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青儿方才见了夫人的态度,明白昨天误会了苏忆荫的身份,她绝不是什么司马府的使女。她私心里猜度:“难道苏姑娘竟是跟着公子回来的不成?”便将苏忆荫当成客人来对待,安排在客房里休息。后来又遵从格敏特的指示,安排了侍女紫儿专门照顾她。
灵堂内,司马玉接待过三位伯父母的祭奠之后,紧接着本族亲眷、世交好友、文武官员络绎不绝有人前往吊唁。直到日近黄昏,人才渐渐的散了,他也才得喘一口气。回到里面草蒲团上歇了歇,正在想:“不知荫儿跟着青儿姐姐去后,到底怎么样了呢?”便见曾儿领着一名仆妇进来。仆妇端着一个黑漆托盘,托盘内是一碗碧绿梗米粥,并四碟精致小菜。仆妇放在手中东西后马上退出去。
曾儿道:“夫人吩咐说,这里天一黑,和尚们就要开始转经做功德,公子与其匆匆忙忙的吃饭,不如就喝一碗粥。”司马玉跪了一整天,磕了无数个头答礼,累得没有半点食欲,听说是母亲送来的,还是拿起那碗粥。却不吃,先问道:“荫儿现在做什么?她吃饭了没有。”
曾儿忍着笑道:“公子,不管怎么样,司马府也不能让一个苏姑娘饿着呀。”司马玉也笑道:“我是怕她在府内人生地不熟,住不习惯,没有心情好好吃饭了。”曾儿道:“公子放心好了,这些夫人都想到了,特意派了紫儿陪着她。以前在燕京时,苏姑娘就认识了紫儿。”司马玉知道紫儿的性格活泼,母亲派她跟着苏忆荫,的确用心良苦。于是点点头,碟子里夹了一箸菜,不再说话。
曾儿转头吐了吐舌头,如释重负松了一口气。原来格敏特曾嘱咐紫儿,让她陪着苏忆荫,不能让她走出院门,以防司马府的人问起来,不好回答。这样的内情,自然不能让司马玉知道。
司马玉喝了两口粥,心事重重的放下,对曾儿道:“替我拿纸笔过来。”曾儿出去了半天,才用纸夹着一份笔墨回来。司马玉见那纸张是丧葬上用的白纸,皱了皱眉头。曾儿道:“这些东西是那些和尚道士的。公子用不惯,我再到别处找找。”司马玉道:“算了吧。物轻情义重,纸张差些,也没什么关系。”
说完提起笔,就地在一张白纸上写下四行字:“凉夜如水寒浸肌,窗外月明照愁肠。一夜高枕心无忧,身侧斜倚梦里人”待墨迹晾干,小心叠好,递给曾儿道:“你马上拿给荫儿。”曾儿心想:“这不是寄诗传情吗?我成了西厢记里的红娘了。”才要出门,又被司马玉唤回道:“你拿了回信再回来。”曾儿答应着去了。
一时吃完粥,司马玉唤外面人收拾了碗筷出去,闭目静坐了一会儿。便听到外面罄鼓声响,灵堂内和尚开始念经超度司马成了。于是也等不得苏忆荫的回信,马上走了出去。
出去时,见一人跪在父亲灵位前,虔诚恭敬的默祷经文。司马玉在他身旁跪下,侧眼看时,却是二哥司马砚。原来司马成兄弟四人,恰好每人各得一子,所以司马玉这一辈也是兄弟四人。依年序分别是:司马碣、司马砚、司马磊、司马玉。大哥司马碣和三哥司马磊,白天遵从礼法尽了侄子们的孝道,至晚都随众散了。独有二哥司马砚留下来。
司马玉低声道:“二哥,你怎么不回去休息呢。”司马砚停了口里的经文,轻声回道:“我回去也没有事,不像大哥,三弟明日有公务要处理。我留下来陪陪你,你也不至于太孤单,四叔在天之灵也不至于太冷清。”司马玉感激看了他一眼。
却见司马砚身着一件普通白绸长袍,腰系一条结穗白丝绦,头上青布绸带挽发,其衣饰装束较其他兄弟朴素无华。虽则面目沉郁,似有心事在怀,却不能掩藏儒雅卓群、自然一份谦冲淡泊。
