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伐俄
第175章:伐俄
“你懂什么,这是关系我朝长治久安的大事情,”王财白了周秀英一眼,转头对韩寒彰继续道,“断根那就算了,反正你要记住一点,日本的局势现在是冰火交加,关东军要坚决支持幕府,保住统仁,如果统仁死了,那继任的日本天皇一定要和他老子一样容易糊弄的,送到皇族的福寿膏还要继续送,他们要多少,你们就送多少。”
“是,臣这就派得力手下去日本督办此事。”韩寒彰点头应道。
“派范例去,他脑子清楚,做事情果断,给他临机专断之权,毕要的时候可以调动关东军。”说完王财走到殿门口看着紫禁城内一眼望不到边的层层楼宇叹了口气,中华崛起之路到底还有多远?
接到命令的关外大军立刻开始了全线反攻,失去了俄军的支持,分驻各地满清残兵一触即溃,非死即降,一个月之内各路新军就收复了先前的失地,新十四军与湘军第一军作为全军的先头部队,首先击溃了清军在内兴安岭的最后一道防线,赶在伪清廷逃出城之前包围了嫩江府,上到伪琪祥帝,下到鸾舆司驾一个都没有跑掉,两支部队架起大炮连轰了两天,奕欣就陪着六岁的伪琪祥双手捧着玉玺,大开南门向丁汝昌、左宗棠投降。颇有戏剧性的是丁汝昌、左宗棠两人都是前清旧臣,可说清廷是亡在了他自己将军的战刀之下。时至今日,统治中国二百多年地大清帝国终于彻底覆灭了(关于清廷的处理将在后文详述)。
就在各国舆论纷纷认为中国人将会在边境线上停下脚步,中俄两国将重开和谈的时候,随着总参的一声令下,帝国大军毫不犹豫的跨过了阿穆尔河,正式攻入了俄罗斯帝国境内,三天之内连克布拉戈维什斯克(海兰泡)。巴哈罗夫斯克(伯力),尼古拉耶夫斯克(庙街)。本来在东北亚就驻军不多的俄国一下子手忙脚乱的穷于应付,从阿尔丹,雅库茨克,博代博等地分调俄军防堵,但前者是有备而来,后者是穷于应付,又吃了兵力不足。逐次投入地大亏,连战连败,帝**队一举夺回被卖国的满清政府出卖地锡霍特山两侧,包括库叶岛在内的所有土地,被老毛子屠杀蹂躏的当地百姓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很多逃回关内参军的士兵重新回到阔别已久的故土都忍不住热泪盈眶,原来熟悉的村子、屋宇都被俄国人烧成了灰烬,原来美丽的姑娘都如同乞丐般蓬头垢面。这种凄惨地景象深深的刺激着每一个士兵,当衣衫褴褛的同胞们拿出他们仅有的粮食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欢迎他们时,士兵们忍不住失声痛哭。虽然被老毛子的铁蹄践踏过,但是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深深的印着中华地印迹,他们永远都属于中国。
虽然战前多次强调过军纪,但内心的屈辱让士兵们毫不留情的对待每一个被俘的俄军士兵。几场激烈的战斗之后居然没有抓到一个俄军战俘,所有在战场上放下武器的俄军士兵都被惨酷地杀死,这些白种人的尸体被随意的丢弃在山野之间任由各种动物撕咬,这是对强盗的报复,也是对惨死同胞的祭奠。
收复失地后,各路大军继续推进,根据之前的战役布署,新一、二、三、四、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军,以及湘军第一军将向阿尔丹方向攻击,而左二军与几支防军部队将转道鄂霍次克攻入堪察加半岛。为了保证两个方向上的突击力量。总参再次请示帝国皇帝。继续增兵关外,由于国内局势的日渐稳定与大规模扩军政策下几十个新式陆军师的成立。帝国皇帝毫不犹豫的批准了这一增兵计划,十四支荣誉新军除了留在京师保卫帝国政府地新九军、新十军以外,十二支新军主力以及王冠三、王藩地两个骑兵团全部调到了俄罗斯战场,加上整编后的关外防军180师郑洞国部,181师樊有期部,182师汤城部、183师张仲康部,帝国投入到俄罗斯战场地军队总数已经突破了十二万人,占据了俄罗斯战场的绝对优势。
