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古称“西岳”,又叫“太华山”,是自古便名盛的五岳之一,位于陕西省华阴市境内,距西安120公里,海拔2154.9米。南接秦岭,北瞰黄渭,扼守着古代中国心脏地区,素有“奇险天下第一山”之称。
华山是由一块完整硕大的花岗岩体构成,它的历史衍化可追溯到1.2亿年前,《山海经》载:“太华之山,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其广十里。”
现在的华山有东、西、南、北、中五峰,主峰有南峰“落雁”、东峰“朝阳”、西峰“莲花”,三峰鼎峙,“势飞白云外,影倒黄河里”,人称“天外三峰”。还有云台、玉女二峰相辅于侧,三十六小峰罗列于前,虎踞龙盘,气象森严。华山名字的来源说法很多,通用的说法是华山形似一朵莲花而得名,《水经注》言“远而望之若花状”,古时“华”与“花”通用,故名。
华山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据清代著名学者章太炎考证,“中华”、“”皆因华山而得名。《尚书》里就有关于华山的记载;《史记》中也有黄帝、尧、舜华山巡游的事迹;秦始皇、汉武帝、武则天、唐玄宗等十数位帝王也曾到华山进行过大规模祭祀活动。
华山还是道教名山,《华山记》谓“山顶池中,生千叶莲,服之羽化,因名华山”。乃道教传说中三十六小洞天中的第四洞天,有陈抟、郝大通、贺元希等著名的道教高人在此隐居修道。山上现存七十二个半悬空洞,道观二十余座,其中玉泉院、东道院、镇岳宫被列为全国重点道教宫观。
华山自古便是名山胜地,千百年来留下了无数名人的足迹,也留下了无数故事和古迹。自隋唐以来,李白、杜甫等文人墨客咏华山的诗歌、碑记和游记不下千余篇,摩岩石刻多达上千处。在华山诸多故事中,流传最为广泛的还是神话故事,著名的有“巨灵劈山”、“沉香劈山救母”、“吹箫引凤”等。
华山的著名景区多达二百一十余处,有凌空架设的长空栈道,三面临空的鹞子翻身,以及在峭壁绝崖上凿出的千尺幢、百尺峡、老君犁沟等。其中“华岳仙掌”被列为关中八景之首。
行经两个小时左右的车程后,方慕南与唐诗语在华山脚下的玉泉路下车。这条路因建于华山脚下的道观玉泉院而得名,玉泉院正位于此路的最南端。
两人离西安时退了酒店房间,下车之后拖着行李箱先行到位于玉泉路北段东侧,提前预订的华山金融宾馆入住下榻。
二人一大早便从西安启程出发,此时不过才上午九点多。时间还早,安顿之后略休息片刻,唐诗语便拉着不住抱怨应该先在宾馆里睡上一觉补补早起睡眠不足的方慕南前往华山西山门,准备买票登山。
方慕南着实有些困顿,却是拗不过唐诗语,张嘴打着哈欠不甘愿地被唐诗语拖着走。经过玉泉院时,唐诗语顿住脚步,回头瞧着方慕南懒散无神的样子,道:“看你这副样子,我很怀疑你待会儿登山时会忍不住犯困一头从山上栽下去。……好了,我们先去玉泉院逛逛吧,也让你有时间多休息一会儿,免得你待会儿掉下山去做了鬼还埋怨我是故意害你。”
方慕南打着哈欠地咕哝道:“你本来就是故意的!”
唐诗语笑道:“对,我就是故意的,怎么样?”
方慕南叹道:“所以说了,‘最毒妇人心’。此话诚不欺我!”
