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了朝,李璋回到枢密院,进了自己衙门。此时新的房屋还没有盖起来,机宜司挤在一个小小的院子里,塞得满满当当。门口有士卒镇守,闲人不得入内。
进了衙门,路上的官吏士卒都向李璋行礼。李璋微微点头,进了自己的官厅。
进了官厅,李璋微微出了口气,在案后坐了下来。主簿白敬轩进来,向李璋行礼:“太尉,河曲路调来的军官将领已经到了,在西边的房里安顿下来,显得有些挤。后续如何做,还请太尉吩咐。”
李璋点了点头:“知道了。你先下去吧,稍后我过去看一看。”
白敬轩出去,李璋看了看桌上的公文,一时觉得头大。自己虽然管军多年,却不似现在,每天许多公文,很多都一头雾水,不知道什么意思,也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主簿是特意从河曲路帅司调来的,是那里的一个老吏,出职为官,来帮李璋。每日的公文白敬轩都会分门别类,放在李璋案上。
强行平静心神,李璋把案上的公文又看了一遍,大多还是不知道该怎么办。站起身来,李璋在房里来回踱步。一时之间他真想告诉白敬轩,不只是把公文放在这里,最好还要写上意见,只要李璋在上面画是或者否就可以。以前统军,军中就是这样,哪里有几件公文是需要自己处理的。
可现在不一样了啊,李璋叹了口气。现在的枢密院,特别是机宜司,许多事情就是公文,主管将领不熟悉还行?而且事务全委下面老吏,一旦被皇帝知道,必受重责。更加不要说,赵祯安排李璋来主管机宜司,本就是要掌握天下军情,做不好怎么行?
出了官厅,李璋到了旁边的一排房里。一众将领叉手行礼,迎了李璋进去。
进了房间,李璋首先看到半铺在桌子上的一张巨幅地图,如果没看错,应该是大同府周围。
指着地图道:“这是大同府一带?以前虽然有地图,却没有这么详细的,你们用心了。”
石卫叉手:“太尉看得不错,这就是大同府一带的地图。我们在河曲路的时候,对面正是契丹的大同府,心思大多在那里。这地图杜太尉在河曲路的时候,就命令绘制,到现在堪堪完成大半。”
“这么难吗?”李璋一边说着,一边上前,把巨幅地图打开,仔细观看。
与以前主要是示意性质的地图不同,这幅地图是依比例尺绘制,还标有简略的等高线。整个大同府周围,地形非常详细。特别是稍微大的点的居民点都有标注,以及各种各样的道路、关隘。李璋在军中多年,一眼就看出来,有这幅地图,安排点事容易许多。
看过一遍,李璋点头:“不错,能把地图绘制得这么详细,想来用了许多功夫。”
石卫道:“杜太尉在时,对这些事情要求得严。我们不只是要把地图绘制得尽量精确,还要把契丹在那里有多少驻军,周边能提供多少粮草,能召集多少民夫,诸如此类,全部都要清楚。等到战时,参谋们便就可以根据情况,做出计划,以供指挥官参考。”
李璋吃了一惊:“这些事情如何做?只怕契丹官员,也不会知道得如此清楚。”
石卫道:“那就要想办法了。我们在河曲路,各种商队,山中猎户,经常有我们的人。他们只是打探这些消息,其余事情一概不做,一点一点收集。”
李璋道:“那岂不就是细作?若被契丹人抓住,必然不会轻饶!”
石卫摇了摇头:“太尉,也不能说是细作。他们确实经商、打猎,这些情况,只是顺便探听。太尉曾经说过,我们这些人做事,要遵纪守法,切不可引人注意。”
李璋看看石卫,又看了看其他人,心中觉得怪怪的。自己这个机宜司主将,看来做的事情,还着实有些神秘。收集情报是个技术活,既要精确,还要不引起敌人注意,可不容易。
与石卫一起,看着河曲路来的将领安排物品,李璋对自己要做的事情大致有了个了解。河曲路只是地方帅司,最初的主要目标是党项和契丹。党项被灭之后,精力就大多在契丹身上。当然,阴山以北的大草原也是他们的侦察范围,同样有关于鞑靼的情报。
枢密院的机宜司不然,范围更广。现在最主要的目标是契丹,不再只是河曲路关注的大同府,更有河北路对面的幽州。其余的周边国家如吐蕃、喀喇汗国、大理、交趾、日本等等,都应该有专人关注。不过衙门初建,人手不足,现在只能关注契丹,其余的只能开始筹备。
看着河曲路时的情报内容,李璋大致了解机宜做的事情,觉得头大。情报本就非常复杂,除了军情地理,还有朝堂政治,人事变动,各种各样的内容。要把这些事情都搞明白,需要多少人手?
