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黑色高尔基牌轿车发出低沉的轰鸣,缓缓停在了克里姆林宫外的红墙入口。车门开启间,身着厚重冬衣的中年男子从中走了出来。他年龄不过四十余岁,红星毡帽下是一张温和平静的端正容颜,面对领袖贴身卫队的警惕扫视,中年男子只是略微抬了抬帽檐以示身份,然后便大步流星地朝前方快速走去。
灯光明亮璀璨,将大克里姆林宫的中央正厅照得金碧辉煌,极尽尊严富丽。然而在政治上久经考验的中年男子却感受到了一股莫名的危险气息,似乎眼前的房屋正在酝酿着一场惊人的风暴,随时都可能将卷入其中的牺牲品撕得粉碎。中年男子立即打起了十二万分的精神,小心翼翼地靠近斯大林将要召见自己的会议室。他心中开始飞速盘算自己有没有可能因为某件事情,而被内务部的蓝衫队给盯上,如果事不可为,也要极力保全自己家人的性命。
“是米高扬同志么?请进来吧。”熟悉的声音从门缝中传来,那平静的语调听不出是阴沉还是和煦。中年男子米高扬下意识地吞了口口水,伸手将高大的紫木巨门推开。出乎米高扬意料的是,伏罗希洛夫(国防人民委员)、沙波什尼科夫(总参谋长)、和莫洛托夫(外交人民委员)等好几名军政要员竟然都已在场。身形矮壮发福的斯大林则叼着他那标志性的烟斗坐在上首,然而在那双黄褐色的眼珠里,闪烁着的则是几欲择人而噬的愤怒与凌厉之情。
见到这番场景,米高扬哪里还能察觉不出情况有异。不过他的心里却是悄然松了口气,因为斯大林的坏心情似乎是冲着会议室内原有的几名同僚去的,和自己并没有什么直接关系。有了底气的米高扬随即将疑问的目光投向身旁的莫洛托夫,自己刚从莫斯科中央政府办公楼赶过来,对具体发生了什么完全不知情。
莫洛托夫小心地瞄了斯大林一眼,随即压低声音向米高扬简单解释。
原来截止到昨天12月23日,红军在芬兰前线的攻势又遭到了失败。无论是正面的卡累利阿地峡,还是侧翼的拉多加湖东部林区,所有尝试突破战线的进攻都被芬兰军队阻止。苏军各支参战部队均伤亡浩大,一个月下来最少减员了10万人。此外,苏军还损失了大量的重型装备,包括近1000辆坦克和600门大炮。
由于人员、装备、和军火物资的三重剧烈消耗,目前列宁格勒军区的4个集团军都失去了再度发起像样的进攻的能力。军区司令员梅列茨科夫电告莫斯科,称曼纳海姆防线无法在短时间内攻破;而国防委员会则需要集中苏联全国的战兵和军火,与芬兰打一场消耗战争。
米高扬听得直皱眉头。他不是军事工作者,无法针对前线战局发表什么意见,但凭借着能躲过1936~1938年大清洗的政治嗅觉,米高扬却觉得梅列茨科夫的态度在政治上显得太不靠谱了。此番苏联向芬兰发动的这场战争,必须尽快用决定性的胜利来造成既成事实。否则的话,苏联不仅会在国际上陷入千夫所指,彻底丧失“全世界被压迫人民的解放者”这一好不容易才塑造出的形象;在国内也难以对民众解释进攻的失利,最后势必会造成党中央和总书记的威信下降。
今天,苏联在国际上还是相当需要一件光鲜的外衣的。因为自从进入30年代以来,苏联与西方世界之间的坚冰就已经被打破,美英法等资本主义列强都与苏联展开了商业合作;专管国内外贸易的米高扬,比谁都清楚这些商贸往来对苏联国力提升带来的好处。
而无论是标榜自由的美国人、自诩绅士的英国人、还是追求浪漫的法国人,他们的政府和民间企业都是带有道德洁癖的混乱中立群体。倘若他们发现自己合作的对象是一群凶恶残暴的野兽,那么即便是伟大导师马克思断言了资本家唯利是图的本性,在现代国家主义已经初现端倪的今天,那些西方国家还是会在口头和行动上同苏联双重划清界限!
至于党中央的威信受损,则更是斯大林所不能容忍的了。自今年初才堪堪告一段落的大清洗为的是什么,还不是为了能让斯大林拥有不受任何限制的绝对权势?在今天苏联的宣传里,斯大林已经被吹嘘成了无所不会、无所不精的全能天才,傲立于人类文明历史长河的最顶端。如果现在连一个小小的芬兰都拿不下,笼罩在最高统帅斯大林身上的神环岂不是立即就要褪尽光彩?