唐诗语嘴角翘了翘,没做理会。
……
玉泉院为登临华山的门户,历来登华山的游客多先在此歇脚,随后出发登山。本来唐诗语是打算游了华山下来,看情况的话再行顺便游览下玉泉院与稍远的西岳庙,却是为了方慕南而改变了计划。
玉泉院建于北宋皇佑年间,是道士贾得升为其师陈抟所建造的,也有说是时陈抟老祖本人所建。背依大山,四周古木参天,院内有一泉,泉水甘甜清冽。相传唐玄宗之妹金仙公主在华山修道时,在镇岳宫玉井中汲水洗头,不慎将玉簪掉入水中,却在返回玉泉院后,用泉水洗手时无意中找到了玉簪,方知此泉与玉井相通,于是赐名为玉泉,玉泉院也是因此得名。
玉泉院的风格采用的是江南园林式建筑,以水池为中心,周围配上亭、台、楼、阁等,给人以小见大的印象。其充分利用了优美的自然环境,精心设计,巧妙构造,使山上山下的景色融为一体,整个布局十分严整。院内巨石盘陀,流水潆回,老树虬蟠,绿荫蔽日;更有长廓回区,碑石题记,雕梁画栋,亭榭相望。实乃佳境圣景,让人心旷神怡,烦虑尽消。康有为曾写诗赞道“谷口清泉引曲流,长廊回医树无忧。泉水岳色可忘出,让与希夷睡万秋。”
其中“希夷”所指便是陈抟老祖,名称来源于宋太宗曾赐陈抟“希夷先生”的称号。玉泉院内建有希夷祠,分前、后两殿。前殿左侧是“华山全图碑”,右侧是宋代书法家米芾手书“第一山”石碑。后殿有陈抟塑像。并有陈抟亲手所构建的一座山荪亭,建于一块大石之上,相传陈抟常在此观赏山景,著书立说。
山荪亭下面,有一棵曲屈虬蟠、老态龙钟的古树,传为陈抟手植。因无人修剪,愿怎么长就怎么长,无忧无虑,所以长成今天之形状。虽已有千余年,但仍显得朴茂挺健,生意盎然。唐诗语见这树前有游人照相留影,也拉了方慕南一起合影留念。
山荪亭的西边,有一石洞,是皇佑年间贾得升亲手开凿,洞内有陈抟睡像一尊。据说此像很神奇,有人如果身体哪个部位痛,就用手摸睡像的哪个部位,摸后便不会再痛。
这一系列关于“希夷先生”陈抟的建筑、景点游览下来,让方慕南对这位传说中的“睡仙”大起知己之感,并立即引为偶像。对于陈抟,他其实以前了解不多,只知道个陈抟与宋太祖赵匡胤下棋赢了华山的故事。赵匡胤后来得了天下后,便按照当初的赌约将华山赐给了陈抟,民间有谚云“自此华山不纳粮”。
而现下游览下来,听了作为导游的小道士向他叙述的陈抟生平事迹简介,他才算对陈抟的了解详细起来。得知这位陈抟老祖原来号称是“天下睡仙第一人”,常常一睡百日不起。看看,这功夫、这本事,偶像啊!
玉泉院今属于全真教华山派道观,是华山道教活动的主要场所,全国著名的道教宫观。创派人乃南宋时期全真七子之一的郝大通,也是鼎鼎大名的人物。相比于陈抟来说,方慕南对于郝大通倒更加耳熟能详。原因吗,自然是得益于著名武侠作家金庸先生的大作。
因此,玉泉院内建有一座全真七子殿。供奉着全真派创始人王重阳座下的七位高徒,正中间的是丘处机,其余几位则分别是马丹阳、谭处端、刘处玄、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对于此殿,方慕南自然也是着意游览了一番。
不知是否因找到了偶像而兴奋,从另一边的通天亭走出玉泉院后,方慕南倒确实精神奕奕了一些。接下来,便是跟着唐诗语一起登华山。
“华山自古一条道”,这句话可不是说假的,从古至今,要爬华山就只有一条路。这条路不是“走的人多了,便有了路”,而是仰仗鬼斧神工在坚硬的花岗岩峭壁上劈凿出的一道险途。没有亲身走过的,实无法切身体会其中艰险奇峻。
