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之势,也算天下三分。北方的袁世凯就相当于当年的曹操,势力强大,久居中原之地,刘文辉与南京的孙文、黄兴,那就相当于刘备孙权了。说来也巧,占有西南的刘文辉刚好姓刘,占有南京之地的孙文正好姓孙,这莫也非是天意?

    比起玩弄权术的行家里手袁世凯,革命党人无疑就吃亏了很多。

    老虎不发威,你还当我是病猫,袁世凯大怒之下,怒气冲霄的将北方议和代表唐绍仪撤下,并宣称之前谈判所达成的协议通通无效,之后的谈判必须由他本人来亲自负责。不仅如此,袁世凯还公开声称:“共和什么共和,老子现在又钟情君主制了!君主立宪万万不可变更,从来只会将维持君宪到底,不知其他……”说了一大通,还不就是用来作为对南京革命党人的反击。

    为了给南方的革命党制造压力,袁世凯在孙文就职的第二天,就唆使自己的心腹大将段祺瑞,曹锟等四十多个北洋军将领发表通电,赞成君主立宪。这些武人们声称,如果以少数人的意见采取共和政体,北洋军势必拼死抵抗,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老奸巨猾是为袁世凯也,他一方面用这个通电来吓唬革命党,一边又拿着这个通电去向隆裕太后表忠心,居然将隆裕太后的300万两私房钱骗了出来,发了一笔横财。一石二鸟,技高何止一筹,只让在武昌冷眼旁观的刘文辉看得眼冒金星!“唉,袁世凯若是自己不犯错,自己将自己往死路上推,纵然自己知道历史,怕也不一定是他对手,这个妖魔!”刘文辉无语之时,不由连连赞叹道:“唇亡齿寒啊!可现在时机不到,我就只能冷眼旁观!”

    袁世凯也与南京孙文一样,也没有钱打仗,他们不是刘文辉,自己本身就是个大资本家。孙文与黄兴,或者说是北洋的袁世凯,无知无刻不再想着精兵减响,可刘文辉却有意将四省五万人马,练成十多二十万大军!他们顶多只能给士兵发每月四两的军响,有的还没得军响,而刘文辉却给士兵每人至少十两,还不用说奖金。眼红啊,可谁让华夏银行不是他们的呢?

    但是,袁世凯一番吓唬,却真将南京革命党给吓住了。他们太年轻,太理想,怎可能是袁世凯的对手。在袁世凯的一生,从来没有人真正赢过他,更不用说革命党了,1916年他称帝那是他自找死路,与天下为敌,不是那一个人赢了他。到最后,南京方面只能反复说一句话:“只要袁总理赞成共和,民国的大总统便非他莫属!”

    袁世凯大获全胜,可到了这时,他却拽起来了:“某为大清总理大臣,焉能赞成共和!欲使余欺侮孤儿寡妇,为万世所唾骂,余不为也!”这话是人都知道是假话,骗得了隆裕太后,可骗不了中华有识之士。

    袁世凯这样说,一方面是让革命党知道知道利害,袁哥很生气,后果很严重,另一方面,他也不想将事情做得太绝。无论如何,他都是大清重臣,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他这只不过是为隆裕太后与宣统退位之后,争取到皇室优待埋下伏笔。此诚如:一石二鸟,一箭双雕,一语双关,一举两得……

    袁世凯知道这次革命党人说的是实话,即然你们公选我为民国大总统,那这就是众望所归了,呃,这样啊,那我就勉为其难吧!大喜之余,就又一次入了紫禁城逼宫。这一次,时机成熟了,一定要将隆裕寡妇拿下。

    1912年1月16日,袁世凯卖通庆亲王,然后径入紫禁城。袁世凯跪在地上,一边叩头一边痛哭流涕道:“太后啊!如今海军尽叛,天险已无,仅靠北洋6镇新军已经无法防卫京津;革命党人如今又大举混入京中,现在朝廷人心涣散、如江河决……”隆裕太后知道什么,只是听袁世凯在那里又苦又悲,可劲儿的表演。

