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转瞬到了五月,还有一个多月时间就到秋收季节了,可南直隶各地的雨水明显多起来了,这可不是什么好事情,要说这大明各地的气候也真的是走向极端了,去年下半年的北方干旱,滴雨不下,田野干涸,老百姓几乎是颗粒无收,陷入到绝境之中,今年南方又是多雨,眼看着就要收割的粮食,有可能因为绵绵不绝的雨水遭遇重大损失。⊙,
五月十三日。
南直隶所属的苏州、松江以及浙江所属的湖州和嘉兴等地,突然下起了暴雨。
这场暴雨的规模,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就连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也没有见过如此之大的暴雨,暴雨下了一天一夜,造成的惨重损失,也让各级的官府猝不及防。
村镇大量的房屋倒塌,就连府州县城池之内的房屋,也有部分的垮塌,更大的损失是吴江和归安各地的河堤垮塌,大水瞬间吞没了诸多的房屋,逃难的百姓不计其数。
天灾的降临,意味着**马上就要到了。
南直隶和浙江等地,被认为是大明最为富庶的地方,尽管北方遭遇过诸多的灾荒,但这里基本都是平静的,就算是有些年份的收成不好,但总是能够熬过去,而且也没有出现多大的乱子,故而朝廷几乎是忽略南直隶和浙江等地的。
可实际的情况,南直隶和浙江等地的地方官府是知道的,除开淮北的四府三州,百姓情况的确是不错,其余的地方,百姓一样是靠天吃饭,一场重大的灾荒。就会让老百姓陷入到水深火热之中,而且这些地方所谓的富庶,都是士大夫和商贾,包括各级的官吏,老百姓一样是很贫穷的,每年辛辛苦苦劳作。不一定能够吃饱肚子。
一场暴雨引发的水灾,很快将这一切都暴露出来了。
苏州、松江、湖州和嘉兴等地,瞬间出现大量的流民,让各级的官府猝不及防,南直隶所属的镇江和常州等地,也出现大量的灾民,这些地方虽说没有特大暴雨,但也遭遇到了大雨的侵袭,大量无依无靠的老百姓。迫不得已抛弃家园,纷纷朝着县城、州城和府城而去。
依照惯例来说,此时府州县衙门是要关闭城门,拒绝流民的进入的,这不是官吏无情,而是流民大量的进入城池,会让府州县的城池完全瘫痪,流民人数太多。官府根本无法应对,官府的存粮都不多。根本无法救济流民。
南京,兵部。
吏部、礼部、户部、刑部和工部的尚书,都察院的左右都御使全部都集中在这里。
诸多的尚书和左右都御史,脸上全部都带着苦涩,奏折如同雪片一样飞向六部。
南直隶与其他地方不一样,其余地方遭受到灾荒。首先就是向朝廷告急。
郑勋睿的脸色很是从容,站在他身边的徐望华、马祝葵、赵单羽、罗昌洛、梁兴力和李岩等人,面色也较为平静。
到了这个时候,徐望华等人终于明白了,郑勋睿为什么要购买两百万石的粮食。如此紧要的关头,真可谓是手里有粮心里不慌了,有了这两百万石的粮食,什么问题都能够解决,不用向朝廷告急,也不用担心南直隶各地出现骚动。
“苏州、松江、镇江、常州等地出现了大规模的水灾,各地都出现了大量的流民,兵部和户部收到了大量的告急奏折,此事南京六部必须要想方设法的解决,想要解决问题,最需要的就是粮食,让诸位短时间之内筹集大量的粮食,这也是不现实的,但灾荒必须要解决。”
“诸位平日里被称呼为父母官,乃是百姓的衣食父母,眼看着百姓遭遇灾荒,岂能无动于衷,本官想着听听,诸位有什么好的应对办法。”
所有的目光集中到了户部尚书王铎的身上,这本就是户部的事情。
王铎的脸上几乎没有什么表情,他早就想着辞去南京户部尚书的职位,只是碍于形势的特殊,最近一段时间,户部的事情,主要都是户部右侍郎罗昌洛在操心。
“户部没有多少的存粮,更没有多少的白银,无法应对这场灾荒。”
王铎的回答是干巴巴的,按说如此重要的场合,王铎说话应该是要委婉一些的。
果然,王铎接着开口了。
