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8口径的手枪子弹,也许只是德国某个兵工厂某批总量达数十万的产品中极不起眼的一个,它的不平凡之处是它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场合、特定的距离和方位被激发,最终穿透了一颗不平凡的心脏。.dus.
整个德意志的心脏在这一刻被无情地刺穿!
袭击者被当场抓获,这位全名汉克.塔格莫.埃尔斯特的党卫军士兵使用的是一件精致小巧的“钢笔枪”,它装有三发子弹,巧妙的设计使之能够在短时间内进行连发,以确保近距离袭击行动中的致命性——在十五米的距离上,这位入伍4年、平日经过严格军事训练的党卫军士兵未加瞄准便获得了三分之二的命中率。尽管弹头没有经过毒化处理,尽管德国的外科手术水平在这个年代已经是举世闻名,人们的百般努力依然没能挽救大**者的命运。
这一天,是1941年5月26日,除了东线德军向苏军发动全面攻势,它原本没有任何的特殊意义。
但这一天,阿道夫.希特勒死了。
这是一个几乎没有人想过的局面,德**政界的最高长官们无一缺席,每一个人都被这个可怕的事实惊得目瞪口呆。
极端重要的关头,党卫队总指挥官希姆莱在与最高统帅部参谋长凯特尔以及三军总司令短暂商议后,向守卫帝国总理府的党卫军下达了封锁令:在禁令解除之前,即便是身居高位的部长和战功显赫的元帅们也不得离开总理府。
对于这条禁令,在场没有一个人提出明确的反对意见。事实上,这里的绝大多数人处于茫然无措的状态,大脑几乎已经不能够指挥自己的手脚。罗根看到医官们满脸失落地跪坐在地上,仿佛是他们的无能导致了元首的离去,元帅和将领们在周围站了一圈,脸上的表情就像是暴lou在零下20度空气中的钢板,内阁部长们颓丧地坐着或者站着,有人满脸的疑惑,似乎仍不敢相信这个残酷的事实,也有人故作沉稳地思考着对策。不多会儿,随着昏厥过去的女士们陆续苏醒过来,宴会厅里开始被一种低沉的嘤泣声所笼罩,放眼望去,不但女士们泪流满面,一些男士竟也忍不住掩面而泣。
行刺者已经被带到了宴会厅一侧的休息室内,海德里希亲自上阵进行逼供,可搞清幕后指使者的意义显然已经退居次要了——高度集权的**体制下,军政最高权力都掌握在那个刚刚停止呼吸的人手中,而此时的德国不仅拥有近一亿德意志公民、超过400万现役军人以及大量预备人员,更控制着半个欧洲的工业、经济和土地,而且直面头号强敌的挑战,若是元首的死讯突然公布出去,这个空前强大的帝国是像古罗马一样由于内乱而崩溃,还是像古希腊一样因内耗造成的削弱而最终被强敌打垮,其后果都将是同样悲惨的。
“诸位!”一个音质普通的男中音突然打破了这沉闷的气氛,人们循声望去,只见鲁道夫.赫斯缓步走到已经蒙上了一面巨大党旗的元首遗体旁,这位身材高大的纳粹党副元首今天穿了一件党卫军制服,佩戴党卫军上将的军衔标识。
“按照帝国宪法,当我们伟大的元首无法履行国家、民族和人民赋予其的神圣职责时,我,鲁道夫.赫斯,将接管这一切!”
