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0章急功近利
王猛下定决心之后,立即召见了扩送安西官员禁卫军上校李元绍。命他开始在全营中寻找凶器和血衣。
李元绍接命之后,就带着三千将士去大营里寻找凶器和血衣了。王坦之道:“大督护这样恐怕不会有什么结果的!”
“这样的小伎俩,恐怕瞒不住真正的智者!”王猛笑道:“但是这样做却可以引起一些混乱,让凶手自乱阵脚,如果这个凶手定力不佳,这样做的效果反而最好!”
王坦之道:“大督护是在,打草惊蛇?”
“算是吧!”王猛道:“凶手肯定还在大营内,但是真正的主谋,弄不好还在千里之外。凶手蛰伏起来,本大督护怎么去抓他们?凶手现在不动还好,一旦动了,本大督护就可以顺藤摸瓜,查出真凶!”
“有理!”王坦之深以为然的道:“只不过,打草惊蛇,只能惊出大笨蛇,此计对于狡诈的狐狸,肯定没有什么效果!”
“文度,你这话说得太客气了。其实肯定不会有效果!”王猛笑道:“咱们这近两万人马,大营绵延近十里,而且凶手使用的刀具又是军中制式防身匕首,咱们大营内同样的匕首不下一万把,怎么可能找得到?只要做了贼,就会心虚。他肯定会害怕凶器被查出来,到时候谁的制式匕首丢了,或者是谁多了匕首,那么追查范围就可以少得多了!”
大营内此时已经是鸡飞狗跳了,如果是明宋时代,军队这些丘八敢肆意搜查官员的帐篷,哪怕是有命令也行,肯定会被骂得狗血淋头。好在,在魏国军人向来强势,而且魏国国法中,辱骂将士和辱骂士族的罪名一样,下场很严重。
尽管衣衫和随身物品,都被翻得很乱,可是却没有人敢吱声。毕竟这个凶杀案太恶劣了,既然他能一夜之间连杀十一人,谁又敢保证,他不会继续再杀人?为了自己的小命着想,这些安西官员们都非常配合。
官场政治场中,没有永恒的敌人和朋友,当然取决是否敌对,或是亲善,主要取决于所处的环境和利害。冉昐突然发现,在魏国无论他做得如何出色,如果没有军方的支持,即使成为太子,他也是一个无根之太子,无魂之太子。所以,他必须得到军方的认可。
可是现在冉明并没有允许他正式参军,可是一旦插手军方的事情,反而会激起冉明的反感。在这个(太子)竟争的过程中,冉明是唯一一个制定规则的人,他即使要争,也不能打破冉明制定的规则,否则出局是他唯一的出路。
冉昐突然在想,冉明制定的规则中,到底有没有可钻之处呢?经过仔细一想,冉昐还真发现了有空子可钻。
魏国的兵府就是这么一个空子,冉明设置府兵的真正目的其实不是为了屯军,而是为了移民实边。魏国人对移民州不感兴趣,因为在中原地带,无论是气候环境还是就业机会,都非常多。他们并没有切实必要去移民。可是魏国人,都对参军保卫国家有非常高的热情。冉明就利用百姓对参军报效国家的热情,以军队的方式,整体移民实边。
魏国的府兵和隋唐时期的府兵并不是一回事。在魏国新置郡县,每一县设一府。一郡辖十县,则有十府,有八县,则为职主记。
想到就做,冉昐就立即挥笔向楚州刺史王坦之写了一个转职申请。
魏国的朝廷官府一向高效,所以当夜晚上,王坦之的楚州从事就把冉昐的早请条文送到王坦之案道:“王使君,这里有一个奏本,请您审批!”
“呵呵!”王坦之听了之后微微惊愕道:“某还未至安西,尚未抵达碎叶城,何来公务啊!”
王坦之打开申请一看,就笑道:“这又是一个想升官想疯了的年轻人,真是不知天高地厚,真以为军府也能像军队一样,立功容易啊。”
从事笑道:“谁说不是呢,这人哪,就是贪心不足,跟着使君去楚州教化百姓,五年任期一满,只要考评说得过去,升迁一级并非难事。可是军府毕竟不是军队啊,安西军还没有死绝,哪里轮到府兵打仗!”
