从来没有停下来过。

    大家要陪着各地的人喝酒,还要处理演出的事情,林雄和吴小倩两个人跟着到处跑,都很累。

    想要让老艺人们轻松一点,他们就要多费点心。

    艺人们只要负责把戏唱好,传承曲艺文化就够了,不要想太多。

    “抽根?”刘兴武掏出一根烟递过去。

    张禾接在手里,本来不抽烟,此刻也想点上一支了。

    两个人坐在地上,也不顾干净不干净,一边抽烟一边聊起来。

    没人能想到老腔现在会这么火,每一场戏都有很多人来观看,一场不过瘾还要看第二场。

    各地乡镇政府颁发奖项,华阴市颁发奖项,张德林几个人已经拿奖拿到了手软。

    但这一切还只是开始,没有停下来。

    现在虎沟村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有外地慕名前来的游,专程在村里听老腔,可是艺人们都不在村里。

    那群游也不在乎,在城里找了个地方等着。

    两人吞云吐雾,聊着一些琐事。

    演出结束,换下一场。

    等到全华阴巡演结束,一个月都过去了。

    一上秤,每个人都瘦了几斤,四个人里面最高兴的就是吴小倩了。

    累是累点,没想到还能减肥。

    张禾抽空返回了工厂一趟。

    工厂里面,原先堆积如山的废纸已经少了许多,工厂仓库堆积的纸卷也变少了。

    暂停接新的订单,工厂需要对后期的工作进行重新规划,收购废纸也要谨慎行事。

    不少废品收购站似乎听闻了消息,该供应还是供应,但是少了许多,而且不许赊账,必须一手钱一手货,生怕工厂突然倒闭老板带着小姨子跑路了。

    李文这面色忧愁道:“张厂,厂子里就剩下十几个工人了,其他人都走了,剩下的工人一个人要干好几分工,压力巨大。”

    “按照工作量发工资,该给工人的一点也不能拖欠。”张禾吩咐道。

    “公司的现金越来越少了,收购站要现金支付,但是底下的包装企业要等订单结束后才付尾款。”李文继续道。

    困难越来越多。

    按照合同规定,是要等全部交货之后支付尾款,张禾不能硬要。

    “我去给户们说,能付一点是一点。”张禾有些发愁。

    去了车间里面,一个将近四十岁,身上的工服满是油污,头上的帽子也是脏兮兮的男子正在设备跟前忙碌着。

    身边的地上放着一个工具箱,男子正拿着工具,在对一个设备进行调试。

    听到脚步声,男子扭过头,笑道:“张厂。”

    “徐师傅,你忙你的,不用管我。”张禾不敢托大。

    这位师傅名叫徐伟昌,是工厂里的老员工,老师傅,是维修工的老大,是工厂的定海神针。

    有徐伟昌在,工厂就从不担心停机。

    不过片刻后,徐伟昌就将设备调试完毕,设备开始正常运转。

    工厂里面生产纸卷,一旦有一点的问题,产品就是不合格,打回去重新做。

    刚才就是有一段生产的产品质量不达标,徐伟昌在对设备进行检查调试。

    设备一旦停机,造成的损失巨大,有徐伟昌在,能把损失降到最低,所以说,徐伟昌是定海神针。

    他是张禾专门从其他工厂挖过来的,是个高手。

    一旁张川的头冒了出来,看到张禾在,他兴奋道:“禾叔,你来了!”

    “徐师傅,张川这孩子最近表现怎么样?”张禾询问道。

    徐伟昌将工具一收拾,笑道:“张川这孩子机灵,跟你一样,性子也活泼,学东西学的快。”

    老维修工也沦陷了,张禾心中一阵汗然,马屁拍得是不声不响。

章节目录

一脉承腔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关中老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三十四章 工厂变故-一脉相承和薪火相传区别,一脉承腔,笔趣阁并收藏一脉承腔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