司马玉见二兄长如此风度翩跹,卓尔不群,不由暗暗吃惊:“怎么这位二哥和时常都城来人描述的如此不同。”
原来司马玉在燕京时听说,都城三位堂兄中司马砚的学问最好,只是脾气古怪难于亲近。几年前他曾经参加会试,并高中榜眼。不过高中之后的司马砚像是撞了邪似的,一天夜里砸烂了他屋内的所有东西,跑出府去。府里人遍寻不到,三个月后却发现他躺卧在府门外。人家问他这几个月去了哪里?做了什么?司马砚回答得十分妙。
他答道:“玉帝邀我遨游天地人三界,许诺我可以选择留在任何一界。我上天彻地,又环游寰宇一周,结果发现昊天幽冥,皆是善恶是非,秋毫分明之所。唯有人间真假善恶,可以鱼目混珠,得过且过。所以回禀玉帝:人生短短几十年,最后不是上天堂便是下地狱,我又何必急在此时。于是仍旧回司马府来。”
这番说神论鬼、奇谈怪论,自然没一个人相信。只不过他身无分文出去,回来时虽则衣裳破旧,可是面皮红润,精神饱满,竟像是一顿饭没落下,却也着实令人称奇。
此后司马砚以酒为饭,往往喝足了酒,就口出狂言道:“世上最贱的大概就是“功名”二字。那些状元,榜眼,探花只合风干了,放在坛子里腌起来,等酒醉时拿来做醒酒汤。一个个酸得不成样,放在锅里过一百遍,酸劲十成没去掉一成。”又常常道:“我要是高兴了,一文钱卖一个状元,榜眼半文钱,探花就白送了,还附带个前榜进士,后榜进士。”
司马砚出走后,司马府报了他病重,朝廷取消了他的榜眼功名。他回来以后,府里长辈本想联名上书,向皇帝陈情,求圣天子体恤功勋后代,赐还他一个进士出身。没想到司马砚回来后嗜酒如狂、性情乖戾,不但不敢陈情上本,只愿他不在大庭广众之下,胡言乱语,就要答谢天恩了。
司马玉印象中的二堂兄是一位浑身酒味,终日醉眼熏熏的潦倒狂生。没想到却是一名端方谨饬的谦和君子。其实司马砚对这位久未谋面的小兄弟,也觉得与传闻大相径庭。只听说他从小罹患心病,自然是面黄肌瘦,缠绵病榻的憔悴病夫。没想到却是风流脱俗,智勇双全,能在险恶战局中,运筹帷幄,力挽狂澜,定计在一日之内打败蒙古军队。
又见他为父发丧,心中自然愁苦,可是悲伤藏于眉宇,表面却看不到一丝消沉颓丧。不由暗赞:“他年纪虽小,可是举止雍容,进退有度。白日吊唁宾客甚多,可是上至皇族贵戚,下至家仆士卒,外面朝廷官员,内里亲族本家。他都能应对的礼数周全,实属难能可贵。”
一时和尚停了经,中途吃些素斋休息,他二人不吃,走到外面说话。说起对彼此的印像,两人相顾大笑。接着交谈,又都佩服对方的才学。原来二人均敏学机智,正是棋逢对方。只不过司马玉才情清越,思维敏捷;司马砚却是学识厚重,言语辛辣。兄弟俩谈兴正浓,司马玉转眼瞟见曾儿立在走廊下,手里拿着一张纸笺。
司马砚觉察出四弟的心思已不在谈话上,便笑道:“你的小厮有事找你。”说着自己先走开。曾儿上前递过那张信笺,道:“公子,这是苏姑娘的回信。”司马玉如获珍宝,接过来看时,上面抄录着诗经中的一首。轻轻一笑道:“原来荫儿是文武全才,读熟通晓诗经。”旁边曾儿呵呵笑了两声。
只是一笔书法得实在勉强,有好些笔画繁复的字,竟像是“横竖撇捺”架柴火棍似的搭起来的整齐划一,显是大费了精神力气写的。司马玉细细体会诗中的意思,一连看了几遍,蓦然间心里升起了一团疑云,觉得有些不妥。到底哪里不妥,他又说不上来。
正思索间,屋内传来一声清亮的击磬声,和尚们的经声,磬钹声,木鱼声又响起。司马玉忙小心将信笺收好,放入怀内,一步才跨进门槛,突然脱口道:“原来如此。”不禁莞尔一笑。?请看下回分解。