“话也不是这么说滴!”王坦之道:“安西毕竟是新得之地,安西军主力正在木鹿城(今土库曼斯坦巴伊拉姆阿里城附近)和疾陵城(今伊朗扎博勒)与萨珊帝国正面对峙之中,楚州数千里河山几乎是处于虚不设防的地带。所以,军府这几年将是镇压叛乱,扫灭不臣的主力。”
从事小心翼翼的道:“那使君的意思是?”
“贤者不炫己之长,君子不夺人所好!”王坦之笑道:“刘昐立志报效朝廷,某岂会阻挡?如果传出去,就会让外人以为王某人无容人之度!”
路安镇安西军赴任官员大营中,此时消息已经慢慢传开了。原本张良郡主记刘昐,居然转为军府,成为折冲府的记事参军。
结果刘昐一下子成了众人中的焦点。
可以这么说吧,魏国新进士子们虽然整体实力不如唐宋进士,大部分都是没有选择参军入伍的人。不是他们不想升官发财,而是因为参军就意味着阵亡或伤残,所以这些人终究是勇士欠缺一些。
可是军府虽然名义上不是主力军,可是毕竟还带着一个军的旗号,也要打仗,也要流血牺牲。可是刘昐居然脑袋一热转为军职。这岂不是寿星上吊,嫌命长了吗?
“愚蠢吗?”冉昀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露出了极为凝重的神情。他脸上的神情非常复杂,如果要确切形容,恐怕也只有后世的川剧精髓变脸可以相比吧。冉昐绝对不会愚蠢,别说愚蠢,就算他稍微逊色一点,恐怕冉明早已在他和冉昐二人之间做出选择了。
如今冉明难以决断,就是因为他和冉昀不相伯仲。
很多人说,岁月是一把杀猪刀。其实,经历才是更为残酷的屠刀,它能改变一切、阉割一切,甚至是毁灭一切。冉昀的经历,虽然比不上冉明丰富多彩,至少作为皇族三代,他比任何一位皇子经历丰富多了。在贫民生活的经历中,让冉昀明白了百姓的艰难,知道了百姓最需要什么。大江南北的游历,让冉昀清楚的看到了皇宫之外的社会,让是那个百无禁忌直来直去的性子,开始变得深沉,木讷,心事重重,还学会了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客气与礼貌。
冉昐选择了接近兵权,在冉昀看来,这确实是一条最直接而又省力的道路。可是话说回来,钻空子容易,会不会引起冉明的反感?冉昀明白,哪怕冉明把天下所有的兵权都交给冉昐,但是只要需要,冉明一纸诏书就可以把所有的权力收回来。这就是本质区别。
冉昀并没有想身边的凶案和冉昐的以文易武,而是想得更多。突然冉昀想通了,想通了以前他不曾想通的问题,原来,上苍对待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他赐予他良好的出身与血统,就没有忘记给他安排无尽的苦难的磨砺。
冉昀暗叹了一口气,他决定不自作聪明,而是按部就班。知人者智,知己者明。胜人者有力,胜己者强。人贵自知。
佛曰:众生皆苦。农民有农民的苦,工匠有工匠的苦,读书人有读书人的苦。其实在这个世界上,并不是谁比谁更容易。有钱人有钱有的人苦,有权人也有有权人的苦。在魏国,其实士族门阀也不容易。
不是说占据着大量的财富和土地,日子就过得舒服。每一个门阀,都是由核心子弟、旁支子弟、客卿、荫户和佃户组成。每一个士族门阀小则数百上千,多则数千上万,甚至数万,十数万人,简直如同欧洲的一个公国。作为门阀家主,就好比一个独立王国的国王,虽然享受了富贵荣华,但是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每一个士族门阀的家主,既要考虑家族的政治立场,也要带给依附在家族周围所有人的吃喝拉撒。