“这段时间,本官身体一直不适,难以理政,苏州和松江等地的水灾,就是对本官的惩罚,本官已经决定辞官归家了,近段时间户部的事宜,都是罗大人操持的,本官已经给朝廷写去奏折,恳请辞去户部尚书之职,举荐罗大人出任户部尚书,这一应救济百姓的事宜,还是请罗大人来主持吧。”
徐望华的脸上闪过一丝笑容,这一切都被郑勋睿预料准确了,王铎一直都想着辞去户部尚书的职位,前一段时间,因为刚刚清理东林党人,六部需要稳定,郑勋睿劝阻了王铎,故而王铎勉强坚持,可心已死的王铎,根本不可能长时间的坚持。
利用这几个月的时间,罗昌洛全面掌控户部,开始熟悉户部诸多的事宜,名义上的户部尚书是王铎,其实就是罗昌洛负责,可不要小看这段时间,罗昌洛在徐望华和梁兴力等人的帮助之下,熟悉了户部的事宜,掌控了核心的权力。
试想一下,若是在郑勋睿清理东林党人之后,就奏请朝廷,让罗昌洛出任南京户部尚书,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几个月的时间过去,王铎坚持辞去户部尚书,且推荐罗昌洛出任户部尚书,皇上和朝廷也就不好任命其他人了。
今日商讨救济百姓的事宜,其实郑勋睿早就有了办法,之所以召集众人,不过是想着展现出来威风,让所有人都清楚,南京是他郑勋睿说了算,遇见任何重大的事情,也只有他郑勋睿能够应对和解决。
王铎说完之后,郑勋睿跟着开口了。
“罗大人,王大人身体不适,将户部所有的事宜都托付给你,你可不要辜负王大人的厚望,解决南直隶水灾的事宜,由户部直接负责,罗大人全面协调,同时请徐先生帮助商议和落实有关的事宜,兵部、吏部、礼部、刑部、工部和都察院,听从户部的命令,不管是需要抽调人员,还是需要下发敕书,一律都按照户部的要求去做。”
郑勋睿说出来这样的话语,居然没有一个人表示反对。
“解决这场灾荒,需要大量的粮食,郑家军有部分的存粮,拿出来解决此次的灾荒,苏州、松江、镇江和常州所属的府州县衙门,必须制定出来接纳和解决流民生活的办法,不准有驱赶、拒绝接纳流民的任何行为,都察院必须要切实履行督查职责,一旦发现有官吏鱼肉百姓,甚至是借助灾荒发财,严惩不贷。”
“礼部右侍郎赵单羽大人到苏州督办救济流民事宜,解决当地的灾荒,兵部右侍郎马祝葵大人到松江督办,兵部郎中李岩大人到常州督办,户部郎中梁兴力到镇江督办,你们代表的就是南京兵部和户部,代表都察院,凡是发现有救济不力的官吏,可以直接处理,接着奏报,除开这些地方,其他地方也要注意,防止有其他的灾祸发生。”
“淮北的四府三州,也有一些地方遭遇到灾荒,礼部右侍郎毕懋康大人负责协调淮北四府三州的救济事宜。”
。。。
郑勋睿做出安排的过程之中,四周非常的安静,户部尚书王铎在前面提出了辞呈,意思大家已经明白,此刻不管郑勋睿发出什么样的指令,大家都是要照办的。
徐望华等人更是清楚,随着此次赈灾事宜的展开,其他的一些事宜也要跟进,譬如说征收商贸赋税的事宜,调整南直隶所属府州县官吏的事宜,等等,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郑勋睿真正的彻底掌控整个的南直隶。
接下来的事情还会更多,洪门钱庄将在年底或者明年的年初,正式开始发行宝钞,这种命名为洪门纸币的宝钞,将逐渐占据南方市场,接着是在大明各地铺开。
做这么多的事情,肯定会遇见阻力,譬如是南方的士大夫,他们是势力最为强大的对手,但这一切郑勋睿都考虑到了。
而且让所有士大夫都想象不到的是,郑勋睿已经开始酝酿,开始向士大夫征收农业赋税了,而且是据实征收,也就是说士大夫兼并的土地,同样要缴纳农业赋税,且缴纳的数额与农民的一模一样,一旦这件事情开始推开,恐怕会引发巨大的震荡,要知道南方的士大夫家族,不少人都在京城里面做官,这样的举措可是影响到官吏的直接利益了。
