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女人回答:“他当然是王子,我是看护王子的大总管。 更新最快他想走,没人拦得住他。他不想走,谁也别想带他走。”
丁峻张开双臂,想移动到石壁之类可供依靠的地方,但横移五步之后,指尖仍然什么都触不到。
突然,那大鹰的声音也响起来,又急又快,说的话犹如某种鸟语。
那黑暗中的女人也使用鸟语回应,嘁嘁喳喳响成一片。接着,黑暗中又出现了十几种同样的“鸟语”,但分属于不同的男人、女人、老人和儿童。这么多人同时说话,声音传到丁峻耳朵里,如一锅煮沸了的粥。
如果以普通思维进行判断,石门后面必定是一个广阔的空间,平坦而幽深,几千平方米甚至上万平方米,才能容得下大鹰的族人。又或者说,石门后面是一条蜿蜒曲折的隧道,隧道尽头,才是大鹰的国土。既然他是王子,则麾下必有数不尽的臣民、城市、山川、国土,在现代人类所不知道的地方,过着逍遥自足的日子,如同陶渊明笔下那东晋渔人闯入的“桃花源”世界。
丁峻不是普通人,思绪变换十几个角度,蓦地想到了两个字:“黑洞!”
他的眼前一片昏暗,明明感知到许多人的存在,却一个都看不见。之前,当石门微微开启时,那道黑光射出,已经让他有所感悟。如今这种状态,越发使他肯定,石门内部是一个奇妙的黑洞。
所谓黑洞,是现代广义相对论中,宇宙空间内存在的一种超高密度天体,由于类似热力学上完全不反射光线的黑体,故名为黑洞。它是时空曲率大到光都无法从其视界逃脱的天体,由质量足够大的恒星在核聚变反应的燃料耗尽而“死亡”后,发生引力坍缩产生的。黑洞的质量极其巨大,而体积却十分微小,它产生的引力场极为强劲,以至于任何物质和辐射在进入到黑洞的一个事件视界内,便再无力逃脱,甚至传播速度最快的光也逃逸不出。
早在五年之前,丁峻便参与过五角大楼的“黑洞模拟”实验。在完全封闭的实验室内,他带领另外两人,在虚拟黑洞的状态下生活了二十四小时,并成功地完成了搜索目标物的行动。
该实验成功之后,美国航空航天局将展开一系列的真实太空黑洞探索,并将丁峻视为最佳人选。可惜,丁峻执意退役,五角大楼方面也无可奈何。
根据51号地区的秘密报告显示,地球上的确存在黑洞,目前已探明的三大黑洞出没地带为百慕大、白令海峡以北的极地、南极洲,并不包括青藏高原在内。
所以,丁峻一旦意识到自己身陷黑洞之内,起初的惶惑立刻散去,心情淡定,毫无畏惧。
“我已经倦了,把他当做我。以他的体质,可以承受任何力量的灌输锤炼。你们都听好,我已经厌倦了永生不死。这一次,我必须离去,谁都不要拦我。轮回太苦,我不想在各种各样漫长的等待中摧残自己。这一次,我跟她一起走,剩下的事,全都托付给这个叫‘丁峻’的年轻人。如果你们愿意,完全可以奉他为王子,带他回去。”大鹰这最后一段话,换成了丁峻能听懂的汉语。
鸟叫声停止了,劲风鼓荡之中,丁峻感觉身体四周有许多人三三两两地围过来,绕着他的身体转圈。
“好极好极!妙极妙极!这年轻人骨骼清奇,尤胜于王子。我们带他回去,也是一种变通之策。”有人说。
“可惜的是,还得从头培养,又需要费很大功夫。”又有人说。
“我记得王子投入我们门下的时候,身体素质还不如这个年轻人。只要我们有信心,就能让他超过王子,成为最最犀利的新王子。”再有人说。
丁峻感觉到几十种完全不同的风迎面吹来,有些温暖,如美女唇边呼出的热气;有些冷淡,狡黠而多变;有些完全放松,温和可亲;有些却锐利如刀,带着咄咄逼人的寒意。
他闭上眼睛,慢慢领悟这一切。
“来吧,跟我们走。”最早说话的那女人再次开口,似乎就站在丁峻对面。
“我还有事要做。”丁峻回答。
“放下这里的一切,我们有更重要的事等你去完成。”那女人解释,“以你的智商,当然知道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甚至多面性。我只想告诉你,你以为非常重要的事,其实在时间长河中根本微不足道。你最多只能活一百年,但这一百年的地球时间,在宇宙、在洪荒、在无穷极之界都是沧海之一粟。”
那些虚无缥缈的大道理丁峻都明白,但他同样知道,如果自己就此消失,则雪晚、方晴、雪幽燕等人必死。
他放不下,一想到孤傲冷酷、掌控大局的权相图,他的血就忍不住沸腾不止。