在后世熟知的周扒皮和黄世仁那种无良地主,在这个时代其实是没有生存土壤的。做生意的人,讲究诚信。地主也讲究口碑,在这个淳朴的年代,每一个阶级都需要非常高的道德标准。不但不能干那种丧尽天良的事情,还要处处在公德上面做文章。平时修桥铺路,接济孤寡,都是他们做得最多的事情。
特别是魏国建立以来,士族门阀的日子就更加难过了。刘邦建立汉朝,定下税制既十五税一,这个税不是按亩算,而是按照收入总和的十五分之一。到了汉文帝时期,就降至更低,达到了三十税一。也就是税率百分之三点三。汉文帝给后世立下了一个标杆,做了一个好榜样,那就是皇帝如果想像文帝那样做仁君,税制不敢收得太高,也就是三十税一。事实上晋朝的税收官面上也是三十税一。可是下面郡县私自增加的各种苛捐杂税就多如牛毛,已到在风调雨顺的时候,农民要把产出之七八交税。这样百姓的日子过得非常艰难。而魏国在冉闵改制之后,真正把田税降低于十五税一,后来又免除了全部杂税和徭役,而且税率又降至三十税一,这样以来,魏国自由百姓自耕农,负担大为减轻。
有了朝廷的强势竟争,士族的日子开始不好过了。士族的土地虽然多,但是种地的人,都是佃户,说穿了就是后世老板与打工仔的雇佣关系。当这些士族门阀佃户,没有出路的时候,哪怕士族门阀收得税再重,他们也不能不坚持下去,毕竟活下去才是最大的道理。可是现在魏国朝廷拥有大量的田地可以安置百姓,有多少农民愿意成为自耕农,都会分配土地。哪怕没有熟田,也会以借贷的方式,把耕具和种子借给农民去开荒。
随着魏国新的农耕政策的实施,士族门阀都被朝廷架在火上烤。三年不种,荒地罚款,五年就自动收回。为了不让自己的佃户和荫户造他们的反,只能把田租一降再降。关键是魏国最坑的是粮食保护价格,百亩地的收入,居然还没有一个成年壮丁做工挣得多,更何况中国老百姓,谁不想拥有属于自己的土地?
卫礼出身河东卫氏,算起来是汉武帝皇后卫子夫的本家。河东卫氏自大将军卫青之后,开始以儒学传家,到了东汉末年,曹操重用河东卫凯,从此河东卫氏开始崛起。卫氏名人非常多,像大书圣王羲之的启蒙老师卫铄卫夫人,历史上有名的美男子卫玠都是河东卫氏。然而曾经在卫瓘时代权倾朝野,显赫一时的卫氏在魏国已经完全沿落了。
十几年的时候,河东卫氏拥有七千余户佃户,上万名荫户,私兵三千余。是河东郡不可一世的名门世家,然而现在魏国大量佃户都转为了魏国自耕农,至于一万余名荫户,也跑了一个精光。如今依附在河东卫氏的只有区区百名世袭家丁。
到了前两年的时候,河东卫氏连温饱都无法保证了,除去了朝廷的税收,节余只有区区五六百石粮食,五六百石粮食虽然不少了,可是河东卫氏却有足足八百多号人,这些粮食连半年都不够吃。无奈之下,家主卫献只得遣散家中子弟。作为三房长门嫡子的卫礼只得只身入赘一个商户之家,成了一个上门女婿。
上门女婿,在古代可是最没有出路的人才会选择的出路,因为上门女婿所婚生子女,将随妻姓,在古代人眼中,这是大不孝。可是为了生存,年轻的卫礼几乎如同行尸走肉一般过了两年多的上门女婿生活。