听得米高扬的忧虑,莫洛托夫低声叹了口气,苦着脸说道:“可不是这样么?现在的外交局面对我们很不利,全世界只有德国站在我们这一边。国际联盟宣布将苏维埃从中开除,美英法等国都已经开始起草对苏维埃的经济制裁。从明年开始,米高扬同志您主管的贸易部就又要捱受苦日子了,因为无论是出口还是进口,我们都很难再指望那些原有的西方国家的客户。”
“咚。”房间内忽然出现一声清脆的亮响,却是斯大林用烟斗底盖重重敲击在了桌面上。心中激灵的米高扬二人立即停止了窃窃私语,目不斜视地将目光投向了前方。在众人的注视中,斯大林用低沉的声音缓缓开口:“我们对芬兰的军事行动遭到了可耻的失败。占据绝对优势的红军,经过四周战斗竟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进展!沙波什尼科夫同志,您是否从目前的失败中总结出了经验教训,红军究竟应该如何战斗,才能消灭芬兰那群卑微的鼹鼠?”
面对斯大林那强行压制住怒意的眼神,总参谋长沙波什尼科夫心中发苦。自己先前根本就不主张在冬季发动战争,为此还挨了斯大林的一顿训,可现在战局果真失利了,斯大林头一个找上的还是自己。然而沙波什尼科夫却也明白,斯大林此刻只能把矛头对准自己这个曾经与他产生过争论的总参谋长。因为在11月底对芬兰开战这件事情,正是斯大林本人拍板决定的,并受到了以伏罗希洛夫为首的陆军高层的一致附议。如果斯大林向伏罗希洛夫问责,岂不是等于承认了自己当初的决策有问题?
尽管沙波什尼科夫非常想把这个黑锅扣回到斯大林头上,然而想到图哈切夫斯基元帅那永远成为历史的音容笑貌,他还是默默地接受了下来。
“我仔细分析过近一个月里前线各集团军的战报。在地形特殊的冬季卡累利阿,我军的确遭遇到了许多之前未曾预想过的困难。芬兰人的步兵战术和抵抗意志都是出类拔萃的,他们和我军在西班牙遇见的佛朗哥国民军完全就不是一类士兵。”
沙波什尼科夫定了定神,斟词酌句地说道:“不过,虽然敌人比我们想象中的要狡诈顽强,但这并不是造成我军进攻失败的根本原因。我们的高级指挥官在作战时犯下了严重错误,这直接导致我军空有巨大的兵力和装备优势,却并没有能发挥出它们应有的效果。倘若能有一个坚定的指挥核心,前线僵局必定能够被打破。”
“我赞同沙波什尼科夫同志的意见。梅列茨科夫同志能力欠缺,无法应付凶恶歹毒的敌军,他辜负了党、国家、斯大林同志对他的信任,对社会主义造成了沉重伤害。我认为应该派一位更加适合的同志领导北方红军,扭转当前的局面。”伏罗希洛夫最先反应过来,当即出言附和道。
此时苏军已经进攻受挫,不管怎么说都要给外界一个解释;那么,趁着现在斯大林的权威还没有受损之际,将梅列茨科夫作为替罪羊抛出,对斯大林来说则是最为无害的方法了。领袖的决策完全正确,红军士兵同样勇猛善战,就是这个指挥官一将无能累及三军,才导致前线迟迟没能取得进展。更何况作为战区司令,梅列茨科夫本来就对进攻失败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至于伤亡数字,还不是任由莫斯科打扮?在媒体就是政府的喉舌机构的苏联,根本就不存在像民主国家那样遮掩不住伤亡的情况!