说话的时候,这位副元首趾高气昂,长期被排除在军事和外交核心圈、地位受到戈林、希姆莱甚至戈培尔威胁的沮丧一扫而空。阿道夫.希特勒在位时,个人对权力的绝对掌控致使宪法变成了可以随意更改、推翻的条文,制定它们的真正目的只是将元首的意志彻底合法化——而不管它们是否合情、合理。长久以来,除了那些专营此道的无稽之徒,人们自然而然地将这部并无太大意义的宪法抛在一旁,而当他们突然面对一个死去的元首时,蓦然回首,这才发现它对于权力交替的框架还建立于这场战争爆发后的第二个月也即是1939年的9月。按照当时官方公布的顺位,希特勒最忠实的战友赫尔曼.戈林是第一继承者,紧随其后的是同样忠心耿耿的鲁道夫.赫斯,一个并无实权、无法调动部队的副元首、不管部长。
回应这位合法继承者的却是可怕的沉默。
在这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上,国防军的高级将领们自是不急着表态的。除了按照顺位继承,早在混乱局面频出的魏玛时代,军队临时接管政权的情况就曾出现过,当时算是给这个颓废的战败国收拾烂摊子,可此一时彼一时,如今的德国掌握着半个欧洲的生产资源,每一个决定所涉及的利益都可能是一个天文数字,每一笔订单不再是几十、上百辆坦克和大炮,每一批新组建的部队规模都甚过于“十万陆军”的时代。如若由军队掌权,那么将领们原本期望的一切都可能在短时间内变成现实!
“我反对!”希姆莱果然第一个蹦了出来,“如若元首是正常的生命终结,那么副元首接替元首之位理所应当。可是诸位,是谁出于什么样的目的指使那人行刺我们伟大的元首,在这个问题搞清楚之前,我觉得不能够轻率地做出如此重大的决定!”
赫斯怒目而视,毫不客气地吼道:“你胆敢怀疑是我策划这起事件?”
希姆莱冷冷地回答说:“在事实真相浮出水面之前,我们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有嫌疑,不是么?”
“元帅们!你们也这么看?”赫斯将目光投向国防军将领们,凯特尔、勃劳希奇、雷德尔等人此时仍默不吭声地站在原地,既不支持,也不反对。
就这个场面而言,罗根可以清楚地看到国防军高级将领们的政治立场——他们中的任何一个都无力染指帝国的最高权力。归根结底,阿道夫.希特勒一直都在营造相互制衡的局面来驾驭这些从骨子里既传统又高傲的将领们。他知道,这些人压根看不起自己这个从陆军下士“一步登天”的元首,而只有当他们摈弃隔阂团结一致的时候,才有可能利用军队的独特威信颠覆政权。
“诸位!”赫斯高声呼喊道,“难道你们都将帝国的宪法视为儿戏?”
副元首是个相对正直的人,并且绝对地终于元首,但他最大的缺点便是不懂得钻营,最致命的弱点则是没有掌握军权。在场的军政官员们并非对他缺乏信心,可军队不表态,党卫队最高指挥官名言反对,他们即便敢说又能够起什么作用?
沉默,宴会厅陷入了又一阵可怕的沉默之中。5月的夜晚,拂面而过的风却像是寒冬一样的凛冽,令人不寒而栗。
罗根的目光,不单单在赫斯、希姆莱以及国防军元帅们之间徘徊,亦不动声色地观察着视线中每一个人的表情神态,大脑中飞快地计算着自己所处的位置与立场。通俗一点,这是一次选择阵营的关键时刻,站错队的后果可想而知,要命的是,即便选对了阵营,过早表态也可能成为政治上的无辜牺牲品!
漫长而焦灼的等待中,一阵脚步声成为打破僵局的契机。只见海德里希稳步从休息室走来,几乎整个宴会厅的目光霎时间都集中到了他身上。
赫斯的脸色愈发难看。
罗根知道,也相信,在场绝大多数人都不会认为副元首会主导这样一场鲁莽的刺杀行动,但现在主动权可是掌握在希姆莱一方了——海德里希是他一手提拔上来的心腹和得力干将,只要希姆莱登顶,他必然获得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力,人们实在想象不出还有什么理由让“金发恶魔”改变阵营。
虽然从休息室走来只消一分钟时间,海德里希这样精明的人物足以观察到这里不同寻常的气氛,根本无需希姆莱做出暗示,他大声说道:“刺客招供了,是副元首策划了这次刺杀行动!”