其实,河东卫氏,只是魏国士族门阀的一个缩影,事实上像河东卫氏这个士族门阀还有非常多。冉明主导魏国进行社会转型,不能适应新社会环境和新体制的家族和门阀,只能被时代淘汰。
早在战国末期,秦始皇主导了一次伟大社会转型,加强中央集权,把诸候国改为郡县,在这种情况下,六国虽灭,可是六国贵族却一直从事暗地里的反秦行动。其实魏国的情景也要当时秦末差不多,士族门阀不甘心失败,他们就从明面转入地下,从事着阴谋破坏工作。
卫礼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被吸纳进“组织”的。不过,像卫礼这样的小角色,注定成不了核心,只能成为一个不入流的小角色。可是卫礼却怀着对冉氏皇朝的仇恨,加入轰轰烈烈的抗魏大业中去了。
卫礼长相虽然俊美,文质彬彬,事实止他绝是一个功夫高手。在卫礼成长的年代,正是赵魏交结之际,战争频繁。所以卫礼在父亲卫愃的刻意培养,专门请了技击、剑术和马术师傅,学习武艺。论两军搏杀阵前,卫礼的功夫自然是不够看的,可是他学的就是江湖之术,特别适合近战撕杀。
在长安时,他有一天在梦中醒来,发现枕边有一个用朱砂描绘而成的玄鸟图案,后面还有一首脏头诗,命令他伺机在安西官员制造混乱。卫礼仔细对比之后发现,图案,密语和命令格式都是正确的,就开始了他的行动。原本他想下毒,只是非常可惜,安西官员被王猛采取了军事化管理,全部官员全部吃食堂,食物和饮水,都有专门的人打理,卫礼孤身一人,根本无法下手。
可是等到来到路安镇宿营时,卫礼得到了机会。原本他起夜时,突然发现隔壁同乡的帐篷里居然还亮着灯,他也被冻醒了,睡不着,随想进去找同乡说话。结果进入帐篷时发现帐中七人居然炭气中毒,人已经陷入了昏迷之中。卫礼一做二不休,就痛下杀手。在七人半睡半昏迷之间,连杀七人。
虽然卫礼也是习武之人,却从来没有杀过人。刚刚杀人他也是脑袋一热,可是事后却后怕起来。他忐忑不安的离开杀人现场,结果在快要回到帐篷里时,被郡丞孙处起夜撞见。卫礼是恶向胆边生,又去孙处帐篷里把孙处等四人杀死。
【悠閱書城一個免費看書的換源app軟體,安卓手機需google play下載安裝,蘋果手機需登陸非中國大陸賬戶下載安裝】
王猛下定决心之后,立即召见了扩送安西官员禁卫军上校李元绍。命他开始在全营中寻找凶器和血衣。
李元绍接命之后,就带着三千将士去大营里寻找凶器和血衣了。王坦之道:“大督护这样恐怕不会有什么结果的!”
“这样的小伎俩,恐怕瞒不住真正的智者!”王猛笑道:“但是这样做却可以引起一些混乱,让凶手自乱阵脚,如果这个凶手定力不佳,这样做的效果反而最好!”
王坦之道:“大督护是在,打草惊蛇?”
“算是吧!”王猛道:“凶手肯定还在大营内,但是真正的主谋,弄不好还在千里之外。凶手蛰伏起来,本大督护怎么去抓他们?凶手现在不动还好,一旦动了,本大督护就可以顺藤摸瓜,查出真凶!”
“有理!”王坦之深以为然的道:“只不过,打草惊蛇,只能惊出大笨蛇,此计对于狡诈的狐狸,肯定没有什么效果!”
“文度,你这话说得太客气了。其实肯定不会有效果!”王猛笑道:“咱们这近两万人马,大营绵延近十里,而且凶手使用的刀具又是军中制式防身匕首,咱们大营内同样的匕首不下一万把,怎么可能找得到?只要做了贼,就会心虚。他肯定会害怕凶器被查出来,到时候谁的制式匕首丢了,或者是谁多了匕首,那么追查范围就可以少得多了!”
