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忽忽悠悠,三年转瞬即逝,柳默来到仙山的第四个年头也走过了一半,虽然依旧相思缠身,却不如刚来时那般难熬。
这晚,当他完成剑圣的十剑之约从修炼中醒来时,天际已然泛起了鱼肚白,光明与黑暗的交汇处,朦胧的色彩有些迷离,深邃且发人深省。
当日被师兄和“鬼物”破坏了约定,柳默心中一直惴惴不安,不知是否还能回到那个奇异的世界中。但剑圣似乎也将那次当做意外,经过了提心吊胆的一个月,他还是顺利地重返“梦境”。
剑圣始终很少说话,每次召见柳默都是以“十剑之约”相逼,令他不断地超越着自己。
柳默一直没能从剑圣哪里得到任何有关父母的信息,他忍住不问,剑圣更不会主动去提,久而久之,两人都有了默契,见面就是一番打斗,连话都很少说。在传授技艺的同时,剑圣时不时会提点柳默几句,但两人间的交流也仅此而已。
柳默一直不能确信剑圣是否真实存在,毫无例外的,每次他都会在最后一剑中倒下而回到现实中来,那个神秘莫测的男子更像一面镜子,始终正确地引导着他,客观、积极、发奋……他更像隐藏在自己内心深处的一个影子,时刻映射着人性光辉的一面,坚强、果敢、仁爱……
柳默从他的剑意中学到了很多很多,无论是心境还是实力,都在那一次次的较量中脱胎换骨。也正是在这人面前,他首次对自己的悟性和接受能力产生了怀疑。三年间,数十次“梦中比剑”,与剑圣的数百次交手,柳默仍旧无法掌握他所展现出来的剑意,有时明明已经感觉很接近了,可依然功败垂成。
一千多个日日夜夜里,柳默与张盛除了隔段时间去趟五行殿,两人都不曾出过剑刃地界。而那“鬼物”自从被柳默警告了一番,便再也没有露面,张盛的日子恢复平静,虽明知师弟夜夜外出,却也不怎担心了。
柳默如今达到了炼神后期,对“以神御物之道”已经颇为精通,神识覆盖多远,宝物就能使多远,这项法门练至高处,可以“万里之外取人首级,斩敌于无形”,柳默常常以此与师兄相互逗乐。尽管宝物祭出有奇兵之效,但威力却不如在主人手中时显著,施展起来也不是那么得心应手,而且有一定的风险,没有主人在身边,宝贝随时都会被居心不良的修士想办法据为己有。
同时,炼神期也是一个分水岭,绝大多数人间修士一生便停滞于此,即使是仙门子弟,在这个境界修炼上几十年也不稀奇。可一旦迈过这个坎,修为功力会获得质的飞跃,每一次进阶都与先前有云壤之别。
在金书的帮助下,柳默参悟心典时有如顺水推舟,更加容易理解,静妙天章也进入了第五层的修习。
虽然一切井井有序,但是其中也有不如意处……
“师弟,你真的无法感受到元神的存在吗?”张盛看着一筹莫展的柳默,轻声问道。
人性有先天与后天之分,后天之性是通过生活经历、学习改进、经验积累,所产生的思考、判断、识、知、欲、念等习性共同构成的内心世界和外在体现,是逐渐养成的,以主观思想和潜意识来支配自身。先天之性又称“元神”,与生俱来,其表现如婴儿般不识不知而又具备感觉,灵动无邪。
元神原本超脱于意念活动之外,但修真先辈们从无数年的修炼之途中,渐渐领悟了“道”和自身的奥秘,发现了“元神”的作用。通过修炼元神,不仅能使自身获得更多更强的能力,还可以更好地感悟天地自然,调运世界之力。
修真者自达到“炼神期”起,便获得了修炼元神的资格,可修而不明其法,误打误撞是不行的,这中间需要一些完善的方法,才能掌控元神,使它和自身修为共同进步,变得愈来愈强大。
此外,通过对元神的修炼,还能控制自己的灵魂,当元神与灵魂合二为一,肉身虽死,元神仍能具备生前的独立意识和法术手段,谓之“元神不灭”;肉身在时,亦能操纵灵魂进出**,谓之“元神出窍”。
说到这,就不得不提起元神的衍生物“元婴”了。
当修仙者突破“渡劫期”达到“逆天境”界时,元神会在全身元气的帮助下显化“元婴”。道家讲究修持“丹道”,也就是以天人合一思想为指导,以人体为鼎炉,自身的精气神为“药物”,在体内凝练结丹的修行方式。而“元婴”是将此道练至最高境界的产物,也是自身力量的源泉。
一旦元婴修炼成功,就已经是地仙之体了,这时,修真者的实力会大幅度提高,远远超越“闻道”境界,只是“元神”化婴后会十分虚弱,需要在“逆天”境界中进行第二次磨炼。
地仙之道,元神、元婴、肉身是独立存在的,肉身是元神和元婴的载体,元神是肉身的先天本源之力,元婴是后天修炼之功。如果肉身和元婴被毁,地仙等于失去了根基,元神没了载体会逐渐衰弱,直至消亡,除非有办法恢复肉身,否则就只能投入鬼道或者转世重修。可即便恢复了肉身,由于需要重新凝炼元婴,自身修为也会大减。
真仙之道,是将元婴和肉身融合,在仙界雷劫的锤炼下,转变成以纯能量形式存在的“真仙之体”,进而飞升仙界。真仙体内的“仙灵之气”是力量的源泉,元神也略比地仙强大,只要一息尚存便能复原,永生不老,无情无欲,只分正邪善恶,少了些烦恼,亦少了些乐趣。
地仙有情有欲,修真之途多姿多彩,所以选择此道者居多,只是受到肉身的约束,无法如真仙那样自由自在,也没有脱离寿元的桎梏,参道修行时刻都不能懈怠。