发生在中华帝国北疆的战局产生了如此天番地复的变化,当真让世界各国大跌眼镜,一向以欧洲强国自居的俄罗斯居然被中国打得如此狼狈,不但吞并黑龙江的计划破产,连自己的远东都要搭上去,连遭惨败的沙俄政府根本已经无心再战,为了防止局面进一步恶化,沙俄政府马上扩军备战,到处征招民夫入伍,亚历山大二世甚至下了总动员令,所有十六岁以上,六十岁以下的俄国男子都必须参军,可惜的是接连几次大战打得俄国人国库空虚,就算把早已淘汰的前装滑膛枪发到部队去,四、五个士兵也分不到一杆枪,军力的脆弱迫使俄国人不断的向欧洲各国派出特使,请求他们出面调停,但是中国人到底打得是什么算盘,洋人们都弄不清楚,他们也不知道这位年青的帝国皇帝到底想让他的军队前进到什么地方,因此除了英国与普鲁士两个国家愿意出面帮忙以外,其他各国都表示爱莫能助,普鲁士是因为与中、俄两国关系都不错,也想借俄罗斯的力量帮助自己统一德意志,不愿意他过分削弱,而英国则恰恰相反,英国人到是希望俄国人多栽几个跟头,但是他们不愿意看到中华帝国重新崛起,因此这两国都积极的周旋于京师与圣彼德堡之间,希望能劝说帝国政府放弃进一步的军事行动。
可是令他们大吃一惊的是,帝国政府开出的条件离谱的吓人,其他各项条款都可以商量,唯独这让俄罗斯割让勒克玛河以东的所有土地这一条俄国人是根本不可能答应的,这等于一下子让俄罗斯割掉了五分之二的土地,自十七世纪以来沙俄东扩的努力全部付之东流。这中华帝国的皇帝也未免太贪心了吧!焦头烂额的沙俄政府到底还有些血性,这些习惯了抢劫别人的匪徒却受不了被别人打劫,面对英、普两国传回的消息,气的大骂费雅喀人(当时沙俄对中国人的蔑称)无耻,当即下令驻欧洲的俄军想尽一切办法东进,而在俄军主力到达之前,远东的俄军必需想尽一切办法拖住中国人。但是这只能是俄罗斯政治家们一项情愿的想法,农奴制的俄国极其落后,除了乌拉尔山以东的地方靠近欧洲还算过得去以外,俄罗斯大部分的土地都是环境恶劣,交通不便的苦寒之地,从乌拉尔山以东调兵赶到东北亚最快也要三个月的时间,而这三个月的时间中国人会在那里坐着等吗?当然不会,原本就是做了以战近和的打算,帝**队根本就不会有任何心慈手软。
首先取得突破的是阿尔丹方向,在阿尔丹河下游,帝**队一举歼灭了从博代博和雅库茨克赶来阻击的一万俄军,包围了阿尔丹城,先头部队新七军陈平安部甚至一直打到了奥廖克明斯克。作为机动部队的王冠三、王藩的二千骑兵在千里平原上如入无人之境,他们一路之上到处杀人放火,破坏俄军的后勤补给基地,避开赶赴前线的俄军主力,却对他们身后的辎重部队大打出手,再现飞将军之威名。而杀入堪察加半岛的帝国大军也是一路势如破竹,他们沿着鄂霍次克海岸线推进,越过科雷玛河,在马加丹击败了督军格里耶夫率领的一千俄军,顺利的攻克了马加丹。
仅仅两个月的时间,迈出国门的帝国大军就把俄罗斯远东地区搅得是天翻地覆,不断传回国内的好消息与关外百姓对帝国政府的歌功颂德让帝国政府的威望空前提高,此前一直对王财穷兵黩武大肆声讨的文人学士也一改口风,用各种文章诗词来称颂当今皇上“再现唐汉之雄风”,自开战后《国闻报》连篇累牍的宣传民族意识终于见到了效果,老百姓的民族自豪感随着一个又一个的胜利而不断的膨胀,以前见了洋人卑躬屈膝的国人终于也尝到了挺起腰杆子的滋味。
这一切都在不断的刺激着困守西南的石达开,张遂谋从京师送回的一个又一个捷报让翼王不得不承认,虽然他也在努力的发展洋务,但是云、贵、桂三省与王财领导下的帝国政府差距反而是越来越大了,石达开非常清楚,虽然现在王财十四支主力有十二支调到了关外,但是在他的扩军计划下建立起来的几十支新式陆军,随便哪一个放到云、贵、桂来都很难找到对手,难得自己真的要坐着等到王财动手吗?