大营内此时已经是鸡飞狗跳了,如果是明宋时代,军队这些丘八敢肆意搜查官员的帐篷,哪怕是有命令也行,肯定会被骂得狗血淋头。好在,在魏国军人向来强势,而且魏国国法中,辱骂将士和辱骂士族的罪名一样,下场很严重。
尽管衣衫和随身物品,都被翻得很乱,可是却没有人敢吱声。毕竟这个凶杀案太恶劣了,既然他能一夜之间连杀十一人,谁又敢保证,他不会继续再杀人?为了自己的小命着想,这些安西官员们都非常配合。
官场政治场中,没有永恒的敌人和朋友,当然取决是否敌对,或是亲善,主要取决于所处的环境和利害。冉昐突然发现,在魏国无论他做得如何出色,如果没有军方的支持,即使成为太子,他也是一个无根之太子,无魂之太子。所以,他必须得到军方的认可。
可是现在冉明并没有允许他正式参军,可是一旦插手军方的事情,反而会激起冉明的反感。在这个(太子)竟争的过程中,冉明是唯一一个制定规则的人,他即使要争,也不能打破冉明制定的规则,否则出局是他唯一的出路。
冉昐突然在想,冉明制定的规则中,到底有没有可钻之处呢?经过仔细一想,冉昐还真发现了有空子可钻。
魏国的兵府就是这么一个空子,冉明设置府兵的真正目的其实不是为了屯军,而是为了移民实边。魏国人对移民州不感兴趣,因为在中原地带,无论是气候环境还是就业机会,都非常多。他们并没有切实必要去移民。可是魏国人,都对参军保卫国家有非常高的热情。冉明就利用百姓对参军报效国家的热情,以军队的方式,整体移民实边。
魏国的府兵和隋唐时期的府兵并不是一回事。在魏国新置郡县,每一县设一府。一郡辖十县,则有十府,有八县,则为职主记。
想到就做,冉昐就立即挥笔向楚州刺史王坦之写了一个转职申请。
魏国的朝廷官府一向高效,所以当夜晚上,王坦之的楚州从事就把冉昐的早请条文送到王坦之案道:“王使君,这里有一个奏本,请您审批!”
“呵呵!”王坦之听了之后微微惊愕道:“某还未至安西,尚未抵达碎叶城,何来公务啊!”
王坦之打开申请一看,就笑道:“这又是一个想升官想疯了的年轻人,真是不知天高地厚,真以为军府也能像军队一样,立功容易啊。”
从事笑道:“谁说不是呢,这人哪,就是贪心不足,跟着使君去楚州教化百姓,五年任期一满,只要考评说得过去,升迁一级并非难事。可是军府毕竟不是军队啊,安西军还没有死绝,哪里轮到府兵打仗!”
“话也不是这么说滴!”王坦之道:“安西毕竟是新得之地,安西军主力正在木鹿城(今土库曼斯坦巴伊拉姆阿里城附近)和疾陵城(今伊朗扎博勒)与萨珊帝国正面对峙之中,楚州数千里河山几乎是处于虚不设防的地带。所以,军府这几年将是镇压叛乱,扫灭不臣的主力。”
从事小心翼翼的道:“那使君的意思是?”
“贤者不炫己之长,君子不夺人所好!”王坦之笑道:“刘昐立志报效朝廷,某岂会阻挡?如果传出去,就会让外人以为王某人无容人之度!”
路安镇安西军赴任官员大营中,此时消息已经慢慢传开了。原本张良郡主记刘昐,居然转为军府,成为折冲府的记事参军。
结果刘昐一下子成了众人中的焦点。
可以这么说吧,魏国新进士子们虽然整体实力不如唐宋进士,大部分都是没有选择参军入伍的人。不是他们不想升官发财,而是因为参军就意味着阵亡或伤残,所以这些人终究是勇士欠缺一些。
可是军府虽然名义上不是主力军,可是毕竟还带着一个军的旗号,也要打仗,也要流血牺牲。可是刘昐居然脑袋一热转为军职。这岂不是寿星上吊,嫌命长了吗?