石卫道:“除了我们自己的人,最重要的,是要收集情报。比如有人到契丹去,便就要了解他的见闻,一一记录下来。特别是阴山以北的大草源,我们的人少,大多都是从商人那里收集情报。每有商队从草原回来,我们必然派人去接触,了解他们一路见闻——”
李璋道:“何必如此麻烦,有人回来,让他们把见闻奏报一遍不就好了?”
石卫连连摇头:“太尉,不能够这么做。这些商人,奸滑得很,让他们自己奏报,经常就是把挑些不紧要的事情,甚至是编些故事交差,大多信不过。我们派人,只当是街谈巷议,说些闲话,反而能够得到更多消息。多派几个人,才能够了解大概。经略西域时,对于更西边的地方,大多都是靠这种办法,从商人那里打听来的。只是一切初建,都还不详细。”
李璋看着石卫,不由怔了一会。事情这样做,需要花多少精力?枢密院以前,就连契丹的南北两枢密院的官员任免都搞不清楚,许多王侯,甚至不知道名字,哪里会如此仔细?
枢密院的机宜司,是按照河曲路的情报机构为蓝本建立,除了河曲路的几个官员,没有人知道是个什么样子。现在河曲路的官员来了,让李璋觉复杂无比。
河曲路面对的只是契丹和草原,这么多人,搞了数年,大多都只是开始。换到朝廷,周边有那么多国家,这样做下来,要花多少功夫?
李璋在屋里走一遍,听了石卫讲首,面色越来越不好看。这职位,比自己想的还要复杂得多,可不是以前做管军的时候。
进了衙门,路上的官吏士卒都向李璋行礼。李璋微微点头,进了自己的官厅。
进了官厅,李璋微微出了口气,在案后坐了下来。主簿白敬轩进来,向李璋行礼:“太尉,河曲路调来的军官将领已经到了,在西边的房里安顿下来,显得有些挤。后续如何做,还请太尉吩咐。”
李璋点了点头:“知道了。你先下去吧,稍后我过去看一看。”
白敬轩出去,李璋看了看桌上的公文,一时觉得头大。自己虽然管军多年,却不似现在,每天许多公文,很多都一头雾水,不知道什么意思,也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主簿是特意从河曲路帅司调来的,是那里的一个老吏,出职为官,来帮李璋。每日的公文白敬轩都会分门别类,放在李璋案上。
强行平静心神,李璋把案上的公文又看了一遍,大多还是不知道该怎么办。站起身来,李璋在房里来回踱步。一时之间他真想告诉白敬轩,不只是把公文放在这里,最好还要写上意见,只要李璋在上面画是或者否就可以。以前统军,军中就是这样,哪里有几件公文是需要自己处理的。
可现在不一样了啊,李璋叹了口气。现在的枢密院,特别是机宜司,许多事情就是公文,主管将领不熟悉还行?而且事务全委下面老吏,一旦被皇帝知道,必受重责。更加不要说,赵祯安排李璋来主管机宜司,本就是要掌握天下军情,做不好怎么行?