宴会厅中顿时一片哗然。
当几乎所有人都将目光从海德里希身上转到柱子般矗立在原地的赫斯时,罗根却紧盯着希姆莱。只见这个刚才一直背朝海德里希、正面对着赫斯的党卫队总指挥,这时候终于转头看了一眼自己的副手,等他回过头来的时候,已经是一种胜券在握的表情。
“且慢!”陆军总司令勃劳希奇突然高声说道,“我们不能够单凭刺客的供认就将罪责推给某个人,我觉得至少应该成立一个由各方参与、能够确保公平公正的委员会来认定此事。在此期间,我个人建议对外不公布元首的死讯,直到我们在前线的军队结束这次攻势并且将战线稳定下来!”
“我赞同这个做法!”能够代表整个海军说话的雷德尔一表态,原本已经坠入深渊的赫斯立即回到了人间,而希姆莱显然对这个决定非常不满,他冷冷地问道:“那这段时间谁来掌管军队的指挥权?”
于是,人们开始注意到凯特尔的尴尬表情。名义上,最高统帅部是德国武装力量的最高机构,凯特尔是这个机构的实际执行者,可他的实际权力远不及军种司令。出现这样的情况,归根结底是阿道夫.希特勒“自作孽”——按照成立最高统帅部的初衷,这应该是一个统筹全局的指挥机构,但它实际上只是元首的私人军事顾问团和传声筒。尤其是从挪威战役开始,元首开始愈发频繁地越过统帅部向军种司令下达命令,而三军司令也乐于越过统帅部向元首呈报作战方案,有些时候,元首又授意最高统帅部越过军种司令向集团军指挥官下达命令,到后来干脆由他自己直接向战场指挥官下达命令,如此种种导致德军的指挥体系完全拖离了传统优势。在没有元首指令的情况下,统帅部根本差遣不动军种司令,而三军司令也从不买他们的账。
勃劳希奇表态之前显然已经想好了这些,他高声说道:“为了尽可能减小主观意见的影响,我们可以临时组建一个由陆、海、空军高层组成的12人左右的军事决策委员会,并且在新元首执掌局面之前,军队将尽量避免采取攻势!”
在陆军的强势压力与海军的支持下,即便是希姆莱也不得不做出退让,而这个折中的做法究竟会给德国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在场的每一个人恐怕都没有预料到。h
整个德意志的心脏在这一刻被无情地刺穿!
袭击者被当场抓获,这位全名汉克.塔格莫.埃尔斯特的党卫军士兵使用的是一件精致小巧的“钢笔枪”,它装有三发子弹,巧妙的设计使之能够在短时间内进行连发,以确保近距离袭击行动中的致命性——在十五米的距离上,这位入伍4年、平日经过严格军事训练的党卫军士兵未加瞄准便获得了三分之二的命中率。尽管弹头没有经过毒化处理,尽管德国的外科手术水平在这个年代已经是举世闻名,人们的百般努力依然没能挽救大**者的命运。
这一天,是1941年5月26日,除了东线德军向苏军发动全面攻势,它原本没有任何的特殊意义。
但这一天,阿道夫.希特勒死了。
这是一个几乎没有人想过的局面,德**政界的最高长官们无一缺席,每一个人都被这个可怕的事实惊得目瞪口呆。
极端重要的关头,党卫队总指挥官希姆莱在与最高统帅部参谋长凯特尔以及三军总司令短暂商议后,向守卫帝国总理府的党卫军下达了封锁令:在禁令解除之前,即便是身居高位的部长和战功显赫的元帅们也不得离开总理府。
对于这条禁令,在场没有一个人提出明确的反对意见。事实上,这里的绝大多数人处于茫然无措的状态,大脑几乎已经不能够指挥自己的手脚。罗根看到医官们满脸失落地跪坐在地上,仿佛是他们的无能导致了元首的离去,元帅和将领们在周围站了一圈,脸上的表情就像是暴lou在零下20度空气中的钢板,内阁部长们颓丧地坐着或者站着,有人满脸的疑惑,似乎仍不敢相信这个残酷的事实,也有人故作沉稳地思考着对策。不多会儿,随着昏厥过去的女士们陆续苏醒过来,宴会厅里开始被一种低沉的嘤泣声所笼罩,放眼望去,不但女士们泪流满面,一些男士竟也忍不住掩面而泣。