“我以为重要的事,你认为不重要。同样,你觉得重要的,我也会觉得不重要。这就是事物的两面性,对吗?甲之蜜糖,乙之砒霜,古往今来的事情皆是如此。”丁峻淡淡地反驳对方。
那女人“嗤”地一声笑出来。
“你笑什么?我说错了吗?”丁峻问。
“什么是古往今来?在你的思维意识中,这个世界完全是扁平发展或是单线程发展,任何事物都遵循时间流的控制来循序渐进。所以,时间是一切事件的最标准参照物,而空间则是固定不变,古今亦同。换句话说,你认为‘地球面积不增不减、地球时间不灭不止’对不对?多么愚蠢啊,多么愚蠢啊……”那女人又笑。
丁峻知道,如果自己睁眼,一定看不到她,索性一直闭着眼,用脑力和心灵去感应对方。渐渐的,他“看到”了她。她站在一盏明亮的聚光灯之下,仿佛舞台上的独唱歌者,裙裾飘飘,如仙如幻。
“时间,不过是人类努力制造出来的参照物,刻意地将自转定义为一天,将公转定义为一年。那么,这一天和那一天有区别吗?岂非都是同速度、同轴心、同方向的一次自转,你将它标识为三月一日或是三月二日有何区别?再有,你将地球的公转标识为公元前二八三年或是公元后二零八三年有什么区别?同样的自转、同样的公转,毫无区别,不是吗?所以说,时间只是参照物,而世界本身的模样,人类永远认识不到。”那女人说。
那种道理,曾被欧洲科学家屡屡拿出来辩白论证,但却毫无结果。因为人类如果不依靠时间、空间来证实自身存在的话,还能找到比它们更有权威性的参照物吗?答案是否定的。所以说,在现阶段,人类只能维持现状,就像大沙漠上迷路的旅人,即使明知沙丘、日影、枯树、云朵是不停运动的,不能作为辨识方向的有效参照物,但除此之外,他两手空空,什么都做不了,只能姑且一试。
“按照你的说法,世界本身的模样是什么?地球人不按照时间、空间的标识生存,又该遵循什么?”丁峻问。
他知道,地球上很多科学家都知道,这种广义科学范畴内的问题,即使穷极几代人的智慧,也无法找到答案。
那女人在聚光灯下飘飘然旋转起舞,直垂至地的长发也缭绕飞扬起来,与她的裙裾一起,构成了奇特的动态背景。
丁峻发现,自己无法看清对方的身体是逆时针还是顺时针旋转,这实在是件诡异之极的事。不过,他觉得对方的舞姿非常美,不食人间烟火,是他从未见过的。
骤然间,丁峻想到了中国人都知道的一位远古仙子的名字。那位仙子,因爱慕人间“第一神射手”而逃离仙界,下凡求爱,但最终却看破红尘,偷取了西王母的灵药,高飞至月亮之上的广寒宫,不老不死,承受月中孤独之苦。那仙子本命“嫦娥”,后被人间称为“广寒仙子”。
唐朝诗人李商隐曾以嫦娥为题,写下“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的叹惋诗句。
“你果然很聪明。”舞动之中,那女人幽幽浅笑。
“原来,那些远古传说都是真的?”丁峻倒吸一口凉气。
“传说是传说,事实是事实,你还不明白吗?我说过,地球人不认识这世界的本质,只能凭借自己肤浅的理解去胡乱编纂地球的历史,并且创造出所谓的甲骨文、龟甲文、钟鼎文、大篆、小篆乃至于汉隶、魏碑……正是因为文字的出现,地球的历史才被改造得乱七八糟,真相被各种牵强附会的诡辩所覆盖。在地球人的所有书籍中,唯有一本《道德经》才接近于地球本质,但它同样也被后世坚白论者、诡辩之士歪曲,文字形象、篇幅先后都被改得一塌糊涂——”
在丁啸天的要求下,丁峻自小就通篇背诵《道德经》,并且将香港市场上能够买到的所有注解版本收齐,对比理解。
所以,那女人一提到“《道德经》接近地球本质”,他脑中便立刻想到那本书中随处可见的句子——
丁峻张开双臂,想移动到石壁之类可供依靠的地方,但横移五步之后,指尖仍然什么都触不到。
突然,那大鹰的声音也响起来,又急又快,说的话犹如某种鸟语。
那黑暗中的女人也使用鸟语回应,嘁嘁喳喳响成一片。接着,黑暗中又出现了十几种同样的“鸟语”,但分属于不同的男人、女人、老人和儿童。这么多人同时说话,声音传到丁峻耳朵里,如一锅煮沸了的粥。
如果以普通思维进行判断,石门后面必定是一个广阔的空间,平坦而幽深,几千平方米甚至上万平方米,才能容得下大鹰的族人。又或者说,石门后面是一条蜿蜒曲折的隧道,隧道尽头,才是大鹰的国土。既然他是王子,则麾下必有数不尽的臣民、城市、山川、国土,在现代人类所不知道的地方,过着逍遥自足的日子,如同陶渊明笔下那东晋渔人闯入的“桃花源”世界。
丁峻不是普通人,思绪变换十几个角度,蓦地想到了两个字:“黑洞!”