进入华山峪,沿溪行山路行走,过五龙桥,溪谷中有巨石挡道,上刻有斗大“鱼石”二字。这鱼石的名字并不是指这块石头的形状似鱼,而是因为在面西的断石上呈现有黄色鱼形,其首尾完备,姿态活跃,栩栩如生,因有此名。传说是清代华山峪出了蛟龙,突然发了大水,蛟龙游到此处被雷神闪击,化为巨石,即鱼石。在鱼石的摩崖石刻下面刻有其来历,上书“光绪十年六月六日,山内蛟起,冲裂巨石至此,中见鱼形,首尾皆具,其事不知所在,因异而识”。
从鱼石上行约百米,可见篆刻在石壁上直径达一米多的“寿山”两个大字,传为陈抟所书。再上行数步,即到王猛台,王猛是东晋永和年间人,少年时曾隐居华山读书,后任尚书令,曾助前秦统一北方和西南的广大地区。王猛台便是王猛隐居华山读书之处。
继续前行,山路更加曲折,行约不远便至希夷峡和石门。希夷峡原名叫张超谷,后因陈抟在此托骨安葬,后人渐更名为希夷峡。过石门南行约一公里处便是莎萝坪,此处原名洞天坪,因栽种莎萝树而得名。莎萝树即菩提树,是从印度引进的树种,相传也为陈抟老祖亲手所植。后也在清光绪十年六月六日,华山峪那次的山洪暴发中冲毁,树及莎萝坪所有建筑全都毁于水患。现今坪上的所有建筑皆为后建。
由桫椤萍南行不远即到药王洞,供奉的是药王孙思邈。再一路南行,经过毛女洞与云门这两处主要景点,便到达青柯坪。登华山的这条路上,青柯坪算是个标志点,从青柯坪以东才是真正爬山的开始。青柯坪之前的这段路,都并不如何艰险。
青柯坪因坪上多生青柯树而得名。坪地面积约四十余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帘洞瀑水下行穿坪而过,是华山最大的坪地。其三面环山,呈圈椅型,四周壑静谷幽,泉石奇秀,浓荫蔽天,翠峰云绕,楼阁掩映,登临如同仙境,有“小蓬莱”的美称。
由坪上放眼环视,可观赏莲花峰、凤凰岭、狮子岭以及水帘洞、和合二仙、二仙下棋、寿星石、凤凰单闪翅、白马过桥、狮子滚绣球、金龟戏玉蟾八个景观,这便是有名的“华青八景”。
唐诗语随身带着部数码相机,一路而来,不时拍照留念。见得此处美景,便又拉着方慕南合影。二人在这里游览一番,略微休息了一会儿之后,便又接着上路。
离青柯坪往东不远便见一巨石,名叫“回心石”。回心石之上便是华山头道险境千尺幢,体弱者到此石处向导通常便会劝其回头下山。表示华山路险,从此开始没有勇气或力气再行登山者,可以在此回心转意。
千尺幢有石梯三百七十余阶,是从凿开的孔洞中穿过,盘旋于悬崖峭壁之上,游人需手握铁索,手足并用,沿陡峭的山路攀登,令人望而生畏。平均坡度达七十度,有的地方几成垂直,上面台阶都可以碰到鼻尖。石阶很窄,皆不满足宽。行经其间,崖壁陡峭,头顶只见一线天光,惊险绝伦。出口名曰“天井”,为“太华咽喉”。若用铁板盖上,则上下无路可走。
方慕南站在回心石上仰头望着面前的千尺幢,深吸了口气,向着唐诗语道:“我们可不可以在这里回心转意,下山转乘缆车?”他小时也是上高爬低,身手敏捷之辈,再高的树也敢爬,现在虽然大了,胆子却也并没弱了多少,只是懒的怕动了。他说这句话并不是因为怕,而是因为懒。这家伙,爬上去得多累,哪有坐缆车来的舒服省力。
“不可以。”唐诗语毫不犹豫的拒绝,在后轻推了他一把,道:“你给我上吧!”
