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兆儿和秦家人也算熟悉了,以往闲聊的时候,有些好奇而无伤大雅的问题,她自然要和她身边的两位秦家人请教!
听秦远航曾经提过他爷爷的一些往事和经历,秦静石也说过他这位曾祖父,两人说的不尽相同,但是,倒是都说过,秦相虽说看起来特别的精明厉害,但是,实际上是个性情中人。
民间对二皇子和二皇子妃的情事是有些传说的。
听说,二皇子妃是出去礼佛时,恰好和二皇子碰上,然后,便一见钟情,迅速的坠入爱河!
后来,二皇子亲自过来提亲,态度诚恳中正。初始秦家也是不同意的,可是二皇子亲自来秦府好些次,态度谦卑,也没有用皇权指婚来压迫,出于这些原因,秦相深受感动,询问了自家孙女的意思以后,拍板定下了这门亲事。
此后,听说二皇子夫妇也确实夫妻恩爱,夫唱妇随,结蓠十数载,至今二皇子身边一个妾侍都没有,对于一个皇子来说堪称佳话和异数了。
这些事程兆儿都听过,对于二皇子是否有妾的问题,也从秦远航口里得到证实,两人确实是夫妻恩爱。
但是,因为秦相是性情中人,所以对自己的孙女和二皇子的恋情大受感动,因而不顾及自己的立场毅然决然的把孙女嫁给二皇子,成全这一份难得的爱情。
这样的解释只会出现在话本里。
以秦相这么聪明的头脑而从无到有,一步一步的爬上来的深沉心机和官场浮沉。他不可能因为这一份单纯的感情就不顾一切的站队。
性情中人没错,但是,他也是秦家的大家长,他的一举一动都关乎着秦家的生死存亡,不可能任性而为。
如此说来,只能说明,秦相早就想站队了,而站队自然是想要得到某些好处。
程兆儿想来想去,觉得皇帝能给的好处怕是只有更高一层的官位了!他如今在上一代的皇帝手中,已经官至最高的位置。想要更进一步。那只可能到封侯拜将了!怎样才能到这一步,办法也不止一种。
最快的办法可能是纵横沙场,打个胜仗回来,自然能升官!可是。秦相是文官啊。秦家一家都是文官。他们去卫所,去都督府,那都是历练的。根本没往武官的路子上走,那这条路就走不通了。
除了这个,文官升官也有一条捷径,那就是从龙之功了。
听说,二皇子对女人从小就喜好分明,他不喜欢那种如同道德框子里走出的所谓的温婉贤淑的淑女,他喜欢那种既要是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才女,又要有将门虎女的英挺和爽直,同时还要有少女该有的狡黠和聪慧,历练和见识的美丽女子。
听说秦相的这个孙女完美的满足了二皇子的所有幻想!
二皇子不是个好色的人,在二皇子妃之前,他从未娶过侧妃,身边只有两个侍妾,是原本教他人事的宫女!
见了二皇子妃后,惊为天人。对这个皇子妃捧在心尖儿上的疼宠和喜爱!
因为,二皇子妃怀孕的时候,被其中一个侍妾冲撞了,差点流了产,便遣散了自己仅有的两个侍妾,如今府中除了二皇子妃所出的两子,只有一个前面不知名的侍妾留下的女儿。
程兆儿自来不太相信巧合,听了这么多关于秦相的传奇轶事,她在现代看过的能臣干将的故事也不少,她完全可以有理由的相信,这是秦相事先盘算好了的。
二皇子这喜好是众所周知的,而二皇子比二皇子妃大了五岁,秦相倘若心机深沉,完全有可能把孙女照着这模式去培养。
以他的心机和见识,他必然是早就看重了二皇子,才会挖了这么大一个坑等着二皇子跳下去。
至于为什么想要升官,不一定就是为了满足他自己这一生对于官位的渴望,很有可能是为了秦家后代子孙能够繁荣昌盛数代不灭。
秦相的夫人一共生了八个子女,其中三个女儿,五个儿子,除了秦相直系的这些血脉后代,秦相还有两个弟弟,这些人全部住在秦府里。
一个大家族再怎么枝繁叶茂,不可能个个成材,自然也会要蒙受祖荫的子弟,而且丞相这样的官阶,虽然是正一品的,但是,却不可世袭。在勋贵面前也是不够看的。
听说秦相的大儿子,也就是秦远航的大伯年少有为,很有秦相当年的风范,但是,却运势不好,这一辈子,他的官职数次被人挤下,每次都是勋贵子弟!秦相对这个一直努力的儿子非常的看好,也非常的遗憾和心疼!
