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黑脸走进来的儿子,孟可心想捂脸,这算是背后议人事非被逮个正着吗?好像也不能说是背后,他们可是站在大殿上。
“各位对我的后院很感兴趣啊?”李东阳冷冷问道,大殿内一片安静,百官纷纷低头不敢迎接李东阳的眼神。
讲真的,他们对眼前的逍遥王一点都不熟悉,逍遥王也不上朝,也不参加宴会,整一高冷男神,如今被人逮个现形,他们也很尴尬呀。
“本王要娶什么人由不得别人指手画脚,本王的王妃自己选,侧妃也是自己选,哪怕一个通房,本王不认可也休想进入本王的后院。”
话讲完,李东阳来到了大殿尽头,福公公搬了一把椅子摆到龙案旁边恭请李东阳入座。
抬脚来到龙案旁边坐下,李东阳的目光再次扫向百官,百官继续低头,没有胆子迎接逍遥王的凝视,那眼神太冷太吓人。
“本王的话听懂了吗?”李东阳冷冷问道。
“懂了。”百官回答,一点反抗之心都没有,生怕自己回慢了被王爷惦记上回头给他们穿小鞋。
“我不知道今天这种情况是第几次,但是我希望是最后一次,我的后院由我做主,尔等无须多言。”
“臣等遵王令。”百官跪下,那叫一个老实啊。
孟可心瞅了一圈,第一次发现原来百官这么好欺负,只是几句就让他们老实跪倒一片,连个异声都没有。
不过讲真的,气场全开的大儿子真的好帅!
孟可心没有吃醋,只有满满的骄傲,这才是她的儿子,坐这一坐势如猛虎,压的百官不敢喘大气。
李东阳让百官起身,这才看向孟可心,问道:“娘,国事议完了吗?”
“议完了吗?”
孟可心也不知道,把目光投向百官,百官能说什么呢,他们今天就没打算议国事,不对,逍遥王后院的事也是国事。
只是现在百官不敢说,于是一个个点头表示议完了,如果君主愿意他们可以现在滚出大殿,把时间留给这对母子。
没看到逍遥王坐在龙案叫的不是君主,而是叫娘,话说他们也想这么叫,可惜没机会,只能暗搓搓羡慕。
“有本早奏,无本退朝。”福公公抓住机会喊了一嗓子,百官行礼恭送君主与王爷。
“农部的官员留下,其他大臣可以退下。”李东阳突然说道,这才起身扶住孟可心,准备退朝。
正准备离去的百官愣了愣,纷纷看向大司农等人,不知道逍遥王今天进宫什么事。
要知道逍遥上次提供的土豆可以说救活了三分之一的吴国百姓。
难道逍遥王又寻找了什么好种子?这下子不用担心吴国百姓饿肚子了,真心好期待有木有。
有好事的已经开始向老太傅打听消息,老太傅是一问三知,这事他真的不一点消息都没得到。
再说昨天王爷回归一直在忙,今天百官不顾休沐齐齐上朝,是想夺了奉阳的王妃封号,哪有时间关心别的啊。
老太傅虽然不用想招夺了奉阳的正妃封号,但是他得想招保下奉阳,所以也跟着一夜未睡好,一直在准备舌战百官。
事实证明老太傅的战斗力还是很强悍滴,就算李东阳不出现,老太傅也不会败北。
“儿子,你这是对农业有了看法啊。”孟可心边走边问道。
“都说国富民强,想要把老百姓变的强如猛虎,第一件事情就是解决他们的吃食,一个吃不饱穿不暖的百姓,强能强到哪儿去,所以农业发展必须放到首位......”
