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晨,石金胜出门去买了一些天津特产十八街大麻花,又买了些好烟好酒准备孝敬老爸,开始做回才家的准备。买完礼物,他又打电话让“疯子”过来拉走了一桶空间温泉水给老爷子煮茶喝,老爷子的身体现在已经很虚弱了,不能再马虎,必须得好好保养。接着又去八里台给小胖墩儿交待了一些店里面的事件,给于梦蝶和苏雨芊都打了个电话,这才开上载满各种精美货品的轿车离开天津。
出了天津,上了高速公路,按着导航仪的提示,两个小时后就在他们县城边下了高速,接下来的路,石金胜就算不用导航仪也走不了弯路,当年他在县城读高中的时候没少走这条路。从县城出发,弯弯曲曲三十八里路才能到达他那个穷乡僻壤的小村庄,而且村子前面还有一段路是前些年“村村通工程”修的,现在那条比鼠标垫厚不了多少的硬化路已经被碾得不成样子,前年夏天石金胜回家正赶上下雨,那段路深一脚浅一脚的全是泥水,跟土路没啥区别了。
快到中午十二点时,石金胜的车子终于停在了家门口,不过让他意外的是那段五六里地长的烂路已经被翻修成了坚硬厚实的水泥路面,甚至比镇子上那一段还要修得漂亮。
石金胜到家了,一切都平淡无奇,没有蜂拥而至的乡邻,就连进村的路上也没遇到一个人,所以他口袋里早就预备好的一盒中华烟一根也没散出去。他知道村里的青壮年劳力都出去打工了,与他年龄相近的也都在外面打拼或者求学,一般不到收播庄稼的时候是不会回家的,整个子里只剩下一些老得走不动的带着儿孙和一些在家上学的小孩。村外的树林里也不见了成群的绵羊,而是长满了齐腰深的的蒿草,整个村子都安静都可怕,一派萧条景象,跟春节期间大伙都从外面回家后的那种热闹形象了鲜明的对比。所以,很多现实中地理位置偏远的乡村并没有乡土小说中写的那样,生活悠然,惬意舒适,如果你是个年轻人,估计想找个同龄人聊聊天都很难,石金胜每次回来都是一个人去河边转转,然后就回来闷在家里不出门,因为出去也找不着一个有共同语言的同龄人,这就是现实中的一些乡村现况。
因为有一个村长的头衔在身而没能出去务工的老爸,还有老妈和奶奶也都是在石金胜把车子停在院子门口的时候才从屋里出来,由于提前接到石金胜电话通知,今天他们都没串门外出,都在家等着呢。
爸妈都是比较敦厚老实的人,就算是见到刚从城里回来的儿子也没什么花言巧语,只是一个个略显粗糙的脸上绽开了最真诚的笑容,都是一家人,用不着那么多废话,只是见到车里满满当当的瓜果蔬菜和礼品时才说了几句回自己家还花什么钱?可往屋里搬货的时候脸上的笑容可就更灿烂了,毕竟养育了二十多年的儿子终于衣锦还乡,懂得给他们献孝心了,虽然嘴上说着心疼钱,可心里自然而然地升起一股成就感。
石金胜的奶奶也拄着拐杖颤颤巍巍地过来抓住他的手,一边摩挲着一边念叨着:“胜回来了,咦……咋比过年儿的时候瘦了?让奶奶看看……”
奶奶年纪大了,眼神有些不好,不过石金胜这些年的体重一直保持得很稳定,不管他什么时候回来,奶奶总是心疼的抓着他的手说他瘦了。在老人家的眼里,儿孙没有吃得白白胖胖的就是瘦了,在老一辈的观念里,儿孙胖了才是福,不然也不会有谁谁家又生了一个大胖小子这么一说。