这晚,当他完成剑圣的十剑之约从修炼中醒来时,天际已然泛起了鱼肚白,光明与黑暗的交汇处,朦胧的色彩有些迷离,深邃且发人深省。
当日被师兄和“鬼物”破坏了约定,柳默心中一直惴惴不安,不知是否还能回到那个奇异的世界中。但剑圣似乎也将那次当做意外,经过了提心吊胆的一个月,他还是顺利地重返“梦境”。
剑圣始终很少说话,每次召见柳默都是以“十剑之约”相逼,令他不断地超越着自己。
柳默一直没能从剑圣哪里得到任何有关父母的信息,他忍住不问,剑圣更不会主动去提,久而久之,两人都有了默契,见面就是一番打斗,连话都很少说。在传授技艺的同时,剑圣时不时会提点柳默几句,但两人间的交流也仅此而已。
柳默一直不能确信剑圣是否真实存在,毫无例外的,每次他都会在最后一剑中倒下而回到现实中来,那个神秘莫测的男子更像一面镜子,始终正确地引导着他,客观、积极、发奋……他更像隐藏在自己内心深处的一个影子,时刻映射着人性光辉的一面,坚强、果敢、仁爱……
柳默从他的剑意中学到了很多很多,无论是心境还是实力,都在那一次次的较量中脱胎换骨。也正是在这人面前,他首次对自己的悟性和接受能力产生了怀疑。三年间,数十次“梦中比剑”,与剑圣的数百次交手,柳默仍旧无法掌握他所展现出来的剑意,有时明明已经感觉很接近了,可依然功败垂成。
一千多个日日夜夜里,柳默与张盛除了隔段时间去趟五行殿,两人都不曾出过剑刃地界。而那“鬼物”自从被柳默警告了一番,便再也没有露面,张盛的日子恢复平静,虽明知师弟夜夜外出,却也不怎担心了。
柳默如今达到了炼神后期,对“以神御物之道”已经颇为精通,神识覆盖多远,宝物就能使多远,这项法门练至高处,可以“万里之外取人首级,斩敌于无形”,柳默常常以此与师兄相互逗乐。尽管宝物祭出有奇兵之效,但威力却不如在主人手中时显著,施展起来也不是那么得心应手,而且有一定的风险,没有主人在身边,宝贝随时都会被居心不良的修士想办法据为己有。
同时,炼神期也是一个分水岭,绝大多数人间修士一生便停滞于此,即使是仙门子弟,在这个境界修炼上几十年也不稀奇。可一旦迈过这个坎,修为功力会获得质的飞跃,每一次进阶都与先前有云壤之别。
在金书的帮助下,柳默参悟心典时有如顺水推舟,更加容易理解,静妙天章也进入了第五层的修习。
虽然一切井井有序,但是其中也有不如意处……
“师弟,你真的无法感受到元神的存在吗?”张盛看着一筹莫展的柳默,轻声问道。
人性有先天与后天之分,后天之性是通过生活经历、学习改进、经验积累,所产生的思考、判断、识、知、欲、念等习性共同构成的内心世界和外在体现,是逐渐养成的,以主观思想和潜意识来支配自身。先天之性又称“元神”,与生俱来,其表现如婴儿般不识不知而又具备感觉,灵动无邪。
元神原本超脱于意念活动之外,但修真先辈们从无数年的修炼之途中,渐渐领悟了“道”和自身的奥秘,发现了“元神”的作用。通过修炼元神,不仅能使自身获得更多更强的能力,还可以更好地感悟天地自然,调运世界之力。
修真者自达到“炼神期”起,便获得了修炼元神的资格,可修而不明其法,误打误撞是不行的,这中间需要一些完善的方法,才能掌控元神,使它和自身修为共同进步,变得愈来愈强大。
此外,通过对元神的修炼,还能控制自己的灵魂,当元神与灵魂合二为一,肉身虽死,元神仍能具备生前的独立意识和法术手段,谓之“元神不灭”;肉身在时,亦能操纵灵魂进出**,谓之“元神出窍”。
说到这,就不得不提起元神的衍生物“元婴”了。
当修仙者突破“渡劫期”达到“逆天境”界时,元神会在全身元气的帮助下显化“元婴”。道家讲究修持“丹道”,也就是以天人合一思想为指导,以人体为鼎炉,自身的精气神为“药物”,在体内凝练结丹的修行方式。而“元婴”是将此道练至最高境界的产物,也是自身力量的源泉。
一旦元婴修炼成功,就已经是地仙之体了,这时,修真者的实力会大幅度提高,远远超越“闻道”境界,只是“元神”化婴后会十分虚弱,需要在“逆天”境界中进行第二次磨炼。
地仙之道,元神、元婴、肉身是独立存在的,肉身是元神和元婴的载体,元神是肉身的先天本源之力,元婴是后天修炼之功。如果肉身和元婴被毁,地仙等于失去了根基,元神没了载体会逐渐衰弱,直至消亡,除非有办法恢复肉身,否则就只能投入鬼道或者转世重修。可即便恢复了肉身,由于需要重新凝炼元婴,自身修为也会大减。
真仙之道,是将元婴和肉身融合,在仙界雷劫的锤炼下,转变成以纯能量形式存在的“真仙之体”,进而飞升仙界。真仙体内的“仙灵之气”是力量的源泉,元神也略比地仙强大,只要一息尚存便能复原,永生不老,无情无欲,只分正邪善恶,少了些烦恼,亦少了些乐趣。
地仙有情有欲,修真之途多姿多彩,所以选择此道者居多,只是受到肉身的约束,无法如真仙那样自由自在,也没有脱离寿元的桎梏,参道修行时刻都不能懈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