行刺者已经被带到了宴会厅一侧的休息室内,海德里希亲自上阵进行逼供,可搞清幕后指使者的意义显然已经退居次要了——高度集权的**体制下,军政最高权力都掌握在那个刚刚停止呼吸的人手中,而此时的德国不仅拥有近一亿德意志公民、超过400万现役军人以及大量预备人员,更控制着半个欧洲的工业、经济和土地,而且直面头号强敌的挑战,若是元首的死讯突然公布出去,这个空前强大的帝国是像古罗马一样由于内乱而崩溃,还是像古希腊一样因内耗造成的削弱而最终被强敌打垮,其后果都将是同样悲惨的。
“诸位!”一个音质普通的男中音突然打破了这沉闷的气氛,人们循声望去,只见鲁道夫.赫斯缓步走到已经蒙上了一面巨大党旗的元首遗体旁,这位身材高大的纳粹党副元首今天穿了一件党卫军制服,佩戴党卫军上将的军衔标识。
“按照帝国宪法,当我们伟大的元首无法履行国家、民族和人民赋予其的神圣职责时,我,鲁道夫.赫斯,将接管这一切!”
说话的时候,这位副元首趾高气昂,长期被排除在军事和外交核心圈、地位受到戈林、希姆莱甚至戈培尔威胁的沮丧一扫而空。阿道夫.希特勒在位时,个人对权力的绝对掌控致使宪法变成了可以随意更改、推翻的条文,制定它们的真正目的只是将元首的意志彻底合法化——而不管它们是否合情、合理。长久以来,除了那些专营此道的无稽之徒,人们自然而然地将这部并无太大意义的宪法抛在一旁,而当他们突然面对一个死去的元首时,蓦然回首,这才发现它对于权力交替的框架还建立于这场战争爆发后的第二个月也即是1939年的9月。按照当时官方公布的顺位,希特勒最忠实的战友赫尔曼.戈林是第一继承者,紧随其后的是同样忠心耿耿的鲁道夫.赫斯,一个并无实权、无法调动部队的副元首、不管部长。
回应这位合法继承者的却是可怕的沉默。
在这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上,国防军的高级将领们自是不急着表态的。除了按照顺位继承,早在混乱局面频出的魏玛时代,军队临时接管政权的情况就曾出现过,当时算是给这个颓废的战败国收拾烂摊子,可此一时彼一时,如今的德国掌握着半个欧洲的生产资源,每一个决定所涉及的利益都可能是一个天文数字,每一笔订单不再是几十、上百辆坦克和大炮,每一批新组建的部队规模都甚过于“十万陆军”的时代。如若由军队掌权,那么将领们原本期望的一切都可能在短时间内变成现实!
“我反对!”希姆莱果然第一个蹦了出来,“如若元首是正常的生命终结,那么副元首接替元首之位理所应当。可是诸位,是谁出于什么样的目的指使那人行刺我们伟大的元首,在这个问题搞清楚之前,我觉得不能够轻率地做出如此重大的决定!”
赫斯怒目而视,毫不客气地吼道:“你胆敢怀疑是我策划这起事件?”
希姆莱冷冷地回答说:“在事实真相浮出水面之前,我们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有嫌疑,不是么?”
“元帅们!你们也这么看?”赫斯将目光投向国防军将领们,凯特尔、勃劳希奇、雷德尔等人此时仍默不吭声地站在原地,既不支持,也不反对。
就这个场面而言,罗根可以清楚地看到国防军高级将领们的政治立场——他们中的任何一个都无力染指帝国的最高权力。归根结底,阿道夫.希特勒一直都在营造相互制衡的局面来驾驭这些从骨子里既传统又高傲的将领们。他知道,这些人压根看不起自己这个从陆军下士“一步登天”的元首,而只有当他们摈弃隔阂团结一致的时候,才有可能利用军队的独特威信颠覆政权。
“诸位!”赫斯高声呼喊道,“难道你们都将帝国的宪法视为儿戏?”