出了官厅,李璋到了旁边的一排房里。一众将领叉手行礼,迎了李璋进去。
进了房间,李璋首先看到半铺在桌子上的一张巨幅地图,如果没看错,应该是大同府周围。
指着地图道:“这是大同府一带?以前虽然有地图,却没有这么详细的,你们用心了。”
石卫叉手:“太尉看得不错,这就是大同府一带的地图。我们在河曲路的时候,对面正是契丹的大同府,心思大多在那里。这地图杜太尉在河曲路的时候,就命令绘制,到现在堪堪完成大半。”
“这么难吗?”李璋一边说着,一边上前,把巨幅地图打开,仔细观看。
与以前主要是示意性质的地图不同,这幅地图是依比例尺绘制,还标有简略的等高线。整个大同府周围,地形非常详细。特别是稍微大的点的居民点都有标注,以及各种各样的道路、关隘。李璋在军中多年,一眼就看出来,有这幅地图,安排点事容易许多。
看过一遍,李璋点头:“不错,能把地图绘制得这么详细,想来用了许多功夫。”
石卫道:“杜太尉在时,对这些事情要求得严。我们不只是要把地图绘制得尽量精确,还要把契丹在那里有多少驻军,周边能提供多少粮草,能召集多少民夫,诸如此类,全部都要清楚。等到战时,参谋们便就可以根据情况,做出计划,以供指挥官参考。”
李璋吃了一惊:“这些事情如何做?只怕契丹官员,也不会知道得如此清楚。”
石卫道:“那就要想办法了。我们在河曲路,各种商队,山中猎户,经常有我们的人。他们只是打探这些消息,其余事情一概不做,一点一点收集。”
李璋道:“那岂不就是细作?若被契丹人抓住,必然不会轻饶!”
石卫摇了摇头:“太尉,也不能说是细作。他们确实经商、打猎,这些情况,只是顺便探听。太尉曾经说过,我们这些人做事,要遵纪守法,切不可引人注意。”
李璋看看石卫,又看了看其他人,心中觉得怪怪的。自己这个机宜司主将,看来做的事情,还着实有些神秘。收集情报是个技术活,既要精确,还要不引起敌人注意,可不容易。
与石卫一起,看着河曲路来的将领安排物品,李璋对自己要做的事情大致有了个了解。河曲路只是地方帅司,最初的主要目标是党项和契丹。党项被灭之后,精力就大多在契丹身上。当然,阴山以北的大草原也是他们的侦察范围,同样有关于鞑靼的情报。
枢密院的机宜司不然,范围更广。现在最主要的目标是契丹,不再只是河曲路关注的大同府,更有河北路对面的幽州。其余的周边国家如吐蕃、喀喇汗国、大理、交趾、日本等等,都应该有专人关注。不过衙门初建,人手不足,现在只能关注契丹,其余的只能开始筹备。
看着河曲路时的情报内容,李璋大致了解机宜做的事情,觉得头大。情报本就非常复杂,除了军情地理,还有朝堂政治,人事变动,各种各样的内容。要把这些事情都搞明白,需要多少人手?
石卫道:“除了我们自己的人,最重要的,是要收集情报。比如有人到契丹去,便就要了解他的见闻,一一记录下来。特别是阴山以北的大草源,我们的人少,大多都是从商人那里收集情报。每有商队从草原回来,我们必然派人去接触,了解他们一路见闻——”
李璋道:“何必如此麻烦,有人回来,让他们把见闻奏报一遍不就好了?”
石卫连连摇头:“太尉,不能够这么做。这些商人,奸滑得很,让他们自己奏报,经常就是把挑些不紧要的事情,甚至是编些故事交差,大多信不过。我们派人,只当是街谈巷议,说些闲话,反而能够得到更多消息。多派几个人,才能够了解大概。经略西域时,对于更西边的地方,大多都是靠这种办法,从商人那里打听来的。只是一切初建,都还不详细。”
李璋看着石卫,不由怔了一会。事情这样做,需要花多少精力?枢密院以前,就连契丹的南北两枢密院的官员任免都搞不清楚,许多王侯,甚至不知道名字,哪里会如此仔细?
枢密院的机宜司,是按照河曲路的情报机构为蓝本建立,除了河曲路的几个官员,没有人知道是个什么样子。现在河曲路的官员来了,让李璋觉复杂无比。
河曲路面对的只是契丹和草原,这么多人,搞了数年,大多都只是开始。换到朝廷,周边有那么多国家,这样做下来,要花多少功夫?
李璋在屋里走一遍,听了石卫讲首,面色越来越不好看。这职位,比自己想的还要复杂得多,可不是以前做管军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