徐望华也逐渐理解了郑勋睿的目的,那就是最大限度的减轻老百姓的负担,不说富裕的事情,至少让老百姓的生活稳定,不用为吃饭的时候担惊受怕,老百姓已经被压得直不起腰来,这样的情形长期持续下去,地方上不可能稳定,就算是没有大规模流寇的出现,也会有无数的土匪聚啸山林。未完待续。。
五月十三日。
南直隶所属的苏州、松江以及浙江所属的湖州和嘉兴等地,突然下起了暴雨。
这场暴雨的规模,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就连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也没有见过如此之大的暴雨,暴雨下了一天一夜,造成的惨重损失,也让各级的官府猝不及防。
村镇大量的房屋倒塌,就连府州县城池之内的房屋,也有部分的垮塌,更大的损失是吴江和归安各地的河堤垮塌,大水瞬间吞没了诸多的房屋,逃难的百姓不计其数。
天灾的降临,意味着**马上就要到了。
南直隶和浙江等地,被认为是大明最为富庶的地方,尽管北方遭遇过诸多的灾荒,但这里基本都是平静的,就算是有些年份的收成不好,但总是能够熬过去,而且也没有出现多大的乱子,故而朝廷几乎是忽略南直隶和浙江等地的。
可实际的情况,南直隶和浙江等地的地方官府是知道的,除开淮北的四府三州,百姓情况的确是不错,其余的地方,百姓一样是靠天吃饭,一场重大的灾荒。就会让老百姓陷入到水深火热之中,而且这些地方所谓的富庶,都是士大夫和商贾,包括各级的官吏,老百姓一样是很贫穷的,每年辛辛苦苦劳作。不一定能够吃饱肚子。
一场暴雨引发的水灾,很快将这一切都暴露出来了。
苏州、松江、湖州和嘉兴等地,瞬间出现大量的流民,让各级的官府猝不及防,南直隶所属的镇江和常州等地,也出现大量的灾民,这些地方虽说没有特大暴雨,但也遭遇到了大雨的侵袭,大量无依无靠的老百姓。迫不得已抛弃家园,纷纷朝着县城、州城和府城而去。
依照惯例来说,此时府州县衙门是要关闭城门,拒绝流民的进入的,这不是官吏无情,而是流民大量的进入城池,会让府州县的城池完全瘫痪,流民人数太多。官府根本无法应对,官府的存粮都不多。根本无法救济流民。
南京,兵部。
吏部、礼部、户部、刑部和工部的尚书,都察院的左右都御使全部都集中在这里。
诸多的尚书和左右都御史,脸上全部都带着苦涩,奏折如同雪片一样飞向六部。
南直隶与其他地方不一样,其余地方遭受到灾荒。首先就是向朝廷告急。
郑勋睿的脸色很是从容,站在他身边的徐望华、马祝葵、赵单羽、罗昌洛、梁兴力和李岩等人,面色也较为平静。
到了这个时候,徐望华等人终于明白了,郑勋睿为什么要购买两百万石的粮食。如此紧要的关头,真可谓是手里有粮心里不慌了,有了这两百万石的粮食,什么问题都能够解决,不用向朝廷告急,也不用担心南直隶各地出现骚动。
“苏州、松江、镇江、常州等地出现了大规模的水灾,各地都出现了大量的流民,兵部和户部收到了大量的告急奏折,此事南京六部必须要想方设法的解决,想要解决问题,最需要的就是粮食,让诸位短时间之内筹集大量的粮食,这也是不现实的,但灾荒必须要解决。”
“诸位平日里被称呼为父母官,乃是百姓的衣食父母,眼看着百姓遭遇灾荒,岂能无动于衷,本官想着听听,诸位有什么好的应对办法。”
所有的目光集中到了户部尚书王铎的身上,这本就是户部的事情。
王铎的脸上几乎没有什么表情,他早就想着辞去南京户部尚书的职位,只是碍于形势的特殊,最近一段时间,户部的事情,主要都是户部右侍郎罗昌洛在操心。
“户部没有多少的存粮,更没有多少的白银,无法应对这场灾荒。”
王铎的回答是干巴巴的,按说如此重要的场合,王铎说话应该是要委婉一些的。
果然,王铎接着开口了。
“这段时间,本官身体一直不适,难以理政,苏州和松江等地的水灾,就是对本官的惩罚,本官已经决定辞官归家了,近段时间户部的事宜,都是罗大人操持的,本官已经给朝廷写去奏折,恳请辞去户部尚书之职,举荐罗大人出任户部尚书,这一应救济百姓的事宜,还是请罗大人来主持吧。”