    形势险恶,袁世凯话完又絮絮叨叨的向隆裕太后说了一通:变更国体,实行共和,换取优待条件的好处,只说得隆裕太后泪落不止。隆裕太后呜咽道:“袁卿,你前几天拿我私房钱的时候,不是说得好好的吗?不是说要君主立宪吗?为何如今却又要共和……”

    骗了人家寡妇的私房钱,是有点儿不厚道,袁世凯老脸一红,却也只能将心一狠,继续逼道:“太后,革命党人个个都是决死亡命之徒,悍勇铁血之辈。若是太后不答应他们的条件,恼了他们,那,那……太后可知道法国大革命时的国王路易十六么?皇族一家几乎被赶尽杀绝,断子绝孙!这断头台的滋味……”

    庆亲王也在一边添油醋,只将隆裕太后吓得面无人色,只能哀求袁世凯道:“袁总理,我们母子二人命悬卿手,总要卿好好办理,多多留心。旦教我皇族无恙、母子性命得以保全,此时此刻,我,我也顾不得列祖列宗了!”隆裕太后大哭,袁世凯也一边抺泪一边大哭,见眼泪流得差不多了,再这样下去就要冷场,便就退了出去,大胜而回。

    袁世凯大胜之下,却不料之前镇压北方革命党,早己埋下祸根。他为了将北方数省牢牢的掌握在手中,于是就让北洋军对革命党痛下杀手,杀了不知道多少党人。如此一来,便有义士要为同志报仇。等袁世凯志得意满的坐在马车之上偷笑出了紫禁城时,天上临空飞来一只黑骨隆冬的乌鸦,落在袁世凯车驾不远。

    “轰”一声,周围浓烟滚滚,火星四溅,马车边护驾的卫队长和另一个卫士当场便飞上了西天。袁世凯命好,居然没事,革命党倒霉了,几个士志当场被捉,之后被斩首示众。

    中国有句老话: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依。袁世凯遇刺,虽然将他吓了一大跳,可从另一方面却帮了他太多。当时大清的亲贵们,都以为袁世凯在暗地里私通革命党。而另一方面呢?革命党也公开声称要推举袁世凯为大总统,这样也太巧了吧!说他们在演双簧都有人信,不过,现大好了!

    经过这么一炸,隆裕太后与大清权贵们也就打消了对袁世凯的怀疑,觉得袁总理还是清朝的大忠臣,并不是传说中那个卖主求荣的奸贼!而且,袁世凯的这次遇刺也说明,他之前与隆裕太后说革命党已经大批潜入京师,此事并非是空穴来风。

    在袁世凯遇刺后的几天里,隆裕太后每日都带着宣统帝躲进了皇宫下的密道,生怕革命党也给他们来一下。

    她心中还时不时的感恩道:“还是袁卿忠贞不二啊!要不然,我们母子怕是要上断头台了!这些大清亲贵们,简直太不像话,这大清还没有亡呢?你们不是跑到天津租界去躲,就是跑到大连租界去逃,要不然,就是在法国人开的六国饭店订个房间,早早的留好了退路!你们好啊,好得很,大清当权之时,你们大捞特捞,大清一旦有事,你们却是比兔子跑得都快……”

    正所谓‘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在这里,笔者要为袁世凯说一句公道话。不错,袁世凯欺负隆裕与溥仪是有一点不地到,但是,这就己经够了。比起那些大清的遗老遗少,袁世凯简直可以戴一朵助人为乐小红花了。尽管袁世凯还曾经道:“若是隆裕太后再年轻一些,我还有意考虑纳之为妾!”骗了人家的私房钱,又打起人家身体的主意,这莫非是想财色兼收!唉,由此看来,袁世凯打人家的主意,己经不是一天两天了!

章节目录

民国刘文辉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故事情节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111章:板荡识忠臣-民国刘文辉,民国刘文辉,笔趣阁并收藏民国刘文辉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