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公子跟随先生出府,便遇见一个穿得破破烂烂的叫花子靠在人家门上行乞,就对先生说:“这个叫花子真是可怜。”
先生忙纠正说:“读书人不能这样说话,应该把‘叫花子’称呼做‘把门将’才对。”
公子便心记下来。又走了一程来到田野,见有人在放火烧荒。公子不知情,吓得大惊失色道:“先生快看,哪儿失火了。”
先生看去,便对公子说:“不能说失火,应该称呼为‘放红光’”。
师生俩走到一条老牛身边,老牛尾巴一掀,**往下一搓拉下一大泡牛屎,砸得地面啪啪直响。公子忙说:“这泡牛屎真大!”
先生一听赶忙又更正说:“不能叫牛屎,记住应该叫‘黄金粮’”。
正巧有只大老鼠爬出洞,在公子面前大摇大摆的爬动。公子正瞧得出神,不巧,突然从什么地方窜出一条狗来,把老鼠吓得一溜烟跑了。公子见此愤怒地对着狗骂:“滚开!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先生听见急忙又纠正道:“不能直截了当叫狗,应该叫称为‘汪汪汪’”
公子跟先生出了这趟门,学了不少新名词,收获挺大,心里挺得意。回府后仍在不断念叨,牢牢记在心头。没过一些天,也就是昨天,赶上董老爷过生日,请了众亲朋上门作客庆贺。席间,董老爷为了把欢乐气氛搞得浓一点,就让本族子弟即席吟诗作对,让来宾见识见识家族后生的文才,以显耀家族。
首先是一个本家的孩子,与老爷的公子同辈,上学堂才两年。听了老爷的提议,就站出来抛砖引玉吟诵道:“满堂尽是白玉香,高楼四季书声朗,一日三餐燕窝汤,祖宗八代是书香。”
小书生吟完诗,满堂人夸赞不绝,说小书生将来定能博取功名,中头名状元。有个老秀才更是摇头晃脑地评论说:“好诗,好诗,虽然四句诗中结尾处出现两个香字,犯了诗家大忌。但纵观通遍诗文却不失非凡气度,此乃具有李白、杜甫之才也。”
小书生父亲一听,高兴得起身连连向在坐的人作谢。老爷见本家子侄出了风头,便把眼光落后自已的儿子身上,希望儿子能为他争口气。先生也在示意自己的学生,要他赶快站出来吟诵一首,别丢失了风头。众人的眼球全转过来瞧着公子,都很想见识一下公子的文才。
公子没办法,在众目睽睽之下只好是赶鸭子上架,爬起身来勉强应对。他实在想不出新意,便灵机一动顺着刚才小书生所吟的诗句上套。谁知刚开口就放了差,只听公子吟诵道:“满堂尽是把门将,”
此句一出便把满堂人惊呆了,大家认为公子是在借诗骂他们是叫花子,个个都叫气得脸发青。董老爷还没回过神,公子知道念走了嘴,心一急嘴巴控制不住,便像放三响炮似的把后面的三句诗全放出来:“高楼四季放红光,一日三餐黄金粮,祖宗八代汪汪汪。”
四句诗如同当头炸了四个响雷,震得满堂人大惊失色干瞪眼。董老爷气得脸如猪肝,差点晕厥过去。亏得嘴乖舌巧之人赶快站出来打圆场,说公子由于紧张,造成了口误,请大家别见怪。众人见说,心想既然公子把自家祖宗八代都骂了,还有什么计较头呢。便马上跟着和稀泥说:“不见怪,不见怪,听公子所吟的诗句,足见公子满腹文才,只是一时心慌产生了口误。小孩子家,谁见怪这些!”