“愚蠢吗?”冉昀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露出了极为凝重的神情。他脸上的神情非常复杂,如果要确切形容,恐怕也只有后世的川剧精髓变脸可以相比吧。冉昐绝对不会愚蠢,别说愚蠢,就算他稍微逊色一点,恐怕冉明早已在他和冉昐二人之间做出选择了。
如今冉明难以决断,就是因为他和冉昀不相伯仲。
很多人说,岁月是一把杀猪刀。其实,经历才是更为残酷的屠刀,它能改变一切、阉割一切,甚至是毁灭一切。冉昀的经历,虽然比不上冉明丰富多彩,至少作为皇族三代,他比任何一位皇子经历丰富多了。在贫民生活的经历中,让冉昀明白了百姓的艰难,知道了百姓最需要什么。大江南北的游历,让冉昀清楚的看到了皇宫之外的社会,让是那个百无禁忌直来直去的性子,开始变得深沉,木讷,心事重重,还学会了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客气与礼貌。
冉昐选择了接近兵权,在冉昀看来,这确实是一条最直接而又省力的道路。可是话说回来,钻空子容易,会不会引起冉明的反感?冉昀明白,哪怕冉明把天下所有的兵权都交给冉昐,但是只要需要,冉明一纸诏书就可以把所有的权力收回来。这就是本质区别。
冉昀并没有想身边的凶案和冉昐的以文易武,而是想得更多。突然冉昀想通了,想通了以前他不曾想通的问题,原来,上苍对待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他赐予他良好的出身与血统,就没有忘记给他安排无尽的苦难的磨砺。
冉昀暗叹了一口气,他决定不自作聪明,而是按部就班。知人者智,知己者明。胜人者有力,胜己者强。人贵自知。
佛曰:众生皆苦。农民有农民的苦,工匠有工匠的苦,读书人有读书人的苦。其实在这个世界上,并不是谁比谁更容易。有钱人有钱有的人苦,有权人也有有权人的苦。在魏国,其实士族门阀也不容易。
不是说占据着大量的财富和土地,日子就过得舒服。每一个门阀,都是由核心子弟、旁支子弟、客卿、荫户和佃户组成。每一个士族门阀小则数百上千,多则数千上万,甚至数万,十数万人,简直如同欧洲的一个公国。作为门阀家主,就好比一个独立王国的国王,虽然享受了富贵荣华,但是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每一个士族门阀的家主,既要考虑家族的政治立场,也要带给依附在家族周围所有人的吃喝拉撒。
在后世熟知的周扒皮和黄世仁那种无良地主,在这个时代其实是没有生存土壤的。做生意的人,讲究诚信。地主也讲究口碑,在这个淳朴的年代,每一个阶级都需要非常高的道德标准。不但不能干那种丧尽天良的事情,还要处处在公德上面做文章。平时修桥铺路,接济孤寡,都是他们做得最多的事情。
特别是魏国建立以来,士族门阀的日子就更加难过了。刘邦建立汉朝,定下税制既十五税一,这个税不是按亩算,而是按照收入总和的十五分之一。到了汉文帝时期,就降至更低,达到了三十税一。也就是税率百分之三点三。汉文帝给后世立下了一个标杆,做了一个好榜样,那就是皇帝如果想像文帝那样做仁君,税制不敢收得太高,也就是三十税一。事实上晋朝的税收官面上也是三十税一。可是下面郡县私自增加的各种苛捐杂税就多如牛毛,已到在风调雨顺的时候,农民要把产出之七八交税。这样百姓的日子过得非常艰难。而魏国在冉闵改制之后,真正把田税降低于十五税一,后来又免除了全部杂税和徭役,而且税率又降至三十税一,这样以来,魏国自由百姓自耕农,负担大为减轻。
有了朝廷的强势竟争,士族的日子开始不好过了。士族的土地虽然多,但是种地的人,都是佃户,说穿了就是后世老板与打工仔的雇佣关系。当这些士族门阀佃户,没有出路的时候,哪怕士族门阀收得税再重,他们也不能不坚持下去,毕竟活下去才是最大的道理。可是现在魏国朝廷拥有大量的田地可以安置百姓,有多少农民愿意成为自耕农,都会分配土地。哪怕没有熟田,也会以借贷的方式,把耕具和种子借给农民去开荒。
随着魏国新的农耕政策的实施,士族门阀都被朝廷架在火上烤。三年不种,荒地罚款,五年就自动收回。为了不让自己的佃户和荫户造他们的反,只能把田租一降再降。关键是魏国最坑的是粮食保护价格,百亩地的收入,居然还没有一个成年壮丁做工挣得多,更何况中国老百姓,谁不想拥有属于自己的土地?