他的眼前一片昏暗,明明感知到许多人的存在,却一个都看不见。之前,当石门微微开启时,那道黑光射出,已经让他有所感悟。如今这种状态,越发使他肯定,石门内部是一个奇妙的黑洞。
所谓黑洞,是现代广义相对论中,宇宙空间内存在的一种超高密度天体,由于类似热力学上完全不反射光线的黑体,故名为黑洞。它是时空曲率大到光都无法从其视界逃脱的天体,由质量足够大的恒星在核聚变反应的燃料耗尽而“死亡”后,发生引力坍缩产生的。黑洞的质量极其巨大,而体积却十分微小,它产生的引力场极为强劲,以至于任何物质和辐射在进入到黑洞的一个事件视界内,便再无力逃脱,甚至传播速度最快的光也逃逸不出。
早在五年之前,丁峻便参与过五角大楼的“黑洞模拟”实验。在完全封闭的实验室内,他带领另外两人,在虚拟黑洞的状态下生活了二十四小时,并成功地完成了搜索目标物的行动。
该实验成功之后,美国航空航天局将展开一系列的真实太空黑洞探索,并将丁峻视为最佳人选。可惜,丁峻执意退役,五角大楼方面也无可奈何。
根据51号地区的秘密报告显示,地球上的确存在黑洞,目前已探明的三大黑洞出没地带为百慕大、白令海峡以北的极地、南极洲,并不包括青藏高原在内。
所以,丁峻一旦意识到自己身陷黑洞之内,起初的惶惑立刻散去,心情淡定,毫无畏惧。
“我已经倦了,把他当做我。以他的体质,可以承受任何力量的灌输锤炼。你们都听好,我已经厌倦了永生不死。这一次,我必须离去,谁都不要拦我。轮回太苦,我不想在各种各样漫长的等待中摧残自己。这一次,我跟她一起走,剩下的事,全都托付给这个叫‘丁峻’的年轻人。如果你们愿意,完全可以奉他为王子,带他回去。”大鹰这最后一段话,换成了丁峻能听懂的汉语。
鸟叫声停止了,劲风鼓荡之中,丁峻感觉身体四周有许多人三三两两地围过来,绕着他的身体转圈。
“好极好极!妙极妙极!这年轻人骨骼清奇,尤胜于王子。我们带他回去,也是一种变通之策。”有人说。
“可惜的是,还得从头培养,又需要费很大功夫。”又有人说。
“我记得王子投入我们门下的时候,身体素质还不如这个年轻人。只要我们有信心,就能让他超过王子,成为最最犀利的新王子。”再有人说。
丁峻感觉到几十种完全不同的风迎面吹来,有些温暖,如美女唇边呼出的热气;有些冷淡,狡黠而多变;有些完全放松,温和可亲;有些却锐利如刀,带着咄咄逼人的寒意。
他闭上眼睛,慢慢领悟这一切。
“来吧,跟我们走。”最早说话的那女人再次开口,似乎就站在丁峻对面。
“我还有事要做。”丁峻回答。
“放下这里的一切,我们有更重要的事等你去完成。”那女人解释,“以你的智商,当然知道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甚至多面性。我只想告诉你,你以为非常重要的事,其实在时间长河中根本微不足道。你最多只能活一百年,但这一百年的地球时间,在宇宙、在洪荒、在无穷极之界都是沧海之一粟。”
那些虚无缥缈的大道理丁峻都明白,但他同样知道,如果自己就此消失,则雪晚、方晴、雪幽燕等人必死。
他放不下,一想到孤傲冷酷、掌控大局的权相图,他的血就忍不住沸腾不止。
“我以为重要的事,你认为不重要。同样,你觉得重要的,我也会觉得不重要。这就是事物的两面性,对吗?甲之蜜糖,乙之砒霜,古往今来的事情皆是如此。”丁峻淡淡地反驳对方。
那女人“嗤”地一声笑出来。
“你笑什么?我说错了吗?”丁峻问。