李东阳边走边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孟可心听的直点头,大儿子说的有道理。
他吴国百姓凭什么如此忠心,还不是当年先皇在位时爱民如子,吴国百姓能吃饱穿暖,三国之中,只有吴国百姓生活最好。
不管郑国与龙元国承认不承认,这点他们都无法抹灭。
也正是因为如此吴国灭亡后,一批又一批吴国旧民涌出来保护皇室,在吴国复国时,旗号一打出,八方响应。
只要是吴国曾经的地盘,就没有不拥护起义军的百姓,这就是吴国的号召力。
这会李东阳提出富民政策,孟可心是一万个赞成。
农官跟在二人身后,一直来到暖心阁,孟可心坐定后又让太监给大司农等人奉坐,这才开始今天的议事。
原本李东阳是想找孟可心商议,等到三天休沐结束后再招大臣议一议,这会他们自己不想休息,那就别怪他拉壮工。
李东阳把自己写的奏折递给孟可心,孟可心翻开仔细观看,李东阳则是与大司农等官员聊天,寻问他们对种地的看法与见解。
怎么把地种好,怎么让种下的种子丰收,这些都极为重要,李东阳要看看大司农等人懂不懂种地。
记得前世不少农官连地里的庄稼都认不齐,指望这种农官种地,那会饿掉大牙滴。
好在孟可心很会用人,强将手下无弱兵,大司农等官员说到种地两眼放光,那是从土壤到季节讲的头头是道。
头道肥,二道肥,讲起来比李东阳这个门外汉强太多,李东阳听的暗自点头,他可以放心的把任务交到他们手上了。
孟可心粗略看了一遍,眼底难掩震惊之色,她把手里的奏折合上,然后递给福公公,让福公公传给大司农等官员观看。
大司农第一个接过,在大司农观看时,他身边的官员也伸着脑袋一块看,当看到杂交水稻时,大司农猛的抬头看向李东阳。
双目炯炯的问道:“王爷,您写的可是真的?”
“是不是真的需要你们实验,理论与实践结合才能出真理,若是实验证明是真的,那是吴国百姓之福。”
李东阳淡笑道,他没整过杂交稻,是不是真的也不敢确定,万一是真的呢。
大司农频频点头,相当认可王爷的说法,这种事情说的再好不如实践好,整块实验田费不了多少事,万一事成那是百姓之福。
若真的一亩可产几百斤,这份功劳,呵呵,大司农笑了。
“各位对我的后院很感兴趣啊?”李东阳冷冷问道,大殿内一片安静,百官纷纷低头不敢迎接李东阳的眼神。
讲真的,他们对眼前的逍遥王一点都不熟悉,逍遥王也不上朝,也不参加宴会,整一高冷男神,如今被人逮个现形,他们也很尴尬呀。
“本王要娶什么人由不得别人指手画脚,本王的王妃自己选,侧妃也是自己选,哪怕一个通房,本王不认可也休想进入本王的后院。”
话讲完,李东阳来到了大殿尽头,福公公搬了一把椅子摆到龙案旁边恭请李东阳入座。
抬脚来到龙案旁边坐下,李东阳的目光再次扫向百官,百官继续低头,没有胆子迎接逍遥王的凝视,那眼神太冷太吓人。
“本王的话听懂了吗?”李东阳冷冷问道。
“懂了。”百官回答,一点反抗之心都没有,生怕自己回慢了被王爷惦记上回头给他们穿小鞋。
“我不知道今天这种情况是第几次,但是我希望是最后一次,我的后院由我做主,尔等无须多言。”
“臣等遵王令。”百官跪下,那叫一个老实啊。
孟可心瞅了一圈,第一次发现原来百官这么好欺负,只是几句就让他们老实跪倒一片,连个异声都没有。
不过讲真的,气场全开的大儿子真的好帅!
孟可心没有吃醋,只有满满的骄傲,这才是她的儿子,坐这一坐势如猛虎,压的百官不敢喘大气。
李东阳让百官起身,这才看向孟可心,问道:“娘,国事议完了吗?”
“议完了吗?”