石金胜乐呵呵地扶着奶奶回到堂屋里坐下来聊天,车里的东西就让他爸妈搬了。每次回来都是这样,他总会先腾出时间跟奶奶坐一块唠唠,虽然很多时候奶奶根本就听不明白石金胜描述的城市那些花花绿绿的新鲜事,她自己反反复复讲的都是那么几句哆嗦话,可这些都不妨碍两人的交流,对于他们来人,能坐到一块相互听听对方的声音就已经是最开心最透彻的交流了。所以,奶奶不管听没听的懂,已经浑浊的眼睛里总是流露着最欢心的笑容,有时也会跟着附和一下,虽然常常是驴头不对马嘴,不过石金胜也没打算去矫正,哪怕两个人都说的是无人能懂的外语也无所谓,他们所享受的只是那种节奏,那种气氛,这,足够了。
搬完了车里的东西,老爸抱来石金胜车里的一个大西瓜,切成整整齐齐的小牙,摆放在大托盘里端进堂屋放在桌子上。本来老爸也在镇子上买了西瓜的,不过一比较还是儿子车里的西瓜好,所以就挑了他车里的西瓜切了一个,他自个先拿了一块尝了一口,然后又拿一块给石金胜的奶奶,乐呵着说:“妈,你尝尝,恁孙子买的西瓜就是好吃。”然后老人家就笑呵呵地捧过西瓜,开心地小口小口地品尝着。
石金胜的老妈也吃了两块,说是中午饭还都没吃呢,就等着他回来一起吃呢,问他想吃什么。虽然石金胜这次回来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给他们做好吃的,不过不急于这一时,现在他最想吃的倒是老妈做的饭,所以,他说做手擀面吧,我最爱吃你做面条了,在城里边根本就找不到这么正宗的手擀面。老妈听儿子拐着弯地夸自己几句,打心眼里高兴,满心欢喜地起身去做手擀面了。
有了老爸的介入,接下来的聊天就成了父子俩的交流,老奶奶一直乐呵呵地听着他们讲话,也不插嘴。
老爸说开春的时候从城里来了一个大老板,是个老头,当年你奶奶曾经救过他一命,为了报恩,他找你奶奶找了几十年,村里的小街小弄堂还有那条烂泥路都是他出钱修的,而且还给了你奶奶二十万块钱,说是让盖个新房子,你奶奶没让盖,说是把钱留下来等着给你娶媳妇,说你念了大学,有出息了,不会一辈子呆在咱这种穷地方,将来要是找了个城里媳妇也不能被人家看低了,所以这二十万一点儿也没动,都给你放着呢,那个大老板走的时候还问了你的情况,但是不让我们告诉你,说是他自己会去天津找你,所以我也没给你打电话说这事儿。
石金胜说我见过他了,他还在天津送了我一套房。
最后老爸沉吟了半晌,说了一句他是个好人,便没了后话。这让石金胜想起手记里老爷子对自己的评价,说他自己总是在好人与坏人的站队中摇摆不定,再结合后面一些段子,他可以感觉到,当年老爷子创业初期肯定也没少做灰色甚至黑色的事情。
没多大工夫,老妈的手擀面就做好了,农村的饭并没有城里做的那么花哨,炒了几个鸡蛋,葱花,放了一些青菜叶子,出锅后再滴上几滴香油,这就ok了。石金胜并没有因为在城里吃久了好饭好菜就感到这碗有些清汤寡水的面条有多难吃,从小就是吃着妈妈做的饭长大了,那种熟悉的味道已经深入骨髓,什么时候吃起来都是美味,现在更是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味道在里面,所以他吃的很香很开心,一点儿也不做作。
吃完了饭,一家人又聊了起来,当然少不了打听石金胜的婚姻问题,他们早就着急了,村里也就石金胜一个大学生,可现在像他这么大的男孩子都结了的,有的孩子都一两岁了,所以老两口也盼着自己的儿子也能早点让他们抱上孙子。石金胜早有心理准备,每次回家这都是父母必不可少的节目,所以他就早准备好了一套套的说辞。
晚饭是石金胜做的,根据家人的健康状况做了一桌子的丰盛晚餐,看得老爸老妈一个个都目瞪口呆,他们的宝贝儿子什么时候做的饭竟然这么好吃了?石金胜笑呵呵地说他开了一间小店,跟师傅学的。奶奶也一边喝着鱼汤一边夸着香,真香。一顿饭,吃得家人又开心又惊喜。同样,看到这样的场景,石金胜也有一种成就感。