卫礼出身河东卫氏,算起来是汉武帝皇后卫子夫的本家。河东卫氏自大将军卫青之后,开始以儒学传家,到了东汉末年,曹操重用河东卫凯,从此河东卫氏开始崛起。卫氏名人非常多,像大书圣王羲之的启蒙老师卫铄卫夫人,历史上有名的美男子卫玠都是河东卫氏。然而曾经在卫瓘时代权倾朝野,显赫一时的卫氏在魏国已经完全沿落了。
十几年的时候,河东卫氏拥有七千余户佃户,上万名荫户,私兵三千余。是河东郡不可一世的名门世家,然而现在魏国大量佃户都转为了魏国自耕农,至于一万余名荫户,也跑了一个精光。如今依附在河东卫氏的只有区区百名世袭家丁。
到了前两年的时候,河东卫氏连温饱都无法保证了,除去了朝廷的税收,节余只有区区五六百石粮食,五六百石粮食虽然不少了,可是河东卫氏却有足足八百多号人,这些粮食连半年都不够吃。无奈之下,家主卫献只得遣散家中子弟。作为三房长门嫡子的卫礼只得只身入赘一个商户之家,成了一个上门女婿。
上门女婿,在古代可是最没有出路的人才会选择的出路,因为上门女婿所婚生子女,将随妻姓,在古代人眼中,这是大不孝。可是为了生存,年轻的卫礼几乎如同行尸走肉一般过了两年多的上门女婿生活。
其实,河东卫氏,只是魏国士族门阀的一个缩影,事实上像河东卫氏这个士族门阀还有非常多。冉明主导魏国进行社会转型,不能适应新社会环境和新体制的家族和门阀,只能被时代淘汰。
早在战国末期,秦始皇主导了一次伟大社会转型,加强中央集权,把诸候国改为郡县,在这种情况下,六国虽灭,可是六国贵族却一直从事暗地里的反秦行动。其实魏国的情景也要当时秦末差不多,士族门阀不甘心失败,他们就从明面转入地下,从事着阴谋破坏工作。
卫礼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被吸纳进“组织”的。不过,像卫礼这样的小角色,注定成不了核心,只能成为一个不入流的小角色。可是卫礼却怀着对冉氏皇朝的仇恨,加入轰轰烈烈的抗魏大业中去了。
卫礼长相虽然俊美,文质彬彬,事实止他绝是一个功夫高手。在卫礼成长的年代,正是赵魏交结之际,战争频繁。所以卫礼在父亲卫愃的刻意培养,专门请了技击、剑术和马术师傅,学习武艺。论两军搏杀阵前,卫礼的功夫自然是不够看的,可是他学的就是江湖之术,特别适合近战撕杀。
在长安时,他有一天在梦中醒来,发现枕边有一个用朱砂描绘而成的玄鸟图案,后面还有一首脏头诗,命令他伺机在安西官员制造混乱。卫礼仔细对比之后发现,图案,密语和命令格式都是正确的,就开始了他的行动。原本他想下毒,只是非常可惜,安西官员被王猛采取了军事化管理,全部官员全部吃食堂,食物和饮水,都有专门的人打理,卫礼孤身一人,根本无法下手。
可是等到来到路安镇宿营时,卫礼得到了机会。原本他起夜时,突然发现隔壁同乡的帐篷里居然还亮着灯,他也被冻醒了,睡不着,随想进去找同乡说话。结果进入帐篷时发现帐中七人居然炭气中毒,人已经陷入了昏迷之中。卫礼一做二不休,就痛下杀手。在七人半睡半昏迷之间,连杀七人。
虽然卫礼也是习武之人,却从来没有杀过人。刚刚杀人他也是脑袋一热,可是事后却后怕起来。他忐忑不安的离开杀人现场,结果在快要回到帐篷里时,被郡丞孙处起夜撞见。卫礼是恶向胆边生,又去孙处帐篷里把孙处等四人杀死。
【悠閱書城一個免費看書的換源app軟體,安卓手機需google play下載安裝,蘋果手機需登陸非中國大陸賬戶下載安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