方慕南再次哀叹了一声自己的命运,无奈地手抓铁索,开始攀爬。这千尺幢太陡,石阶又罕,腿不能太过使劲,否则人就会向后倒,主要是*手劲把身子给拽上去。那叫一个累。
上了千尺幢,钻出“天井”,向北折即到了百尺峡,是登山的第二道险途。只见这里危石耸立,直插云表,令人望而生畏。两壁高耸,中间夹有一块从天而降的巨石,上刻“惊心石”三个大字。人从这大石下穿过,确实惊心动魄,生怕这大石从两壁间忽然掉下来。
通过百尺峡后,再经过仙人桥、俯渭崖、黑虎岭等小险处,便到了登山的第三道险途“老君犁沟”,这是夹在陡峭石壁之间的一条沟状险道,深不可测,有石阶五百七十多个。石级依壁临沟而过,传说这里原来没有路,是太上老君登华山时见此处无路可通,牵来青牛一夜间犁成的这条山沟。其形确如耕地时留下的犁沟,所以被称为“老君犁沟”,又叫“老君离垢”,寓意离开尘垢到达仙境的意思。
在沟的尽头是被称为“猢狲愁”的陡壁,顾名思义,连猴子都发愁,就说明这崖壁是多么陡峭了。过了猢狲愁再向前进,就到了华山北峰云台峰。
华山是由一块完整硕大的花岗岩体构成,它的历史衍化可追溯到1.2亿年前,《山海经》载:“太华之山,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其广十里。”
现在的华山有东、西、南、北、中五峰,主峰有南峰“落雁”、东峰“朝阳”、西峰“莲花”,三峰鼎峙,“势飞白云外,影倒黄河里”,人称“天外三峰”。还有云台、玉女二峰相辅于侧,三十六小峰罗列于前,虎踞龙盘,气象森严。华山名字的来源说法很多,通用的说法是华山形似一朵莲花而得名,《水经注》言“远而望之若花状”,古时“华”与“花”通用,故名。
华山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据清代著名学者章太炎考证,“中华”、“”皆因华山而得名。《尚书》里就有关于华山的记载;《史记》中也有黄帝、尧、舜华山巡游的事迹;秦始皇、汉武帝、武则天、唐玄宗等十数位帝王也曾到华山进行过大规模祭祀活动。
华山还是道教名山,《华山记》谓“山顶池中,生千叶莲,服之羽化,因名华山”。乃道教传说中三十六小洞天中的第四洞天,有陈抟、郝大通、贺元希等著名的道教高人在此隐居修道。山上现存七十二个半悬空洞,道观二十余座,其中玉泉院、东道院、镇岳宫被列为全国重点道教宫观。
华山自古便是名山胜地,千百年来留下了无数名人的足迹,也留下了无数故事和古迹。自隋唐以来,李白、杜甫等文人墨客咏华山的诗歌、碑记和游记不下千余篇,摩岩石刻多达上千处。在华山诸多故事中,流传最为广泛的还是神话故事,著名的有“巨灵劈山”、“沉香劈山救母”、“吹箫引凤”等。
华山的著名景区多达二百一十余处,有凌空架设的长空栈道,三面临空的鹞子翻身,以及在峭壁绝崖上凿出的千尺幢、百尺峡、老君犁沟等。其中“华岳仙掌”被列为关中八景之首。
行经两个小时左右的车程后,方慕南与唐诗语在华山脚下的玉泉路下车。这条路因建于华山脚下的道观玉泉院而得名,玉泉院正位于此路的最南端。
两人离西安时退了酒店房间,下车之后拖着行李箱先行到位于玉泉路北段东侧,提前预订的华山金融宾馆入住下榻。
二人一大早便从西安启程出发,此时不过才上午九点多。时间还早,安顿之后略休息片刻,唐诗语便拉着不住抱怨应该先在宾馆里睡上一觉补补早起睡眠不足的方慕南前往华山西山门,准备买票登山。
方慕南着实有些困顿,却是拗不过唐诗语,张嘴打着哈欠不甘愿地被唐诗语拖着走。经过玉泉院时,唐诗语顿住脚步,回头瞧着方慕南懒散无神的样子,道:“看你这副样子,我很怀疑你待会儿登山时会忍不住犯困一头从山上栽下去。……好了,我们先去玉泉院逛逛吧,也让你有时间多休息一会儿,免得你待会儿掉下山去做了鬼还埋怨我是故意害你。”
方慕南打着哈欠地咕哝道:“你本来就是故意的!”
唐诗语笑道:“对,我就是故意的,怎么样?”
方慕南叹道:“所以说了,‘最毒妇人心’。此话诚不欺我!”