“我听说考举人只有笔试,还没听说有口试的。所以公子一点不用担心。”
“是啊,如果凭嘴皮子取士子,那天下的士子还不全成说大鼓了么!”……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劝慰着,终于将满堂的尴尬局面缓和了过来。接着开始你一杯我一杯互相劝酒取笑,不一会就将刚才的事丢到脑瓜后门去了。
董老爷虽被众人打圆场气消了大半,但仍是不开心,胸口憋得难受。大家上来敬酒,老爷喝下去的全是闷酒。这时候家人上了一盘炖老鸡,接照当地风俗,鸡头应该献给桌上的尊者享用。董老爷做寿,理所当然是尊者。所以鸡刚上桌,有人眼疾手快,马上站起身把鸡头拧下,送到董老爷碗中。
董老爷叫儿子这么一搅和食不甘味,开席后一直没怎么吃菜。灌了一肚子闷酒,胃口有点难受,就想吃点货下去填填肚,解解酒。于是用筷子夹起鸡头放入口中,刚要嘴嚼,不巧一个本家长辈老头子端着个酒杯走过来,操着含糊不清的舌头,说要给董老爷敬酒。董老爷不敢怠慢,忙起身想说句客套话。不抖嘴一张开鸡头一下子滑进喉咙,上不能上,下不能下,给卡个正着。
周围的人手忙脚乱只是干着急,却帮不上一点忙。眼巴巴看着老爷两眼上翻,脸色发青,不一会便双腿一伸见阎王去了。刹那间酒席上一片混乱,哭声震天。董老爷正当壮年,突然一命呜呼,夫人哭得晕厥过去。家人连忙撤去酒宴,改办老爷丧事。
天气炎热,家里停丧时日不易过久,所以第二天便草草出丧了。一家人披麻戴孝把老爷送到坟岗,哭的哭,拜的拜,完事后便回家去。剩下入土的事便由七八个汉子留下打点了。
七八个汉子见天要下雨,手忙脚乱挖好坟穴。然后搭起棺材小心翼翼抬进坟穴上空,对准位置朝下放。就在这时,只见电光一闪,当头劈下一声炸雷,吓得人肝胆俱裂。有人手一松劲,棺材一头滑将下去,将棺材盖震落。众人大吃一惊,刚想下去重新盖上棺盖。就在此时又一个炸雷打下来,众人顿感全身发麻,一个个吓得面色如灰,撒开腿就往村里跑。
等到雷阵雨过后,七八个汉子才安下心朝坟岗摸来。围拢上来一瞧,见死去的老爷遇着小算师搭救竟然活了过来,大家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先生忙纠正说:“读书人不能这样说话,应该把‘叫花子’称呼做‘把门将’才对。”
公子便心记下来。又走了一程来到田野,见有人在放火烧荒。公子不知情,吓得大惊失色道:“先生快看,哪儿失火了。”
先生看去,便对公子说:“不能说失火,应该称呼为‘放红光’”。
师生俩走到一条老牛身边,老牛尾巴一掀,**往下一搓拉下一大泡牛屎,砸得地面啪啪直响。公子忙说:“这泡牛屎真大!”
先生一听赶忙又更正说:“不能叫牛屎,记住应该叫‘黄金粮’”。
正巧有只大老鼠爬出洞,在公子面前大摇大摆的爬动。公子正瞧得出神,不巧,突然从什么地方窜出一条狗来,把老鼠吓得一溜烟跑了。公子见此愤怒地对着狗骂:“滚开!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先生听见急忙又纠正道:“不能直截了当叫狗,应该叫称为‘汪汪汪’”
公子跟先生出了这趟门,学了不少新名词,收获挺大,心里挺得意。回府后仍在不断念叨,牢牢记在心头。没过一些天,也就是昨天,赶上董老爷过生日,请了众亲朋上门作客庆贺。席间,董老爷为了把欢乐气氛搞得浓一点,就让本族子弟即席吟诗作对,让来宾见识见识家族后生的文才,以显耀家族。
首先是一个本家的孩子,与老爷的公子同辈,上学堂才两年。听了老爷的提议,就站出来抛砖引玉吟诵道:“满堂尽是白玉香,高楼四季书声朗,一日三餐燕窝汤,祖宗八代是书香。”