程兆儿觉得没准儿就是因为这些个原因,如秦相这么一个一生可以说是一部完美传奇的人,自尊心也是极强的,自家最得意的儿子居然数次无端被勋贵子弟挤下,没准儿,心里就起了气性,自己也要成了勋贵子弟的一员,看到了那时候,谁还敢让秦家人蒙受不公平的待遇!
因此,才有了这一出权贵佳人的佳话!
当然,这些只是程兆儿的猜测和推测而已。
但是,这么推测了一番之后,她忽然觉得自己心里有了一些依靠,她觉得自己可以去相信这个她虽然没见过,但是,可以看成是这个大夏朝数一数二的聪明的传奇人物的判断力。
就算二皇子本身扶不起,那么秦家有这么一个睿智的男人坐镇,就是硬拉也能把二皇子拉上那个位置吧,更何况,人家二皇子在民间的风评也比其他人好,而且自小洁身自好,出生也好。可以说是综合素质最高的了。
如此说来,他们的赢面还是很大的。
这么提心吊胆的过了好一段日子,到了过年回去,她也是神思不属,连周氏的冷嘲热讽她都没心思反驳。
初三的清晨,一阵接着一阵紧促而悠远的擂鼓声铮铮传来,一下一下,仿佛鸣响在程兆儿的心里,程兆儿一下子惊醒过来,这鼓声的节奏和韵律,是新皇登基才会擂响的,程兆儿只觉得自己浑身一颤,这是……有结果了?!(未完待续。)
听秦远航曾经提过他爷爷的一些往事和经历,秦静石也说过他这位曾祖父,两人说的不尽相同,但是,倒是都说过,秦相虽说看起来特别的精明厉害,但是,实际上是个性情中人。
民间对二皇子和二皇子妃的情事是有些传说的。
听说,二皇子妃是出去礼佛时,恰好和二皇子碰上,然后,便一见钟情,迅速的坠入爱河!
后来,二皇子亲自过来提亲,态度诚恳中正。初始秦家也是不同意的,可是二皇子亲自来秦府好些次,态度谦卑,也没有用皇权指婚来压迫,出于这些原因,秦相深受感动,询问了自家孙女的意思以后,拍板定下了这门亲事。
此后,听说二皇子夫妇也确实夫妻恩爱,夫唱妇随,结蓠十数载,至今二皇子身边一个妾侍都没有,对于一个皇子来说堪称佳话和异数了。
这些事程兆儿都听过,对于二皇子是否有妾的问题,也从秦远航口里得到证实,两人确实是夫妻恩爱。
但是,因为秦相是性情中人,所以对自己的孙女和二皇子的恋情大受感动,因而不顾及自己的立场毅然决然的把孙女嫁给二皇子,成全这一份难得的爱情。
这样的解释只会出现在话本里。
以秦相这么聪明的头脑而从无到有,一步一步的爬上来的深沉心机和官场浮沉。他不可能因为这一份单纯的感情就不顾一切的站队。
性情中人没错,但是,他也是秦家的大家长,他的一举一动都关乎着秦家的生死存亡,不可能任性而为。
如此说来,只能说明,秦相早就想站队了,而站队自然是想要得到某些好处。
程兆儿想来想去,觉得皇帝能给的好处怕是只有更高一层的官位了!他如今在上一代的皇帝手中,已经官至最高的位置。想要更进一步。那只可能到封侯拜将了!怎样才能到这一步,办法也不止一种。
最快的办法可能是纵横沙场,打个胜仗回来,自然能升官!可是。秦相是文官啊。秦家一家都是文官。他们去卫所,去都督府,那都是历练的。根本没往武官的路子上走,那这条路就走不通了。
除了这个,文官升官也有一条捷径,那就是从龙之功了。
听说,二皇子对女人从小就喜好分明,他不喜欢那种如同道德框子里走出的所谓的温婉贤淑的淑女,他喜欢那种既要是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才女,又要有将门虎女的英挺和爽直,同时还要有少女该有的狡黠和聪慧,历练和见识的美丽女子。
听说秦相的这个孙女完美的满足了二皇子的所有幻想!