相关史实:
1、费雅喀人:今尼赫人,不属于通古斯人,是古代西伯利亚人的后裔,生活在库页岛附近。
[奉献]
第175章:伐俄
“你懂什么,这是关系我朝长治久安的大事情,”王财白了周秀英一眼,转头对韩寒彰继续道,“断根那就算了,反正你要记住一点,日本的局势现在是冰火交加,关东军要坚决支持幕府,保住统仁,如果统仁死了,那继任的日本天皇一定要和他老子一样容易糊弄的,送到皇族的福寿膏还要继续送,他们要多少,你们就送多少。”
“是,臣这就派得力手下去日本督办此事。”韩寒彰点头应道。
“派范例去,他脑子清楚,做事情果断,给他临机专断之权,毕要的时候可以调动关东军。”说完王财走到殿门口看着紫禁城内一眼望不到边的层层楼宇叹了口气,中华崛起之路到底还有多远?
接到命令的关外大军立刻开始了全线反攻,失去了俄军的支持,分驻各地满清残兵一触即溃,非死即降,一个月之内各路新军就收复了先前的失地,新十四军与湘军第一军作为全军的先头部队,首先击溃了清军在内兴安岭的最后一道防线,赶在伪清廷逃出城之前包围了嫩江府,上到伪琪祥帝,下到鸾舆司驾一个都没有跑掉,两支部队架起大炮连轰了两天,奕欣就陪着六岁的伪琪祥双手捧着玉玺,大开南门向丁汝昌、左宗棠投降。颇有戏剧性的是丁汝昌、左宗棠两人都是前清旧臣,可说清廷是亡在了他自己将军的战刀之下。时至今日,统治中国二百多年地大清帝国终于彻底覆灭了(关于清廷的处理将在后文详述)。
就在各国舆论纷纷认为中国人将会在边境线上停下脚步,中俄两国将重开和谈的时候,随着总参的一声令下,帝国大军毫不犹豫的跨过了阿穆尔河,正式攻入了俄罗斯帝国境内,三天之内连克布拉戈维什斯克(海兰泡)。巴哈罗夫斯克(伯力),尼古拉耶夫斯克(庙街)。本来在东北亚就驻军不多的俄国一下子手忙脚乱的穷于应付,从阿尔丹,雅库茨克,博代博等地分调俄军防堵,但前者是有备而来,后者是穷于应付,又吃了兵力不足。逐次投入地大亏,连战连败,帝**队一举夺回被卖国的满清政府出卖地锡霍特山两侧,包括库叶岛在内的所有土地,被老毛子屠杀蹂躏的当地百姓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很多逃回关内参军的士兵重新回到阔别已久的故土都忍不住热泪盈眶,原来熟悉的村子、屋宇都被俄国人烧成了灰烬,原来美丽的姑娘都如同乞丐般蓬头垢面。这种凄惨地景象深深的刺激着每一个士兵,当衣衫褴褛的同胞们拿出他们仅有的粮食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欢迎他们时,士兵们忍不住失声痛哭。虽然被老毛子的铁蹄践踏过,但是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深深的印着中华地印迹,他们永远都属于中国。
虽然战前多次强调过军纪,但内心的屈辱让士兵们毫不留情的对待每一个被俘的俄军士兵。几场激烈的战斗之后居然没有抓到一个俄军战俘,所有在战场上放下武器的俄军士兵都被惨酷地杀死,这些白种人的尸体被随意的丢弃在山野之间任由各种动物撕咬,这是对强盗的报复,也是对惨死同胞的祭奠。
收复失地后,各路大军继续推进,根据之前的战役布署,新一、二、三、四、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军,以及湘军第一军将向阿尔丹方向攻击,而左二军与几支防军部队将转道鄂霍次克攻入堪察加半岛。为了保证两个方向上的突击力量。总参再次请示帝国皇帝。继续增兵关外,由于国内局势的日渐稳定与大规模扩军政策下几十个新式陆军师的成立。帝国皇帝毫不犹豫的批准了这一增兵计划,十四支荣誉新军除了留在京师保卫帝国政府地新九军、新十军以外,十二支新军主力以及王冠三、王藩地两个骑兵团全部调到了俄罗斯战场,加上整编后的关外防军180师郑洞国部,181师樊有期部,182师汤城部、183师张仲康部,帝国投入到俄罗斯战场地军队总数已经突破了十二万人,占据了俄罗斯战场的绝对优势。
