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血战信都
公台他们已经走了十天了,不知道现在辽东那边的情形如何了?刘备站在信都城头,手抚着垛口,看着外面密密麻麻的袁军,喃喃自语着,虽然袁军攻城在即,但是让刘备真正担忧的不是这里,而是辽东的情形。
十天前,刘备接到密报,说是公孙度正在整军备战,准备攻打高句丽。但是,刘备和陈宫心下明白,公孙度攻打高句丽是假,向西攻打辽西才对,看来袁绍已经派人跟公孙度接上头了,三面受敌之事难以避免,无奈之下,刘备只得命陈宫、关羽和华雄领军两万前往昌黎郡。
就在今天,刘备一大早便听到城头守军来报,说是袁军已经集结,似有攻城的迹象,而且看其兵力不下十万。
眼下信都城虽说不是空城一座,却也只有三万守军,以三万守军来抵挡十二万大军的攻城,其结果不言自明。但是,信都城易守难攻,守城器械又是十分充足,加之十二万人不能同时攻城,否则的话,最多半天,信都城便会陷落。
此时,逢纪、淳于琼已经跟袁绍合兵一处,是以袁绍的兵力绝非是十二万,除去各处把守分去的兵力,袁绍所领大军不下二十万。为了将刘备灭在信都城中,袁绍派韩猛率军三万,屯兵安乡,以防中山国颜良、廖化率军救援信都;派方悦率军三万,屯兵清源,以防清河郡高顺率军救援信都;派吕旷、吕翔兄弟率军三万,屯兵乐平,以防平原郡黄忠率军救援信都。
就在刘备走神间,忽听袁军中响起了擂鼓的声音,这是进军的鼓声,说明袁军准备攻城了,刘备急忙抖了抖精神,将双股剑握得更紧了。
果然,三声鼓后,袁军开始动了,黑压压的士兵犹如潮水般向信都城而来。
跑在最前面的,是数百弓箭手和盾牌兵,盾牌兵在前,弓箭手在后。盾牌兵举着一人多高的巨大盾牌,缓缓向城头推进,待到进入射程之后,便停下来,将盾牌合成一个巨大的盾牌阵。接着弓箭手便躲在盾牌兵之后,利用盾牌之间专意留下的缝隙,向城头射箭。盾牌手守,弓箭手攻,攻守结合,对城头的守军造成很大的威胁。
刘备见状,冷哼一声,手一挥,城头的守军开始蹲下身子,只留强弓手半蹲着身子,利用城头的射口向外射箭。这些强弓手所用的皆是强攻,无论射程还是威力,都远在普通弓箭之上,而且,这些强弓手都是善射者,更是经过黄忠的指点,个个都称得上是神射手,数量却也不多,只有八百多人,此次信都攻防战,刘备调来了六百人,可见此次信都攻防战之重要性。
如此一来,袁绍的弓箭手便优势尽失,反而频频被城头的神射手将箭射入盾牌之间的缝隙中,惨叫声接连响起,一炷香的功夫,七百弓箭手损失了一半以上。
淳于琼见状,急忙将令旗一挥,鼓声再次响起,只见又一波弓箭手奔跑上前,来到盾牌之后,接替已死的弓箭手继续向城头射箭。与此同时,袁军阵中又奔出约两千士兵,抬着云梯,飞向城下奔去。
刘备又是一声冷哼,大声喝道:“准备抛石。”
刘备的话音刚落,只见从城头飞出无数石块,狠狠地向那些盾牌兵砸去。而且,这些石块似乎是长了眼睛一般,没有一块落空的,全都砸在那些盾牌上。
这种巨大的盾牌是用上好的精铁做成,不但可挡弓箭,就连标枪也无法将之刺穿,可谓是攻城战以及攻阵仗中的第一守具。不过,弓箭和标枪虽尖锐,却冲力极小,与之这些呼啸而至的石块相比,如萤火比之皓月。
惨叫声顿时连饭响起,这些石块狠狠击在盾牌上之后,一下子便将这些盾牌兵砸了个人仰盾翻,更有当场被石块砸中而死的,偶然也有幸运的,却也没有逃过接下来的弓箭的夺命。还没等攻城的士兵将云梯架起,这些弓箭手与盾牌兵便全军覆没了。
袁绍大惊,急忙问道:“那些石块是如何飞出,而且如此准确无误?”