伏罗希洛夫说完后,回过味来的莫洛托夫等人纷纷落井下石;前线遭到的所有失败,原来都是梅列茨科夫和几个集团军司令的过错。见到斯大林眼眸中隐含的怒意逐渐消退,众人都不由得在心底为沙波什尼科夫点了个赞。这名沙皇军队的老上校能够历经大清洗的无数狂风暴雨而不倒,果然是有他的智慧和手段。
“那么,谁能接替梅列茨科夫同志指挥北方作战?”斯大林再度开口道。面对领袖比刚才温和了许多的神色,伏罗希洛夫却因为心虚而开始砰砰打鼓。他自知自己的军事水平比梅列茨科夫还要差好几个档次,指挥一个军就已经是上限。如果斯大林点了他的将,去统领这四五十万部队,那可真是骑虎难下!(未完待续。)
灯光明亮璀璨,将大克里姆林宫的中央正厅照得金碧辉煌,极尽尊严富丽。然而在政治上久经考验的中年男子却感受到了一股莫名的危险气息,似乎眼前的房屋正在酝酿着一场惊人的风暴,随时都可能将卷入其中的牺牲品撕得粉碎。中年男子立即打起了十二万分的精神,小心翼翼地靠近斯大林将要召见自己的会议室。他心中开始飞速盘算自己有没有可能因为某件事情,而被内务部的蓝衫队给盯上,如果事不可为,也要极力保全自己家人的性命。
“是米高扬同志么?请进来吧。”熟悉的声音从门缝中传来,那平静的语调听不出是阴沉还是和煦。中年男子米高扬下意识地吞了口口水,伸手将高大的紫木巨门推开。出乎米高扬意料的是,伏罗希洛夫(国防人民委员)、沙波什尼科夫(总参谋长)、和莫洛托夫(外交人民委员)等好几名军政要员竟然都已在场。身形矮壮发福的斯大林则叼着他那标志性的烟斗坐在上首,然而在那双黄褐色的眼珠里,闪烁着的则是几欲择人而噬的愤怒与凌厉之情。
见到这番场景,米高扬哪里还能察觉不出情况有异。不过他的心里却是悄然松了口气,因为斯大林的坏心情似乎是冲着会议室内原有的几名同僚去的,和自己并没有什么直接关系。有了底气的米高扬随即将疑问的目光投向身旁的莫洛托夫,自己刚从莫斯科中央政府办公楼赶过来,对具体发生了什么完全不知情。
莫洛托夫小心地瞄了斯大林一眼,随即压低声音向米高扬简单解释。
原来截止到昨天12月23日,红军在芬兰前线的攻势又遭到了失败。无论是正面的卡累利阿地峡,还是侧翼的拉多加湖东部林区,所有尝试突破战线的进攻都被芬兰军队阻止。苏军各支参战部队均伤亡浩大,一个月下来最少减员了10万人。此外,苏军还损失了大量的重型装备,包括近1000辆坦克和600门大炮。
由于人员、装备、和军火物资的三重剧烈消耗,目前列宁格勒军区的4个集团军都失去了再度发起像样的进攻的能力。军区司令员梅列茨科夫电告莫斯科,称曼纳海姆防线无法在短时间内攻破;而国防委员会则需要集中苏联全国的战兵和军火,与芬兰打一场消耗战争。
米高扬听得直皱眉头。他不是军事工作者,无法针对前线战局发表什么意见,但凭借着能躲过1936~1938年大清洗的政治嗅觉,米高扬却觉得梅列茨科夫的态度在政治上显得太不靠谱了。此番苏联向芬兰发动的这场战争,必须尽快用决定性的胜利来造成既成事实。否则的话,苏联不仅会在国际上陷入千夫所指,彻底丧失“全世界被压迫人民的解放者”这一好不容易才塑造出的形象;在国内也难以对民众解释进攻的失利,最后势必会造成党中央和总书记的威信下降。
今天,苏联在国际上还是相当需要一件光鲜的外衣的。因为自从进入30年代以来,苏联与西方世界之间的坚冰就已经被打破,美英法等资本主义列强都与苏联展开了商业合作;专管国内外贸易的米高扬,比谁都清楚这些商贸往来对苏联国力提升带来的好处。
而无论是标榜自由的美国人、自诩绅士的英国人、还是追求浪漫的法国人,他们的政府和民间企业都是带有道德洁癖的混乱中立群体。倘若他们发现自己合作的对象是一群凶恶残暴的野兽,那么即便是伟大导师马克思断言了资本家唯利是图的本性,在现代国家主义已经初现端倪的今天,那些西方国家还是会在口头和行动上同苏联双重划清界限!
至于党中央的威信受损,则更是斯大林所不能容忍的了。自今年初才堪堪告一段落的大清洗为的是什么,还不是为了能让斯大林拥有不受任何限制的绝对权势?在今天苏联的宣传里,斯大林已经被吹嘘成了无所不会、无所不精的全能天才,傲立于人类文明历史长河的最顶端。如果现在连一个小小的芬兰都拿不下,笼罩在最高统帅斯大林身上的神环岂不是立即就要褪尽光彩?