发生在中华帝国北疆的战局产生了如此天番地复的变化,当真让世界各国大跌眼镜,一向以欧洲强国自居的俄罗斯居然被中国打得如此狼狈,不但吞并黑龙江的计划破产,连自己的远东都要搭上去,连遭惨败的沙俄政府根本已经无心再战,为了防止局面进一步恶化,沙俄政府马上扩军备战,到处征招民夫入伍,亚历山大二世甚至下了总动员令,所有十六岁以上,六十岁以下的俄国男子都必须参军,可惜的是接连几次大战打得俄国人国库空虚,就算把早已淘汰的前装滑膛枪发到部队去,四、五个士兵也分不到一杆枪,军力的脆弱迫使俄国人不断的向欧洲各国派出特使,请求他们出面调停,但是中国人到底打得是什么算盘,洋人们都弄不清楚,他们也不知道这位年青的帝国皇帝到底想让他的军队前进到什么地方,因此除了英国与普鲁士两个国家愿意出面帮忙以外,其他各国都表示爱莫能助,普鲁士是因为与中、俄两国关系都不错,也想借俄罗斯的力量帮助自己统一德意志,不愿意他过分削弱,而英国则恰恰相反,英国人到是希望俄国人多栽几个跟头,但是他们不愿意看到中华帝国重新崛起,因此这两国都积极的周旋于京师与圣彼德堡之间,希望能劝说帝国政府放弃进一步的军事行动。
可是令他们大吃一惊的是,帝国政府开出的条件离谱的吓人,其他各项条款都可以商量,唯独这让俄罗斯割让勒克玛河以东的所有土地这一条俄国人是根本不可能答应的,这等于一下子让俄罗斯割掉了五分之二的土地,自十七世纪以来沙俄东扩的努力全部付之东流。这中华帝国的皇帝也未免太贪心了吧!焦头烂额的沙俄政府到底还有些血性,这些习惯了抢劫别人的匪徒却受不了被别人打劫,面对英、普两国传回的消息,气的大骂费雅喀人(当时沙俄对中国人的蔑称)无耻,当即下令驻欧洲的俄军想尽一切办法东进,而在俄军主力到达之前,远东的俄军必需想尽一切办法拖住中国人。但是这只能是俄罗斯政治家们一项情愿的想法,农奴制的俄国极其落后,除了乌拉尔山以东的地方靠近欧洲还算过得去以外,俄罗斯大部分的土地都是环境恶劣,交通不便的苦寒之地,从乌拉尔山以东调兵赶到东北亚最快也要三个月的时间,而这三个月的时间中国人会在那里坐着等吗?当然不会,原本就是做了以战近和的打算,帝**队根本就不会有任何心慈手软。
首先取得突破的是阿尔丹方向,在阿尔丹河下游,帝**队一举歼灭了从博代博和雅库茨克赶来阻击的一万俄军,包围了阿尔丹城,先头部队新七军陈平安部甚至一直打到了奥廖克明斯克。作为机动部队的王冠三、王藩的二千骑兵在千里平原上如入无人之境,他们一路之上到处杀人放火,破坏俄军的后勤补给基地,避开赶赴前线的俄军主力,却对他们身后的辎重部队大打出手,再现飞将军之威名。而杀入堪察加半岛的帝国大军也是一路势如破竹,他们沿着鄂霍次克海岸线推进,越过科雷玛河,在马加丹击败了督军格里耶夫率领的一千俄军,顺利的攻克了马加丹。
仅仅两个月的时间,迈出国门的帝国大军就把俄罗斯远东地区搅得是天翻地覆,不断传回国内的好消息与关外百姓对帝国政府的歌功颂德让帝国政府的威望空前提高,此前一直对王财穷兵黩武大肆声讨的文人学士也一改口风,用各种文章诗词来称颂当今皇上“再现唐汉之雄风”,自开战后《国闻报》连篇累牍的宣传民族意识终于见到了效果,老百姓的民族自豪感随着一个又一个的胜利而不断的膨胀,以前见了洋人卑躬屈膝的国人终于也尝到了挺起腰杆子的滋味。
这一切都在不断的刺激着困守西南的石达开,张遂谋从京师送回的一个又一个捷报让翼王不得不承认,虽然他也在努力的发展洋务,但是云、贵、桂三省与王财领导下的帝国政府差距反而是越来越大了,石达开非常清楚,虽然现在王财十四支主力有十二支调到了关外,但是在他的扩军计划下建立起来的几十支新式陆军,随便哪一个放到云、贵、桂来都很难找到对手,难得自己真的要坐着等到王财动手吗?
相关史实:
1、费雅喀人:今尼赫人,不属于通古斯人,是古代西伯利亚人的后裔,生活在库页岛附近。
[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