“什么是古往今来?在你的思维意识中,这个世界完全是扁平发展或是单线程发展,任何事物都遵循时间流的控制来循序渐进。所以,时间是一切事件的最标准参照物,而空间则是固定不变,古今亦同。换句话说,你认为‘地球面积不增不减、地球时间不灭不止’对不对?多么愚蠢啊,多么愚蠢啊……”那女人又笑。
丁峻知道,如果自己睁眼,一定看不到她,索性一直闭着眼,用脑力和心灵去感应对方。渐渐的,他“看到”了她。她站在一盏明亮的聚光灯之下,仿佛舞台上的独唱歌者,裙裾飘飘,如仙如幻。
“时间,不过是人类努力制造出来的参照物,刻意地将自转定义为一天,将公转定义为一年。那么,这一天和那一天有区别吗?岂非都是同速度、同轴心、同方向的一次自转,你将它标识为三月一日或是三月二日有何区别?再有,你将地球的公转标识为公元前二八三年或是公元后二零八三年有什么区别?同样的自转、同样的公转,毫无区别,不是吗?所以说,时间只是参照物,而世界本身的模样,人类永远认识不到。”那女人说。
那种道理,曾被欧洲科学家屡屡拿出来辩白论证,但却毫无结果。因为人类如果不依靠时间、空间来证实自身存在的话,还能找到比它们更有权威性的参照物吗?答案是否定的。所以说,在现阶段,人类只能维持现状,就像大沙漠上迷路的旅人,即使明知沙丘、日影、枯树、云朵是不停运动的,不能作为辨识方向的有效参照物,但除此之外,他两手空空,什么都做不了,只能姑且一试。
“按照你的说法,世界本身的模样是什么?地球人不按照时间、空间的标识生存,又该遵循什么?”丁峻问。
他知道,地球上很多科学家都知道,这种广义科学范畴内的问题,即使穷极几代人的智慧,也无法找到答案。
那女人在聚光灯下飘飘然旋转起舞,直垂至地的长发也缭绕飞扬起来,与她的裙裾一起,构成了奇特的动态背景。
丁峻发现,自己无法看清对方的身体是逆时针还是顺时针旋转,这实在是件诡异之极的事。不过,他觉得对方的舞姿非常美,不食人间烟火,是他从未见过的。
骤然间,丁峻想到了中国人都知道的一位远古仙子的名字。那位仙子,因爱慕人间“第一神射手”而逃离仙界,下凡求爱,但最终却看破红尘,偷取了西王母的灵药,高飞至月亮之上的广寒宫,不老不死,承受月中孤独之苦。那仙子本命“嫦娥”,后被人间称为“广寒仙子”。
唐朝诗人李商隐曾以嫦娥为题,写下“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的叹惋诗句。
“你果然很聪明。”舞动之中,那女人幽幽浅笑。
“原来,那些远古传说都是真的?”丁峻倒吸一口凉气。
“传说是传说,事实是事实,你还不明白吗?我说过,地球人不认识这世界的本质,只能凭借自己肤浅的理解去胡乱编纂地球的历史,并且创造出所谓的甲骨文、龟甲文、钟鼎文、大篆、小篆乃至于汉隶、魏碑……正是因为文字的出现,地球的历史才被改造得乱七八糟,真相被各种牵强附会的诡辩所覆盖。在地球人的所有书籍中,唯有一本《道德经》才接近于地球本质,但它同样也被后世坚白论者、诡辩之士歪曲,文字形象、篇幅先后都被改得一塌糊涂——”
在丁啸天的要求下,丁峻自小就通篇背诵《道德经》,并且将香港市场上能够买到的所有注解版本收齐,对比理解。
所以,那女人一提到“《道德经》接近地球本质”,他脑中便立刻想到那本书中随处可见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