徐望华的脸上闪过一丝笑容,这一切都被郑勋睿预料准确了,王铎一直都想着辞去户部尚书的职位,前一段时间,因为刚刚清理东林党人,六部需要稳定,郑勋睿劝阻了王铎,故而王铎勉强坚持,可心已死的王铎,根本不可能长时间的坚持。
利用这几个月的时间,罗昌洛全面掌控户部,开始熟悉户部诸多的事宜,名义上的户部尚书是王铎,其实就是罗昌洛负责,可不要小看这段时间,罗昌洛在徐望华和梁兴力等人的帮助之下,熟悉了户部的事宜,掌控了核心的权力。
试想一下,若是在郑勋睿清理东林党人之后,就奏请朝廷,让罗昌洛出任南京户部尚书,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几个月的时间过去,王铎坚持辞去户部尚书,且推荐罗昌洛出任户部尚书,皇上和朝廷也就不好任命其他人了。
今日商讨救济百姓的事宜,其实郑勋睿早就有了办法,之所以召集众人,不过是想着展现出来威风,让所有人都清楚,南京是他郑勋睿说了算,遇见任何重大的事情,也只有他郑勋睿能够应对和解决。
王铎说完之后,郑勋睿跟着开口了。
“罗大人,王大人身体不适,将户部所有的事宜都托付给你,你可不要辜负王大人的厚望,解决南直隶水灾的事宜,由户部直接负责,罗大人全面协调,同时请徐先生帮助商议和落实有关的事宜,兵部、吏部、礼部、刑部、工部和都察院,听从户部的命令,不管是需要抽调人员,还是需要下发敕书,一律都按照户部的要求去做。”
郑勋睿说出来这样的话语,居然没有一个人表示反对。
“解决这场灾荒,需要大量的粮食,郑家军有部分的存粮,拿出来解决此次的灾荒,苏州、松江、镇江和常州所属的府州县衙门,必须制定出来接纳和解决流民生活的办法,不准有驱赶、拒绝接纳流民的任何行为,都察院必须要切实履行督查职责,一旦发现有官吏鱼肉百姓,甚至是借助灾荒发财,严惩不贷。”
“礼部右侍郎赵单羽大人到苏州督办救济流民事宜,解决当地的灾荒,兵部右侍郎马祝葵大人到松江督办,兵部郎中李岩大人到常州督办,户部郎中梁兴力到镇江督办,你们代表的就是南京兵部和户部,代表都察院,凡是发现有救济不力的官吏,可以直接处理,接着奏报,除开这些地方,其他地方也要注意,防止有其他的灾祸发生。”
“淮北的四府三州,也有一些地方遭遇到灾荒,礼部右侍郎毕懋康大人负责协调淮北四府三州的救济事宜。”
。。。
郑勋睿做出安排的过程之中,四周非常的安静,户部尚书王铎在前面提出了辞呈,意思大家已经明白,此刻不管郑勋睿发出什么样的指令,大家都是要照办的。
徐望华等人更是清楚,随着此次赈灾事宜的展开,其他的一些事宜也要跟进,譬如说征收商贸赋税的事宜,调整南直隶所属府州县官吏的事宜,等等,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郑勋睿真正的彻底掌控整个的南直隶。
接下来的事情还会更多,洪门钱庄将在年底或者明年的年初,正式开始发行宝钞,这种命名为洪门纸币的宝钞,将逐渐占据南方市场,接着是在大明各地铺开。
做这么多的事情,肯定会遇见阻力,譬如是南方的士大夫,他们是势力最为强大的对手,但这一切郑勋睿都考虑到了。
而且让所有士大夫都想象不到的是,郑勋睿已经开始酝酿,开始向士大夫征收农业赋税了,而且是据实征收,也就是说士大夫兼并的土地,同样要缴纳农业赋税,且缴纳的数额与农民的一模一样,一旦这件事情开始推开,恐怕会引发巨大的震荡,要知道南方的士大夫家族,不少人都在京城里面做官,这样的举措可是影响到官吏的直接利益了。
徐望华也逐渐理解了郑勋睿的目的,那就是最大限度的减轻老百姓的负担,不说富裕的事情,至少让老百姓的生活稳定,不用为吃饭的时候担惊受怕,老百姓已经被压得直不起腰来,这样的情形长期持续下去,地方上不可能稳定,就算是没有大规模流寇的出现,也会有无数的土匪聚啸山林。未完待续。。