二皇子不是个好色的人,在二皇子妃之前,他从未娶过侧妃,身边只有两个侍妾,是原本教他人事的宫女!
见了二皇子妃后,惊为天人。对这个皇子妃捧在心尖儿上的疼宠和喜爱!
因为,二皇子妃怀孕的时候,被其中一个侍妾冲撞了,差点流了产,便遣散了自己仅有的两个侍妾,如今府中除了二皇子妃所出的两子,只有一个前面不知名的侍妾留下的女儿。
程兆儿自来不太相信巧合,听了这么多关于秦相的传奇轶事,她在现代看过的能臣干将的故事也不少,她完全可以有理由的相信,这是秦相事先盘算好了的。
二皇子这喜好是众所周知的,而二皇子比二皇子妃大了五岁,秦相倘若心机深沉,完全有可能把孙女照着这模式去培养。
以他的心机和见识,他必然是早就看重了二皇子,才会挖了这么大一个坑等着二皇子跳下去。
至于为什么想要升官,不一定就是为了满足他自己这一生对于官位的渴望,很有可能是为了秦家后代子孙能够繁荣昌盛数代不灭。
秦相的夫人一共生了八个子女,其中三个女儿,五个儿子,除了秦相直系的这些血脉后代,秦相还有两个弟弟,这些人全部住在秦府里。
一个大家族再怎么枝繁叶茂,不可能个个成材,自然也会要蒙受祖荫的子弟,而且丞相这样的官阶,虽然是正一品的,但是,却不可世袭。在勋贵面前也是不够看的。
听说秦相的大儿子,也就是秦远航的大伯年少有为,很有秦相当年的风范,但是,却运势不好,这一辈子,他的官职数次被人挤下,每次都是勋贵子弟!秦相对这个一直努力的儿子非常的看好,也非常的遗憾和心疼!
程兆儿觉得没准儿就是因为这些个原因,如秦相这么一个一生可以说是一部完美传奇的人,自尊心也是极强的,自家最得意的儿子居然数次无端被勋贵子弟挤下,没准儿,心里就起了气性,自己也要成了勋贵子弟的一员,看到了那时候,谁还敢让秦家人蒙受不公平的待遇!
因此,才有了这一出权贵佳人的佳话!
当然,这些只是程兆儿的猜测和推测而已。
但是,这么推测了一番之后,她忽然觉得自己心里有了一些依靠,她觉得自己可以去相信这个她虽然没见过,但是,可以看成是这个大夏朝数一数二的聪明的传奇人物的判断力。
就算二皇子本身扶不起,那么秦家有这么一个睿智的男人坐镇,就是硬拉也能把二皇子拉上那个位置吧,更何况,人家二皇子在民间的风评也比其他人好,而且自小洁身自好,出生也好。可以说是综合素质最高的了。
如此说来,他们的赢面还是很大的。
这么提心吊胆的过了好一段日子,到了过年回去,她也是神思不属,连周氏的冷嘲热讽她都没心思反驳。
初三的清晨,一阵接着一阵紧促而悠远的擂鼓声铮铮传来,一下一下,仿佛鸣响在程兆儿的心里,程兆儿一下子惊醒过来,这鼓声的节奏和韵律,是新皇登基才会擂响的,程兆儿只觉得自己浑身一颤,这是……有结果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