唐诗语嘴角翘了翘,没做理会。
……
玉泉院为登临华山的门户,历来登华山的游客多先在此歇脚,随后出发登山。本来唐诗语是打算游了华山下来,看情况的话再行顺便游览下玉泉院与稍远的西岳庙,却是为了方慕南而改变了计划。
玉泉院建于北宋皇佑年间,是道士贾得升为其师陈抟所建造的,也有说是时陈抟老祖本人所建。背依大山,四周古木参天,院内有一泉,泉水甘甜清冽。相传唐玄宗之妹金仙公主在华山修道时,在镇岳宫玉井中汲水洗头,不慎将玉簪掉入水中,却在返回玉泉院后,用泉水洗手时无意中找到了玉簪,方知此泉与玉井相通,于是赐名为玉泉,玉泉院也是因此得名。
玉泉院的风格采用的是江南园林式建筑,以水池为中心,周围配上亭、台、楼、阁等,给人以小见大的印象。其充分利用了优美的自然环境,精心设计,巧妙构造,使山上山下的景色融为一体,整个布局十分严整。院内巨石盘陀,流水潆回,老树虬蟠,绿荫蔽日;更有长廓回区,碑石题记,雕梁画栋,亭榭相望。实乃佳境圣景,让人心旷神怡,烦虑尽消。康有为曾写诗赞道“谷口清泉引曲流,长廊回医树无忧。泉水岳色可忘出,让与希夷睡万秋。”
其中“希夷”所指便是陈抟老祖,名称来源于宋太宗曾赐陈抟“希夷先生”的称号。玉泉院内建有希夷祠,分前、后两殿。前殿左侧是“华山全图碑”,右侧是宋代书法家米芾手书“第一山”石碑。后殿有陈抟塑像。并有陈抟亲手所构建的一座山荪亭,建于一块大石之上,相传陈抟常在此观赏山景,著书立说。
山荪亭下面,有一棵曲屈虬蟠、老态龙钟的古树,传为陈抟手植。因无人修剪,愿怎么长就怎么长,无忧无虑,所以长成今天之形状。虽已有千余年,但仍显得朴茂挺健,生意盎然。唐诗语见这树前有游人照相留影,也拉了方慕南一起合影留念。
山荪亭的西边,有一石洞,是皇佑年间贾得升亲手开凿,洞内有陈抟睡像一尊。据说此像很神奇,有人如果身体哪个部位痛,就用手摸睡像的哪个部位,摸后便不会再痛。
这一系列关于“希夷先生”陈抟的建筑、景点游览下来,让方慕南对这位传说中的“睡仙”大起知己之感,并立即引为偶像。对于陈抟,他其实以前了解不多,只知道个陈抟与宋太祖赵匡胤下棋赢了华山的故事。赵匡胤后来得了天下后,便按照当初的赌约将华山赐给了陈抟,民间有谚云“自此华山不纳粮”。
而现下游览下来,听了作为导游的小道士向他叙述的陈抟生平事迹简介,他才算对陈抟的了解详细起来。得知这位陈抟老祖原来号称是“天下睡仙第一人”,常常一睡百日不起。看看,这功夫、这本事,偶像啊!
玉泉院今属于全真教华山派道观,是华山道教活动的主要场所,全国著名的道教宫观。创派人乃南宋时期全真七子之一的郝大通,也是鼎鼎大名的人物。相比于陈抟来说,方慕南对于郝大通倒更加耳熟能详。原因吗,自然是得益于著名武侠作家金庸先生的大作。
因此,玉泉院内建有一座全真七子殿。供奉着全真派创始人王重阳座下的七位高徒,正中间的是丘处机,其余几位则分别是马丹阳、谭处端、刘处玄、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对于此殿,方慕南自然也是着意游览了一番。
不知是否因找到了偶像而兴奋,从另一边的通天亭走出玉泉院后,方慕南倒确实精神奕奕了一些。接下来,便是跟着唐诗语一起登华山。
“华山自古一条道”,这句话可不是说假的,从古至今,要爬华山就只有一条路。这条路不是“走的人多了,便有了路”,而是仰仗鬼斧神工在坚硬的花岗岩峭壁上劈凿出的一道险途。没有亲身走过的,实无法切身体会其中艰险奇峻。
进入华山峪,沿溪行山路行走,过五龙桥,溪谷中有巨石挡道,上刻有斗大“鱼石”二字。这鱼石的名字并不是指这块石头的形状似鱼,而是因为在面西的断石上呈现有黄色鱼形,其首尾完备,姿态活跃,栩栩如生,因有此名。传说是清代华山峪出了蛟龙,突然发了大水,蛟龙游到此处被雷神闪击,化为巨石,即鱼石。在鱼石的摩崖石刻下面刻有其来历,上书“光绪十年六月六日,山内蛟起,冲裂巨石至此,中见鱼形,首尾皆具,其事不知所在,因异而识”。