但是,很可惜,袁绍手下的文臣武将,没有一个能说出来的。
抛石车是三国时期魏国的明家马均所造,眼下还不是出世的时候,袁绍他们当然就不知道了。
没有了弓箭手的骚扰,那些强弓手也纷纷退了下去,这些人算是刘备一宝,极难训练,是以只要解决了城下的弓箭手,他们的使命也算是完成了,刘备可是不舍得让他们参与到攻防战中,毕竟死一个少一个,不但选人不易,训练更是极耗时日。
那些盾牌兵和弓箭手全都死光之后,城头的幽州军也纷纷站了起来,掏出弓箭向城下正在竖起云梯的袁军射去,片刻间百年射倒一大片。
但凡攻城,攻城方一定是要有弓箭手为攻城的士兵掩护的,否则的话,城头的守军便能将精力全都放在攻城的士兵身上,使得这些士兵不要说踏上城头,就连是爬到云梯三分之一处也不可能。
不一会儿功夫,攻城的袁军已经死伤半数,淳于琼大怒,手中令旗一挥,大声一吼:“标枪手上,第二队攻城兵上。”
这淳于琼倒也是个聪明人,他从刚才那些石块所砸之地全都是盾牌手的立身之处,并无旁差,现了一些问题,这才让机动性和射程远比弓箭手与盾牌兵的配合要强得多的标枪手上阵。
果然,如此一来,刘备的抛石车便再也没有用武之地,那些强弓手只得再次上阵,躲在垛口后面放箭。这一来,虽然标枪手不断有中箭者倒下,但是城头的幽州军也开始有了伤亡,城下的袁军也趁势动了猛攻,攻防战终于进入了白炙化。
刘备身先士卒,率领守城士兵紧守在第一线上,和众士兵冒着无数飞枪用力来推云梯。王越则是面无表情地站在刘备的身后,也不参与守城,只是在有标枪飞到刘备跟前的时候突然挥剑将之砍落。
一个个云梯倒下,攀到一半或者几乎快要爬到城头的士兵惊叫着从半空中跌落,有的当场就摔死了,有的摔得断手断脚。但是,袁兵似乎都是冷血动物,几乎没有一人感到害怕,一个个前赴后继。云梯刚刚倒下,便有许多士兵不顾生命之危将它重新立起,在紧锣密鼓中,继续攀爬。
不知什么时候,城头的温度开始升高了,守城的士兵也觉得身后不断有热气袭来,但是他们却没有一个转头去看,不但因为一旦转头就有可能丢掉性命,毕竟现在弓箭和标枪满天飞,还因为他们明白那热气是来自已经沸腾的油锅中。油锅烧开之后,便有数百士兵以器皿将之舀出,来到城头,对着云梯浇下去,浇在了攀城的袁兵身上。顿时,这些袁兵惨叫着落下云梯,摔死的也就解脱了,没有摔死的则在城下不断的翻滚着,出痛苦的嚎叫,令人听了毛骨悚然。
刘备还命令士兵又搬来巨石来砸云梯,城下一时间惨叫连天,凄声不绝,血肉横飞,个个死状相当可怕,袁兵一波倒下去,又一波踏着同伙的尸体爬上来,个个神情麻木,勇不惧死,幽州军更是训练有素,受王越的启,分成了两拨,一波对付城下的袁兵,一波对付空中飞来的飞箭与标枪,信都城的很多老百姓也参与到守城中,负责将伤者运到城里救治。
信都城乃是冀州治所,城池高大,厚度更是一般城墙的两倍,是以袁军的攻势虽然猛烈,但直到日头西斜,也没有一个袁军能够踏上信都城的城头,爬得最高的一个袁军也在左手即将摸到城头的时候,被一枪挑死。
袁绍也明白信都城并非是一两天能够攻克下来,看看日头渐西,便让淳于琼鸣金收兵,顿时,攻城的袁兵又有如潮水一般,退了回去。
袁军退了之后,刘备也长出了一口气,吩咐守城士兵下去休息,预备兵马上对城头进行修复,并准备第二天的守城器械。然后,刘备又名文丑带领城内百姓组成的义兵团出城将城外的弓箭、石块、巨木等守城器械全都捡了回来。袁军撤退的时候,这些是顾不上的,刘备自然不会浪费,全都捡回来再利用的。
刘备对王越说道:“飞山一共出了几剑?”