孟可心也不知道,把目光投向百官,百官能说什么呢,他们今天就没打算议国事,不对,逍遥王后院的事也是国事。
只是现在百官不敢说,于是一个个点头表示议完了,如果君主愿意他们可以现在滚出大殿,把时间留给这对母子。
没看到逍遥王坐在龙案叫的不是君主,而是叫娘,话说他们也想这么叫,可惜没机会,只能暗搓搓羡慕。
“有本早奏,无本退朝。”福公公抓住机会喊了一嗓子,百官行礼恭送君主与王爷。
“农部的官员留下,其他大臣可以退下。”李东阳突然说道,这才起身扶住孟可心,准备退朝。
正准备离去的百官愣了愣,纷纷看向大司农等人,不知道逍遥王今天进宫什么事。
要知道逍遥上次提供的土豆可以说救活了三分之一的吴国百姓。
难道逍遥王又寻找了什么好种子?这下子不用担心吴国百姓饿肚子了,真心好期待有木有。
有好事的已经开始向老太傅打听消息,老太傅是一问三知,这事他真的不一点消息都没得到。
再说昨天王爷回归一直在忙,今天百官不顾休沐齐齐上朝,是想夺了奉阳的王妃封号,哪有时间关心别的啊。
老太傅虽然不用想招夺了奉阳的正妃封号,但是他得想招保下奉阳,所以也跟着一夜未睡好,一直在准备舌战百官。
事实证明老太傅的战斗力还是很强悍滴,就算李东阳不出现,老太傅也不会败北。
“儿子,你这是对农业有了看法啊。”孟可心边走边问道。
“都说国富民强,想要把老百姓变的强如猛虎,第一件事情就是解决他们的吃食,一个吃不饱穿不暖的百姓,强能强到哪儿去,所以农业发展必须放到首位......”
李东阳边走边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孟可心听的直点头,大儿子说的有道理。
他吴国百姓凭什么如此忠心,还不是当年先皇在位时爱民如子,吴国百姓能吃饱穿暖,三国之中,只有吴国百姓生活最好。
不管郑国与龙元国承认不承认,这点他们都无法抹灭。
也正是因为如此吴国灭亡后,一批又一批吴国旧民涌出来保护皇室,在吴国复国时,旗号一打出,八方响应。
只要是吴国曾经的地盘,就没有不拥护起义军的百姓,这就是吴国的号召力。
这会李东阳提出富民政策,孟可心是一万个赞成。
农官跟在二人身后,一直来到暖心阁,孟可心坐定后又让太监给大司农等人奉坐,这才开始今天的议事。
原本李东阳是想找孟可心商议,等到三天休沐结束后再招大臣议一议,这会他们自己不想休息,那就别怪他拉壮工。
李东阳把自己写的奏折递给孟可心,孟可心翻开仔细观看,李东阳则是与大司农等官员聊天,寻问他们对种地的看法与见解。
怎么把地种好,怎么让种下的种子丰收,这些都极为重要,李东阳要看看大司农等人懂不懂种地。
记得前世不少农官连地里的庄稼都认不齐,指望这种农官种地,那会饿掉大牙滴。
好在孟可心很会用人,强将手下无弱兵,大司农等官员说到种地两眼放光,那是从土壤到季节讲的头头是道。
头道肥,二道肥,讲起来比李东阳这个门外汉强太多,李东阳听的暗自点头,他可以放心的把任务交到他们手上了。
孟可心粗略看了一遍,眼底难掩震惊之色,她把手里的奏折合上,然后递给福公公,让福公公传给大司农等官员观看。
大司农第一个接过,在大司农观看时,他身边的官员也伸着脑袋一块看,当看到杂交水稻时,大司农猛的抬头看向李东阳。
双目炯炯的问道:“王爷,您写的可是真的?”
“是不是真的需要你们实验,理论与实践结合才能出真理,若是实验证明是真的,那是吴国百姓之福。”
李东阳淡笑道,他没整过杂交稻,是不是真的也不敢确定,万一是真的呢。
大司农频频点头,相当认可王爷的说法,这种事情说的再好不如实践好,整块实验田费不了多少事,万一事成那是百姓之福。
若真的一亩可产几百斤,这份功劳,呵呵,大司农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