从鱼石上行约百米,可见篆刻在石壁上直径达一米多的“寿山”两个大字,传为陈抟所书。再上行数步,即到王猛台,王猛是东晋永和年间人,少年时曾隐居华山读书,后任尚书令,曾助前秦统一北方和西南的广大地区。王猛台便是王猛隐居华山读书之处。
继续前行,山路更加曲折,行约不远便至希夷峡和石门。希夷峡原名叫张超谷,后因陈抟在此托骨安葬,后人渐更名为希夷峡。过石门南行约一公里处便是莎萝坪,此处原名洞天坪,因栽种莎萝树而得名。莎萝树即菩提树,是从印度引进的树种,相传也为陈抟老祖亲手所植。后也在清光绪十年六月六日,华山峪那次的山洪暴发中冲毁,树及莎萝坪所有建筑全都毁于水患。现今坪上的所有建筑皆为后建。
由桫椤萍南行不远即到药王洞,供奉的是药王孙思邈。再一路南行,经过毛女洞与云门这两处主要景点,便到达青柯坪。登华山的这条路上,青柯坪算是个标志点,从青柯坪以东才是真正爬山的开始。青柯坪之前的这段路,都并不如何艰险。
青柯坪因坪上多生青柯树而得名。坪地面积约四十余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帘洞瀑水下行穿坪而过,是华山最大的坪地。其三面环山,呈圈椅型,四周壑静谷幽,泉石奇秀,浓荫蔽天,翠峰云绕,楼阁掩映,登临如同仙境,有“小蓬莱”的美称。
由坪上放眼环视,可观赏莲花峰、凤凰岭、狮子岭以及水帘洞、和合二仙、二仙下棋、寿星石、凤凰单闪翅、白马过桥、狮子滚绣球、金龟戏玉蟾八个景观,这便是有名的“华青八景”。
唐诗语随身带着部数码相机,一路而来,不时拍照留念。见得此处美景,便又拉着方慕南合影。二人在这里游览一番,略微休息了一会儿之后,便又接着上路。
离青柯坪往东不远便见一巨石,名叫“回心石”。回心石之上便是华山头道险境千尺幢,体弱者到此石处向导通常便会劝其回头下山。表示华山路险,从此开始没有勇气或力气再行登山者,可以在此回心转意。
千尺幢有石梯三百七十余阶,是从凿开的孔洞中穿过,盘旋于悬崖峭壁之上,游人需手握铁索,手足并用,沿陡峭的山路攀登,令人望而生畏。平均坡度达七十度,有的地方几成垂直,上面台阶都可以碰到鼻尖。石阶很窄,皆不满足宽。行经其间,崖壁陡峭,头顶只见一线天光,惊险绝伦。出口名曰“天井”,为“太华咽喉”。若用铁板盖上,则上下无路可走。
方慕南站在回心石上仰头望着面前的千尺幢,深吸了口气,向着唐诗语道:“我们可不可以在这里回心转意,下山转乘缆车?”他小时也是上高爬低,身手敏捷之辈,再高的树也敢爬,现在虽然大了,胆子却也并没弱了多少,只是懒的怕动了。他说这句话并不是因为怕,而是因为懒。这家伙,爬上去得多累,哪有坐缆车来的舒服省力。
“不可以。”唐诗语毫不犹豫的拒绝,在后轻推了他一把,道:“你给我上吧!”
方慕南再次哀叹了一声自己的命运,无奈地手抓铁索,开始攀爬。这千尺幢太陡,石阶又罕,腿不能太过使劲,否则人就会向后倒,主要是*手劲把身子给拽上去。那叫一个累。
上了千尺幢,钻出“天井”,向北折即到了百尺峡,是登山的第二道险途。只见这里危石耸立,直插云表,令人望而生畏。两壁高耸,中间夹有一块从天而降的巨石,上刻“惊心石”三个大字。人从这大石下穿过,确实惊心动魄,生怕这大石从两壁间忽然掉下来。
通过百尺峡后,再经过仙人桥、俯渭崖、黑虎岭等小险处,便到了登山的第三道险途“老君犁沟”,这是夹在陡峭石壁之间的一条沟状险道,深不可测,有石阶五百七十多个。石级依壁临沟而过,传说这里原来没有路,是太上老君登华山时见此处无路可通,牵来青牛一夜间犁成的这条山沟。其形确如耕地时留下的犁沟,所以被称为“老君犁沟”,又叫“老君离垢”,寓意离开尘垢到达仙境的意思。
在沟的尽头是被称为“猢狲愁”的陡壁,顾名思义,连猴子都发愁,就说明这崖壁是多么陡峭了。过了猢狲愁再向前进,就到了华山北峰云台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