王越躬身答道:“回主公,一共四剑。”
刘备点了点头,叹道:“四剑,救了孤四次,不过,飞山,汝刺出来的并不只是四剑那么简单,而是一种全新的防御模式,足以能够将伤亡减少一半,日后这种防御模式,可以全军推广。飞山其功甚伟,孤定当重重有赏。”
王越依然是面无表情地躬身道:“多谢主公。”
“嗯。”刘备点了点头道,“累了一天了,走吧,咱们也吃点东西,然后再去受伤的士兵那边慰问一下。”说罢,刘备转身下了城头,王越急忙跟在身后。
公台他们已经走了十天了,不知道现在辽东那边的情形如何了?刘备站在信都城头,手抚着垛口,看着外面密密麻麻的袁军,喃喃自语着,虽然袁军攻城在即,但是让刘备真正担忧的不是这里,而是辽东的情形。
十天前,刘备接到密报,说是公孙度正在整军备战,准备攻打高句丽。但是,刘备和陈宫心下明白,公孙度攻打高句丽是假,向西攻打辽西才对,看来袁绍已经派人跟公孙度接上头了,三面受敌之事难以避免,无奈之下,刘备只得命陈宫、关羽和华雄领军两万前往昌黎郡。
就在今天,刘备一大早便听到城头守军来报,说是袁军已经集结,似有攻城的迹象,而且看其兵力不下十万。
眼下信都城虽说不是空城一座,却也只有三万守军,以三万守军来抵挡十二万大军的攻城,其结果不言自明。但是,信都城易守难攻,守城器械又是十分充足,加之十二万人不能同时攻城,否则的话,最多半天,信都城便会陷落。
此时,逢纪、淳于琼已经跟袁绍合兵一处,是以袁绍的兵力绝非是十二万,除去各处把守分去的兵力,袁绍所领大军不下二十万。为了将刘备灭在信都城中,袁绍派韩猛率军三万,屯兵安乡,以防中山国颜良、廖化率军救援信都;派方悦率军三万,屯兵清源,以防清河郡高顺率军救援信都;派吕旷、吕翔兄弟率军三万,屯兵乐平,以防平原郡黄忠率军救援信都。
就在刘备走神间,忽听袁军中响起了擂鼓的声音,这是进军的鼓声,说明袁军准备攻城了,刘备急忙抖了抖精神,将双股剑握得更紧了。
果然,三声鼓后,袁军开始动了,黑压压的士兵犹如潮水般向信都城而来。
跑在最前面的,是数百弓箭手和盾牌兵,盾牌兵在前,弓箭手在后。盾牌兵举着一人多高的巨大盾牌,缓缓向城头推进,待到进入射程之后,便停下来,将盾牌合成一个巨大的盾牌阵。接着弓箭手便躲在盾牌兵之后,利用盾牌之间专意留下的缝隙,向城头射箭。盾牌手守,弓箭手攻,攻守结合,对城头的守军造成很大的威胁。
刘备见状,冷哼一声,手一挥,城头的守军开始蹲下身子,只留强弓手半蹲着身子,利用城头的射口向外射箭。这些强弓手所用的皆是强攻,无论射程还是威力,都远在普通弓箭之上,而且,这些强弓手都是善射者,更是经过黄忠的指点,个个都称得上是神射手,数量却也不多,只有八百多人,此次信都攻防战,刘备调来了六百人,可见此次信都攻防战之重要性。
如此一来,袁绍的弓箭手便优势尽失,反而频频被城头的神射手将箭射入盾牌之间的缝隙中,惨叫声接连响起,一炷香的功夫,七百弓箭手损失了一半以上。
淳于琼见状,急忙将令旗一挥,鼓声再次响起,只见又一波弓箭手奔跑上前,来到盾牌之后,接替已死的弓箭手继续向城头射箭。与此同时,袁军阵中又奔出约两千士兵,抬着云梯,飞向城下奔去。
刘备又是一声冷哼,大声喝道:“准备抛石。”
刘备的话音刚落,只见从城头飞出无数石块,狠狠地向那些盾牌兵砸去。而且,这些石块似乎是长了眼睛一般,没有一块落空的,全都砸在那些盾牌上。
这种巨大的盾牌是用上好的精铁做成,不但可挡弓箭,就连标枪也无法将之刺穿,可谓是攻城战以及攻阵仗中的第一守具。不过,弓箭和标枪虽尖锐,却冲力极小,与之这些呼啸而至的石块相比,如萤火比之皓月。
惨叫声顿时连饭响起,这些石块狠狠击在盾牌上之后,一下子便将这些盾牌兵砸了个人仰盾翻,更有当场被石块砸中而死的,偶然也有幸运的,却也没有逃过接下来的弓箭的夺命。还没等攻城的士兵将云梯架起,这些弓箭手与盾牌兵便全军覆没了。
袁绍大惊,急忙问道:“那些石块是如何飞出,而且如此准确无误?”