鼓励作者,请各位亲爱的读者,常来看看,增加点人气也好呀。如能推荐、收藏便是锦上添花了!(本文在起点首发)
qidianbook/1128015x
灵堂内,司马玉接待过三位伯父母的祭奠之后,紧接着本族亲眷、世交好友、文武官员络绎不绝有人前往吊唁。直到日近黄昏,人才渐渐的散了,他也才得喘一口气。回到里面草蒲团上歇了歇,正在想:“不知荫儿跟着青儿姐姐去后,到底怎么样了呢?”便见曾儿领着一名仆妇进来。仆妇端着一个黑漆托盘,托盘内是一碗碧绿梗米粥,并四碟精致小菜。仆妇放在手中东西后马上退出去。
曾儿道:“夫人吩咐说,这里天一黑,和尚们就要开始转经做功德,公子与其匆匆忙忙的吃饭,不如就喝一碗粥。”司马玉跪了一整天,磕了无数个头答礼,累得没有半点食欲,听说是母亲送来的,还是拿起那碗粥。却不吃,先问道:“荫儿现在做什么?她吃饭了没有。”
曾儿忍着笑道:“公子,不管怎么样,司马府也不能让一个苏姑娘饿着呀。”司马玉也笑道:“我是怕她在府内人生地不熟,住不习惯,没有心情好好吃饭了。”曾儿道:“公子放心好了,这些夫人都想到了,特意派了紫儿陪着她。以前在燕京时,苏姑娘就认识了紫儿。”司马玉知道紫儿的性格活泼,母亲派她跟着苏忆荫,的确用心良苦。于是点点头,碟子里夹了一箸菜,不再说话。
曾儿转头吐了吐舌头,如释重负松了一口气。原来格敏特曾嘱咐紫儿,让她陪着苏忆荫,不能让她走出院门,以防司马府的人问起来,不好回答。这样的内情,自然不能让司马玉知道。
司马玉喝了两口粥,心事重重的放下,对曾儿道:“替我拿纸笔过来。”曾儿出去了半天,才用纸夹着一份笔墨回来。司马玉见那纸张是丧葬上用的白纸,皱了皱眉头。曾儿道:“这些东西是那些和尚道士的。公子用不惯,我再到别处找找。”司马玉道:“算了吧。物轻情义重,纸张差些,也没什么关系。”
说完提起笔,就地在一张白纸上写下四行字:“凉夜如水寒浸肌,窗外月明照愁肠。一夜高枕心无忧,身侧斜倚梦里人”待墨迹晾干,小心叠好,递给曾儿道:“你马上拿给荫儿。”曾儿心想:“这不是寄诗传情吗?我成了西厢记里的红娘了。”才要出门,又被司马玉唤回道:“你拿了回信再回来。”曾儿答应着去了。
一时吃完粥,司马玉唤外面人收拾了碗筷出去,闭目静坐了一会儿。便听到外面罄鼓声响,灵堂内和尚开始念经超度司马成了。于是也等不得苏忆荫的回信,马上走了出去。
出去时,见一人跪在父亲灵位前,虔诚恭敬的默祷经文。司马玉在他身旁跪下,侧眼看时,却是二哥司马砚。原来司马成兄弟四人,恰好每人各得一子,所以司马玉这一辈也是兄弟四人。依年序分别是:司马碣、司马砚、司马磊、司马玉。大哥司马碣和三哥司马磊,白天遵从礼法尽了侄子们的孝道,至晚都随众散了。独有二哥司马砚留下来。
司马玉低声道:“二哥,你怎么不回去休息呢。”司马砚停了口里的经文,轻声回道:“我回去也没有事,不像大哥,三弟明日有公务要处理。我留下来陪陪你,你也不至于太孤单,四叔在天之灵也不至于太冷清。”司马玉感激看了他一眼。
却见司马砚身着一件普通白绸长袍,腰系一条结穗白丝绦,头上青布绸带挽发,其衣饰装束较其他兄弟朴素无华。虽则面目沉郁,似有心事在怀,却不能掩藏儒雅卓群、自然一份谦冲淡泊。
司马玉见二兄长如此风度翩跹,卓尔不群,不由暗暗吃惊:“怎么这位二哥和时常都城来人描述的如此不同。”
原来司马玉在燕京时听说,都城三位堂兄中司马砚的学问最好,只是脾气古怪难于亲近。几年前他曾经参加会试,并高中榜眼。不过高中之后的司马砚像是撞了邪似的,一天夜里砸烂了他屋内的所有东西,跑出府去。府里人遍寻不到,三个月后却发现他躺卧在府门外。人家问他这几个月去了哪里?做了什么?司马砚回答得十分妙。