石金胜一连在家住了三天,接下来的每一顿饭都是他做的。真到把家人的身体都在不动声色之间调理好了,他才开着车子返回天津。
出了天津,上了高速公路,按着导航仪的提示,两个小时后就在他们县城边下了高速,接下来的路,石金胜就算不用导航仪也走不了弯路,当年他在县城读高中的时候没少走这条路。从县城出发,弯弯曲曲三十八里路才能到达他那个穷乡僻壤的小村庄,而且村子前面还有一段路是前些年“村村通工程”修的,现在那条比鼠标垫厚不了多少的硬化路已经被碾得不成样子,前年夏天石金胜回家正赶上下雨,那段路深一脚浅一脚的全是泥水,跟土路没啥区别了。
快到中午十二点时,石金胜的车子终于停在了家门口,不过让他意外的是那段五六里地长的烂路已经被翻修成了坚硬厚实的水泥路面,甚至比镇子上那一段还要修得漂亮。
石金胜到家了,一切都平淡无奇,没有蜂拥而至的乡邻,就连进村的路上也没遇到一个人,所以他口袋里早就预备好的一盒中华烟一根也没散出去。他知道村里的青壮年劳力都出去打工了,与他年龄相近的也都在外面打拼或者求学,一般不到收播庄稼的时候是不会回家的,整个子里只剩下一些老得走不动的带着儿孙和一些在家上学的小孩。村外的树林里也不见了成群的绵羊,而是长满了齐腰深的的蒿草,整个村子都安静都可怕,一派萧条景象,跟春节期间大伙都从外面回家后的那种热闹形象了鲜明的对比。所以,很多现实中地理位置偏远的乡村并没有乡土小说中写的那样,生活悠然,惬意舒适,如果你是个年轻人,估计想找个同龄人聊聊天都很难,石金胜每次回来都是一个人去河边转转,然后就回来闷在家里不出门,因为出去也找不着一个有共同语言的同龄人,这就是现实中的一些乡村现况。
因为有一个村长的头衔在身而没能出去务工的老爸,还有老妈和奶奶也都是在石金胜把车子停在院子门口的时候才从屋里出来,由于提前接到石金胜电话通知,今天他们都没串门外出,都在家等着呢。
爸妈都是比较敦厚老实的人,就算是见到刚从城里回来的儿子也没什么花言巧语,只是一个个略显粗糙的脸上绽开了最真诚的笑容,都是一家人,用不着那么多废话,只是见到车里满满当当的瓜果蔬菜和礼品时才说了几句回自己家还花什么钱?可往屋里搬货的时候脸上的笑容可就更灿烂了,毕竟养育了二十多年的儿子终于衣锦还乡,懂得给他们献孝心了,虽然嘴上说着心疼钱,可心里自然而然地升起一股成就感。
石金胜的奶奶也拄着拐杖颤颤巍巍地过来抓住他的手,一边摩挲着一边念叨着:“胜回来了,咦……咋比过年儿的时候瘦了?让奶奶看看……”
奶奶年纪大了,眼神有些不好,不过石金胜这些年的体重一直保持得很稳定,不管他什么时候回来,奶奶总是心疼的抓着他的手说他瘦了。在老人家的眼里,儿孙没有吃得白白胖胖的就是瘦了,在老一辈的观念里,儿孙胖了才是福,不然也不会有谁谁家又生了一个大胖小子这么一说。
石金胜乐呵呵地扶着奶奶回到堂屋里坐下来聊天,车里的东西就让他爸妈搬了。每次回来都是这样,他总会先腾出时间跟奶奶坐一块唠唠,虽然很多时候奶奶根本就听不明白石金胜描述的城市那些花花绿绿的新鲜事,她自己反反复复讲的都是那么几句哆嗦话,可这些都不妨碍两人的交流,对于他们来人,能坐到一块相互听听对方的声音就已经是最开心最透彻的交流了。所以,奶奶不管听没听的懂,已经浑浊的眼睛里总是流露着最欢心的笑容,有时也会跟着附和一下,虽然常常是驴头不对马嘴,不过石金胜也没打算去矫正,哪怕两个人都说的是无人能懂的外语也无所谓,他们所享受的只是那种节奏,那种气氛,这,足够了。