但是,很可惜,袁绍手下的文臣武将,没有一个能说出来的。
抛石车是三国时期魏国的明家马均所造,眼下还不是出世的时候,袁绍他们当然就不知道了。
没有了弓箭手的骚扰,那些强弓手也纷纷退了下去,这些人算是刘备一宝,极难训练,是以只要解决了城下的弓箭手,他们的使命也算是完成了,刘备可是不舍得让他们参与到攻防战中,毕竟死一个少一个,不但选人不易,训练更是极耗时日。
那些盾牌兵和弓箭手全都死光之后,城头的幽州军也纷纷站了起来,掏出弓箭向城下正在竖起云梯的袁军射去,片刻间百年射倒一大片。
但凡攻城,攻城方一定是要有弓箭手为攻城的士兵掩护的,否则的话,城头的守军便能将精力全都放在攻城的士兵身上,使得这些士兵不要说踏上城头,就连是爬到云梯三分之一处也不可能。
不一会儿功夫,攻城的袁军已经死伤半数,淳于琼大怒,手中令旗一挥,大声一吼:“标枪手上,第二队攻城兵上。”
这淳于琼倒也是个聪明人,他从刚才那些石块所砸之地全都是盾牌手的立身之处,并无旁差,现了一些问题,这才让机动性和射程远比弓箭手与盾牌兵的配合要强得多的标枪手上阵。
果然,如此一来,刘备的抛石车便再也没有用武之地,那些强弓手只得再次上阵,躲在垛口后面放箭。这一来,虽然标枪手不断有中箭者倒下,但是城头的幽州军也开始有了伤亡,城下的袁军也趁势动了猛攻,攻防战终于进入了白炙化。
刘备身先士卒,率领守城士兵紧守在第一线上,和众士兵冒着无数飞枪用力来推云梯。王越则是面无表情地站在刘备的身后,也不参与守城,只是在有标枪飞到刘备跟前的时候突然挥剑将之砍落。
一个个云梯倒下,攀到一半或者几乎快要爬到城头的士兵惊叫着从半空中跌落,有的当场就摔死了,有的摔得断手断脚。但是,袁兵似乎都是冷血动物,几乎没有一人感到害怕,一个个前赴后继。云梯刚刚倒下,便有许多士兵不顾生命之危将它重新立起,在紧锣密鼓中,继续攀爬。
不知什么时候,城头的温度开始升高了,守城的士兵也觉得身后不断有热气袭来,但是他们却没有一个转头去看,不但因为一旦转头就有可能丢掉性命,毕竟现在弓箭和标枪满天飞,还因为他们明白那热气是来自已经沸腾的油锅中。油锅烧开之后,便有数百士兵以器皿将之舀出,来到城头,对着云梯浇下去,浇在了攀城的袁兵身上。顿时,这些袁兵惨叫着落下云梯,摔死的也就解脱了,没有摔死的则在城下不断的翻滚着,出痛苦的嚎叫,令人听了毛骨悚然。
刘备还命令士兵又搬来巨石来砸云梯,城下一时间惨叫连天,凄声不绝,血肉横飞,个个死状相当可怕,袁兵一波倒下去,又一波踏着同伙的尸体爬上来,个个神情麻木,勇不惧死,幽州军更是训练有素,受王越的启,分成了两拨,一波对付城下的袁兵,一波对付空中飞来的飞箭与标枪,信都城的很多老百姓也参与到守城中,负责将伤者运到城里救治。
信都城乃是冀州治所,城池高大,厚度更是一般城墙的两倍,是以袁军的攻势虽然猛烈,但直到日头西斜,也没有一个袁军能够踏上信都城的城头,爬得最高的一个袁军也在左手即将摸到城头的时候,被一枪挑死。
袁绍也明白信都城并非是一两天能够攻克下来,看看日头渐西,便让淳于琼鸣金收兵,顿时,攻城的袁兵又有如潮水一般,退了回去。
袁军退了之后,刘备也长出了一口气,吩咐守城士兵下去休息,预备兵马上对城头进行修复,并准备第二天的守城器械。然后,刘备又名文丑带领城内百姓组成的义兵团出城将城外的弓箭、石块、巨木等守城器械全都捡了回来。袁军撤退的时候,这些是顾不上的,刘备自然不会浪费,全都捡回来再利用的。
刘备对王越说道:“飞山一共出了几剑?”
王越躬身答道:“回主公,一共四剑。”
刘备点了点头,叹道:“四剑,救了孤四次,不过,飞山,汝刺出来的并不只是四剑那么简单,而是一种全新的防御模式,足以能够将伤亡减少一半,日后这种防御模式,可以全军推广。飞山其功甚伟,孤定当重重有赏。”
王越依然是面无表情地躬身道:“多谢主公。”
“嗯。”刘备点了点头道,“累了一天了,走吧,咱们也吃点东西,然后再去受伤的士兵那边慰问一下。”说罢,刘备转身下了城头,王越急忙跟在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