他答道:“玉帝邀我遨游天地人三界,许诺我可以选择留在任何一界。我上天彻地,又环游寰宇一周,结果发现昊天幽冥,皆是善恶是非,秋毫分明之所。唯有人间真假善恶,可以鱼目混珠,得过且过。所以回禀玉帝:人生短短几十年,最后不是上天堂便是下地狱,我又何必急在此时。于是仍旧回司马府来。”
这番说神论鬼、奇谈怪论,自然没一个人相信。只不过他身无分文出去,回来时虽则衣裳破旧,可是面皮红润,精神饱满,竟像是一顿饭没落下,却也着实令人称奇。
此后司马砚以酒为饭,往往喝足了酒,就口出狂言道:“世上最贱的大概就是“功名”二字。那些状元,榜眼,探花只合风干了,放在坛子里腌起来,等酒醉时拿来做醒酒汤。一个个酸得不成样,放在锅里过一百遍,酸劲十成没去掉一成。”又常常道:“我要是高兴了,一文钱卖一个状元,榜眼半文钱,探花就白送了,还附带个前榜进士,后榜进士。”
司马砚出走后,司马府报了他病重,朝廷取消了他的榜眼功名。他回来以后,府里长辈本想联名上书,向皇帝陈情,求圣天子体恤功勋后代,赐还他一个进士出身。没想到司马砚回来后嗜酒如狂、性情乖戾,不但不敢陈情上本,只愿他不在大庭广众之下,胡言乱语,就要答谢天恩了。
司马玉印象中的二堂兄是一位浑身酒味,终日醉眼熏熏的潦倒狂生。没想到却是一名端方谨饬的谦和君子。其实司马砚对这位久未谋面的小兄弟,也觉得与传闻大相径庭。只听说他从小罹患心病,自然是面黄肌瘦,缠绵病榻的憔悴病夫。没想到却是风流脱俗,智勇双全,能在险恶战局中,运筹帷幄,力挽狂澜,定计在一日之内打败蒙古军队。
又见他为父发丧,心中自然愁苦,可是悲伤藏于眉宇,表面却看不到一丝消沉颓丧。不由暗赞:“他年纪虽小,可是举止雍容,进退有度。白日吊唁宾客甚多,可是上至皇族贵戚,下至家仆士卒,外面朝廷官员,内里亲族本家。他都能应对的礼数周全,实属难能可贵。”
一时和尚停了经,中途吃些素斋休息,他二人不吃,走到外面说话。说起对彼此的印像,两人相顾大笑。接着交谈,又都佩服对方的才学。原来二人均敏学机智,正是棋逢对方。只不过司马玉才情清越,思维敏捷;司马砚却是学识厚重,言语辛辣。兄弟俩谈兴正浓,司马玉转眼瞟见曾儿立在走廊下,手里拿着一张纸笺。
司马砚觉察出四弟的心思已不在谈话上,便笑道:“你的小厮有事找你。”说着自己先走开。曾儿上前递过那张信笺,道:“公子,这是苏姑娘的回信。”司马玉如获珍宝,接过来看时,上面抄录着诗经中的一首。轻轻一笑道:“原来荫儿是文武全才,读熟通晓诗经。”旁边曾儿呵呵笑了两声。
只是一笔书法得实在勉强,有好些笔画繁复的字,竟像是“横竖撇捺”架柴火棍似的搭起来的整齐划一,显是大费了精神力气写的。司马玉细细体会诗中的意思,一连看了几遍,蓦然间心里升起了一团疑云,觉得有些不妥。到底哪里不妥,他又说不上来。
正思索间,屋内传来一声清亮的击磬声,和尚们的经声,磬钹声,木鱼声又响起。司马玉忙小心将信笺收好,放入怀内,一步才跨进门槛,突然脱口道:“原来如此。”不禁莞尔一笑。?请看下回分解。
鼓励作者,请各位亲爱的读者,常来看看,增加点人气也好呀。如能推荐、收藏便是锦上添花了!(本文在起点首发)
qidianbook/1128015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