搬完了车里的东西,老爸抱来石金胜车里的一个大西瓜,切成整整齐齐的小牙,摆放在大托盘里端进堂屋放在桌子上。本来老爸也在镇子上买了西瓜的,不过一比较还是儿子车里的西瓜好,所以就挑了他车里的西瓜切了一个,他自个先拿了一块尝了一口,然后又拿一块给石金胜的奶奶,乐呵着说:“妈,你尝尝,恁孙子买的西瓜就是好吃。”然后老人家就笑呵呵地捧过西瓜,开心地小口小口地品尝着。
石金胜的老妈也吃了两块,说是中午饭还都没吃呢,就等着他回来一起吃呢,问他想吃什么。虽然石金胜这次回来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给他们做好吃的,不过不急于这一时,现在他最想吃的倒是老妈做的饭,所以,他说做手擀面吧,我最爱吃你做面条了,在城里边根本就找不到这么正宗的手擀面。老妈听儿子拐着弯地夸自己几句,打心眼里高兴,满心欢喜地起身去做手擀面了。
有了老爸的介入,接下来的聊天就成了父子俩的交流,老奶奶一直乐呵呵地听着他们讲话,也不插嘴。
老爸说开春的时候从城里来了一个大老板,是个老头,当年你奶奶曾经救过他一命,为了报恩,他找你奶奶找了几十年,村里的小街小弄堂还有那条烂泥路都是他出钱修的,而且还给了你奶奶二十万块钱,说是让盖个新房子,你奶奶没让盖,说是把钱留下来等着给你娶媳妇,说你念了大学,有出息了,不会一辈子呆在咱这种穷地方,将来要是找了个城里媳妇也不能被人家看低了,所以这二十万一点儿也没动,都给你放着呢,那个大老板走的时候还问了你的情况,但是不让我们告诉你,说是他自己会去天津找你,所以我也没给你打电话说这事儿。
石金胜说我见过他了,他还在天津送了我一套房。
最后老爸沉吟了半晌,说了一句他是个好人,便没了后话。这让石金胜想起手记里老爷子对自己的评价,说他自己总是在好人与坏人的站队中摇摆不定,再结合后面一些段子,他可以感觉到,当年老爷子创业初期肯定也没少做灰色甚至黑色的事情。
没多大工夫,老妈的手擀面就做好了,农村的饭并没有城里做的那么花哨,炒了几个鸡蛋,葱花,放了一些青菜叶子,出锅后再滴上几滴香油,这就ok了。石金胜并没有因为在城里吃久了好饭好菜就感到这碗有些清汤寡水的面条有多难吃,从小就是吃着妈妈做的饭长大了,那种熟悉的味道已经深入骨髓,什么时候吃起来都是美味,现在更是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味道在里面,所以他吃的很香很开心,一点儿也不做作。
吃完了饭,一家人又聊了起来,当然少不了打听石金胜的婚姻问题,他们早就着急了,村里也就石金胜一个大学生,可现在像他这么大的男孩子都结了的,有的孩子都一两岁了,所以老两口也盼着自己的儿子也能早点让他们抱上孙子。石金胜早有心理准备,每次回家这都是父母必不可少的节目,所以他就早准备好了一套套的说辞。
晚饭是石金胜做的,根据家人的健康状况做了一桌子的丰盛晚餐,看得老爸老妈一个个都目瞪口呆,他们的宝贝儿子什么时候做的饭竟然这么好吃了?石金胜笑呵呵地说他开了一间小店,跟师傅学的。奶奶也一边喝着鱼汤一边夸着香,真香。一顿饭,吃得家人又开心又惊喜。同样,看到这样的场景,石金胜也有一种成就感。
石金胜一连在家住了三天,接下来的每一顿饭都是他做的。真到把家人的身体都在不动声色之间调理好了,他才开着车子返回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