小书生吟完诗,满堂人夸赞不绝,说小书生将来定能博取功名,中头名状元。有个老秀才更是摇头晃脑地评论说:“好诗,好诗,虽然四句诗中结尾处出现两个香字,犯了诗家大忌。但纵观通遍诗文却不失非凡气度,此乃具有李白、杜甫之才也。”
小书生父亲一听,高兴得起身连连向在坐的人作谢。老爷见本家子侄出了风头,便把眼光落后自已的儿子身上,希望儿子能为他争口气。先生也在示意自己的学生,要他赶快站出来吟诵一首,别丢失了风头。众人的眼球全转过来瞧着公子,都很想见识一下公子的文才。
公子没办法,在众目睽睽之下只好是赶鸭子上架,爬起身来勉强应对。他实在想不出新意,便灵机一动顺着刚才小书生所吟的诗句上套。谁知刚开口就放了差,只听公子吟诵道:“满堂尽是把门将,”
此句一出便把满堂人惊呆了,大家认为公子是在借诗骂他们是叫花子,个个都叫气得脸发青。董老爷还没回过神,公子知道念走了嘴,心一急嘴巴控制不住,便像放三响炮似的把后面的三句诗全放出来:“高楼四季放红光,一日三餐黄金粮,祖宗八代汪汪汪。”
四句诗如同当头炸了四个响雷,震得满堂人大惊失色干瞪眼。董老爷气得脸如猪肝,差点晕厥过去。亏得嘴乖舌巧之人赶快站出来打圆场,说公子由于紧张,造成了口误,请大家别见怪。众人见说,心想既然公子把自家祖宗八代都骂了,还有什么计较头呢。便马上跟着和稀泥说:“不见怪,不见怪,听公子所吟的诗句,足见公子满腹文才,只是一时心慌产生了口误。小孩子家,谁见怪这些!”
“我听说考举人只有笔试,还没听说有口试的。所以公子一点不用担心。”
“是啊,如果凭嘴皮子取士子,那天下的士子还不全成说大鼓了么!”……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劝慰着,终于将满堂的尴尬局面缓和了过来。接着开始你一杯我一杯互相劝酒取笑,不一会就将刚才的事丢到脑瓜后门去了。
董老爷虽被众人打圆场气消了大半,但仍是不开心,胸口憋得难受。大家上来敬酒,老爷喝下去的全是闷酒。这时候家人上了一盘炖老鸡,接照当地风俗,鸡头应该献给桌上的尊者享用。董老爷做寿,理所当然是尊者。所以鸡刚上桌,有人眼疾手快,马上站起身把鸡头拧下,送到董老爷碗中。
董老爷叫儿子这么一搅和食不甘味,开席后一直没怎么吃菜。灌了一肚子闷酒,胃口有点难受,就想吃点货下去填填肚,解解酒。于是用筷子夹起鸡头放入口中,刚要嘴嚼,不巧一个本家长辈老头子端着个酒杯走过来,操着含糊不清的舌头,说要给董老爷敬酒。董老爷不敢怠慢,忙起身想说句客套话。不抖嘴一张开鸡头一下子滑进喉咙,上不能上,下不能下,给卡个正着。
周围的人手忙脚乱只是干着急,却帮不上一点忙。眼巴巴看着老爷两眼上翻,脸色发青,不一会便双腿一伸见阎王去了。刹那间酒席上一片混乱,哭声震天。董老爷正当壮年,突然一命呜呼,夫人哭得晕厥过去。家人连忙撤去酒宴,改办老爷丧事。
天气炎热,家里停丧时日不易过久,所以第二天便草草出丧了。一家人披麻戴孝把老爷送到坟岗,哭的哭,拜的拜,完事后便回家去。剩下入土的事便由七八个汉子留下打点了。
七八个汉子见天要下雨,手忙脚乱挖好坟穴。然后搭起棺材小心翼翼抬进坟穴上空,对准位置朝下放。就在这时,只见电光一闪,当头劈下一声炸雷,吓得人肝胆俱裂。有人手一松劲,棺材一头滑将下去,将棺材盖震落。众人大吃一惊,刚想下去重新盖上棺盖。就在此时又一个炸雷打下来,众人顿感全身发麻,一个个吓得面色如灰,撒开腿就往村里跑。
等到雷阵雨过后,七八个汉子才安下心朝坟岗摸来。围拢上来一瞧,见死去的老爷遇着小算师搭救竟然活了过来,大家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