听得米高扬的忧虑,莫洛托夫低声叹了口气,苦着脸说道:“可不是这样么?现在的外交局面对我们很不利,全世界只有德国站在我们这一边。国际联盟宣布将苏维埃从中开除,美英法等国都已经开始起草对苏维埃的经济制裁。从明年开始,米高扬同志您主管的贸易部就又要捱受苦日子了,因为无论是出口还是进口,我们都很难再指望那些原有的西方国家的客户。”
“咚。”房间内忽然出现一声清脆的亮响,却是斯大林用烟斗底盖重重敲击在了桌面上。心中激灵的米高扬二人立即停止了窃窃私语,目不斜视地将目光投向了前方。在众人的注视中,斯大林用低沉的声音缓缓开口:“我们对芬兰的军事行动遭到了可耻的失败。占据绝对优势的红军,经过四周战斗竟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进展!沙波什尼科夫同志,您是否从目前的失败中总结出了经验教训,红军究竟应该如何战斗,才能消灭芬兰那群卑微的鼹鼠?”
面对斯大林那强行压制住怒意的眼神,总参谋长沙波什尼科夫心中发苦。自己先前根本就不主张在冬季发动战争,为此还挨了斯大林的一顿训,可现在战局果真失利了,斯大林头一个找上的还是自己。然而沙波什尼科夫却也明白,斯大林此刻只能把矛头对准自己这个曾经与他产生过争论的总参谋长。因为在11月底对芬兰开战这件事情,正是斯大林本人拍板决定的,并受到了以伏罗希洛夫为首的陆军高层的一致附议。如果斯大林向伏罗希洛夫问责,岂不是等于承认了自己当初的决策有问题?
尽管沙波什尼科夫非常想把这个黑锅扣回到斯大林头上,然而想到图哈切夫斯基元帅那永远成为历史的音容笑貌,他还是默默地接受了下来。
“我仔细分析过近一个月里前线各集团军的战报。在地形特殊的冬季卡累利阿,我军的确遭遇到了许多之前未曾预想过的困难。芬兰人的步兵战术和抵抗意志都是出类拔萃的,他们和我军在西班牙遇见的佛朗哥国民军完全就不是一类士兵。”
沙波什尼科夫定了定神,斟词酌句地说道:“不过,虽然敌人比我们想象中的要狡诈顽强,但这并不是造成我军进攻失败的根本原因。我们的高级指挥官在作战时犯下了严重错误,这直接导致我军空有巨大的兵力和装备优势,却并没有能发挥出它们应有的效果。倘若能有一个坚定的指挥核心,前线僵局必定能够被打破。”
“我赞同沙波什尼科夫同志的意见。梅列茨科夫同志能力欠缺,无法应付凶恶歹毒的敌军,他辜负了党、国家、斯大林同志对他的信任,对社会主义造成了沉重伤害。我认为应该派一位更加适合的同志领导北方红军,扭转当前的局面。”伏罗希洛夫最先反应过来,当即出言附和道。
此时苏军已经进攻受挫,不管怎么说都要给外界一个解释;那么,趁着现在斯大林的权威还没有受损之际,将梅列茨科夫作为替罪羊抛出,对斯大林来说则是最为无害的方法了。领袖的决策完全正确,红军士兵同样勇猛善战,就是这个指挥官一将无能累及三军,才导致前线迟迟没能取得进展。更何况作为战区司令,梅列茨科夫本来就对进攻失败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至于伤亡数字,还不是任由莫斯科打扮?在媒体就是政府的喉舌机构的苏联,根本就不存在像民主国家那样遮掩不住伤亡的情况!
伏罗希洛夫说完后,回过味来的莫洛托夫等人纷纷落井下石;前线遭到的所有失败,原来都是梅列茨科夫和几个集团军司令的过错。见到斯大林眼眸中隐含的怒意逐渐消退,众人都不由得在心底为沙波什尼科夫点了个赞。这名沙皇军队的老上校能够历经大清洗的无数狂风暴雨而不倒,果然是有他的智慧和手段。
“那么,谁能接替梅列茨科夫同志指挥北方作战?”斯大林再度开口道。面对领袖比刚才温和了许多的神色,伏罗希洛夫却因为心虚而开始砰砰打鼓。他自知自己的军事水平比梅列茨科夫还要差好几个档次,指挥一个军就已经是上限。如果斯大林点了他的将,去统领这四五十万部队,那可真是骑虎难下!(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