副元首是个相对正直的人,并且绝对地终于元首,但他最大的缺点便是不懂得钻营,最致命的弱点则是没有掌握军权。在场的军政官员们并非对他缺乏信心,可军队不表态,党卫队最高指挥官名言反对,他们即便敢说又能够起什么作用?
沉默,宴会厅陷入了又一阵可怕的沉默之中。5月的夜晚,拂面而过的风却像是寒冬一样的凛冽,令人不寒而栗。
罗根的目光,不单单在赫斯、希姆莱以及国防军元帅们之间徘徊,亦不动声色地观察着视线中每一个人的表情神态,大脑中飞快地计算着自己所处的位置与立场。通俗一点,这是一次选择阵营的关键时刻,站错队的后果可想而知,要命的是,即便选对了阵营,过早表态也可能成为政治上的无辜牺牲品!
漫长而焦灼的等待中,一阵脚步声成为打破僵局的契机。只见海德里希稳步从休息室走来,几乎整个宴会厅的目光霎时间都集中到了他身上。
赫斯的脸色愈发难看。
罗根知道,也相信,在场绝大多数人都不会认为副元首会主导这样一场鲁莽的刺杀行动,但现在主动权可是掌握在希姆莱一方了——海德里希是他一手提拔上来的心腹和得力干将,只要希姆莱登顶,他必然获得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力,人们实在想象不出还有什么理由让“金发恶魔”改变阵营。
虽然从休息室走来只消一分钟时间,海德里希这样精明的人物足以观察到这里不同寻常的气氛,根本无需希姆莱做出暗示,他大声说道:“刺客招供了,是副元首策划了这次刺杀行动!”
宴会厅中顿时一片哗然。
当几乎所有人都将目光从海德里希身上转到柱子般矗立在原地的赫斯时,罗根却紧盯着希姆莱。只见这个刚才一直背朝海德里希、正面对着赫斯的党卫队总指挥,这时候终于转头看了一眼自己的副手,等他回过头来的时候,已经是一种胜券在握的表情。
“且慢!”陆军总司令勃劳希奇突然高声说道,“我们不能够单凭刺客的供认就将罪责推给某个人,我觉得至少应该成立一个由各方参与、能够确保公平公正的委员会来认定此事。在此期间,我个人建议对外不公布元首的死讯,直到我们在前线的军队结束这次攻势并且将战线稳定下来!”
“我赞同这个做法!”能够代表整个海军说话的雷德尔一表态,原本已经坠入深渊的赫斯立即回到了人间,而希姆莱显然对这个决定非常不满,他冷冷地问道:“那这段时间谁来掌管军队的指挥权?”
于是,人们开始注意到凯特尔的尴尬表情。名义上,最高统帅部是德国武装力量的最高机构,凯特尔是这个机构的实际执行者,可他的实际权力远不及军种司令。出现这样的情况,归根结底是阿道夫.希特勒“自作孽”——按照成立最高统帅部的初衷,这应该是一个统筹全局的指挥机构,但它实际上只是元首的私人军事顾问团和传声筒。尤其是从挪威战役开始,元首开始愈发频繁地越过统帅部向军种司令下达命令,而三军司令也乐于越过统帅部向元首呈报作战方案,有些时候,元首又授意最高统帅部越过军种司令向集团军指挥官下达命令,到后来干脆由他自己直接向战场指挥官下达命令,如此种种导致德军的指挥体系完全拖离了传统优势。在没有元首指令的情况下,统帅部根本差遣不动军种司令,而三军司令也从不买他们的账。
勃劳希奇表态之前显然已经想好了这些,他高声说道:“为了尽可能减小主观意见的影响,我们可以临时组建一个由陆、海、空军高层组成的12人左右的军事决策委员会,并且在新元首执掌局面之前,军队将尽量避免采取攻势!”
在陆军的强势压力与海军的支持下,即便是希姆莱也不得不做出退让,而这个折中的做法究竟会给德国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在场的每一个人恐怕都没有预料到。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